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学在中日的不同境遇

来源 :大科技·百科新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sl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60年代,日本和中国这两个一衣带水的邻居,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下,都不约而同地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几乎同时展开。但到了1894年甲午战争时,中国几乎完败于日本,落得个割地赔款的下场。
  后人在比较两国改革的成败时,多从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本身进行比较。但事实上,早在那之前100多年,中日两国对待西学的态度,就已经为后来中日两国迥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埋下了种子。
  日本人全方位学习
  日本是一个极为善于学习的民族。他们看到中华文明比他们的文明优秀时,毫不犹豫地拜中国为师;17世纪初,当西方文明开始冲击远东地区时,他们看到西方文明更为先进,又如饥似渴地全方位学习,不论器物文明、制度文明、思想文明,照单全收。
  日本人接触的西方文明首先是由荷兰人带来的。从17世纪初开始,荷兰逐渐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海上霸权强国。1624年,荷兰侵占台湾,以此为据点在东亚和东南亚大肆进行海上霸权扩张。此时的日本虽然奉行着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但与占领台湾的荷兰殖民者还保持有一定的通商关系。日本政府在长崎港外建了一个大约1.5公顷的人工岛,以此作为与荷兰贸易的唯一据点。就这么一个狭小的对外开放通道,让日本人眼界大开,他们开始意识到东方文明的不足、西方科学文化的先进。于是,这个1000多年来一直以中国为师的岛国兴起了“兰学”(即通过荷兰传播到日本的西方学术),日本的士族阶层纷纷学习荷兰语,来研讨欧洲近代的天文、地理、医学等新兴学科。
  日本最初的“兰学家”是那些接受西方医学思想的西医。其代表性的人物就是18世纪后期的著名西医学家杉田玄白和前野良泽,他们的代表作就是译自荷兰文的解剖学著作《解体新书》,为了验证书中的观点,他们还非常大胆地进行了人体解剖实验。后来,一些兰学家开始涉猎西方在17世纪发展的物理学理论,譬如当时的荷语翻译家志筑忠雄在1798年翻译了关于牛顿力学的物理学典籍而写成了《历象新书》。志筑在翻译过程中创造了一些新的日文科学词汇,有些沿用至现代日本,例如“重力”、“引力”、“远心力”(中文即离心力)及“集点”(即质心)等。
  对于日本人而言,“兰学”不仅仅是西方的科学技术,它还包含着许多近代的启蒙思想。一是对传统文化的鄙陋之处进行批判;二是讲究技术的实用,也就是经世的思想;三是兰学的大部分是近代科学,它所包含的实证精神必然给日本的思想界带来巨大的冲击。从此,日本民众对西方世界先进的自然、人文社会科学有了全面了解,认识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此后的明治维新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中国人无心西学
  17世纪时,西洋学都曾在中日两国传播,然而为何日本的兰学如此勃然兴起,中国的西学却始终未成气候呢?相关学者认为,这一现象主要源于以下两点原因:
  首先,中国的科举制度阻塞了大量社会人才学习西学的路径。在科举制度下,中国的知识分子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用来钻研八股文章和蝇头小楷,只为了有朝一日能够晋身仕途。而日本却没有科举制度,读书出身的人可以将大量精力花费在某一具体的知识领域,而钻研兰学则成为他们安身立命的重要渠道之一。
  其次,明清时期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仅限于包括宫廷在内的社会上层,从事西学研究的西学派仅限于已经及第登科、官居要职的上层文官,如参与翻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徐光启。随着徐光启等一批西学派知识分子相继去世,中国西学研究出现了人才断层,后继无人。进入清代以后,无论是顺治皇帝,还是康熙皇帝,他们研究西学几乎完全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西学的传播也止于宫廷内,并没有在社会上形成全国范围的辐射。
  与中国不同的是,日本的兰学研究在民间十分兴盛,研究兰学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许多兰学家从事教育事业,为日本社会培养新一代的西洋学人才。在日本明治维新前,培养兰学人才的兰学塾和藩校已经遍布日本各地,正是这些西式学校为明治维新培养了许多著名的社会精英,如日本启蒙之父福泽渝吉、明治政府外务卿寺岛宗则、日本海军创始人肥田滨五郎、日本陆军创始人大村益次郎……而中国从康熙皇帝去世后,西学即开始衰落,到鸦片战争前期,已经很少有人了解西学,正是由于清王朝长期昧于世界大势,积弊已久,因此才迎来了近百年的沧桑变幻。
其他文献
不公平的“机器人三原则”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这条命令与第一条原则相矛盾;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除非这种保护与以上两条原则相矛盾。”以上是著名科幻作家,“机器人学之父”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原则”,这三个原则被后世无数的科幻小说及影视作品引用,被人们奉为经典。  这三个原则,乍一听似乎是三个平行的原则,但是我们仔细一看内容,就不难发现其实这三个原则的优先级是逐次下
期刊
制造巨大而怪异的“镜子”、给地球制造“遮阳伞”、造一个收集阳光的装置……这些出人意料的创举都是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天才工程师罗杰·安吉尔的杰作。  镜子怪人与天文望远镜  安吉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光学专家之一,1941年出生于英格兰。长大后,安吉尔先后求学于牛津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之后再次回到牛津大学取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并顺利成为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天文学教授。  或许是因为哲学对宇宙万物的探索
期刊
前苏联著名枪械设计师、“AK-47之父”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在走过了94年的漫长岁月后,于2013年12月23日晚间病逝。  “卡拉什尼科夫”,这是一个名字,也是一个时代的传奇,他设计完成的AK-47突击步枪在全世界流传数十年,在无数国家的防卫军队中,在各个恐怖分子的团伙中,到处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AK-47中的A是指自动化,47是指这款步枪被发明的时间为1947年,而中间的K指的就是设计者的
期刊
二战时期,德国和日本可算得上是一对超级好基友了,一个在西方搅和到整个西方世界天昏地暗,一个在东方搅和到在东方的西方世界天昏地暗。可是,作为中国战场上的主要力量——中华民国政府,当年也曾和纳粹德国有过一段相当甜蜜的蜜月期,而且,德国还曾经帮着调和中日关系来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共同利益促使中德走近  那还是1918年的时候,德国人在一战中战败,失去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当然,这也包括了当时德国在
期刊
这座形似UFO的粉色图书馆像一个儿童乐园,这正是佩鲁甲图书馆的定位,建筑师希望通过鲜艳的色彩和不规则的陈设给人们一种家的感觉,让父母带着孩子在这里通过书籍、电子媒体度过愉快而充实的亲子时光。
期刊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地球对于生命的重要性,因为像地球这样适合生命居住的环境在宇宙中十分稀少——尽管我们一直在努力,但迄今为止却仍没有发现另一个地球。事实上,这个观点反过来也成立,即生命对地球而言同样不可或缺。假如失去生命,地球便不再是现在的地球了。生命曾给地球带来了什么?或许只有剥夺了地球上全部生命之后,我们才能清楚地看到。  那么,让我们来为地球设想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灭绝吧,轰轰烈烈的超新星爆发
期刊
斯巴斯孔塞洛斯图书馆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已故的哲学家、前总统参选人何塞·斯巴斯孔塞洛斯。进入图书馆大厅,一座巨型鲸鱼骨骼雕塑立刻把你带入南美惯有的诡异氛围中,多层悬空的玻璃图书室像空中楼阁一样,而且玻璃图书室参差不齐地向外伸出,仿佛身处异度空间。
期刊
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目前人类已知的有100多万种,而实际数量可能还远不止这些。昆虫数量如此之多,所以温暖的夏季我们到处都能发现昆虫的身影,它们在我们面前飞来飞去,爬来爬去。可是到了冬天,它们却似乎从世界上消失了一样——我们很少看到它们。那么,寒冷的冬天它们都去哪了呢?没有羽毛也没有皮毛的它们,是如何挨过漫长的冬天迎来下一个春天的?  昆虫种类繁多,因此它们抵御寒冷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所
期刊
相信一提到“城管”,在人们的脑海中就会闪现:凶悍、野蛮、暴力、残忍等这样的词语,这或许就是现代城管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吧。也难怪,时下关于城管的负面报道铺天盖地,人们又会对城管的印象好到哪儿去呢?所以,有不少人感概,要是生活在古代就好了,也许那时的城管没有暴力。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古代城管雏形:监市  当然,首先得搞清楚在中国古代有没有城管。我们知道,城管这个职业的出现,前提肯定是先有城市。  从
期刊
我们经常看到猴子们彼此打理毛发的照片,互相挑挑虱子、互相梳理梳理等等,尤其是泡温泉的猴子。事实上,不仅是猴子,狒狒、猩猩什么的也有类似的行为。例如,一项研究表明,狒狒大概要花费17%的时间来“互相理毛”。它们“理毛”仅仅是为了清洁身体吗?不是。如果是这样的话,比如狒狒,它们只需要花费1%的时间就够了。那么,它们为什么经常这么做呢?  理毛增进感情  研究者发现,当恒河猴或者大猩猩拨弄伙伴的毛发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