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小说《花千骨》脱离了现实规约的身体叙事,使得肉身成为种种喻指与景观,具有了一系列的象征意义。在《花千骨》中,作者用身体意识的逐渐苏醒来进行主人公花千骨的主体建构;以对杀阡陌“双性同体”的性别身份想象,突破了传统文化为男性建构的一整套审美规范。小说还将人物的主体建构与性别建构放置在了一个狂欢化的语言环境中,实现了以肉身的变形为表现形式的奇观化社会的建构。《花千骨》中以身体为媒所进行的“主体—性别—社会”三重建构,呈现出了一个广阔而多彩的小说艺术空间,这也正是《花千骨》深受读者喜爱的内在原因之一。
网络仙侠小说《花千骨》原名《仙侠奇缘之花千骨》,于2008年首发于晋江文学城,作者Fresh果果。自发表后,《花千骨》成功获得大量读者的喜爱,由其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更是在2015年成为现象级电视剧,并相继衍生出了漫画、手游等众多产品。《花千骨》于众多网络小说中脱颖而出,成为长存于读者视野中的翘楚。
细读文本便不难发现,《花千骨》呈现出一个丰富多样的艺术空间,其中脱离现实规约的身体叙事,使得肉身成为种种喻指与景观,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本文将聚焦于《花千骨》小说中的身体叙事,解读其文本对于人之肉身,所进行的“主体—性别—社会”三重建构,揭示并解读此大热IP中所独有的艺术魅力。
一、主体建构——追寻生命的真实与自由
花千骨孩童时期的身体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她天生是“无泪之人”,再伤心难过也流不出一滴眼泪,她喜欢鲜花,但花朵只要一过她的手就瞬间凋残枯萎。无法按照个人意愿使用的身体直接导致花千骨形成了卑微低下的自我认知与自甘渺小的性格特征。成为长留山的弟子后,在渗透着禁欲主张的长留仙派的权力运作下,她的身体更是遭到了全面的禁锢与控制。
“以心抑身”是长留仙派弟子所必须面对的一道基本法则。英国的特里·伊格尔顿在其《审美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如果政治秩序不致力于‘活生生的’最易触知的层面,不致力于属于一个社会的肉体的感性生活所有一切中的最有形的领域,它怎么可能繁荣呢?”长留仙山,便是这样一个秩序谨严的权力机构。它时刻警戒所有弟子要绝贪、绝欲、绝情。成为长留弟子,必先经过“三生池水”的洗浴礼,这三种池水分别代表戒贪、戒欲、戒痴。凡是心中有贪念、欲念的人,甫一沾上池水,轻则留疤,重则销骨剥皮。在长留山森严的统治秩序下,花千骨处于一种主体沦丧、生命异化的状态。她的身体被动而压抑,磨灭了活力和灵动,自觉匍匐在权力与话语的威力之下,显得沉重而迟滞。
当花千骨发现了自己对师父白子画的感情后,她选择了停止自己身体的生长,一直用女童的身体形态与白子画相处,企图以“无性别”的孩童形态来掩盖和遮蔽自己的情欲。然而,身体对权力和道德规范具有强大的反思和重建功能:在重重苦难和精神创伤之下,花千骨脱胎换骨,蜕变成为了能够主宰世界的妖神。这样的突破和蜕变有着巨大的象征意义,从前破碎的、布满伤疤的小女孩的身体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具极其华美艳丽的、成熟的女性身体。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指出“女人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强大的神力赐予了花千骨这样一个契机,令她得以彻底摆脱以往深陷的“身不由己”的泥潭,由此进入了一场自我的雕刻和重塑。
花千骨最初受到白子画精神力量上的吸引,暗含着一种女性对男权的崇拜和追随,而成为妖神之后,这种隐秘的男权倾向在花千骨身上消失了,同时消失的还包括很多传统理性给女性规定的特性,崭新而强大的身体让花千骨重新构建了自己与白子画的关系。这一次,花千骨彻底成为两性关系中主动的一方,她用自己女性的身体诱惑白子画,希望借由肉身的力量实现对他身体的一种呼唤。
在历史上的女性书写中,个体爱欲的受挫常导致女性人物陷入疯癫或濒死的处境。例如,希腊神话中的美狄亚亲手杀害稚子,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卧轨而死,而《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则最终溘然病逝。学者李玲认为,女性文学反抗传统男性霸权具有弱者对抗强权的性质,然而它实际上又面临着是否包含怨恨气质、是否缺乏高贵的精神向度这一拷问。
小说《花千骨》则以女主人公对生命的大爱经受住了这一拷问,花千骨最终超越了阴柔、狭隘的女性之我执。面对坚决否认真实自我、否认二人感情的白子画,花千骨勇于以自身肉体的毁灭来逼迫白子画直面自己的内心。与此同时,她选择原谅这个世界带给她的所有苦难和伤痛,将自己的神力和着血肉修补了荒芜残破的大地。花千骨最后的形象是原始母神式的,代表着爱与慈悲,象征着未来的生机与希望,同时也展现出了一个自由而强大的女性主体。
二、性别建构——突破传统规范的“双性同体”
小说对于杀阡陌“双性同体”的性别身份建构,超越了刻板的性别文化,体现了对多样化男性形象的追寻和探索,也反映出了当代社会性别图景中多元而自由的一面。
心理分析学家荣格认为,人类的潜意识里存在着一种异性的原型意象,它起到一种对于人类精神的均衡作用和与异性交往时的参照作用。在东西方的宗教神话中,最原始的神明往往具有双性同体的特质,这个潜伏在人体内的異性原型诞生于物种起源之初,具有人类学的普遍意义。
作者对于杀阡陌的人物塑造,正暗合了这一古老的神话思维:杀阡陌拥有强大法力,是统率妖魔二界的魔君,他驰骋六界,杀伐果断,然而在容貌上又长得肤白胜雪,极为美艳,令人男女莫辨。
杀阡陌对自身的身体有着强烈的迷恋和崇拜。他自认是“好人中的美人,美人中的极品”,衣着打扮极其考究,连指甲发丝也要求完美,因其美到极致,实在让人分不出性别,花千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以为他是女性,并称其为“杀姐姐”。
在中国长期以来所建构的传统性别文化规范中,为人们所接受与认同的男女性别形象,是刻板的且二元对立的,即男人须得高大威猛、孔武有力,女人则应该温柔似水、柔弱美丽。这种固化的性别审美事实上剥夺了男女两性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和决定权,也影响了男女个体的生命自由和精神追求。 杀阡陌作为一个男人,不仅明眸皓齿,美艳无双,而且对于身体外貌有着极端的珍惜与重视,在被白子画划伤脸后,会到处偷灵药修补伤口。他号令群魔,为爱痴狂,活得强大潇洒,也活得自信漂亮。他的人生姿态是对纲常的僭越,也是对传统男性的反叛和颠覆。
对于杀阡陌这样一个消解了性别二元对立,将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相互融合的双性同体式人物,作者的态度是亲近而积极的——尽管杀阡陌的性格中有痴绝疯狂的一面,但他并没有因此走向毁灭,而是最终放下了自己的爱与偏执,直面人生无法弥补的遗憾,真正成为伟岸强大同时又美丽多情的人。
三、社会建构——具有狂欢气质的肉身奇观
德波指出:“在现代生产条件蔓延的社会中,其整个的生活都表现为一种巨大的奇观积聚。”小说《花千骨》就以各式各样的血腥仪式、身体奇观及奇异的群体性场面构建了一个具有狂欢气质的奇观社会。在這里,身体成为人物内心情状的喻指,成为奇观图景展示的舞台。
盗取神器的事件败露后,花千骨被绑于诛仙柱上施以钉刑。在众人的围观和注视下,花千骨血肉模糊的瘦小身体被销魂钉一次次穿透,不停发出令人胆寒的凄厉哭喊。在福柯的身体理论中,酷刑是权力的一种体现,是展示权力的一种仪式,以此来展现纪律的不可侵犯性。高大血腥、具有祭祀意味的诛仙柱与花千骨支离破碎的孩童身体形成巨大反差,它如同扩音器一般将权力的至上威严及不可侵犯性加倍传达给了观看刑罚的群众。巨大的刑罚器具、观看的群众及被观看的花千骨,一同构成了奇观化的
酷刑场景。
除此之外,小说中还频频出现由肢体、血液、器官等身体部分构建而成的奇观场景。在小说故事的开端,花千骨半夜为父亲请医生,遇上了水鬼拦路。女鬼肢体散裂、血肉模糊的恐怖景象,为花千骨的曲折人生揭开了序幕。从茅山弟子被满门屠戮、残肢断体堆积成山的惨烈场景,到异朽阁成千上万条舌头密密麻麻地从高空中用红线垂挂下来的诡异景象,这些血腥的暴力场面和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身体场景在小说中频频出现。
小说中关于身体的奇观化叙事,还令各类人物的生命状态与其身体外形得以呈现出一种呼应和互动的关系。例如,长留弟子朔风本是一块神器碎片化成的人形,因为没有生命感觉,无法确定自我,朔风是个“无脸男”,他没有相貌,永远只能蒙面示人。竹染因过度膨胀的野心和贪欲失去了师父和爱人,为了倾泻内心茫茫悔恨,他从不掩饰和修复自己被绝贪池水腐蚀过的,布满青色疤痕的可怖面孔。杀害百名少女的茅山弟子清怜,天生无法生长体毛,相貌丑陋不堪。而冥梵仙对于所爱之人求而不得,竟然将其咬碎了吃下。这些病态的个体身上呈现出了一种凄厉的、痴狂的生命状态,承载了作者非凡的生命奇想。
暴力血腥的酷刑场面、非理性的群体场景及病态的个体生命,一同建构了《花千骨》中的奇观化社会,小说中的奇观叙事固然带有娱乐性,有着满足读者猎奇心理的写作目的,但正如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理论一样,《花千骨》在实践了一场宏大而绮丽的生命狂想之外,也产生了情感共鸣的陌生化效果,为读者留下了理智思考和评判小说人物的空间。
四、结语
在文学的世界中,身体不再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的躯体,作者对于身体的表现不只是把它当作一个自然事实进行描摹,而是更多地表现出了文化性的、精神性的肉身。花千骨的自由意志最终突破了被权力所规定、所宰制的身体,抛弃“旧我”,重塑“新我”,完成了新的女性主体的构建。在杀阡陌的身体上,作者发掘了生命的另一种展示形态,使这位妖艳美丽、充满魅力的男性形象对性别身份的演绎突破了固定规范,实现了男性审美价值的多样化。
事实上,个体的情感与命运始终是该小说叙事的焦点,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身上,人的身体在各式各样的变形与幻化中,展示出了生命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构建起了小说中充满狂欢气质的奇观化社会。
小说中,作者以其瑰丽诡诞的想象力与清新轻盈的笔触反复书写着身体,完成了“主体—性别—社会”的三重身体建构,展现出了一种非理性规范的、凌厉狂放的生命本真力量。同时,《花千骨》中所蕴含的对于女性主义的礼赞与张扬,对于性别文化广度的探索与追求,对于生命与爱的哲学思考,都在更深层面上显示出了小说现代性的精神内涵。
(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作者简介:杨琨(1994-),女,贵州铜仁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网络仙侠小说《花千骨》原名《仙侠奇缘之花千骨》,于2008年首发于晋江文学城,作者Fresh果果。自发表后,《花千骨》成功获得大量读者的喜爱,由其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更是在2015年成为现象级电视剧,并相继衍生出了漫画、手游等众多产品。《花千骨》于众多网络小说中脱颖而出,成为长存于读者视野中的翘楚。
细读文本便不难发现,《花千骨》呈现出一个丰富多样的艺术空间,其中脱离现实规约的身体叙事,使得肉身成为种种喻指与景观,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本文将聚焦于《花千骨》小说中的身体叙事,解读其文本对于人之肉身,所进行的“主体—性别—社会”三重建构,揭示并解读此大热IP中所独有的艺术魅力。
一、主体建构——追寻生命的真实与自由
花千骨孩童时期的身体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她天生是“无泪之人”,再伤心难过也流不出一滴眼泪,她喜欢鲜花,但花朵只要一过她的手就瞬间凋残枯萎。无法按照个人意愿使用的身体直接导致花千骨形成了卑微低下的自我认知与自甘渺小的性格特征。成为长留山的弟子后,在渗透着禁欲主张的长留仙派的权力运作下,她的身体更是遭到了全面的禁锢与控制。
“以心抑身”是长留仙派弟子所必须面对的一道基本法则。英国的特里·伊格尔顿在其《审美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如果政治秩序不致力于‘活生生的’最易触知的层面,不致力于属于一个社会的肉体的感性生活所有一切中的最有形的领域,它怎么可能繁荣呢?”长留仙山,便是这样一个秩序谨严的权力机构。它时刻警戒所有弟子要绝贪、绝欲、绝情。成为长留弟子,必先经过“三生池水”的洗浴礼,这三种池水分别代表戒贪、戒欲、戒痴。凡是心中有贪念、欲念的人,甫一沾上池水,轻则留疤,重则销骨剥皮。在长留山森严的统治秩序下,花千骨处于一种主体沦丧、生命异化的状态。她的身体被动而压抑,磨灭了活力和灵动,自觉匍匐在权力与话语的威力之下,显得沉重而迟滞。
当花千骨发现了自己对师父白子画的感情后,她选择了停止自己身体的生长,一直用女童的身体形态与白子画相处,企图以“无性别”的孩童形态来掩盖和遮蔽自己的情欲。然而,身体对权力和道德规范具有强大的反思和重建功能:在重重苦难和精神创伤之下,花千骨脱胎换骨,蜕变成为了能够主宰世界的妖神。这样的突破和蜕变有着巨大的象征意义,从前破碎的、布满伤疤的小女孩的身体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具极其华美艳丽的、成熟的女性身体。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指出“女人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强大的神力赐予了花千骨这样一个契机,令她得以彻底摆脱以往深陷的“身不由己”的泥潭,由此进入了一场自我的雕刻和重塑。
花千骨最初受到白子画精神力量上的吸引,暗含着一种女性对男权的崇拜和追随,而成为妖神之后,这种隐秘的男权倾向在花千骨身上消失了,同时消失的还包括很多传统理性给女性规定的特性,崭新而强大的身体让花千骨重新构建了自己与白子画的关系。这一次,花千骨彻底成为两性关系中主动的一方,她用自己女性的身体诱惑白子画,希望借由肉身的力量实现对他身体的一种呼唤。
在历史上的女性书写中,个体爱欲的受挫常导致女性人物陷入疯癫或濒死的处境。例如,希腊神话中的美狄亚亲手杀害稚子,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卧轨而死,而《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则最终溘然病逝。学者李玲认为,女性文学反抗传统男性霸权具有弱者对抗强权的性质,然而它实际上又面临着是否包含怨恨气质、是否缺乏高贵的精神向度这一拷问。
小说《花千骨》则以女主人公对生命的大爱经受住了这一拷问,花千骨最终超越了阴柔、狭隘的女性之我执。面对坚决否认真实自我、否认二人感情的白子画,花千骨勇于以自身肉体的毁灭来逼迫白子画直面自己的内心。与此同时,她选择原谅这个世界带给她的所有苦难和伤痛,将自己的神力和着血肉修补了荒芜残破的大地。花千骨最后的形象是原始母神式的,代表着爱与慈悲,象征着未来的生机与希望,同时也展现出了一个自由而强大的女性主体。
二、性别建构——突破传统规范的“双性同体”
小说对于杀阡陌“双性同体”的性别身份建构,超越了刻板的性别文化,体现了对多样化男性形象的追寻和探索,也反映出了当代社会性别图景中多元而自由的一面。
心理分析学家荣格认为,人类的潜意识里存在着一种异性的原型意象,它起到一种对于人类精神的均衡作用和与异性交往时的参照作用。在东西方的宗教神话中,最原始的神明往往具有双性同体的特质,这个潜伏在人体内的異性原型诞生于物种起源之初,具有人类学的普遍意义。
作者对于杀阡陌的人物塑造,正暗合了这一古老的神话思维:杀阡陌拥有强大法力,是统率妖魔二界的魔君,他驰骋六界,杀伐果断,然而在容貌上又长得肤白胜雪,极为美艳,令人男女莫辨。
杀阡陌对自身的身体有着强烈的迷恋和崇拜。他自认是“好人中的美人,美人中的极品”,衣着打扮极其考究,连指甲发丝也要求完美,因其美到极致,实在让人分不出性别,花千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以为他是女性,并称其为“杀姐姐”。
在中国长期以来所建构的传统性别文化规范中,为人们所接受与认同的男女性别形象,是刻板的且二元对立的,即男人须得高大威猛、孔武有力,女人则应该温柔似水、柔弱美丽。这种固化的性别审美事实上剥夺了男女两性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和决定权,也影响了男女个体的生命自由和精神追求。 杀阡陌作为一个男人,不仅明眸皓齿,美艳无双,而且对于身体外貌有着极端的珍惜与重视,在被白子画划伤脸后,会到处偷灵药修补伤口。他号令群魔,为爱痴狂,活得强大潇洒,也活得自信漂亮。他的人生姿态是对纲常的僭越,也是对传统男性的反叛和颠覆。
对于杀阡陌这样一个消解了性别二元对立,将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相互融合的双性同体式人物,作者的态度是亲近而积极的——尽管杀阡陌的性格中有痴绝疯狂的一面,但他并没有因此走向毁灭,而是最终放下了自己的爱与偏执,直面人生无法弥补的遗憾,真正成为伟岸强大同时又美丽多情的人。
三、社会建构——具有狂欢气质的肉身奇观
德波指出:“在现代生产条件蔓延的社会中,其整个的生活都表现为一种巨大的奇观积聚。”小说《花千骨》就以各式各样的血腥仪式、身体奇观及奇异的群体性场面构建了一个具有狂欢气质的奇观社会。在這里,身体成为人物内心情状的喻指,成为奇观图景展示的舞台。
盗取神器的事件败露后,花千骨被绑于诛仙柱上施以钉刑。在众人的围观和注视下,花千骨血肉模糊的瘦小身体被销魂钉一次次穿透,不停发出令人胆寒的凄厉哭喊。在福柯的身体理论中,酷刑是权力的一种体现,是展示权力的一种仪式,以此来展现纪律的不可侵犯性。高大血腥、具有祭祀意味的诛仙柱与花千骨支离破碎的孩童身体形成巨大反差,它如同扩音器一般将权力的至上威严及不可侵犯性加倍传达给了观看刑罚的群众。巨大的刑罚器具、观看的群众及被观看的花千骨,一同构成了奇观化的
酷刑场景。
除此之外,小说中还频频出现由肢体、血液、器官等身体部分构建而成的奇观场景。在小说故事的开端,花千骨半夜为父亲请医生,遇上了水鬼拦路。女鬼肢体散裂、血肉模糊的恐怖景象,为花千骨的曲折人生揭开了序幕。从茅山弟子被满门屠戮、残肢断体堆积成山的惨烈场景,到异朽阁成千上万条舌头密密麻麻地从高空中用红线垂挂下来的诡异景象,这些血腥的暴力场面和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身体场景在小说中频频出现。
小说中关于身体的奇观化叙事,还令各类人物的生命状态与其身体外形得以呈现出一种呼应和互动的关系。例如,长留弟子朔风本是一块神器碎片化成的人形,因为没有生命感觉,无法确定自我,朔风是个“无脸男”,他没有相貌,永远只能蒙面示人。竹染因过度膨胀的野心和贪欲失去了师父和爱人,为了倾泻内心茫茫悔恨,他从不掩饰和修复自己被绝贪池水腐蚀过的,布满青色疤痕的可怖面孔。杀害百名少女的茅山弟子清怜,天生无法生长体毛,相貌丑陋不堪。而冥梵仙对于所爱之人求而不得,竟然将其咬碎了吃下。这些病态的个体身上呈现出了一种凄厉的、痴狂的生命状态,承载了作者非凡的生命奇想。
暴力血腥的酷刑场面、非理性的群体场景及病态的个体生命,一同建构了《花千骨》中的奇观化社会,小说中的奇观叙事固然带有娱乐性,有着满足读者猎奇心理的写作目的,但正如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理论一样,《花千骨》在实践了一场宏大而绮丽的生命狂想之外,也产生了情感共鸣的陌生化效果,为读者留下了理智思考和评判小说人物的空间。
四、结语
在文学的世界中,身体不再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的躯体,作者对于身体的表现不只是把它当作一个自然事实进行描摹,而是更多地表现出了文化性的、精神性的肉身。花千骨的自由意志最终突破了被权力所规定、所宰制的身体,抛弃“旧我”,重塑“新我”,完成了新的女性主体的构建。在杀阡陌的身体上,作者发掘了生命的另一种展示形态,使这位妖艳美丽、充满魅力的男性形象对性别身份的演绎突破了固定规范,实现了男性审美价值的多样化。
事实上,个体的情感与命运始终是该小说叙事的焦点,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身上,人的身体在各式各样的变形与幻化中,展示出了生命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构建起了小说中充满狂欢气质的奇观化社会。
小说中,作者以其瑰丽诡诞的想象力与清新轻盈的笔触反复书写着身体,完成了“主体—性别—社会”的三重身体建构,展现出了一种非理性规范的、凌厉狂放的生命本真力量。同时,《花千骨》中所蕴含的对于女性主义的礼赞与张扬,对于性别文化广度的探索与追求,对于生命与爱的哲学思考,都在更深层面上显示出了小说现代性的精神内涵。
(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作者简介:杨琨(1994-),女,贵州铜仁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