窗前的树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bin7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窗前有一棵树,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
   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他的树都沉稳些。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发出米粒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你循着这馥郁走到阳台,你的身子为之一震,你的眼前为之一亮,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我设法用手钩下一串鲜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如一个圣洁的吻,甜津津、凉丝丝的。轻轻地咽下,心也香了。
   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铺在桌上的稿紙,便也文思灵动起来。那时的文字,就有了些轻松。
   夏日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生机勃发。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倒西歪,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战栗,它呻吟。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身上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
   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也似乎变得干净而澄明。雨后清新的湿气萦绕于书桌前,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树木做成的呢?否则为何它负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
   洋槐伴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是装点得金碧辉煌。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它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所以凝望一棵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觉得感伤和悲凉——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来。
   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它赤裸着全身一无遮挡,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或许没人理会过它的存在,它活得孤独,却也活得自信,活得潇洒。寒流摇撼它时,它黑色的枝条俨然如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树叶落尽以后,树杈间露出一只褐色的鸟窝,肥硕的喜鹊啄着树杈喳喳欢叫,几只麻雀飞来飞去飞到阳台上寻食,偶尔还有乌鸦的黑影匆匆掠过,时喜时悲地营造出一派生命的气氛,使我常常猜测着鸟们的语言,也许是在提醒着我什么。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来得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
   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过了六个春秋。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间将超过所有的人。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地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
  (选自《张抗抗散文》。有改动)
  读有所思
   1.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洋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六段说:“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感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选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洋槐的身上,你获得了怎样的生活启示?在众多树木中,说说你最敬佩的一种树以及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文献
《寂静的春天》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科普作家蕾切尔·卡森的代表作。作者以生动而严肃的笔触,讲述了因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和肥料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最终给人类带来不堪重负的灾难。不仅如此,她还尖锐地指出,环境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人类对于自然的傲慢和无知,因此,她呼吁人们要重新端正对自然的态度,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   本书不仅说理充分,而且引用的数据和论点十分客观翔实,有极强的说服力。它既贯
期刊
我们在描绘或说明事物时,需要先对事物进行观察。细致是观察的基本要求,准确是观察的根本,全面是观察的原则,发现特点是观察的目的。在《蝉》一文中,法布尔转换身份观察蝉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1.以主人的身份去注意蝉,对蝉稍有“偏见”。   例:一到七月初,蝉就占据了我门前的树。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有了它的统治,这里无论怎样都是不安静的。   “占据”写出了蝉的“霸道”、心安理得,“统
期刊
少年茅盾在故乡乌青镇高等小学(现乌镇植材小学)就读时,写了许多让人惊叹的作文!其中有史论、时评、专论、人物论、散文,还有经籍名词、典故释义。这些作文所表现出来的知识面,远远超过一般小学生的水平。史论各题所涉史实,上涉春秋,下迄清末,都似烂熟于心,故能从容陈史,据史立论,论不离史。人物论各题,论及的人物有文人处士、佞臣刺客、帝王将相等,各人身份不一,所处时代各异,但由于熟知人物生平行迹,故能据事评人
期刊
我们在写景状物时,可以借鉴绘画的创作思路。如茅盾先生在《白杨礼赞》中化身为画家,经过精心构图,挥就了一幅雄浑、辽阔、苍茫的高原美景图。  1.色彩相容,动静相衬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
期刊
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用毕生的精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热爱大自然、热爱细小生命的生活态度,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使《昆虫记》不仅浸溢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一种探求真相、追求真理的求真精神。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就没有《昆虫记》,人类的精神之树上将少去一颗智慧之果。  片段阅读一  尽责的门卫  当一只蜜蜂从
期刊
文题速递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它们或外观独特,或历史悠久,或有重要的意义,或有特殊的功能。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某一建筑。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写作指津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或解说事物的发展变化,或阐述某一种道理,或解说事物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讲,说明文分为两大类型: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介绍某
期刊
麦香四溢的乡间五月一过,就场光地净了,麦子已经全部颗粒归仓,大地呈现出成片的暗黄色,莽莽苍苍。   在村子周围、溜光四平的打麦场上,陆续起了一堆堆圆圆鼓鼓的麦穰垛,一垛一垛,散落着,比邻而居,像极了大草原上的亮黄色的蒙古包。   这些蹲坐在村子周围的麦穰垛,静静默默,爬伏在那儿,像一个思想者,思考着乡村的过去和未来,在五月的暖风中,幽幽地散发着麦秸秆的干香。这就是乡村的味道,让人闻之欲醉。   它
期刊
寂静的夜徐徐拉开帷幕,皎洁的月光使整个城市显得格外祥和。坐在明亮的灯光下,洁白的纸,熟悉的笔。作文,我愿与你同在。   细数与你走过的岁月,虽没宇宙辽阔,但也如群星闪烁。喜欢坐在窗前,望一眼窗外美景,呷一口初春的新绿,聆听万物萌动的喜悦。桌前的你虽沉默不语,可我看到了你渴望发现美的眼睛,希望通晓百事的心。那绿色线条勾勒出的方格,难道不足以寄托你渴望新知的情?我在看你的时候,想必你也在注视着我。当我
期刊
文题导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在诗人心中,一草一木皆有情,万事万物可言志。   草莓是万物中不起眼的存在之一,却有它独特的魅力。如果给你一颗草莓,你会如何品读它?如何写出不一样的故事?   请以“草莓”为话题,结合亲身经历,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师生互动  乐老师:写作记叙文,我们要对小素材进行“切割”,
期刊
“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学生们将“写作文”排在三怕之首,自然是有道理的。的的确确,一提到“作文”二字,许多学生叫苦连天,似乎一下子被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再蹦跶也出不来。   从命题老师笔下潇洒挥出的不到半行的题目,却要让我们这些经霜多年的小脑瓜子迸出六七百字洋洋洒洒文采飞扬的佳作,其难度不亚于骑根鸡毛想飞上天。   总有些不安分的笔尖,在白纸上碰撞摩擦,不时留下星星点点的墨迹,可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