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现代史上有三个揭发政府机密而改变政治景观的理想主义者,第一个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披露7000页、250万字的《五角大楼文件》(又称《越战历史文献辑》),而导致最高法院裁定《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有权刊登这批机密报告的哈佛博士丹尼尔·艾斯伯格(Daniel Ellsberg,生于1931年);第二个是3年前向“维基解密”泄漏70万份美国外交与军事秘档而被捕的美军一等兵布拉德利·曼宁(25岁);第三个是今年5月20日从夏威夷飞赴香港的美国国安局电脑作业员爱德华·斯诺登(30岁)。下载国安局大批秘档并已向美英媒体抖出部分爆炸性材料的斯诺登,引发美俄之间的紧张关系。
今年82岁的艾斯伯格已成为美国揭发政府机密的元老人物,常为后起之秀打气。但震撼全球的曼宁事件和斯诺登事件最近却有重大发展,7月30日,已被军方关押3年的曼宁遭马里兰州密德堡军事法庭判决触犯间谍罪、抗命罪、偷窃罪和电脑诈欺罪等20项罪名,但法庭并未判他触犯最严重的通敌罪。8月21日,曼宁被美国军事法庭判处35年徒刑,并被勒令退伍。根据军事监狱的规则,曼宁可能在服刑9年左右后得到保释。
在曼宁被军事法庭定罪后两天(8月1日),俄罗斯政府不顾美国奥巴马政府的要求、警告和强大压力,毅然宣布给予驻留莫斯科机场过境旅馆已一个多月的斯诺登一年有效的政治庇护,而使斯诺登能够在俄国自由居住一年。美俄关系已因斯诺登事件而跌入谷底。
美俄关系跌入谷底
奥巴马、国务卿克里和美国其他重量级人物曾一再向莫斯科公开喊话,力促他们勿让斯诺登留在俄国,美国政府甚至向表示欢迎斯诺登前往居停的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和古巴发出警告。普京曾表示斯氏停留俄国的条件之一是不要继续发布美国的外交与军事秘档,而使美俄关系受损。但斯诺登暗示,他停留香港时提供给西方媒体的许多机密资料仍未全部公开。
斯诺登所聘请的俄国律师阿纳托里·库奇瑞纳为了让斯诺登多了解一点俄国文学与历史,曾在7月下旬专程送一袋书给斯诺登,其中包括19世纪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契诃夫的小说和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宫廷史家尼可来·卡拉姆辛的俄国史著作。《纽约时报》曾讨论这批赠书,认为应包括果戈理和托尔斯泰,甚至应送几本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萨特的小说和美国文学作品。
斯诺登是否有心情阅读他的律师所送的书,显然是所有关心他的处境的人最想知道的一件事。他的父亲连日公开发表谈话力挺儿子,并表示将赴俄国探望他。美国民调显示,大部分美国人民(55%)皆认为斯诺登只是一个揭发政府机密的人,亦即“吹口哨的人”(whistle-blower),而不是一个卖国者。反观两党参众议员绝大部分都痛批斯诺登的泄密行动。
看不惯美军作为
处境远比斯诺登严峻而又灰暗苍凉的是,才25岁的同性恋一等兵曼宁。曼宁从小即在父母不断吵架的家庭中成长,父亲是军人,母亲是英国威尔士人,但不喜欢美国,亦无法融入俄克拉荷马州的美国乡村生活,大西洋两岸搬来搬去,从而造成曼宁从小到青年一直难以适应家庭、学校和社会。而他个头又小(1米57),又是同性恋,常被霸凌。他没有朋友,长大后幸好有电脑与他日夜为伴,也让他学会不少操作电脑的本领。他从军后,因电脑能力强,担任情报分析员,官阶虽低,只是一等兵,但他可以接触到大批机密档案。
曼宁于2007年入伍,他在纽约州德兰姆堡驻防时,认识一群颇精于电脑的大学生黑客,其中一名是马萨诸塞州布兰代斯大学学生泰勒·华金斯,曼宁和华金斯两个同性恋者即堕入情网。
曼宁对美军的所作所为从看不惯到非常不满,尤其是对美军的虚伪、做假、残忍和掩饰劣迹,曼宁越来越无法忍受。他亲手处理大批秘密行动的报告和录像带,看到美军虐待伊拉克人,看到美军直升机扫射巴格达街头,把两名路透社记者打死。曼宁从2009年年底和2010年年初开始,大量把秘档转到自己的电脑里。2010年2月,曼宁秘密和维基解密接触,先把26万件秘档传给他们。但欠缺防人之心的曼宁犯了一个致命大错,他把他和维基解密联系的事情告诉他在网络上认识的阿德里安·拉莫,拉莫出卖了曼宁,向当局告密,曼宁即被捕入狱。拉莫自己过去亦是个黑客,曾因侵入几家大企业(包括《纽约时报》)的电脑而被判刑。
曼宁受不人道对待
曼宁于2010年5月被军方关押,其中有9个月一个人关一间牢房,不准穿衣服和内裤,连眼镜亦不能戴,理由是防止他自杀。每天早上5时至晚上8时不准睡觉,每天只有一小时放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除了这9个月惨无人道的拘禁,其他牢狱时间亦饱受虐待。
以维基解密和曼宁为题材的《我们偷了秘密》纪录片制作人亚历克斯·吉布尼说,曼宁绝不是间谍,他未出售机密,亦未和任何一国联络,他只是一个天真的理想主义者。曼宁说他把秘档传给维基解密的目的,只是希望激起大家辩论美国的外交政策,特别是伊拉克和阿富汗政策。一名政论家说,曼宁的动机是对的,他要揭发美国政府的黑暗和不愿让人知道的一面,但他的方式却是错的。
艾斯伯格、曼宁和斯诺登是现代美国三大“吹口哨的人”,把口哨吹得天下皆知,全世界都听到。他们把公众应该知道而又无从获悉的事情摊出来,让大家清楚美国政府不按正道行事的丑陋行径。他们做了有益于美国亦有功于天下的正义之事。艾斯伯格的“口哨先驱”地位已定,令人憾然的是曼宁将面临漫长的铁窗岁月,而斯诺登亦将在飘泊中面对未来。他们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但在历史上将永远留名。(编辑/唐馨)
今年82岁的艾斯伯格已成为美国揭发政府机密的元老人物,常为后起之秀打气。但震撼全球的曼宁事件和斯诺登事件最近却有重大发展,7月30日,已被军方关押3年的曼宁遭马里兰州密德堡军事法庭判决触犯间谍罪、抗命罪、偷窃罪和电脑诈欺罪等20项罪名,但法庭并未判他触犯最严重的通敌罪。8月21日,曼宁被美国军事法庭判处35年徒刑,并被勒令退伍。根据军事监狱的规则,曼宁可能在服刑9年左右后得到保释。
在曼宁被军事法庭定罪后两天(8月1日),俄罗斯政府不顾美国奥巴马政府的要求、警告和强大压力,毅然宣布给予驻留莫斯科机场过境旅馆已一个多月的斯诺登一年有效的政治庇护,而使斯诺登能够在俄国自由居住一年。美俄关系已因斯诺登事件而跌入谷底。
美俄关系跌入谷底
奥巴马、国务卿克里和美国其他重量级人物曾一再向莫斯科公开喊话,力促他们勿让斯诺登留在俄国,美国政府甚至向表示欢迎斯诺登前往居停的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和古巴发出警告。普京曾表示斯氏停留俄国的条件之一是不要继续发布美国的外交与军事秘档,而使美俄关系受损。但斯诺登暗示,他停留香港时提供给西方媒体的许多机密资料仍未全部公开。
斯诺登所聘请的俄国律师阿纳托里·库奇瑞纳为了让斯诺登多了解一点俄国文学与历史,曾在7月下旬专程送一袋书给斯诺登,其中包括19世纪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契诃夫的小说和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宫廷史家尼可来·卡拉姆辛的俄国史著作。《纽约时报》曾讨论这批赠书,认为应包括果戈理和托尔斯泰,甚至应送几本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萨特的小说和美国文学作品。
斯诺登是否有心情阅读他的律师所送的书,显然是所有关心他的处境的人最想知道的一件事。他的父亲连日公开发表谈话力挺儿子,并表示将赴俄国探望他。美国民调显示,大部分美国人民(55%)皆认为斯诺登只是一个揭发政府机密的人,亦即“吹口哨的人”(whistle-blower),而不是一个卖国者。反观两党参众议员绝大部分都痛批斯诺登的泄密行动。
看不惯美军作为
处境远比斯诺登严峻而又灰暗苍凉的是,才25岁的同性恋一等兵曼宁。曼宁从小即在父母不断吵架的家庭中成长,父亲是军人,母亲是英国威尔士人,但不喜欢美国,亦无法融入俄克拉荷马州的美国乡村生活,大西洋两岸搬来搬去,从而造成曼宁从小到青年一直难以适应家庭、学校和社会。而他个头又小(1米57),又是同性恋,常被霸凌。他没有朋友,长大后幸好有电脑与他日夜为伴,也让他学会不少操作电脑的本领。他从军后,因电脑能力强,担任情报分析员,官阶虽低,只是一等兵,但他可以接触到大批机密档案。
曼宁于2007年入伍,他在纽约州德兰姆堡驻防时,认识一群颇精于电脑的大学生黑客,其中一名是马萨诸塞州布兰代斯大学学生泰勒·华金斯,曼宁和华金斯两个同性恋者即堕入情网。
曼宁对美军的所作所为从看不惯到非常不满,尤其是对美军的虚伪、做假、残忍和掩饰劣迹,曼宁越来越无法忍受。他亲手处理大批秘密行动的报告和录像带,看到美军虐待伊拉克人,看到美军直升机扫射巴格达街头,把两名路透社记者打死。曼宁从2009年年底和2010年年初开始,大量把秘档转到自己的电脑里。2010年2月,曼宁秘密和维基解密接触,先把26万件秘档传给他们。但欠缺防人之心的曼宁犯了一个致命大错,他把他和维基解密联系的事情告诉他在网络上认识的阿德里安·拉莫,拉莫出卖了曼宁,向当局告密,曼宁即被捕入狱。拉莫自己过去亦是个黑客,曾因侵入几家大企业(包括《纽约时报》)的电脑而被判刑。
曼宁受不人道对待
曼宁于2010年5月被军方关押,其中有9个月一个人关一间牢房,不准穿衣服和内裤,连眼镜亦不能戴,理由是防止他自杀。每天早上5时至晚上8时不准睡觉,每天只有一小时放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除了这9个月惨无人道的拘禁,其他牢狱时间亦饱受虐待。
以维基解密和曼宁为题材的《我们偷了秘密》纪录片制作人亚历克斯·吉布尼说,曼宁绝不是间谍,他未出售机密,亦未和任何一国联络,他只是一个天真的理想主义者。曼宁说他把秘档传给维基解密的目的,只是希望激起大家辩论美国的外交政策,特别是伊拉克和阿富汗政策。一名政论家说,曼宁的动机是对的,他要揭发美国政府的黑暗和不愿让人知道的一面,但他的方式却是错的。
艾斯伯格、曼宁和斯诺登是现代美国三大“吹口哨的人”,把口哨吹得天下皆知,全世界都听到。他们把公众应该知道而又无从获悉的事情摊出来,让大家清楚美国政府不按正道行事的丑陋行径。他们做了有益于美国亦有功于天下的正义之事。艾斯伯格的“口哨先驱”地位已定,令人憾然的是曼宁将面临漫长的铁窗岁月,而斯诺登亦将在飘泊中面对未来。他们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但在历史上将永远留名。(编辑/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