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气氛调节与营造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ing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其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培养,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不可以一味地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其更应该注重的是高中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并根据高中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来适当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使高中生更好地进行高中生物学科的学习。本文对如何调节和营造高中生物的课堂氛围进行了相关分析,以期为高中生物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建议,使高中生更好地进行生物学科的学习。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气氛;教学
  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其既应保证自己教学内容的全面性,也应保证自己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只有当教师的教学内容能够最大限度地被学生所接受,才能大大提升高中生物教师的教学效果,提高高中生的学习效率。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要极其注重对生物的课堂氛围的调节与营造,为达到这一目的,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提高高中生的课堂参与;以技术为基点,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以互动为媒介,促进高中生的知识学习。
  一、高中生物课堂良好气氛构建意义
  良好的高中生物课堂氛围不仅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更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氛围可以使教师高效率的完成本次课程的教学任务,解答学生各种不理解的问题,让学生更加认同教师的教学方式。同时,教师也会因为良好的课堂氛围讲解一些高中生物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让学生以便在日常学习当中,能够深刻的记忆学过的知识点。其次,当教师在生物实验课上进行实验操作时,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各个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的了解,以此加强学生自身的实验操作能力。
  同样,良好的氛围可以让学生更加专注的听讲,当教师讲解习题时,学生能够主动地举手回答问题,积极响应老师,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高中生物课堂当中。在生物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渴望,提高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生物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生物考试成绩。学生在高中生物总复习时,可以更高效地回顾知识点和翻看讲过的习题及其解析。当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可以更好地进行独立操作,培养学生对于实验操作的兴趣。
  二、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气氛调节与营造
  (一)以学生为主体,提高高中生的课堂参与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没有一个比较积极的态度,他们都有惰性,导致他们无法专心致志地参与到对教材知识的学习当中,在此时,则需要教师引导并监督其学习。因此,在教师的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的学习过程当中。而高中生物教师在调节与营造高中生物的课堂氛围时,同样也应该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动地位。通过这一方法,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当中,有利于调节与营造高中生物学科的课堂氛围,提高高中生的學习效率。
  例如,高中生物教师在讲解“蛋白质”这一内容时,其可以让高中生在课下自己预习教材当中的理论知识,在课上,为学生提供一些组成蛋白质的基本氨基酸,然后向学生提供一些蛋白质的组成部分,让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材料来进行蛋白质的组装实验,让其通过自己的组装过程体会到蛋白质的多样性,进而激发其对蛋白质这一物质的探索,有利于高中生更好地学习这部分知识。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要保证以学生为主体,让高中生充分参与到课堂的学习过程当中。
  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对教师的反馈,让学生专心致志地参与课堂互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高中生物学习的探索的乐趣。教师完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占据主动位置,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在备课方面多下功夫,不断创新,多注意对学生的思维创造力的培养,帮助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使学生对高中生物的产生乐趣。
  (二)以技术为基点,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也是其中之一。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调节与营造生物课堂氛围时,同样也要注重运用信息技术,高中生物教师可以首先根据教材内容来制作出符合教材内容的PPT,并在PPT当中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扩展延伸,在进行扩展延伸时,其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高中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进而提高高中生在生物课堂当中的活跃度,调节与营造生物的课堂氛围。通过这一方法,可以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调节与营造高中生物课堂的课堂氛围,提高高中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对于“DNA分子的结构”这一内容,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便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高中生物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教材内容,提前了解教材当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DNA在遗传过程当中的作用;如何通过DNA来传递遗传物质?DNA的复制方式。在高中生了解这些基本概念之后,高中生物教师便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DNA的分子结构和DNA的复制过程,在向高中生展示完DNA的分子结构和DNA的复制过程之后,其可以让高中生根据自己所看到的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增添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外扩展知识,营造活跃的高中生物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应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点,改变生物课堂上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认可教师的教学方式,建立起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让学生根据学习到的知识发表各自不同的想法,增强学生对于生物课堂的归属感。
  (三)以互动为媒介,促进高中生的知识学习
  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为调节和营造课堂氛围就必须增加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在互动当中激发高中生对高中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进而使生物学科的课堂氛围得到调节。为引导高中生进行互动,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问,通过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互动当中。此外,高中生物教师也可以多为高中生创造一些小组讨论的机会,通过讨论来活跃课堂氛围。通过这一方法,可以很自然地调节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使高中生在一个较好的氛围中学习理论知识。   例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这一部分内容的理论知识较多,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讲解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以提问的方式来讲解。在课上,高中生物教师可以首先向高中生提问几个问题,如:细胞衰老与凋亡的决定因素是什么?细胞的衰老、凋亡、细胞坏死与细胞癌变的本质相同吗?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细胞发生癌变本质的原因是什么?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所提问的问题来阅读教材并对重点内容进行勾画,在此之后,高中生物教师可以根据自己设置的问题来随机提问高中生,让他们根据教材和自己的理解来回答问题。
  教师应当与学生积极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学生对晦涩难懂的生物知识抵触,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氛围,应当随时向学生提问问题,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回答,做生物课堂的主导人,教师做学生的助手。同时,教师也应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学习乐趣,完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以实操为翘板,深化高中生的技能掌握
  在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当中,生物实验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实验操作讲究细心严谨,学生要首先学会正确的使用实验用具,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要求,同时观察并留意实验注意事项,减少生物实验当中的错误。高中生亲自体会生物实验的操作过程,有助于实现学习兴趣提升。教师在学生提前预习生物实验知识,了解实验操作的前提下,提供学生实验仪器及材料,让学生进行亲身实验操作并做实验报告,营造良好的学生实验操作氛围。通过这一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掌握实验探究的操作能力。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指导“脂质的检测”这一实验前,高中教师应该向学生提问:应该准备什么实验器材?选取的样本有什么讲究?有什么事项需要注意?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按照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的选取、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及注意事项来规范实验。在“脂质的检测”实验操作中,材料器具包括花生种子、刀片、高低倍镜、苏丹Ⅲ染液、50%酒精等。首先将浸泡过的花生种子轻轻切片,从多片花生种子薄片中选择厚度一致、外观完整的做成装片,注意要用滴管滴2~3滴苏丹Ⅲ染液到花生种子薄片上。先通过低倍镜大致浏览,发现并标记装片脂肪颗粒位置,之后再调整换为高倍镜进行细致观察。可以发现,花生种子薄片中脂肪小颗粒表现出橘黄色的性状。注意事项:切片要盡可能的薄染色后一定要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观察时找最薄处最好只有1~2层细胞。在此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做实验的各个事项做份实验报告,加深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在生物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在每个环节都要做到细心严谨,教师应当对于生物实验操作非常熟练,当学生在进行生物实验操作过程中,发现实验操作当中某些不合理的问题,向教师寻求帮助时,教师要对学生所提问的问题做到详细的讲解。同时,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独立实验操作的能力,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生物实验过程中的知识,促进学生对于生物实验操作的乐趣。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为调节和营造更好的课堂氛围,便需要其根据学生各方面的特点来采取相关措施,如其可以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课堂互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方法,激发高中生对学习兴趣,提高其在课堂当中的活跃程度,最终实现高中生物教师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田甜.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气氛调节与塑造实践思考[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9,(10):141.
  [2]李异.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气氛调节方式探索[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4):98.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园教育对于幼儿未来的学习和成长会产生直接影响。在幼儿教育当中需要加强心理安全教育,让幼儿的身体和生命不受威胁,为幼儿打造出更加自然、安全的生活环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心理安全感培养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对幼儿心理安全感形成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针对性研究了如何在幼儿园教育当中,加强幼儿心理安全感培养。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心理安全感  在幼儿安全教育当中,加强幼儿
目的 通过测定儿童孤独症核心家系五羟色胺(5-HT)水平,探讨孤独症先证者及其I级亲属的5-HT水平的家族聚集性特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儿童孤独症组(38例)及其亲生父母组(61例)的5-HT水平,并与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儿童对照组(35例)及正常成人对照组(60例)的5-HT水平相比较。结果①儿童孤独症组的血浆5-HT水平为(212.51±127.98)μmol/L,显著高于正常儿童对
期刊
摘 要:高中音乐是初中音乐的继续和深入,由于各方面的差异,导致初高中的音乐教学衔接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做好这方面的衔接,本文中,笔者将分析当前的现状,提出有效的措施,真正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教材跨度;课程教法;教师现状  高中的音乐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的继续和深入,由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基础不同,初高中的音乐教学之间形成了较大的跨度,为了让学生在初中和高中有个平稳地过渡,实
目的 探讨深圳市盐田区4-10岁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及自制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对1129名4-10岁儿童的行为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①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8.87%,男童高于女童(X^2:5.25,P〈0.05),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
期刊
摘 要:“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来自《礼记》中的这一信条式经典之论,其意在于强调教师职业道德操守上的“双重性”要求——不仅“教之以事”,还应“喻生诸德”。通俗地讲,就是学校教育及其教师的基本职责即在于“教书育人”。尤其在全面强调“以德树人”时代大背景下,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活动中的主旋律,并且正在日益形成一种无可逆转的教育发展态势。“蒙以养正,圣功也。”无论智力开发还是德育培
摘 要:在当前的小学教学过程,中小学音乐智慧课堂所具有的多样性已经得到充分体现,在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能够通过相应的信息技术对交互式的音乐课堂教学工作进行有效开展,同时在进行交互式的课堂构建过程中,能够充分将游戏化音乐智慧课堂的理念予以应用。此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具体的交互游戏对学生所拥有的综合探究能力进行进一步提升,并且使学生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使其思维具有的延展性得以体现。基
期刊
摘 要:“泰微课”以其针对性强、讲解到位、规范、短小、有趣等特征广受师生们的喜爱。教师们越来越多地将“泰微课”优质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用以提升教学质量。在“泰微课”资源应用方面,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误区,笔者结合本市英语赛课多节课例“泰微课”应用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提出“泰微课”在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几点应用建议。  关键词:“泰微课”应用;英语语音教学  “泰微课”是“泰州市中小学微课程”的简称,
摘 要:“唯有投入心灵,才能闻到生命的醇香。”学校教育固然离不开智慧和情怀,同时需要艺术元素的积极渗透和有效融入。只有三者良好互动起来,才能真正赢得令人期待的实质性效果。如果说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是方法、手段和过程的话,教学艺术的本质则在于对学生的“激励、唤醒和鼓舞”。小学教育是启智益能、怡情养德的启蒙之作,是人生之旅的奠基与铺路工程。在这一无可逆转的原始黄金季节,“教育三要素”的融入情况和互动效果
摘 要:赏识教育观念在当下变得日益普及。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学会教育学生们学习不同的知识,同时还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教学理念与做人道理,以及一些有关个人发展的重要思想理念。  关键词:小学;体育;赏识教育;思想  对于小学生的学习生涯来说,这些思想教育的渗透远远比相关知识的学习要重要得多,他们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将对赏识教育观念在小学体育教学课堂当中的有效融合进行一系列分析与讨论。  一、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