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抔土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xy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曹公通过黛玉葬花的描写,写出了文人对于生死距离的看法,黛玉葬花的方式是选择用土掩埋,这一抔土引发了对于汉文化中土葬习俗的思考,土葬习俗承载着农耕文化下人们对于土的崇拜,也承载着人们对生死距离的看法。
  关键词:黛玉葬花;土葬;生与死的距离
  作者简介:徐晓林(1993-),女,汉,四川人,西藏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元明清方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4-0-01
  一、土葬习俗
  土葬习俗在汉文化中已经传承几千年了,无论尊卑都可以选择这样的方式:古代的皇帝妃嫔选择陵,大富大贵者选择墓,普通人家选择坟。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会选择土葬,贴近土的灵魂到底会有什么不同?这个答案或许就在《黛玉葬花》中。葬花的第一个片段出自第二十三回,这一回并没有详细地描写黛玉葬花的过程,而是对比了宝黛葬花的方式。寶玉葬花的方式是让花随水漂走,黛玉是将花装在绢袋里埋在土里随土化了。黛玉不想落花顺水流到那些不干净的地方而遭到践踏,选择用土掩埋落花是为了保持其洁。汉文化中的土葬习俗与延续已久的清明节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去纪念先辈,后辈希望通过这样的习俗来传承家风,同时也希望亲人能够安详地离去,这与黛玉希望落花“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想法是一致的。但这些想法只是人们心中表层上的,而土葬的本质原因与我们的农耕文化是分不开的。国人由于农耕文化的缘故,对土地有着割裂不断的情感,这里渗透着一种大地母亲生养人与万物的主导观念。大地产出植物,母亲生育子女,二者在思维上是相似的,土地被视为生命之本,并由此形成生命从泥土中来然后回到泥土中去的观念,人死后葬入土中,正与生生不息的生命创始与轮回的认识相契合。既然人类和植物的生命节律都是生、死、再生的循环过程,那么人死后埋入土里就像种子撒到土地中一样,是一个生命再生的过程。从古至今,汉文化中都有“叶落归根”思想,这与土葬习俗的关系也是千丝万缕,每个人无论活着的时候去了多远的地方,在他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时,他都希望自己能够回到故乡,能够有一块属于自己安息的土地。从哪里来又回到哪里去,正是土葬与葬花的相同之处。
  二、生与死的距离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这是妙玉最喜欢的一句诗。这个“土馒头”正是土葬,无论你生前是多么辉煌,死后就只有一抔土陪伴。余光中的《乡愁》里有这样一句话:“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生与死的距离似乎就只有这一抔土。
  其实每个人在看待生与死的距离这个问题时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在这样的解读下,生与死似乎是没有距离的。回到农耕文化下的人类,大家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个时候的人怎么去衡量生死的距离呢?当死亡来临时,他们会非常的恐惧,他们的恐惧正是来源于他们认为的生与死的距离很大,人的死亡就表示将永远地离开,离开亲人,离开世界。这样的认识是对生与死的一种客观认识,生与死都是自己不能左右的,是一种自然的选择。但同时,农耕文化下的人们又觉得生与死是没有距离的,他们在大自然中获得维持生命的一切,看惯了花谢花开,觉得这个世界是一个永久循环轮回的世界,觉得一切的再生只需要土,于是形成了对土的崇拜,当亲人去世了,他们选择将其埋在土里,让亲人的灵魂与土融合,在后代年复一年地祭奠中得到重生。
  都说文人是活在虚幻中的,那么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文人又是怎样的呢?《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集大成之作,对于生死的看法或许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出自第二十七回的那首震撼众人的《葬花吟》可谓是将曹公对生死距离的看法抒发得淋漓尽致。这是黛玉葬花的第二个画面,这一次的葬花就只有黛玉的千古吟唱,唱出了她寄人篱下的无奈与凄凉,也唱出了曹公对生与死的看法。“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几句唱出了一个文人的气质,生与死并没有明显的距离,无论生还是死,都要保留其原本的风格,活着就坦坦荡荡做自己,死了就让自己的灵魂继续追寻。从角色设置来说,黛玉是一个诗人,她的世界是诗意的,她面对死亡并不是一种恐惧,而是表现出极强的主体意识。曹公在文本中设置的黛玉前身是一棵绛珠仙草,受宝玉的前身神瑛侍者的雨露恩惠,跟随神瑛侍者下凡,用一生的眼泪偿还。虽然红楼未完,但在这样的设定下,宝黛二人最终是要返回仙境的,那么曹公的生死看法就很明确了,前世今生来世是没有界限的,甚至是紧密相连的,前世的恩今生再报,生与死又有什么距离呢?
  但是《葬花吟》中还有这样几句:“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花会落,鸟会飞走,红颜会衰老,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生活环境会使一切不美好早早到来,这就是黛玉的恐惧,她恐惧众女儿会禁不住风霜的拷打,正如宝玉听了《葬花吟》的反应,那正是曹公借宝玉之口说出的,生与死的距离实在太大,能使人恐惧、恸哭,但是这样的死亡却是超越生命不在的那种死亡,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死亡,没有了支撑自己活下去的动力,恐怕会比失去生命更加绝望?
  结语:
  从黛玉葬花的方式联想到土葬习俗,由土葬习俗引发对生与死的距离的思考,无论是农耕文化下的人们,还是生活在虚幻世界中的诗人,他们在生与死的距离这个问题上看法是一致的,面对生命的不在时有恐惧有无奈,但更多的是置生死于外,相信轮回,相信诗意。
  参考文献:
  [1]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M].人民文学出版社.
  [2]樊淑敏. 审美视域中的土地崇拜文化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2009.
其他文献
许多文房雅玩,都要以座、盖,或宝笼相配,或红木,或紫檀,以及牙、瓷、铜等诸般其他材料。好的底座,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即使独立来看,也有其审美和收藏的价值。当然,底座有新配、旧配和原配之分。旧配可能是原配,也可能只是后配。比较起来,原配的价值最高,它与器物有一种气息上的一致性。在精神气韵上相关相联,相得益彰。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彼此已经成为一体。有了默契,有了血脉的联系,有了夫妻之相。只有两者在一起,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1  《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这部著作是由美国著名的中国史研究专家史景迁撰写的一部以文学叙事的形式对17世纪中国山东省郯城的政治,经济,地方文化进行历史梳理的著作。这部篇幅不长的著作将僵化枯燥的史料与蒲松龄的虚幻小说《聊斋志异》相结合,试图重新塑造或捕捉逝去的时空和人物的生命。这种
作者简介:吴慧珍(1983-),女,汉族,福建籍,本科学历,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02  我不知道还有哪一部小说其中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执著,曾经如此令人吃惊地描述出来。  ——题记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在严格意义上而言,艾米莉是个诗人
摘 要:《霍乱时期的爱情》是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之一,讲述的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间主人公的爱情故事。虽然书中描写了很多人的爱情,但最触动人心灵的还是阿里萨对费尔米娜一生的等待。作者通过人物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疾病、爱情、生命、死亡、忠贞的主题,构造了一个普通人可能难以经历的爱情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爱情以奇迹般的力量对抗着时间。本文通过书中人物和情节的分析来解读对人生和爱情的思考。  关
股市、楼市之外,债券、外汇、商品市场等等,每一次资本市场的波动起伏,都是一轮财富重新洗牌的过程,对于中产阶层而言,每一次市场的波动,其实也就意味着一次财务自由的可能性。  大概在两三年前,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一度风靡全球,成为近年来少见的经济学畅销书。作者在研究了300年来20多个欧美国家的财富分配史之后得出结论,欧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在最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大,而导致这种现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到转薄,痴心何说?  情生處热如火,情少时恨难活;  卿卿我我,偷尝禁果;怪谁美妙?把谁迷倒?  喻你比花儿俏,嫌我胜蝉儿噪;  你爱嗅着花香,我爱学声鸣鸟。  那时我正值风华正茂,  那时你恰在豆蔻花梢。  分分合合,哭哭笑笑;啼笑皆非,不过爱错;  你说爱情是迷惑,我说自由被枷锁;  谁带着我的诗抄?谁哼着你的歌谣?  那条我熟悉的羊肠小道,  哪天你会说是分道扬镳。  
摘 要:韩寒在其作品《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中构建了一个真假并存的人性的世界,没有大面积的文字游戏,没有激进的反讽,也没有强烈的喧张,只是静静地叙述,尽量避免大悲大喜,但就是在这种看似平静的表述中,运用极具荒谬性的隐喻表现手法,深刻展现了“世界”这个大舞台的戏剧性,用荒谬的假象揭露了美好却又残酷的真实。  关键词:现实;回忆;荒谬;真实  作者简介:毕孟森(1994-),男,汉族,山东莱芜
摘 要:本文以荷马从《伊利亚特》到《奥德赛》的叙事方式的改变为研究对象,提出两部史诗的创作反映了一种“诗人→人物→歌手→诗人”的叙事讲述模式。试图以此对相当一段时期里过分关注史诗中的人物形象,肯定“人”之觉醒的单一研究模式加以补充,提出从诗学的角度再解读荷马史诗的重要性。  关键词:叙事;人物;诗人;歌手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
摘 要:因果报应思想贯穿于“三言”中,《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结合“三言”在当时的读者分析,可以知道这是有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因素在其中。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读者在熟悉又陌生的阅读体验中,因果报应思想契合了读者心理,既为读者所接受又潜移默化地起着劝诫教化作用,二者相互作用,成为“三言”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三言”;果报思想;《珍珠衫》;期待视野  [中图分类号]
摘 要:《活着》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通过主人公福贵自己的讲述,为我们呈现了其苦难的一生。从福贵身上我看到了中国社会近六十年的变迁,其给予我情感上和精神上的冲击是巨大而深刻的:虽然现实那么痛,一切是那般刻骨铭心,一切都只是一人在承受,我却从中感悟到了福贵人生的宽广与可贵——简单的遵从心的召唤,单纯地为了活着而活着。  关键词:苦难;人生;活着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