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老味道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o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遍天南海北,阅尽美肴万千,美食文化里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的故事。传统糕点,应该是每个人从小吃到大的美味,因各地的环境、风俗习惯不一样,加工制作出来的糕点各不相同,丰富的品种和花色足以让人目不暇接,而处在塞北高原的古都大同,传统糕点同样是这里一道舌尖上的美好记忆。
  大同,历来是北方重镇,这里人流如织,商贸发达。茶马古道上的来往客商在这里常常驻足游览,长年累月便形成边塞古都的独特文化特征,而这里的美食更是远近闻名。山西的糕点行业曾流传着“南有福同会,中有双合成,北有新发广”的说法,日前,记者有幸走近这家远近闻名的传统糕点之家——大同新发广糕点,零距离感受着这家企业源于北方水土的情愫和故事。
  一
  大同是一个重情义的老城,逢年过节时,总有礼尚往来,此时的月饼、元宵,槽籽糕、大炸、小炸,自来红等传统糕点就成了香饽饽。
  作为一家糕点老字号,新发广三十年来没有改变创业初心,将古都文化完美融入进了传统糕点的传承之中,那是抹不去的味道,更是不可言喻的大同情怀。
  据了解,“新发广”的牌子可以追溯至上世纪30年代,当年的“广发新”是老大同少有的糕点行,因其糕点质量上乘、服务周到倍受当地消费者的喜爱,成为当时风靡大同的知名糕点品牌。而后来创生出来的“新发广”正是汲取和传承了原有老字号精华,通过自我革新求变,让这个昔日的老品牌重新焕发新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的糕点文化, “新发广人”用坚守造就一段段艰辛的奋斗史。
  记者驻足于新发广糕点总店,这里处于大同古城云中路畔,它也是大同本地为数不多的村办集体企业,至今仍然保持着集体企业的本色特征,它的全名为大同市恒兴集团新发广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这家临街而建的店铺坐北朝南,以中式风格建筑风格的两层楼房。门楣上挂有“新发广”牌匾,三个大字苍劲有力,透露出几分厚重的历史感。在楼梯道口,一个硕大的展板映入记者眼帘,展板四周的花边不是设计的某个花色,而是一个又一个企业获得的荣誉牌匾构架而成,这让记者不禁对这家企业肃然起敬,更从中感悟到了企业苦心经营的发展之路。
  踏进正门,便能看见一排排诱人的糕点摆放在玻璃橱窗后的柜台上,一股浓浓的糕点香气和淡淡的甜味便扑鼻而来,不时而来的顾客挑选着形态各异的糕点,乘兴而归的喜悦洋溢在人们脸上,这就是藏在心间的某种礼遇。
  景义斌,“新发广”品牌的始创者之一,也是这个老字号得以发展壮大的功勋人物。店面时至今日,仍保持着前店后厂的加工销售模式,所有糕点均为手工制作,现烘现焙,现做现卖,将糕点的“鲜”保持原状。
  新发广的中式糕点,正是集合京味糕点的精华,通过娴熟的手工制作,注重色泽、口味的纯正,形成特有的传统美食。
  发展伊始,企业积极探索当地的文化元素,适时推出了月饼、油璇儿、自来红、花蛋糕、酥皮点心等多种经典糕点。除了常年销售传统的中式糕点外,还要赶制时令糕点,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还有过年的什锦元宵、糕点礼盒,每一样都是货真价实,精工细作,一时间,“新发广”就成了大同百姓首选的糕点美食。
  大同人爱吃,不假,但也挑食,只有好的味道,才能有好的彩头。随着名气越越来响,很多知名品牌企业如同煤集团、大同机车厂、中国移动等也是慕名而来,成为新发广常年的业务客户,定制各类节假日糕点作为员工福利。“从建厂的时候一直到2005年左右,我们的员工有130多号人,生日蛋糕一天就能走六、七十个,逢年过节的时候,因为排队的人太多,甚至需要把柜台的玻璃撤下来,节日几天的时间就能有200多万的营业额。”回忆起当年的往事,仍在一线的老员工感慨万千。
  二
  老字号最为珍贵的是品牌理念与文化,托底的就是产品。新发广创立后,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牌求发展”的企业宗旨,以后的继承者一直秉承着这一理念。
  徐建平是新发广的老员工。他19岁进厂,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他每次上班都会到那块书写着“新发广”字号的木牌子多瞅几眼,这样的情怀已然注入老徐的生命,深厚感情自然不言而喻。那块牌子是1990年就挂在那里的,从来没有动过,受尽风雨洗礼,沧桑巨变,直到现在虽旧犹新。老徐回忆起刚进厂的生活,对记者说:“我那时就是个烤面包的,那时候我和同事两个人要轮着连轴转,一人睡觉,另一个人不停地烤,每天要给428加工100多袋面,虽然很累也很充实。”
  “大同糕点哪里好,到了新发广就知道。”不管是当地人还是外地人,只要踏上大同这片热土,打听哪家糕点好不好吃,人们不约而面都会推荐“新发广”。
  新发广因此名声鹊起,当年成为大同周边糕点烘焙行业的标杆企业,新发广因此成为大同糕点首个“山西省著名商标”和“大同市知名商标”,成为山西省总工会表彰的“山西省诚信示范店”,成为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的理事单位和优秀企业业会员,创始人景义斌还曾为天安门国旗仪仗队送去中秋月饼,并接受了仪仗队的欢迎,当时大队长还为新发广题了词,企业先后获得的各类荣誉不胜枚举。当时新发广的烘培技术在大同市可谓是遥遥领先,不少烘培行业的人都要到这里学习技术。每年大同的烘焙技术交流会就在这里举办,来自周边地区的烘焙师傅们在会上互相交流学习。可以说,新发广的发展,正是见证着大同糕点业的发展。
  除了致力于让传统糕点创新发展,新发广还很注重企业的文化形象,他们的职工锣鼓队连续三届为大同市云冈旅游节开幕式表演助兴,受到了全市人民的欢迎。同时,新发广的工会也经常为大同市希望小学送去节日糕点、慰问贫困的孩子们。
  2006年左右,新发广曾在大同市区连开5家店,无论从店面装修和经营理念都重新布局,但是,這样的尝试并未带来实质性的创收。老顾客还是不折不扣地力捧老字号,而新的消费者却没有更多的跟进,老字号的牌子没不带来市场的变革。
  时代变迁,滚滚而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提升,大同人的口味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尤其是西式糕点的冲击,老字号的生意不免下滑。随着烘焙工艺的推陈出新和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街小巷隔着几百米就会有糕点店,再加上新兴糕点和外来品牌的冲击,给新发广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新发广的牌子没变,工艺没变,人气没变,而变得是消费人群的结构和观念,老牌子如何奋起直追,成为适应新时代的新型糕点企业,这成为如今新发广人思考的问题。
  现代人吃东西讲究健康,少油少糖,但老字号的食品往往油和糖的含量都较高。传统技艺要保持生命力,质量和工艺绝不能减分,但依赖老传统、老秘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创新。新发广人主动出击,走南闯北,和现代化的大型烘焙行业企业扑下身子学习,逐步开始致力于新口味、新品种的研发,于是,馅料单一的果酱面包有了豆沙、莲蓉、巧克力等多种口味,还增加了鲜奶、香橙、黑森林、笑脸儿等多种新品种蛋糕。
  老店开新花,创新正当时。这样的改变是成功的,消费者在购买糕点的时候,除了心中的那份对老字号的情结之外,也对创新的品种多了一分选择。
  三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站在新发广门口,面对穿梭的人流,前进之路仍在脚下。坚守品牌价值,这是企业生存之道。只要这个道在,人气就在,企业发展指日可待。新发广有什么,有的正是老字号的精神。靠得就是质量过硬的好口碑,靠的是真材料、真手艺,手工制作也能出细活,更能出精品。
  记者走进新发广的生产车间,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大家手上眼花缭乱的手艺,这里的员工都在10年以上,他们个个功夫了得,手法娴熟,每个忙碌的身影都在演绎着品牌的魅力。师傅们在个别的糕点上面还要点上红点或芝麻,这是传统糕点的做法,表示好看和吉祥之意,这是现代烘焙理念中没有的,但新发广仍然在用,消费者仍然欢迎。


  传统糕点,它不仅是一个糕点文化,它更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和缩影。现在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每一秒的信息量都是以“亿”级数量计算,但真正坐下来,静静了解传统行业的人,又有多少?
  “用手揉出来的面才是活的”是这里工人的口头禅。这绝非是故弄玄虚,这是对心境的考验,更是从骨子里对事业的热爱。在这里工作了四十多年的糕点师傅称,“只有凭经验积累的手感,才能够熟悉掌握面团醒发的时间,成型的力度以及烘焙时间,这些可以机械化操作,但很难流水线作业。只有这样才能让糕点变得更有灵气,更加生动,吃起来口感更为丰富细腻。这样的感觉看似笨,其实是任何机器无法比拟的。”
  新发广糕点所用的食品用料考究,选用特定的精制面面粉,油料为上好的油,清澈透亮,而包装上也费了一番功夫,除了我们的手工制作坚守传统,其它环节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坚守。”例如元宵,新发广一直选择沿用古老的“人工滚元宵”的做法,保留原汁原味的老味道。传统新发广的手工元宵与超市中即食汤圆相比,个头更大,口感更粗,馅料也更有咬劲。糕点师傅将黑芝麻粉、棉糖、白糖等原料按比例调制好馅料,再裹上糯米面团,然后沾上水放入糯米粉中一遍遍翻滚,前后要滚十几遍,直到汤圆变得圆润瓷实。元宵好不好吃,就看滚的功力了,口感、色泽和软硬度的奥秘都藏在其中,新發广的糕点师傅们对每一道工序的把握都炉火纯青。“这些制作工艺表面看起来简单,但其实每一道工序背后都大有门道,馅的调制、滚元宵的力度都得凭经验。”恰恰是这些采用传统工艺、真材实料制作的元宵们,每年都能卖断货。也许,这其中包含着一种人本情怀,更包含着新发广几十年来的树企之本。
  这里的负责人段守贵讲到,“新发广不会和别人比花样,比价格,比现代,我们比的就是我们的初衷,我们一直信奉着“坦诚、合作、分享、感激”的理念,几十年来,我们做好糕点的心没有任何变化,凭良心做糕点已经成为习以为常的习惯。”
  记者临别之际,碰巧有一位60多岁的老大娘到店里买了点自来红糕点,老人感慨的说,“新发广的糕点,我吃了三十年,还是吃不够。我还没结婚的时候就喜欢吃这的糕点,味道好,价格也实惠。这么多年了,已经习惯这个口味。”
  重焕青春逢新机,不忘初心永向前。“新发广”的老品牌正如它的名字一样,站在新时代的征途之上,启发智慧,永葆奋斗之心,向着更为广阔的事业前行。
其他文献
桦门堡是一座明代军堡,位于大同市天镇县北的大梁山顶上。一个风和日暖的冬日,我同一群长城爱好者旅友一起,探访了桦门堡。  汽车在一个叫做老爷庙隧道口的沟边停了下来,我们跳下车来,沿着山沟积冰向沟内纵深走去,大约走出一华里路程后,远远地望见一座城堡置于山顶,那就是桦门堡。  在向着荒山深一脚浅一脚的攀爬了半个多小时后,终于找到了一条通往山上的小道。仔细观察后,我发现这条小道不是自然踩出来的,而是人工修
期刊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习主席浑厚的话音刚落,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便爆发出来。我的心也紧紧的收缩了一下,一股热血涌上心头:我期盼多时的大阅兵,来了。  紧接着的,便是习主席乘车检阅受阅方队。起初,看到那第三辆空空的车我心中也是打满了问号,可当镜头给到了车牌时,答案便了然于心了,思绪也飘回了那峥嵘岁月—— 1949。  七十年前,是您,毛主席,在天安门
期刊
说起土林,有人会想到云南元谋的土林、四川西昌的土林。很多人不会想到,华北地区也有一处土林,而且是在地平线之下。  这处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的土林虽然还未家喻户晓,但是在摄影圈和地质地貌探索人群中有着响当当的名头。  或许就像中国的地坑院一样,没有走进它,你不会知道它的美与奥妙,一旦走进它你就会被它折服。  走进大同土林,无论你是摄影师还是探索者,或者是普通游人,只要你有发现的眼睛一定会有不一样的
期刊
自从北朝民歌新乐府  《木兰辞》问世以来,  一位集忠、孝、仁、勇美德于一身的  中国女杰的形象便深入人心,  千百年来历代传唱。  不同版本《花木兰》的影视作品,  更使木兰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族英雄。  美国卡通大片《花木兰》的问世,  更是直接把花木兰推向了世界。  近些年來,  随着人们文化旅游视野的开阔,  一股木兰热正在悄然兴起。  河南、湖北、陕西、安徽等地,  都在大张旗鼓地
期刊
畫家简介  高飞,大同人,出身卡车司机。2018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山水画高级研修班,师从著名青绿山水画家施云翔先生。连续两次被评为研修班“优秀学员”。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山西省老年书画专家委员会委员,大同市美协会员。现任大同新荣区美协主席,书协副主席。  一  苏东坡这样评论王维的诗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后世诗人、画家也皆以此为圭臬:绘画必须要有诗意,作诗必须要有画境。塞上山水
期刊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是耕读时代国人的追求,也是以家学而绵泽后世的,读这诗句可以想像得到那些居于深宅大院中潜心读书的童子和那些背着书箧赴考的学子,他们无论是读书致仕还是转行经商成了富甲一方的商人,无一例外的都会修缮自己的祖宅,因为那是自己叶落时要归的根。说到留存至今的大院,人们肯定会想起祁县的乔家大院、灵石的王家大院等,而要说大同的大院,云州区落阵营村的吕家大院的气度在晋北是首屈一指的,那些
期刊
《云冈石窟全集》华丽面世,对于我们云冈人来说,是一件值得骄傲的宏伟工程。作为云冈人,我感恩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感恩为《全集》辛苦付出的所有云冈同仁,大家的共同努力圆了云冈人多年的梦想。  我感谢张焯院长为我们摄影团队提供的各种服务和保障。护膝、手套、工具……细微之处彰显云冈“掌门人”对下属员工的厚爱,渗透着张焯院长对摄影团队的浓浓暖意和无限关怀。  《云冈石窟全集》需用大量的图片,拍摄云冈就是
期刊
2015年的第一场雪来的不算早,但猛得让人措不及防。  这铺天盖地的雪让我想起了很多年前我写过的一句诗——“酒还没有醒来/雪就包围了小屋/脚还没有跨出/文瀛已经逼近了呼吸”。  那应该是1999年的冬天,距离石囡写下他那首《23岁,我在世界的某个房间居住》已有一年多的时光。但他的“某个房间”和我的“小屋”却说的都是位于雁北师院南门对面教育学院西南一隅二楼的一个小屋子。  写完上一句话的时候,我忽然
期刊
大同的秋天总是猝不及防的,从来不是一叶知秋,往往是在一夜秋风之后,早上醒来满地金黄,秋天戛然而至。  大同在地理书上是这样被记录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夏漫长,春秋短暂。  大同地处塞北,深居内陆,倒并不闭塞,向东是河北,往西杀虎口,向前踏一脚就是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内蒙古。大杂居,小聚居,民族融合由来已久。  大同人素来骁勇,怒发冲冠是常有之事,拳头上脸也数见不鲜,这与鲜卑、匈奴的基因密码不无关系,也
期刊
人的一生,是与某些客观事物相牵相伴的。那些表面上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随着时光的流逝,会从你的物质生活侧面转移到精神世界之中,并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这就是所谓“事业”或“使命”,一种赋予人类生命意义的信念,一种支配你为之奋斗的力量。我在云冈石窟感受到了这种信念与力量。  作为大同人,我自小就知道云冈石窟,长大后又把云冈大佛作为向外地朋友炫耀的对象。由于多年从事电化教育影像工作,我逐渐喜欢上摄影;再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