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推荐辞:中国高校开设的大学语文(有些学校称为高等语文)课确实令人担忧:教材选文的很多篇目与现行高中、初中语文教材基本相同,无任何新意;教材版本五花八门,据有关人士统计多达上千种;执教此课的教师被严重边缘化,于是便失去了积极性;学生逃课现象严重,即使来到课堂,也在做其他的事情。此课开设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学校、教师、学生一片迷茫。作者凭着惊人的韧性和坚守,撰文向中国高校道出了这种忧虑。
大学语文集人文性、工具性、基础性、审美性于一体,是传承古典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陶冶世人情操、提升国人素质的基础性学科。徐中玉先生曾明确指出:“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并未向先前预计的美好愿景发展,反而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学习的功利性、无用性、媚俗性等杂音充斥于教学中,与大学语文教学紧密相关的人文性却渐行渐远,这种趋势倘若不及时扭转,势必会影响国民人文素质的整体提升。鉴于此,笔者在新时期如何重塑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方面做了以下探索研究。
一、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及发展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个高校在匡亚明、苏步青等教育家的影响呼吁下,相继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并将其明确定位于传播人文思想和文化观念的基础性学科。“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我国传统典籍《易经》,言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在我国传统文化解读中,注重的是文德教育,是指以诗书礼乐来教化百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涵养自身,使百姓具有一定的道德素质和人格追求的精神塑造;而西方文化中的“人文”更注重人的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追求人的个体价值。五四运动以来,中西方文化不断交融,“人文”有了新的内涵,其更加强调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价值,关切人的生活态度、道德修养、审美品味、理想追求、处世原则和担当精神等内容。
“人文”的外延与内核潜移默化地不断发生变化,与之息息相关的大学语文教育也应作出新的调整与变革。大学语文教学担负着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使命,其不应再简单停留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汉语知识、诗词文赋、写作技能等层面,而是应该突出弘扬民族文化、塑造完整人格、提升道德修养等人文素质层面上来。
目前,我国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一是部分高校尚未全面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我国一千多所高校中仅有少数院校开设了语文课程,这就极不利于人文教育的普及。二是学生对设置语文课程的目的存在困惑。多数学生把开设的大学语文教育看作是中学语文的延续和复习,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三是大学语文教师教学模式保守,教学方法单一。有的教师把语文教育看作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文章写作的工具,忽视其内在的文化内涵;有的教师则过分注重学生个性自由,冷落架空文学、文本的解读,一味强调内心的体验、情感的熏陶,这些都是脱离大学语文教育终极目标的表现。四是大学教师自我认知的茫然和教学理论研究的缺失。大学语文教育在高校作为公共课程,处于边缘地位,令很多教师找不到专业归属感。大学语文教学理论的研究存在严重不足,高水平的论文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面对大学语文教学存在“人文精神”缺失的困境,何晓园先生提出“大学语文必须重视人文教育,这是大学语文教育改革和完善的方向,是大学语文的科学定位,也是拯救大学语文的必要途径。”突出大学语文教学的“文学性、人文性”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在今后的教学中大学教师不仅要加强传统文化、文学的教学,还要融入哲学、历史、美学、文艺学、文字学、训诂学等相关知识,使其大学语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综合素质教育课程。
二、大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我国高等教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素质教育三个阶段,现已处于素质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以提高人的人文素质、业务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为目标,其中人文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当下我国教育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人文素质是由知识、观念、信仰、情感、意志、能力、艺术、体验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其主要表现为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品格修养、道德情操等层面。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曾指出:“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味、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大学语文是提升和改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其经过专家学者选编的中外文化名篇,汇集了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精髓,是高校大学生汲取精神食粮的宝库。张岂之先生曾言道:“如果不读人文方面的著作,特别是古今文化名著,要有人文素养,那是不可能的。”大学语文教学旨在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把握优秀作品,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使其具有鉴赏美、创造美、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艺术,更是一门思想艺术,其承载着“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担巨任。“文以载道”,如大学文本中节选的屈原《橘颂》《离骚》《渔父》,司马迁《苏武传》、岳飞《满江红》、文天祥《正气歌》等名文诗篇,都闪烁着古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学生在欣赏古人优美典雅的文辞之外,更能体会到他们的宽广胸襟和英雄气节,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和文化的热爱之情。
大学语文教学对素质教育中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层面也有广泛影响。大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对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的传承、渗透与传播,我国的经典文本中深蕴着历经千年而不衰的人文基因,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孔孟之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老庄之学,“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的释者情怀,其无不包涵着古人的智慧,闪耀着圣贤的光芒。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那样:“文化个体的语言水平不仅决定其感受世界的精细度、敏感度,还影响其心灵世界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三、探索大学语文教育人文化的途径
大学语文要完成教学的终极目标,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营造良好的人文精神氛围,就必须在以下方面做出突破。
1.强化教师人文意识,丰富人文素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花中园丁、世人表率,无论是在学识还是在举止行为方面都应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尤其是语文教师担负着塑造人完整品格的重任,这就要求其必须具有精英意识,在学识上不仅仅是精通文学、文艺学、语言文字学等本专业知识,还应广泛涉猎哲学、美学、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伦理学、人类文化学等相关专业知识,“打铁还需自身硬”,语文教师只有自身具备了丰厚的人文素养,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更多的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拓展出更加广阔的人文天地。
2.挖掘文本深刻内涵,拓宽知识外延
语文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涵盖美文、诗歌、戏剧、小说等体裁,具有一定美感和可鉴赏性的文学作品。这些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是由不同民族的精英人物编撰完成,是不同时期的优秀文化代表。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简单地传授一些语文常识和浅显地讲解文本内容,而是应该最大限度地挖掘文本的内涵,突出文本的人文性。
在教学过程中,解读文本信息内容,目的是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获得相应的审美愉悦享受。文学经典的解读,除从文学角度鉴赏外,更要深入挖掘其“非文学”层面的内涵,譬如《四书五经》《庄子》《左传》《史记》等我国古代文化经典作品,就可以从经学、历史学、伦理学、哲学等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不断挖掘其人文性内涵。如在给学生讲解《左传·宫之奇谏假道》一文时,除基本的文学知识外,可以从文化角度解读我国传统的谋略文化、兵法思想等。从更加广阔的视野来看,人文与科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相通的,如诗仙李白的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的“紫”色,除能让人产生庐山风景优美之遐想、获得审美的享受外,还蕴含着科学知识,杨叔子先生就曾经指出过:“正确地反映了在一定条件下光发生‘漫射’的结果,完全符合科学原理。”
3.突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人文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语文文本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在延用传统的耳提面命、照本宣科的传播方式,而是要借助通俗语言、科学技术等内容来激活枯燥乏味的作品内容。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用简单易懂、风趣幽默的通俗解读方式来讲解文本内容,也可以借助图文、动漫、音像等手段构造文本内容描述的场景,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世说新语》相关文章时,教师首先可以先介绍一些有关“魏晋风度”的文化背景,让同学初步了解“隐逸风潮”盛行的原因,进而引申到中国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文化”;其次,找一些有关隐逸人士的动漫或电视视频作为进一步加深学生认知的背景材料;最后,可以讲一些近现代文人雅士的逸闻趣事,来进一步解读隐逸精神,以便增进学生的兴趣。如在讲解《红楼梦》时,可以将其当作研究中国封建社会上层权贵生活的史书阐释,从中研究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和民俗风貌等内容。
四、结论
素质教育代表着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方向,在今后的语文教学课程中,要对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处理好传授知识与素质教育、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等关系,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领悟和感受文本语言文字的魅力,还要激发他们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精神,涵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杨叔子曾直言不讳地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严重在‘自’字上。”因此可以说,大学语文教育是关乎到国家民族整体人文素质是否能够提高的关键所在。
侯甫知,副教授,现居四川广元。
大学语文集人文性、工具性、基础性、审美性于一体,是传承古典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陶冶世人情操、提升国人素质的基础性学科。徐中玉先生曾明确指出:“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并未向先前预计的美好愿景发展,反而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学习的功利性、无用性、媚俗性等杂音充斥于教学中,与大学语文教学紧密相关的人文性却渐行渐远,这种趋势倘若不及时扭转,势必会影响国民人文素质的整体提升。鉴于此,笔者在新时期如何重塑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方面做了以下探索研究。
一、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及发展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个高校在匡亚明、苏步青等教育家的影响呼吁下,相继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并将其明确定位于传播人文思想和文化观念的基础性学科。“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我国传统典籍《易经》,言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在我国传统文化解读中,注重的是文德教育,是指以诗书礼乐来教化百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涵养自身,使百姓具有一定的道德素质和人格追求的精神塑造;而西方文化中的“人文”更注重人的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追求人的个体价值。五四运动以来,中西方文化不断交融,“人文”有了新的内涵,其更加强调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价值,关切人的生活态度、道德修养、审美品味、理想追求、处世原则和担当精神等内容。
“人文”的外延与内核潜移默化地不断发生变化,与之息息相关的大学语文教育也应作出新的调整与变革。大学语文教学担负着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使命,其不应再简单停留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汉语知识、诗词文赋、写作技能等层面,而是应该突出弘扬民族文化、塑造完整人格、提升道德修养等人文素质层面上来。
目前,我国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一是部分高校尚未全面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我国一千多所高校中仅有少数院校开设了语文课程,这就极不利于人文教育的普及。二是学生对设置语文课程的目的存在困惑。多数学生把开设的大学语文教育看作是中学语文的延续和复习,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三是大学语文教师教学模式保守,教学方法单一。有的教师把语文教育看作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文章写作的工具,忽视其内在的文化内涵;有的教师则过分注重学生个性自由,冷落架空文学、文本的解读,一味强调内心的体验、情感的熏陶,这些都是脱离大学语文教育终极目标的表现。四是大学教师自我认知的茫然和教学理论研究的缺失。大学语文教育在高校作为公共课程,处于边缘地位,令很多教师找不到专业归属感。大学语文教学理论的研究存在严重不足,高水平的论文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面对大学语文教学存在“人文精神”缺失的困境,何晓园先生提出“大学语文必须重视人文教育,这是大学语文教育改革和完善的方向,是大学语文的科学定位,也是拯救大学语文的必要途径。”突出大学语文教学的“文学性、人文性”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在今后的教学中大学教师不仅要加强传统文化、文学的教学,还要融入哲学、历史、美学、文艺学、文字学、训诂学等相关知识,使其大学语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综合素质教育课程。
二、大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我国高等教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素质教育三个阶段,现已处于素质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以提高人的人文素质、业务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为目标,其中人文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当下我国教育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人文素质是由知识、观念、信仰、情感、意志、能力、艺术、体验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其主要表现为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品格修养、道德情操等层面。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曾指出:“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味、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大学语文是提升和改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其经过专家学者选编的中外文化名篇,汇集了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精髓,是高校大学生汲取精神食粮的宝库。张岂之先生曾言道:“如果不读人文方面的著作,特别是古今文化名著,要有人文素养,那是不可能的。”大学语文教学旨在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把握优秀作品,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使其具有鉴赏美、创造美、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艺术,更是一门思想艺术,其承载着“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担巨任。“文以载道”,如大学文本中节选的屈原《橘颂》《离骚》《渔父》,司马迁《苏武传》、岳飞《满江红》、文天祥《正气歌》等名文诗篇,都闪烁着古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学生在欣赏古人优美典雅的文辞之外,更能体会到他们的宽广胸襟和英雄气节,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和文化的热爱之情。
大学语文教学对素质教育中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层面也有广泛影响。大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对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的传承、渗透与传播,我国的经典文本中深蕴着历经千年而不衰的人文基因,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孔孟之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老庄之学,“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的释者情怀,其无不包涵着古人的智慧,闪耀着圣贤的光芒。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那样:“文化个体的语言水平不仅决定其感受世界的精细度、敏感度,还影响其心灵世界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三、探索大学语文教育人文化的途径
大学语文要完成教学的终极目标,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营造良好的人文精神氛围,就必须在以下方面做出突破。
1.强化教师人文意识,丰富人文素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花中园丁、世人表率,无论是在学识还是在举止行为方面都应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尤其是语文教师担负着塑造人完整品格的重任,这就要求其必须具有精英意识,在学识上不仅仅是精通文学、文艺学、语言文字学等本专业知识,还应广泛涉猎哲学、美学、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伦理学、人类文化学等相关专业知识,“打铁还需自身硬”,语文教师只有自身具备了丰厚的人文素养,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更多的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拓展出更加广阔的人文天地。
2.挖掘文本深刻内涵,拓宽知识外延
语文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涵盖美文、诗歌、戏剧、小说等体裁,具有一定美感和可鉴赏性的文学作品。这些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是由不同民族的精英人物编撰完成,是不同时期的优秀文化代表。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简单地传授一些语文常识和浅显地讲解文本内容,而是应该最大限度地挖掘文本的内涵,突出文本的人文性。
在教学过程中,解读文本信息内容,目的是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获得相应的审美愉悦享受。文学经典的解读,除从文学角度鉴赏外,更要深入挖掘其“非文学”层面的内涵,譬如《四书五经》《庄子》《左传》《史记》等我国古代文化经典作品,就可以从经学、历史学、伦理学、哲学等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不断挖掘其人文性内涵。如在给学生讲解《左传·宫之奇谏假道》一文时,除基本的文学知识外,可以从文化角度解读我国传统的谋略文化、兵法思想等。从更加广阔的视野来看,人文与科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相通的,如诗仙李白的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的“紫”色,除能让人产生庐山风景优美之遐想、获得审美的享受外,还蕴含着科学知识,杨叔子先生就曾经指出过:“正确地反映了在一定条件下光发生‘漫射’的结果,完全符合科学原理。”
3.突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人文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语文文本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在延用传统的耳提面命、照本宣科的传播方式,而是要借助通俗语言、科学技术等内容来激活枯燥乏味的作品内容。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用简单易懂、风趣幽默的通俗解读方式来讲解文本内容,也可以借助图文、动漫、音像等手段构造文本内容描述的场景,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世说新语》相关文章时,教师首先可以先介绍一些有关“魏晋风度”的文化背景,让同学初步了解“隐逸风潮”盛行的原因,进而引申到中国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文化”;其次,找一些有关隐逸人士的动漫或电视视频作为进一步加深学生认知的背景材料;最后,可以讲一些近现代文人雅士的逸闻趣事,来进一步解读隐逸精神,以便增进学生的兴趣。如在讲解《红楼梦》时,可以将其当作研究中国封建社会上层权贵生活的史书阐释,从中研究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和民俗风貌等内容。
四、结论
素质教育代表着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方向,在今后的语文教学课程中,要对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处理好传授知识与素质教育、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等关系,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领悟和感受文本语言文字的魅力,还要激发他们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精神,涵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杨叔子曾直言不讳地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严重在‘自’字上。”因此可以说,大学语文教育是关乎到国家民族整体人文素质是否能够提高的关键所在。
侯甫知,副教授,现居四川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