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观照与诗歌意境的实现方式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g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自唐代以来,通过以禅论诗,禅宗观照成为诗歌意境创造的思维方式,开启了意境的神秘世界,并使诗歌意境具有了独特的审美特质。
  关键词:观照 意境 妙悟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观照是佛教禅宗修行方法之一,通过观照进入禅定的状态。禅修者以静坐敛心,专注一境,而达到身心安稳、观照明净的境地,即是佛教说的禅定。如《心经》中所描述的观自在菩萨在禅定中的状态:“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里的“照见”即是观照。自唐代以来,以禅喻诗、以禅论诗,使禅宗观照作为特殊的思维方式深深影响了中国诗歌,并且直接为中国诗歌意境的实现,提供了特殊的表达方式。
  
  一 禅宗观照作为意境创造的思维形式
  
  禅宗的思维方式可以用“观照”来概括。观照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但是这种思维方式既不是感性的思维,也不是理性的思维,它是一种“现观”,这种现观和西方哲学的直觉、直观的含义完全不同,是佛教徒在禅定中的一种特殊的心灵状态。“观”并非眼观,而是回光返照。“照”不是用光去照,而是用自心智慧之明,照自心无知之暗。通过“观照”直观佛教所说的“现量”。如《华严经》说,现量“不依文字,不著世间,不取诸法,不起分别,不染著世事,不分别境界,于诸法智,但应安住,不应称量”。不可用比量来推知揣度,是现量境的根本特点。依靠知性逻辑并不能达成禅悟,唯一的方法是观照,观照既不能思量,也不能不思量。落入思量,就会蜕化成空洞的概念、抽象的名词;坠入不思量,就成了所谓的反理性。所以,观照是超越了思量和不思量的现量。
  佛教的观照是特定修行阶段的认识活动,不是常人所能具有的,是经过静坐和禅定等预备性的心理锻炼才能形成的,所以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这种神秘色彩对强调以禅入诗的意境理论来说,要求诗人像参禅一样去悟,也就是以悟作为诗的思维方式。严羽说“论诗如论禅”,“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以禅喻诗,莫此亲切。是自家实证实悟者,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严羽认为以禅喻诗最为亲切、最能说明问题,也就是说意境是出于悟的结果,但悟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思考的意思。“妙悟”不是思考,而是“观照”。
  “妙悟”的佛学含义,丁宝福《佛学大辞典》解释说:
  “妙悟,(术语)殊妙之觉悟。唐《华严经》十二曰:‘妙悟皆满,二行永断。’《涅 无名论》曰:‘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
  禅宗的妙悟,其特点是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这种对佛性的领悟,是不可言喻的,只能自己心里去体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严羽认为诗歌艺术的奥妙,既非语言所能表达清楚,也非理论所能阐说明白,必须“自家闭门实证实悟”,“凿破此片田地”,从大量上乘佳作中,凭借内在的直觉思维,从内心去感受和体验,才能领会艺术三昧,领略其中的奥妙。去除了见道明性的障碍,就达到了无利害的空达的灵心。瞬间顿悟直觉自由解脱的心性,这就是严羽《沧浪诗话》总结的“妙悟”论的美学核心。在此,禅宗观照已经被确立为意境理论的思维形式。
  王维在他的许多山水田园诗中善于将禅意融如诗心,使诗境与禅境合一,所以他的诗含蓄深远,余味无穷。如其诗《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就是一种空灵宁静的境界。它通过具体形象的描写,抒发了空灵的心境,达到了对宇庙本体的观照,在刹那间顿悟到无限永恒,王维在这首诗中表达的即是一种观照的境界。
  
  二 观照作为禅宗语言观对意境世界的开启
  
  观照作为禅宗独特的思维方式,以及独特的言说方式,必然也形成了佛教独特的语言观,特别禅宗不立文字、见性成佛的语言观对于诗歌意境世界的开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奠定了古代中国诗歌语言追求“言外之意”、“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的意境之美,并使意境的审美特性得以形成。
  佛教禅宗认为心灵的传递、接受、体验是非言说性的,是超越语言的。禅宗最著名的公案应是拈花微笑,《五灯会元》中说: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 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这则“拈花微笑”公案历来被视为是“以心传心”方式传授正法的典范,具有典型意义。“拈花微笑”公案关系到佛教的传播方式、佛教真理的会通方式,佛教修持经验的沟通方式,涉及语言与心灵的关系等问题。佛教经验、佛教真理不能离开心灵而存在,离开心灵的经验、真理是不存在的、无效的。“以心传心”是如何实现的?禅宗把这种可能归结为心灵的内在体验,也即个体主观对真理的观照。这种体验、体悟是超越日常经验和思维活动的,也是非语言文字所能涉及和表述的。慧能说:“若大乘者,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观照,不假文字。”这是说,个体的内在智慧活动,心开悟解,不是知识的增长,而是心灵的直接体悟,是与文字无关的。
  在中国古典哲学和美学中,这种“超以象外”的理论和实践主要是由禅宗来完成的。用有限表达无限,用有形表达无形,禅宗实现了对于不可言说的言说。这种以有限表达无限的方式,为禅意的表达开辟了新境。佛教禅宗的语言观对诗歌创作的影响主要是,在佛教语言观的影响下,诗人们从观念上认识到了语言的局限,在创作实践中又深切体悟出语言潜在能力的大有作为,从而明确了对诗歌言外之意的追求。诗人们对“言外之意”的追求,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风气,几乎所有处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的诗人都有意无意地接受了佛教语言观所给予的这种影响,许多诗歌作品都或多或少地打上了佛家语言观影响的印记,从而形成古典诗歌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
  
  三 观照作为诗歌意境的实现方式形成意境独特的美学特征
  
  意境的情景交融的特点是主客体契合无别的观照,是主客体的整体性把握。这种主客统一、真幻相即的审美观直接形成了意境的审美特征。龙树常以水中月譬喻道:水中月非真月,无月亮的自性,却又实实在在是月,只不过是幻月、幻相。严羽也以“空中音”、“相中色”、“水中月”、“镜中象”喻意境的审美特征。清王渔洋也深受上述思想影响,所倡“神韵”说与佛学境界说与现观论渊源颇深。如:“夫诗之道,有根柢焉,有兴会焉,二者率不可得兼。镜中之像,水中之月,相中之色,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此兴会也。”又如“襄阳诗‘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东林不可见,日暮空闻钟’。诗至此,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对诗境、诗味和作诗之道的品评,不能不说是深受龙树、严羽等的影响。这种真幻相即的审美观直接影响到艺术意境的审美特征。
  另外,观照的神秘性也形成了意境的韵味无穷的特点。韵味无穷是意境的审美魅力所在。“韵味”是指意境中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它包括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因此又有“韵”、“情韵”、“韵致”、“兴趣”、“兴味”等多种别名。刘勰提出的“余味曲包”说,钟嵘提出的“滋味”说,都是此说的前奏。司空图在此基础上创立了“韵味”说。他认为意境的审美效果有一种绵绵不尽的韵味,不仅有味内之味,还有味外之味,他又把这种“味外味”称为“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自宋代起,古人论诗更突出了“韵味”的美学内涵。范温在《潜溪诗眼》一书说:“韵者,美之极。”又说:“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韵苟不胜,亦亡其美。”明人陆时雍则进一步认为,“韵”是意境的生命,“有韵则生,无韵则死”,又说“物色在于点染,意志在于转折,情事在于犹夷,风致在于绰约,语气在于吞吐,体势在于游行,此则韵之所由生矣”。由此可见“韵味”,是由物色、情感、意味、事件、风格、语言、体势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美感效果,它是由意境传达的极美的境界,是意境独特的审美效果。
  
  参考文献:
  [1] (唐)玄奘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典选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 《大方广佛华严经》,《佛典选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 (宋)严羽:《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名篇今译》(第二册),南开大学出版社,1978年。
  [4]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中华书局,2006年。
  [5] (唐)慧能:《六祖坛经》,广陵书社,2003年。
  [6] 《碧岩录》(卷七),《中国禅宗游——禅宗溯源之旅》,九州出版社,2005年。
  [7] (清)王士祯:《渔洋文集》(卷三),《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名篇今译》(第二册),南开大学出版社,1978年。
  [8] (清)王士祯:《带经堂诗话》,《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名篇今译》(第二册),南开大学出版社,1978年。
  
  作者简介:李建春,男,1963—,济宁市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古典美学,工作单位:济宁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王弼贵“无”派玄学诞生于曹魏正始年间的社会危机中。魏初以来的刑名之治使社会陷入了权欲争夺的旋涡,王弼以“有无”之辩为开端,提出“虚静自然”的历史本体论,清算社会的患乱之源。他勾画了一个自然无为、静止自足而又包含现实阶级特权的大同理想。但从根本上说,他的历史观是形而上的,历史本质与现象的动静关系被颠倒。王弼的历史观是士族和整个统治集团政治愿望的表现。  关键词:王弼 历史本体 大同理想 士族 
期刊
摘要 欧内斯特·J·盖恩斯被认为是当代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南方小说家之一。他先后出版了八部小说和一部短篇小说集。在其作品中,盖恩斯着力展现百年来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生存的现状,表达其对黑人文化的真挚情感和他对美国种族问题的思考。其中,他发表于1983年的作品《老人集合》被评论家称为是“近十年来美国关于南方种族关系写得最好的一部小说”。文章从重建男性尊严和共促种族融合两方面对该小说的主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郭璞现存的十九首(包括残篇九首)游仙诗中,大部分名为游仙,实为抒写个人怀抱,包含着复杂的历史意蕴和多重情感意蕴,大致说来有以下四点:反映现实苦难;吟咏坎 之怀;叙写退隐之趣;抒发羡仙之情。  关键词:郭璞 游仙诗 多重意蕴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钟嵘认为,郭璞的游仙之作“乃是坎 咏怀,非列仙之趣也”(《诗品》),这句话虽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全面。“列仙之趣”是指以高
期刊
摘要 孔子在《论语》中强调学习的重要地位,提倡快乐学习、多闻博见、终身学习、实践学习等方法,重视基础、思考、自学和提问。认真研究和科学对待孔子的学习思想,具有当代价值。  关键词:《论语》 学习理论 现代审视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一位伟大的学者,“《论语》将《学而篇》置于全书20 篇之首绝非偶然,纵观《论语》这部著作可以发现,‘学’在其中处
期刊
摘要 “渔父”作为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一个意象,历来为古代文人所喜爱。渔父本身所承载的闲适、放达、孤傲等诸多内涵是隐逸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中国古代文人心里千古流传的“渔父情结”。研究渔父意象,对剖析我国古代文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体味感知传统文化的脉络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渔父意象 隐逸情结 古典文学 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渔父意象的溯源与成型   
期刊
摘要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对这部文学巨著的争论历代不息,尤其是对贾宝玉这一典型形象,更是众说纷纭。可以说贾宝玉的性格是复杂的,层次是多方面的,形象是丰厚的,他是曹雪芹的天才创造。本文从“富贵闲人”这一角度来谈谈宝玉的形象。  关键词:富贵闲人 贾宝玉 《红楼梦》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无才补天”的困惑    贾宝玉是什么人呢?又何以得“富贵闲人”这一别号呢?我们
期刊
摘要 《金瓶梅》是中国商业文化的产物,商业文化是非主流文化,但有现实基础,是真实而有生命力的。书中人物的行为模式背离传统行为方式,趋利是他们共同的行为准则。商业文化对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都有显著的影响,但难以发展为主流意志,从而决定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难以发育。  关键词:《金瓶梅》 商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化是文学的深层蕴涵,独特的文化群落产生独特的文学作品。
期刊
摘要 在艺术风格方面,宫体诗人学习乐府民歌,提倡平易,走向通俗,语言追求浅易,用典追求自然,体式追求短小;另一方面,宫体诗人又有所创新,他们重视诗歌修辞技巧的提高,人物刻画鲜明、生动,讲究用典,注重声律,要求诗歌语言具有音乐的美。总之,宫体诗人是在乐府民歌的平易之中,加以提炼与加工。  关键词:艺术风格 宫体诗 南朝乐府 继承革新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宫体诗人在艺术方
期刊
摘要 面对当今争论激烈的“文学终结论”,文学传播媒介之一——电子图像,也成为了争论的焦点。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到现在的电子图像传播的时代,本文试图通过文学与传播媒介的工具性关系与本质关系方面来证明,以电子图像为传播媒介的文学,也是文学的一种,是文学发展历程中新的形态之一,文学不会因此而消亡。  关键词:危机 口头文学 文字文学 图像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作为清乾隆年间诗坛盟主沈德潜,他所推崇的“格调说”在清代诗坛及中国古典诗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沈德潜的诗人身份并不为后人所重视,对其研究也尚显单薄。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从沈德潜长期生活的吴中地域文化背景入手,结合其不同时期的诗歌文本,对其进行解读。  关键词:沈德潜 吴文化 诗歌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沈德潜(1673—1769年),字确士,号归愚,谥号文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