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作文与生活的桥梁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52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塞余指出:“生活世界始终是先被给予的,始终是先存在着而有效的,但不是出于某种意图,某个课题,不是根据某个普遍的目的而有效的,任何目的,都以这个生活世界为前提。”他指出生活是根、是本,学好语文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必然要教会学生如何把作文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而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见识,珍视个人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作文生活化的几点体会:
   一、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生活
   学校生活多姿多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都是全身心地投入,每一门课程都有学生一次全新体验,每一次实验他们都会获得一种探究的喜悦。学校多种多样活动的开展,都为他们提供最好的观摩机会。如组织学生开展“我能行”等演讲形式的主题活动,配合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举办联欢会,诗歌朗诵会……教师引导学生带上“眼睛”和“耳朵”观察同学,注意活动过程中各种人物的言行举止、神态变化,从中积累真情实感,活动中所积累的材料往往富有情趣而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再现容易,而且写作中容易抒发情感,达到文情并茂的效果。当然,在指引学生观察生活的同时,应注意以下两方面:首先,在写作的时候,除了去看,去听别人怎么说,怎么做之外,更要注意自己在其中所担任的角色,细心地观察,从中感悟生活,注意写一些自己的看法、感受,不要把自己当作局外人,写同学也要写自己。其次,不要吝啬自己的笔墨,学校生活中,看到“小事”“平常事”,如果有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同样可以写出精彩。如“过生日”“全班送卡片”“交笔友”等等,鼓励学生坚持写生活日记,在坚持中他们会发觉生活不再平淡,而是更加丰富多彩。
   二、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生活
   家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习惯、性格、情感、意志的培养,大多是在家庭生活中完成的。家庭生活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家庭生活也是学生生活的一个天地。亲情时刻、家庭趣事、友情小事,随时都在发生,在家庭的氛围中关注父母、关注自身、关注家庭生活的变化,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写作素材,学生不仅获得来自家庭生活的素材,也激发了他们对家庭生活的关注兴趣。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观察:首先是父母间的相处。在学生的日记、周记中笔者经常看到有些家庭和睦的气氛,有些家庭战火连连。其次是孩子与父母的相处。再次是孩子独自在家的情况等。学生把这些情感带入作文中,就能真实地反映出活灵活现的朴实而又平淡的生活。
   三、教会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我在作文教学中提倡课内课外一体化,把学生的自我世界延伸到课外的大众世界,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放眼课外,把学生带出封闭的空间,打开通向世界的窗口,把社会作为课堂,教会学生用审视的眼光关注社会上的事物、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思辨的态度去看待社会上的人和事,通过多种媒介关注社会热点,让学生走进生活的世界,了解超级市场、城市环保和乡村变化。我在日常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为打开学生的思路,还可向学生提供一些材料。如:国际时事、校园事件、班级活动、家庭琐事、参观浏览、读书看报等。这样, 学生就会将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写进自己的文章,且言而有实。
  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才能让学生从“自我世界”向“大众世界”不断延伸、渗透。学生从“自然的人”向“社会的人”不断转化中,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老一辈语文教育家认为作文“最好是令学生自己出题”,教师命题的首要条件便是“要能引起学生的兴味”。主张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顺乎自然,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这样,学生当然会乐于去写,也就会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在作文中表述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四、指导学生描绘生活
   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多姿多彩、日新月异。同学老师、操场教室,父母兄妹、住行衣食,街巷田野、媒体舆论、……童心所及,处处皆文章;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天上地下、过去未来,想象所至,下笔成文。作文教学必须把学生从课堂和课本里解放出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灿烂多姿的大自然作为学生作文的活水源头来描绘它,让学生明白一切写作材料都是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自主写作,乐于表达的习惯,就是要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尽情的释放生命的活力,尽情倾吐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指导他们精心选材,提炼生活,联系生活创新练笔,用心想象,用情感悟色彩斑斓的生活,习作内容也就更鲜活。当然对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做一些相机点拨,是完全必要的,在作文指导中,教师应力戒空话、套话,做一点切实、精要的点拨。如仿写《感恩母亲》写作技巧的点拨,我要学生把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融入到母亲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描写之中,来体会母子之间的真情。有学生写道:“母亲笑了笑,温柔的眼睛变成了一道弧。此时,母亲就像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在我迷失方向时,她指引我、照亮我,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母爱就是我心中涌出的一眼温泉。”学生能从生活中体会真情,写出真情实感,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丰富的生活素材是写作的源泉,是写好一篇作文的基础。实践证明,把生活引入课堂,把作文引向生活,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无拘无束地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作文空间,给他们架起生活与作文的桥梁;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使用属于他们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叶圣陶先生谈到作文教学时有个生动的比喻:“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的昼夜不息。”我相信,学生拥有了生活的源头活水,体会了作文从生活中来, 素材从生活中来,感受了生活中的写作之乐,他们定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作文也会更加的精彩纷呈。
其他文献
总结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感慨良多,我觉得要使一个班级有良好的班风,有强大的凝聚力,一直不断前进,班主任除了做好一些常规工作外,还应有一颗爱心,把自己真正融入学生中间,多理解他们,使他们信服你,愿意把你当做他们的好朋友,愿意与你多方面的交流思想。   一、懂得宽容,以同龄人的心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作为班主任,自然大多都会兢兢业业的工作,有时劳力费神却效果不佳,这时候,埋怨,牢骚都无济于事。
期刊
众所周知,语文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中,“听”位居之首,可见听的重要性。但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却往往侧重说、读、写的训练,对学生“听”的能力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严重阻碍了学生倾听能力的形成,轻则影响听课质量,导致课堂教学效率降低,重则影响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制约其综合能力的后续发展。而倾听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升。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呢?根据上述原
期刊
唐代散文家韩愈曾写有《马说》一文,在文中慨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慨叹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入不幸遭遇,以千里马喻人才,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   而今的时代,万象更新,厂房商铺鳞次栉比,不乏伯乐,而缺少的是千里马,急需更多的有用的人才,更多的能日行千里的“马”。这就要求教育人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
期刊
新课标强调“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其中包括“口语交际能力”,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那么,在这个平台上,怎样让学生说起来,从而达到合作交流,锻炼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目的呢?新课改实施了几年,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我在借鉴他们的经验的基础上加上自己
期刊
2011年中考已经落幕,我们即将迎来2012年中考,初三毕业班广大师生也将进入紧张的复习备考阶段,笔者将结合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谈一谈中考语文复习需要做的一些工作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助广大语文教师一臂之力。   一、研析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的特点:   1.语言积累与运用部分的分值是历年来最高的。   2.注重了课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不少题目考查课本内容的迁移能力,如第9题(2)小题,要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很多学生不愿意写作文,许多教师不愿意批改作文。学生的作文好不容易写出来了,教师到时候又批改不出来,真是恶性循环。那么怎样解开学生作文中的这个“死结”呢?下面笔者仅从作文批改的角度谈谈自己的观点,或许能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   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能做到全批全改,甚至做到面批,从而了解学生的整体水平,固然精神可嘉,然而效果如何呢
期刊
学生作文教师改,剥夺了学生修改作文的优先权,使之不自觉地丧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动性,人为地养成了学生对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赖性。而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作文评改看重的只是分数和等级,至于对教师批注的修改方案则漠不关心,具体的修改操作更不了了之,学生根本无从认识到自己作文的优劣所在,谈何提高?虽然教师们也采取了个别面批的方法,但是由于受时间、精力、认识范围与程度的局限,往往是力不从心,鞭长莫及,也不可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课堂教学毕竟有它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拓展延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种局限性,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是整个语文教学链条上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为了克服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我通过课外途径和书信方式对本校、外校的中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指导和文学创作指导,并且致力于语文教学研究和校园文学
期刊
对于写作说明文,我们不仅要仔细观察事物,科学客观的进行说明,遵循合理的说明顺序,而且还要恰当的使用说明语言。说明文语言运用的好,同样可以使说明文丰富、生动、形象。笔者在对说明文的教学中,深刻体会到生动的说明既能把事物的特点说明的准确、严密,更能增添说明文语言的魅力,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在赏心悦目的心境中接受到科学知识。恰当的运用生动说明,就不难写出光彩照人的说明文。   那么怎样才能写
期刊
文言文教学常给人以“鸡肋”之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教者常常是口若悬河,平淡无味;听者往往是呆若木鸡,枯燥无味。然而,多媒体教学却能集声、电、光、形于一身,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习的情景,使学生充分发挥视听作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既可以加大教学密度,又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我多年来一直尝试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文言文教学中,感觉效果不错。   一、利用视频可以强化文言文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