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加强医学从业者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其治疗工作的认知和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 调取某医院2009年8月份到2010年6月份间的89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住院患者病历,对其住院期间的临床特点进行系统化的分析。结果 患者多为7-12岁的学龄儿童,占总病例数49.4%,刺激性咳嗽并有持续发热症状的患者占总病例数的89.3%,在早期均无较为明显的阳性体征,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的培养阳性率较为低下,只有7.3%,但经检测,其血清的阳性率则高达89.9%,外周的血白细胞在该医院病例数中也显示较为正常,占该医院2009年8月份到2010年6月份间总病例数的67.4%,有60例。CRP以及血沉都呈现出上升趋势,分别占49.3%和91.2%。胸片部分则主要是一侧大片絮状阴影较为常见,占89.8%。右侧占61.4%多于左侧的28.4%,下叶出现大片絮状阴影的病例也多余中上叶,占总病例数的69.5%。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的症状发生,如肝损害、贫血等。该医院所有病例都采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进行治疗,治疗过程没有发生耐药现象,治疗后病情大多得到改善,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容易发病在学龄层儿童,检测血清阳性率较高,诊断较容易。
【关键词】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阳性率高;学龄儿童
肺炎支原体肺炎在我国的病发率较高,是呼吸道感染中一种主要的病原,也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诱发成因之一,社区获得性肺炎在我国有近20%是由于肺炎支原体肺炎而引发,在外国的统计中,甚至高达70%的诱发成因来自于肺炎支原体肺炎,这就显现出了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的紧迫性了。本文为了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将调取某医院2009年8月份到2010年6月份间的89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住院患者病历,对其住院期间的临床特点进行系统化的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9例都是从某院呼吸科住院患者病历中调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39例,女性有50例,两者比例为1:1.3。年龄从3个月到2岁的有6例,2岁到4岁的有19例,4岁到7岁的有20例,7岁到12岁的有44例,占总病例数49.4%。
1.2 方法 支原体肺炎的确诊标准主要参照相关文献[1-2]。其lgm抗体的测定工作是由院方从日本富士引进的试剂盒来完成的,主要采用颗粒凝集法配合检测工作,根据相关资料可知,检测过程中滴度≤1:40则操作正常,≥1:160则为阳性症状。89例患者中都由院方进行送检工作,对患者进行腺病毒、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乙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痰支原体培养、痰细胞培养、肝肾功能、c反应蛋白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等抗原检测。在患者住院期间,所有患者都摄胸片,部分症状较为特殊的患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胸部CT、B超、心肌酶谱、心电图、血沉以及双份血清抗体测定,确保检测工作落到实处。
2 结果
2.1 该院89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实验室检查数据、胸片以及主要的临床体征、症状如下所述:
患者的主要发病特征为刺激性咳嗽并有持续发热症状,占总病例数的89.3%,其中还伴有胸痛症状的有6例。发热患者的发热等级大多只是中等度,但也有少数(9例)为弛张高热;有40例患者咳嗽症状明显,均为刺激性干咳。其中发现23例咳嗽过程出现黄绿色或白色黏痰。在治疗过程中,X线胸片一侧呈现出大片的絮状阴影的有80例,其中大部分患者絮状阴影出现在右侧,有49例,占61.25%,胸片左侧出现絮状阴影的患者仅有21例,占28.4%。其中有16例出现胸腔积液症状。痰培养细菌呈现阳性趋势的病例在总病例数中占了16.9%,即15例,鲍曼不动杆菌呈现出阳性趋势的有6例。其余病例均由弹性链球菌和阴沟肠杆菌组成。外周的血白细胞在该医院病例数中也显示较为正常,占该医院2009年8月份到2010年6月份间总病例数的67.4%,有60例。
2.2 治疗与转归
所有病例确诊后给予红霉素25—30mg/(g·d)静滴7—10d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2—3个疗程,其中红霉素胃肠道副反应显著者,改为阿奇霉素10mg/(g·d)静滴3—5d,停药4d后口服阿奇霉素2个疗程。78例(78.64%)在治疗3—5d后体温下降,咳嗽减轻;16例(15.09%)在治疗7—9d后,体温平稳,咳嗽明显减轻;2例合并军团菌感染高热持续2周后体温才正常。合并其它细菌感染的23例同时给予力百汀或头孢类治疗。89例均在治疗10—12d后复查胸片,吸收好转后出院门诊随访。平均住院11.62d。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没有细胞壁仅有细胞膜的非典型微生物,蛋白质丰富,因此选用干扰蛋白质合成的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一般先红霉素静脉用7—10d,再口服阿奇霉素2—3个疗程,既能控制MP血症又能减少红霉素对肝脏的毒性,本组全部病例均达到了满意的疗效。在治疗中,如体温持续不退,要注意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支原体血症、支原体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肺外并发症、耐药等。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王慕逖,儿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关键词】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阳性率高;学龄儿童
肺炎支原体肺炎在我国的病发率较高,是呼吸道感染中一种主要的病原,也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诱发成因之一,社区获得性肺炎在我国有近20%是由于肺炎支原体肺炎而引发,在外国的统计中,甚至高达70%的诱发成因来自于肺炎支原体肺炎,这就显现出了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的紧迫性了。本文为了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将调取某医院2009年8月份到2010年6月份间的89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住院患者病历,对其住院期间的临床特点进行系统化的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9例都是从某院呼吸科住院患者病历中调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39例,女性有50例,两者比例为1:1.3。年龄从3个月到2岁的有6例,2岁到4岁的有19例,4岁到7岁的有20例,7岁到12岁的有44例,占总病例数49.4%。
1.2 方法 支原体肺炎的确诊标准主要参照相关文献[1-2]。其lgm抗体的测定工作是由院方从日本富士引进的试剂盒来完成的,主要采用颗粒凝集法配合检测工作,根据相关资料可知,检测过程中滴度≤1:40则操作正常,≥1:160则为阳性症状。89例患者中都由院方进行送检工作,对患者进行腺病毒、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乙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痰支原体培养、痰细胞培养、肝肾功能、c反应蛋白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等抗原检测。在患者住院期间,所有患者都摄胸片,部分症状较为特殊的患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胸部CT、B超、心肌酶谱、心电图、血沉以及双份血清抗体测定,确保检测工作落到实处。
2 结果
2.1 该院89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实验室检查数据、胸片以及主要的临床体征、症状如下所述:
患者的主要发病特征为刺激性咳嗽并有持续发热症状,占总病例数的89.3%,其中还伴有胸痛症状的有6例。发热患者的发热等级大多只是中等度,但也有少数(9例)为弛张高热;有40例患者咳嗽症状明显,均为刺激性干咳。其中发现23例咳嗽过程出现黄绿色或白色黏痰。在治疗过程中,X线胸片一侧呈现出大片的絮状阴影的有80例,其中大部分患者絮状阴影出现在右侧,有49例,占61.25%,胸片左侧出现絮状阴影的患者仅有21例,占28.4%。其中有16例出现胸腔积液症状。痰培养细菌呈现阳性趋势的病例在总病例数中占了16.9%,即15例,鲍曼不动杆菌呈现出阳性趋势的有6例。其余病例均由弹性链球菌和阴沟肠杆菌组成。外周的血白细胞在该医院病例数中也显示较为正常,占该医院2009年8月份到2010年6月份间总病例数的67.4%,有60例。
2.2 治疗与转归
所有病例确诊后给予红霉素25—30mg/(g·d)静滴7—10d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2—3个疗程,其中红霉素胃肠道副反应显著者,改为阿奇霉素10mg/(g·d)静滴3—5d,停药4d后口服阿奇霉素2个疗程。78例(78.64%)在治疗3—5d后体温下降,咳嗽减轻;16例(15.09%)在治疗7—9d后,体温平稳,咳嗽明显减轻;2例合并军团菌感染高热持续2周后体温才正常。合并其它细菌感染的23例同时给予力百汀或头孢类治疗。89例均在治疗10—12d后复查胸片,吸收好转后出院门诊随访。平均住院11.62d。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没有细胞壁仅有细胞膜的非典型微生物,蛋白质丰富,因此选用干扰蛋白质合成的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一般先红霉素静脉用7—10d,再口服阿奇霉素2—3个疗程,既能控制MP血症又能减少红霉素对肝脏的毒性,本组全部病例均达到了满意的疗效。在治疗中,如体温持续不退,要注意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支原体血症、支原体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肺外并发症、耐药等。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王慕逖,儿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