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麟:诗画融汇 雏凤清声

来源 :中华瑰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q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麟在继承马氏家族传统绘画理念的基础上形塑出属于自己的画学语汇,开创了一种个性化的象征主义,其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给南宋画院带来勃勃生机。
  马麟,麟一作驎,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南宋1216—1256年间,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成长于浙江钱塘。他是宋宁宗时期画院祗候(职官名,在官府执役的小官史),也是南宋画院后期的杰出代表。
  马麟出身于画师世家,家族中五代七人均供职于宫廷画院,其父马远在画史上声名卓著,与夏圭并称“马夏”。由于马麟的辈分较低,活动时间较晚,在画史上的评价往往低于其先辈。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和庄肃《画继补遗》中称:“马麟,远之子也,亦工杂画,不逮父、叔。远爱其子,多于己画上题作‘马麟’,盖欲其子得誉故也。”这一记载被后世画史广泛沿用,马远为马麟“代笔”一说也成为马麟技不如父的证据之一。实际上,这种评价有先入为主之嫌。一方面,马麟在传承家学方面有着个人巧思,他的绘画不仅精工细致,而且富于诗意,这在院派绘画中尤为可贵;另一方面,马麟的传世画作兼及山水、花鸟、人物各科,其是少有的画学全才,画学成就并不逊色于马远。此外,马麟的传世画作与同时代的画家相比数目可观,并且多幅绘画上有帝后题诗,印证了他在画院中的显要地位,亦让后人能够一睹南宋院画的高超水准。
  静听松风细无声
  《静听松风图》是马麟的传世名作。此画为设色绢本立轴,画中一位高士静坐于两棵巨松之下,双眼微闭,正安详地聆听风吹过松树的声音,似乎陶醉于大自然的美妙声韵中。一名童子静立于一旁协侍,“一主一仆”的构图衬托出高士地位之尊。潺潺的流水、摇曳的松枝和摆动的灌木共同暗示了来去无踪的风声,也衬托出山谷的空旷幽邃。
  马麟以简率的笔触营造出旷达的自然环境,画面内容集中于左侧,与右侧形成了强烈的虚实对比,给观者以想象的空间。对画面的焦点人物—高士的描绘细致入微,他身穿白衣,头戴冠帽,脚边搁置一柄拂尘,神态自若。高士两侧的山石松树则用浓墨渴笔的大斧劈皴表现,黑白对比鲜明。远处的山峰轻描淡写,烘托出雾气蒙蒙的自然氛围,构建出理想化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与北宋“千岩万壑”式的全景山水不同,马麟的画面构图主要承袭了父亲马远创立的“边角”法则,画面注重留白从而突出重点。如果说相同的画题下,北宋李唐的《万壑松风图》描绘的是北方深山巨壑中松涛澎湃的宏伟之景,那么马麟在《静听松风图》里描绘的便是江南秀丽山谷中松风轻吟的幽雅境界,这也是南宋山水画作与北宋的显著区别。与马远劲健老辣的笔墨相比,马麟的画风整体上更加含蓄细腻,传递出婉约的韵致和浓厚的诗意。
  在画幅的右上角有宋理宗题写的“静听松风”四字,下钤“丙午”篆书阳文印,由此可以推算出此画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淳祐六年(1246年)。画幅左下角有“臣马麟画”小字,印证了此画乃供御之作,可能是皇帝“命题作图”的产物。此画曾入藏清内府,宋理宗题字的左侧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御题诗,诗中点明了画里的高士乃是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名士陶弘景。陶弘景是“茅山派”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一位被尊颂的文人高士,乾隆皇帝的推测得到了当代学者的肯定。有趣的是,画中对陶弘景面貌的刻画与传世宋理宗的画像颇为神似,作为御题画,马麟在创作时显然经过审慎思考。宋代皇室笃信道教,理宗皇帝更是亲自参与《道统十三赞》的制作并大兴道场,而松树在传统上一直被视为君子和高士的象征,并特别受到道教的尊崇。从这一角度出发,《静听松风图》不仅仅是一幅单纯的山水人物画,其画题与画意均与皇室爱好息息相关。马麟能够巧妙地在绘画中迎合皇帝的品味,也是他深受眷渥的原因之一。
  秉烛夜游惜光阴
  《秉烛夜游图》纵24.8厘米,横25.2厘米,是马麟的小尺幅画作。它的画题源自《古诗十九首》中“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两句,马麟用细腻的笔墨描绘出宫廷贵族悠闲雅致的夜生活场景:在幽静的夜色中,一轮明月高悬,映照出庭院中盛开的海棠花,一位白衣士人据太师椅当门而坐,似在欣赏良宵美景;庭院里香雾缭绕,建筑高低错落有致;门前侍从和烛台整齐排列,暗示着这一场景的高阶等级。
  宋徽宗对画院制度的改革之一便是用诗歌命题来选拔画家,由此出现了“深山藏古寺”“踏花归去马蹄香”等脍炙人口的考题,这要求院体画家在熟練技艺之外还需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秉烛夜游图》美轮美奂的画境让人不禁联想到苏轼的诗文:“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或许马麟在构思和落笔时,对这一名章也有所思量。
  南宋画院设立于风景怡人的西湖边,马麟生于斯长于斯,他的山水画也深受江南地貌的影响,着重展示南方平远疏旷的湖光山色。南宋皇室成员大多富于才学,皇家精致闲雅的审美情趣和诗情画意的日常生活都使供职于此的马麟深受熏陶。与此同时,南宋偏安一隅的政治状态让时人长期处于追求安宁和感怀伤物的矛盾之中,因此珍惜光阴、及时行乐也成为绘画的重要主题。《秉烛夜游图》传达的正是这样的思想,提醒观者生命的转瞬即逝恰如这满院海棠,如不趁着夜色秉烛欣赏,隔日便可能是“昨夜雨疏风骤”“应是绿肥红瘦”的衰败光景。
  在马麟笔下,人的活动是“画眼”之所在,但人的行为并不会破坏大自然的肃穆,而是始终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融合于自然之内。《秉烛夜游图》虽出现了大片的人工建筑,但被巧妙地安置于山林之间,隐藏于雾气之内,在月色掩映中减少了人的存在感,激发出画面的无限诗意。这便是一流画家的高明之处,也是南宋美学观念的集中表现。
  层叠冰绡亦有情
  除了山水、人物、建筑题材之外,马麟的花鸟作品也极为精妙,他的传世作品名单中出现了多卷梅、兰题材,这在过去的宫廷绘画中较为少见,是南宋院体画的新趋势。《层叠冰绡图》以折枝花卉的形式呈现,构图极简,画面中仅有两枝绿萼白梅自右向左探出,既无背景铺陈,亦不见梅树全枝,使观者凝神静气聚焦于这两枝绿萼梅。梅花的枝干清瘦如铁,一枝高昂扬起,一枝低垂向下,枝头绽放的花朵与待开的花苞错落有致,粉白的花瓣点缀于墨枝之间,并以绿萼衬托,显得清冷幽艳,仿佛有暗香流动。马远使用晕染技法描绘梅花,先以细笔勾勒花瓣轮廓,再用白粉自外向内晕染花色,在花心处则以胭脂、汁绿双色混合敷之,通过层层填色使得花瓣的色彩富有立体感,更接近自然的本真状态。
  马麟所描绘的绿萼梅又称绿梅,因其萼片呈绿色而得名,此梅尤受宋人喜爱。范成大在《范村梅谱》中指出,一般梅花跗蒂皆为绛紫色,唯此纯绿,枝梗亦青,被认为是清高气节的象征,还有人将之比作“九疑仙人萼绿华”。此画由宋宁宗杨皇后题写图名“层叠冰绡”四字,并在画幅上方用端正的楷书题诗曰:“浑如冷蝶宿花房,拥抱檀心忆旧香。开到寒梢尤可爱,此般必是汉宫妆。”杨皇后将梅花比作栖息于枝头的蝴蝶,散发出淡淡的香味,梅花不畏严寒的姿态宛若传说中俏丽的汉宫女子。全诗意境淡雅,书法娟秀可爱,与绿萼梅的形象交融呼应,以达到诗画合一的境界。
  从绘画表现来看,《层叠冰绡图》继承的是北宋写实主义精神,突出的是梅花的装饰趣味,画家通过精工谨细的用笔展现出富丽清贵的“宫梅”,与文人提倡的水墨花卉实为两种不同风格。马麟的梅花通过“边角”式的构图强化了绘画的新奇感,同时画面特意为书写空间让渡,让梅花具有“托物言志”的功能,形成“诗画合一”的效果,从中可见马麟对文人画学的吸收。
  国学大师陈寅恪有言:“华夏(中华)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绘画艺术在两宋迎来了大发展的良机,宋朝帝后的热衷与直接参与让画院体系日臻完备,产生了一批审美高级、技法超绝的院派大师,马麟及其绘画代表着南宋画院最后的巅峰时刻。在马麟生活的时代,文人画学已深入人心,马麟笔下的画作展现出诗意与画意的交融,他的绘画是院体画与文人画之间的桥梁,体现出中国传统绘画“书画同源”“诗画一律”的核心观念。由此发端,马麟开创了一种个性化的象征主义,在继承马氏家族传统绘画理念的基础上形塑出属于自己的画学语汇,其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给南宋画院带来勃勃生机。
  汪映雪,就读于南京大学。
其他文献
一一位老人,一支画笔,三年时间,几赴边关,行程万里,足迹遍布长城内外。他不仅完成了长城沿线实地写生,还创作出二百米长卷,全景展现了万里长城的壮丽景色,堪称惊世壮举。这位老人就是李墨祖,一位执着于长城画的百岁艺术家。  回首半生岁月,当胸万里江山。  人生磐礴似层峦,起伏高低回转。  莫道命运多舛,天公不负登攀。  历深揭浅水云间,画得风光一片。  —高汉《西江月》  这首《西江月》是北京电影制片厂
期刊
晚明江南奢靡世风的盛行对江南地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文学创作上突出表现为主情崇俗创作观的确立。  在古代社会里,文学作品所展现出的风格特征与士人日常言行中形成的风气密切相关。换言之,士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喜好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在诗词、小说及戏曲的创作中。聚焦晚明江南地区,在经过明代前中期近两百年的经济发展后,士人积累了一定量的财富,渐渐滋生了奢靡浮华的风气。当这种风气发展到一定
期刊
篆刻虽无书法之挥洒自如,少绘画之气韵流动,却另有一种古朴和浑厚情致,蕴含着中国人特有的艺术理念和审美情趣。  篆刻是最富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之一。尽管在当代社会中,其作为印章的凭信、防伪功能已丧失,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却一直深受中国人的喜爱。无论是北京奥运的会徽,还是比亚迪“秦”“汉”等车标的设计,都可一窥篆刻艺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  篆刻艺术脱胎于中国古代的鉨印。从存世最古老的鉨印来看,商代
期刊
与其他工艺相比,漆器的工艺技法十分丰富,地域风格差异明显。各地的手艺传承人,有的在坚守与还原着古老的传统,有的正积极赋予漆器时代的新意。正是通过他们,我们看到了古老的漆器工艺在当代的有序传承和多样发展。  富足的生活和时代的审美刺激漆器技艺不断发展,呈现出纷繁多彩的艺术风格。传统的精华被传承和汲取,时代的新意被激发和注入。款彩、剔犀、雕漆、素髹等丰富的漆器技法,在各地不同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下,通过当
期刊
书院是我国传统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中国古代学术研究与传承的重要场所。其起源于唐代,初兴于宋元,繁盛于明清,消亡于清末。在千余年的歷史进程中,书院为封建王朝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官方学术也多萌生于此,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唐:萌芽与肇始  书院之名,始见于唐代。据袁枚《随园随笔》所载:“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唐代的书院,已有官立和私立之分。皇家设立图书
期刊
宁波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人藏书楼,与意大利的马拉特斯塔图书馆和美第奇·洛伦佐图书馆并列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  在中国私人藏书楼中,宁波天一阁久负盛名,有“南国书城”之美誉,是中国十大名楼之一。  藏书博物馆  天一阁并非简单的藏书楼,而是一座博物馆。  天一阁坐落于宁波市中心月湖之西的天一街,是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于嘉靖四十年(1561年)在其
期刊
“漆艺”这个词,诞生未久。从物化形态说,它主要指漆器,当代外延拓宽,指向了包括漆画、漆塑、漆装置等在内一切漆的艺术;从内涵亦即手艺层面说,它直指“髹饰”。  “髹”,古字作“?”“髤”,指手执木柄毛刷蘸漆涂刷器物,囊括了一切器物的表面涂装,逐渐演变为形声字“髹”;“饰”,指装饰。凡是器具用天然漆髹涂并以绘、刻、填、罩、磨、钩、贴、雕、镶、嵌等各种艺术手段装饰,都在髹饰工艺亦即“漆艺”的范畴之内,漆
期刊
作为古代教育机构,在建筑功能上,中国古代书院与现代学校有些类似,如书院的讲堂、斋舍,对应现代学校的教室和宿舍。在禮仪上,现代学校有升旗仪式,古代书院则祭奠先贤。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中风格独特的教育场所,其建筑大多是一组比较宏伟、严密整齐的建筑群,还讲求“天人合一”的理念,注重自然环境的运用,通常是依山傍水而建,构成一幅秀美的画卷。中国闻名遐迩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
期刊
一幅画引出一段宫廷秘史,一支笔画尽自然天机。从民间画匠到宫廷画师,在崔白笔下,花鸟万物鲜活灵动,被赋予了人格化特征,其画作所呈现的寓意和内涵往往令人感叹,也令人迷惑。  在2020年春季热播的电视剧《清平乐》中,有一位多才多艺的宫廷画师。他不仅教宋仁宗的女儿福康公主作画,还和后来成为仁宗妃子的宫女董秋和展开了一段缠绵的恋情。这位画师就是崔白。电视剧中还有他向福康公主近侍宦官梁怀吉赠送一幅《双喜图》
期刊
“以人而言,造砖的是心力与工艺;以砖而言,成砖的是自然与时间。”在御窑金砖的烧制过程中,匠心的力量、时间的长度、工艺的精细、自然时令的配合,便是金砖“自土成金”的修炼手册。  2020年9月10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开启,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的紫禁城迎来600岁生日。自明成祖朱棣营建紫禁城起,苏州便与紫禁城结下了不解之缘,香山帮的建筑、御窑的金砖与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