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十岁就快来,怎么好意思,一个人走开……
与曾经留法的法学博士聊起了年龄,他是我的高中同学,年龄刚过四十,二十几岁的时候,就曾和我一起唱过当时流行的这首歌。现在,我们都无心唱歌,但依稀记得其中的几句歌词,在我四十岁来临前,他又重提了往事。
同学似乎对四十岁有更多的感悟。他说,在法国,很流行中国文化,法国人对四十不惑的概念,有自己的解释。把法语翻译后的含义再转译成中文,就变成了:中国人说,人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过去的毛病就改不了了。这样的新解确有创意,甚至有的时候创造性来自于杜撰:法国人以了解中国文化为骄傲,有的人到了言必称中国习语的程度,如果没有现成的,就把自己想表达的语义,随口强加为中国人说,如何如何,云云晕晕……大有“指马为鹿”的味道。当然,法国人无论说马,还是说鹿,往往在中文中确能找到匹配的俗语、习语或者典故。
中国也同样有创造。拿教授级高级会计师来说吧,法国可能没有和中文对照的概念,因为他们的等级观念并不如有着悠久文化的中国那般强烈。如果按照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很可能把这个概念解释为:曾经从事过会计实务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是中国最高级的教授。这也许因为法国人思想单纯,在他们看来,没有从事过会计工作的教师,怎么能成为一个顶尖的教授呢?
前段时间,我的博士生导师邀我旁听某高校应届会计学硕士拟留校人员的试讲。看得出,这些即将毕业的硕士们,很看重留校的机会,几乎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把个会计课程演绎得风生水起、避实就虚。风生水起,是因为的的确确是经过认真准备,口才好,临场语言表现几乎无可挑剔,不得不佩服时下年轻人的好口才,只怨自己的父辈过多强调“敏于事,讷于言”,不能让自己具有风卷残云、水花飞溅的能力。避实就虚,是因为课程触及需要有更多实践经验作辅助讲解和深入理解的部分,比如企业内控问题等,这些学生就会自自然然地一带而过,非常释然地将其放过。当时我想,如果我是这些学生的学生,就能够免受老师“放过的知识”之累,可以留下更多的时间来背一背原则一类的知识,以便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如果我是这些学生的学生,我又需要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把这部分知识重修。
二十一年前的大二,我们开了《工业会计》的课程,老师是个操湖北口音的长者,有会计工作的实践经验,是他的生动教学引领我这个起初并不喜欢会计工作的人,进入了今天对会计工作达到眷恋的境地。至今,我仍对他的教学感激不尽。如果按照他的学历和经历,在今天高校选师的条件下,他绝没有机会走进高校从事教育工作,恐怕中等教育的条件也不占优。他的条件,是当时的实用主义,现在的实用主义已有太多的跨度,会计教育质量已经不必用教育效果来检验,实用主义检验的是教育者的学历、研究成果,而这些完全可以标榜会计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教育和实践接轨的路还很长,我们的高校会计教育工作者有多少从没有离开过校门的,没有人做过统计,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我们的会计教育对象,有多少能够担负起会计工作的重任,也没有人做过统计,似乎也无法统计,我们的会计教育工作者脱离实际从事会计研究发表出的让会计实务工作人员读不懂的文章有多少,对于会计工作有多少指导,同样也没有办法统计;法国人眼中的“教授级高级会计师”在中国又有多少,更是没有办法统计,似乎也没有统计的必要。但我们不能无视这样的循环继续下去,误人子弟之患,当休矣!人之患,好为人师,为人好师,才能解惑、无患。为人好师,从增加会计教育工作的实践开始,这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如果从改革开放作为起点开始计算,中国的会计教育经历了快速发展的30年,按照法国人的逻辑,到四十年的时候,过去的毛病是改不了了,留给我们改正毛病的时间就剩不到10年了。趁一些会计教育工作者还年轻,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一些知识和才干吧!
四十岁就快来,怎么好意思,一个人走开……
与曾经留法的法学博士聊起了年龄,他是我的高中同学,年龄刚过四十,二十几岁的时候,就曾和我一起唱过当时流行的这首歌。现在,我们都无心唱歌,但依稀记得其中的几句歌词,在我四十岁来临前,他又重提了往事。
同学似乎对四十岁有更多的感悟。他说,在法国,很流行中国文化,法国人对四十不惑的概念,有自己的解释。把法语翻译后的含义再转译成中文,就变成了:中国人说,人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过去的毛病就改不了了。这样的新解确有创意,甚至有的时候创造性来自于杜撰:法国人以了解中国文化为骄傲,有的人到了言必称中国习语的程度,如果没有现成的,就把自己想表达的语义,随口强加为中国人说,如何如何,云云晕晕……大有“指马为鹿”的味道。当然,法国人无论说马,还是说鹿,往往在中文中确能找到匹配的俗语、习语或者典故。
中国也同样有创造。拿教授级高级会计师来说吧,法国可能没有和中文对照的概念,因为他们的等级观念并不如有着悠久文化的中国那般强烈。如果按照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很可能把这个概念解释为:曾经从事过会计实务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是中国最高级的教授。这也许因为法国人思想单纯,在他们看来,没有从事过会计工作的教师,怎么能成为一个顶尖的教授呢?
前段时间,我的博士生导师邀我旁听某高校应届会计学硕士拟留校人员的试讲。看得出,这些即将毕业的硕士们,很看重留校的机会,几乎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把个会计课程演绎得风生水起、避实就虚。风生水起,是因为的的确确是经过认真准备,口才好,临场语言表现几乎无可挑剔,不得不佩服时下年轻人的好口才,只怨自己的父辈过多强调“敏于事,讷于言”,不能让自己具有风卷残云、水花飞溅的能力。避实就虚,是因为课程触及需要有更多实践经验作辅助讲解和深入理解的部分,比如企业内控问题等,这些学生就会自自然然地一带而过,非常释然地将其放过。当时我想,如果我是这些学生的学生,就能够免受老师“放过的知识”之累,可以留下更多的时间来背一背原则一类的知识,以便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如果我是这些学生的学生,我又需要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把这部分知识重修。
二十一年前的大二,我们开了《工业会计》的课程,老师是个操湖北口音的长者,有会计工作的实践经验,是他的生动教学引领我这个起初并不喜欢会计工作的人,进入了今天对会计工作达到眷恋的境地。至今,我仍对他的教学感激不尽。如果按照他的学历和经历,在今天高校选师的条件下,他绝没有机会走进高校从事教育工作,恐怕中等教育的条件也不占优。他的条件,是当时的实用主义,现在的实用主义已有太多的跨度,会计教育质量已经不必用教育效果来检验,实用主义检验的是教育者的学历、研究成果,而这些完全可以标榜会计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教育和实践接轨的路还很长,我们的高校会计教育工作者有多少从没有离开过校门的,没有人做过统计,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我们的会计教育对象,有多少能够担负起会计工作的重任,也没有人做过统计,似乎也无法统计,我们的会计教育工作者脱离实际从事会计研究发表出的让会计实务工作人员读不懂的文章有多少,对于会计工作有多少指导,同样也没有办法统计;法国人眼中的“教授级高级会计师”在中国又有多少,更是没有办法统计,似乎也没有统计的必要。但我们不能无视这样的循环继续下去,误人子弟之患,当休矣!人之患,好为人师,为人好师,才能解惑、无患。为人好师,从增加会计教育工作的实践开始,这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如果从改革开放作为起点开始计算,中国的会计教育经历了快速发展的30年,按照法国人的逻辑,到四十年的时候,过去的毛病是改不了了,留给我们改正毛病的时间就剩不到10年了。趁一些会计教育工作者还年轻,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一些知识和才干吧!
四十岁就快来,怎么好意思,一个人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