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乎上,“什么时候,你感觉到医生真的很冷漠?”这个问题有1000多万浏览量,2000多个回答者中病人居多,讲着他们感觉不被医生重视的故事。
对此,心理学家想来打圆场:别急着指责医生,这些表现,是为了更好地救治病人。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研究,他们邀请了有丰富针灸经验的中医医生和没有相关经验的人来参加实验,同时扫描他们的大脑。在实验中,心理学家给这些人看了几张图,图中的人的嘴巴、脚、手正在被针尖扎,或被棉签触碰。
看到别人被针扎,或者看到别人痛苦、流泪,我们自己往往也觉得不舒服,跟着痛苦。在生活中,情绪仿佛会“传染”,而这种“情绪传染”就是情绪共情——被他人情绪所诱发的情绪唤醒。
而人在感觉到痛,或想象到痛时,大脑中的前岛和前扣帶回皮层就会活跃,这里是主管处理痛苦的区域。当普通人看到图片中的人被针尖扎时,会不自觉地想象出痛,于是相关的脑区就会被显著激活。
但对于医生来说就不一样了。如果做手术时,医生因为要对病人下刀而频频自己感受到痛苦,这显然会影响医生手术的效率,所以做手术的医生必须有一种调节机制,以防止这种被自动激活的痛苦,损害他们帮助别人的能力。在这个研究中,当医生们看到这些图片时,管理痛苦的脑区并没有激活,他们在问卷中报告出感受到的主观痛苦,不愉悦程度也比普通人更低。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真的“冷酷无情”。比起普通人,医生们主管记忆、情绪调节和理解他人有关的脑区变得更活跃了。这可能意味着,医生正在自己的记忆中检索与治疗相关的信息,并从自己的经验中想起自己给病人治疗时的情景,而情绪调节、理解他人相关的脑区则有助于调节医生自己的情绪,进而对当下病人的痛苦进行冷静合理的理解和评估。
也就是说,在面对疼到龇牙咧嘴的病人时,普通人可能会倒吸一口凉气,觉得自己也好痛,但医生确实可能不会感受到那么强的痛苦。然而,这并不耽误医生们理解病人的痛苦,毕竟此时他们脑中“理解他人”的脑区正在活跃,更多地需要推理和弄明白:病人为什么哭?是身体的痛?还是难过、委屈?身体的病痛占到几分?
这个研究告诉我们,当你在病痛中去看医生时,不要觉得他们的冷静是“冷漠”,更不要把他们专业的问诊理解成不关心你的感受。他们本来也会感同身受,但是多年的学习和工作让他们学会了调节,更教会了他们快速帮助到你的方法,他们所说的所做的,是能切实帮你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方法。
对此,心理学家想来打圆场:别急着指责医生,这些表现,是为了更好地救治病人。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研究,他们邀请了有丰富针灸经验的中医医生和没有相关经验的人来参加实验,同时扫描他们的大脑。在实验中,心理学家给这些人看了几张图,图中的人的嘴巴、脚、手正在被针尖扎,或被棉签触碰。
看到别人被针扎,或者看到别人痛苦、流泪,我们自己往往也觉得不舒服,跟着痛苦。在生活中,情绪仿佛会“传染”,而这种“情绪传染”就是情绪共情——被他人情绪所诱发的情绪唤醒。
而人在感觉到痛,或想象到痛时,大脑中的前岛和前扣帶回皮层就会活跃,这里是主管处理痛苦的区域。当普通人看到图片中的人被针尖扎时,会不自觉地想象出痛,于是相关的脑区就会被显著激活。
但对于医生来说就不一样了。如果做手术时,医生因为要对病人下刀而频频自己感受到痛苦,这显然会影响医生手术的效率,所以做手术的医生必须有一种调节机制,以防止这种被自动激活的痛苦,损害他们帮助别人的能力。在这个研究中,当医生们看到这些图片时,管理痛苦的脑区并没有激活,他们在问卷中报告出感受到的主观痛苦,不愉悦程度也比普通人更低。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真的“冷酷无情”。比起普通人,医生们主管记忆、情绪调节和理解他人有关的脑区变得更活跃了。这可能意味着,医生正在自己的记忆中检索与治疗相关的信息,并从自己的经验中想起自己给病人治疗时的情景,而情绪调节、理解他人相关的脑区则有助于调节医生自己的情绪,进而对当下病人的痛苦进行冷静合理的理解和评估。
也就是说,在面对疼到龇牙咧嘴的病人时,普通人可能会倒吸一口凉气,觉得自己也好痛,但医生确实可能不会感受到那么强的痛苦。然而,这并不耽误医生们理解病人的痛苦,毕竟此时他们脑中“理解他人”的脑区正在活跃,更多地需要推理和弄明白:病人为什么哭?是身体的痛?还是难过、委屈?身体的病痛占到几分?
这个研究告诉我们,当你在病痛中去看医生时,不要觉得他们的冷静是“冷漠”,更不要把他们专业的问诊理解成不关心你的感受。他们本来也会感同身受,但是多年的学习和工作让他们学会了调节,更教会了他们快速帮助到你的方法,他们所说的所做的,是能切实帮你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