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分析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结合中职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特点,提出了日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和内容,著重分析了几种日语人才培养手段,并设计了日语学生过程性评价体系。
关键词:中职:日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性评价
中田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0)03-0047-02
日语专业的设立是我校的一项重要发展成果,进一步提高了我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实力,为我校语言艺术部的扩大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作为一项新生事物,日语专业教育中有很多困惑亟待解决。
日语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日语学习趋势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国际化社会的到来和中日交往的不断加深,日本的文化、经济、科技以及娱乐产业无不冲击着我国社会,从而使得对日语的需求和学习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盛时期。日前,根据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海外日语教育机构公布的海外学习日语人数的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共有133个国家和地区总计297万多人在进行日语学习。将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生数仅次于英语。
社会需求分析近年来,日资企业对中国的投资急剧增加,日本成为亚洲地区对华投资额最大的国家之一。大面积向我国转移的除了制造业外,还有金融、物流、零售等现代服务业。在此背景下,日企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日语尽管不是进入日企的必要条件,但近两年来,日语水平在日企人才衡量标准中所占的比重却有所上升。
“日语 技术”型人才短缺通常,日企的一些初级职位对日语要求不高甚至没有要求,而中、高级和管理职位对日语要求很严格。若想在日资企业中得到中、高级职位,日语交流能力一定要强。如果同时会英语和日语则更具优势。日企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语言要求相对较高。比如,日语客户经理首先需要精通日语,能直接和日本客户沟通交流。进行销售服务,最好还有行业工作背景。另外,制造型日资公司大多到日本当地采购原料,那些熟悉半导体、电子元器件、化工材料等采购工作且日语流利的人才相当抢手。
日语专业应届毕业生更受欢迎与其他企业不同。日企的一大特点是欢迎应届学生加入。选拔应届毕业生主要看学生的基本素质,这种素质包括学习能力、自控能力、协调能力等。日企不喜欢有过欧美企业工作经验的人,原因是“他们很不好带,融不进日本文化”。日企乐于招收大量应届毕业生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习惯自己培养人才,而不是随意挖人。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一般会先从日资企业的低层做起,慢慢积累经验。日企的这种用人模式,使得应届毕业生只要具备一定日语能力,就很容易在日企找到工作。
地域经济文化特点 珠江三角洲对外经济和文化活动频繁,需要大量外贸人才。但一些用人单位对中职实习生或毕业生工作满意度的反馈是:知识面相对狭窄、随机应变能力普遍低、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较差、工作效率不高。若能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职日语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势必对地区乃至全国外语教学带来深刻的影响。
改革目标与改革内容
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如下页图1所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的内容包括:(1)拓展实践类课程和活动。(2)将理论性课程改革成实践性课程或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开辟第二课堂,拓展学生实践的领域,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把学生放在社会的大熔炉中去锻炼。(3)打破重语言知识、轻文化知识的做法,慎重选用教材,认真准备授课内容,灵活布置课外练习。(4)邀请企业家、实业家、相关行业工作者讲学。他们的切身感受和事例是学生活生生的素材。
人才培养手段的革新
重视第一课堂,强调自主学习 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教师的说带动学生的听和说。在非自然语言环境下,学生在课堂上的听力训练主要依靠教师的说。特别是给非日语专业学生上日语选修课时,教学内容多为初级日语,受学生水平和词汇量所限。进行全日语式教学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大多用中文讲解,除举例和练习外,对于日语的使用极为有限。这种方式虽然可以使学生尽快理解和明确知识点,但却大大减少了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机会。传统的授课方式大多以单词和语法的讲解为开端,其后是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最后是课后练习以及知识点的检验。若对传统的授课模式稍做调整,开始时不急于讲解单词和语法,而是以自言自语或与学生对话、聊天的方式导人新句型,在遇到生词时,边说边在黑板上写下来,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变换词汇和句型进行替换练习,这样,一方面,可以不断刺激学生对知识点和生词的听力。另一方面,师生间的会话贯穿整个课堂,可以使学生从看、读上升到说。然后再用汉语对知识点和重点进行简洁的说明和确认。最后,设计情景会话,融入异域文化,巩固和检验知识点,在说明会话场景和要求时可借助箭头、图形以及日语汉字帮助学生理解,这种教学方式,除了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听和说的模仿力之外,还将大大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
开辟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传统的日语教学,较多强调单一的语言学习,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训练,培养出的学生知识面较窄,视野和思路不开阔。所以,教学一定要紧密接近社会,接近实际,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上下功夫。学习日语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会就职于日资企业,这就要求在学校进行语言学习的同时。对日企文化也要有所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向学生传授有关日本企业基本礼仪的知识,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有规模的日资企业,让学生亲身感受日企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假期去日企实习,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在教学中。应注重开展第二课堂,比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成单词听写组、背诵组等。在学习日语发音知识时,可以开展日语歌曲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加深印象,增添学习的乐趣。可以定期举办日语沙龙、日语角等活动。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第三课堂就是将“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鼓励学生走出学校进入社会,同时教师也要走出校园,深入外面的世界,参加学术会议,考察相关学校,了解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要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日语多媒体教学有一定的优势。当教学过程涉及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知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摄像、声音等功能,从网上下载相关材料并进行处理,用以加强学生对信息的感性认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日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迅速提高。日语语法比较繁琐,日语的板书文字量比较大,传统教学需要大量板书,浪费了很多课堂时间。多媒体教学可以快速展示课文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对一些重点语法和单词还可以重点标识,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也可排除因看不见、听不清学生无法作笔记的弊病。这就要求日语教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尤其是多媒体的使用方法,善于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
网络平台的使用
学校可以建立精品课程网站,将各部门教师的优质课或示范课上传共享,鼓励教师创建教学博客或QQ群,这样既有利于部门内或跨部门教师交流教学经验,也有利于班级内或跨班级学生交流学习体会,促进师生的沟通。另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建立学生过程性评价系统,实现过程跟踪法评价学生。
学生过程性评价体系
通过改革,要实现如图2所示的过程性评价体系。
存在的困难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总体而言,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亟须解决以下关键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改革过程中的主要困难。第一,网络平台需要严密设计,更要稳定的技术支撑。第二。需要一定经费鼓励教师进行项目研究,安排教师参与技能培训,提升教学水平,带领学生开展专业实践。第三,需要多方努力实现校企合作,开拓学生眼界。
目前,中职日语专业的学生有相对乐观的就业前景,所以,中职学校如果能摸索出一套有利于学生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那日语专业的毕业生才能更自信从容地走出学校走进企业。
关键词:中职:日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性评价
中田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0)03-0047-02
日语专业的设立是我校的一项重要发展成果,进一步提高了我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实力,为我校语言艺术部的扩大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作为一项新生事物,日语专业教育中有很多困惑亟待解决。
日语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日语学习趋势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国际化社会的到来和中日交往的不断加深,日本的文化、经济、科技以及娱乐产业无不冲击着我国社会,从而使得对日语的需求和学习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盛时期。日前,根据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海外日语教育机构公布的海外学习日语人数的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共有133个国家和地区总计297万多人在进行日语学习。将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生数仅次于英语。
社会需求分析近年来,日资企业对中国的投资急剧增加,日本成为亚洲地区对华投资额最大的国家之一。大面积向我国转移的除了制造业外,还有金融、物流、零售等现代服务业。在此背景下,日企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日语尽管不是进入日企的必要条件,但近两年来,日语水平在日企人才衡量标准中所占的比重却有所上升。
“日语 技术”型人才短缺通常,日企的一些初级职位对日语要求不高甚至没有要求,而中、高级和管理职位对日语要求很严格。若想在日资企业中得到中、高级职位,日语交流能力一定要强。如果同时会英语和日语则更具优势。日企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语言要求相对较高。比如,日语客户经理首先需要精通日语,能直接和日本客户沟通交流。进行销售服务,最好还有行业工作背景。另外,制造型日资公司大多到日本当地采购原料,那些熟悉半导体、电子元器件、化工材料等采购工作且日语流利的人才相当抢手。
日语专业应届毕业生更受欢迎与其他企业不同。日企的一大特点是欢迎应届学生加入。选拔应届毕业生主要看学生的基本素质,这种素质包括学习能力、自控能力、协调能力等。日企不喜欢有过欧美企业工作经验的人,原因是“他们很不好带,融不进日本文化”。日企乐于招收大量应届毕业生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习惯自己培养人才,而不是随意挖人。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一般会先从日资企业的低层做起,慢慢积累经验。日企的这种用人模式,使得应届毕业生只要具备一定日语能力,就很容易在日企找到工作。
地域经济文化特点 珠江三角洲对外经济和文化活动频繁,需要大量外贸人才。但一些用人单位对中职实习生或毕业生工作满意度的反馈是:知识面相对狭窄、随机应变能力普遍低、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较差、工作效率不高。若能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职日语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势必对地区乃至全国外语教学带来深刻的影响。
改革目标与改革内容
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如下页图1所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的内容包括:(1)拓展实践类课程和活动。(2)将理论性课程改革成实践性课程或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开辟第二课堂,拓展学生实践的领域,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把学生放在社会的大熔炉中去锻炼。(3)打破重语言知识、轻文化知识的做法,慎重选用教材,认真准备授课内容,灵活布置课外练习。(4)邀请企业家、实业家、相关行业工作者讲学。他们的切身感受和事例是学生活生生的素材。
人才培养手段的革新
重视第一课堂,强调自主学习 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教师的说带动学生的听和说。在非自然语言环境下,学生在课堂上的听力训练主要依靠教师的说。特别是给非日语专业学生上日语选修课时,教学内容多为初级日语,受学生水平和词汇量所限。进行全日语式教学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大多用中文讲解,除举例和练习外,对于日语的使用极为有限。这种方式虽然可以使学生尽快理解和明确知识点,但却大大减少了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机会。传统的授课方式大多以单词和语法的讲解为开端,其后是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最后是课后练习以及知识点的检验。若对传统的授课模式稍做调整,开始时不急于讲解单词和语法,而是以自言自语或与学生对话、聊天的方式导人新句型,在遇到生词时,边说边在黑板上写下来,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变换词汇和句型进行替换练习,这样,一方面,可以不断刺激学生对知识点和生词的听力。另一方面,师生间的会话贯穿整个课堂,可以使学生从看、读上升到说。然后再用汉语对知识点和重点进行简洁的说明和确认。最后,设计情景会话,融入异域文化,巩固和检验知识点,在说明会话场景和要求时可借助箭头、图形以及日语汉字帮助学生理解,这种教学方式,除了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听和说的模仿力之外,还将大大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
开辟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传统的日语教学,较多强调单一的语言学习,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训练,培养出的学生知识面较窄,视野和思路不开阔。所以,教学一定要紧密接近社会,接近实际,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上下功夫。学习日语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会就职于日资企业,这就要求在学校进行语言学习的同时。对日企文化也要有所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向学生传授有关日本企业基本礼仪的知识,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有规模的日资企业,让学生亲身感受日企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假期去日企实习,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在教学中。应注重开展第二课堂,比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成单词听写组、背诵组等。在学习日语发音知识时,可以开展日语歌曲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加深印象,增添学习的乐趣。可以定期举办日语沙龙、日语角等活动。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第三课堂就是将“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鼓励学生走出学校进入社会,同时教师也要走出校园,深入外面的世界,参加学术会议,考察相关学校,了解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要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日语多媒体教学有一定的优势。当教学过程涉及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知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摄像、声音等功能,从网上下载相关材料并进行处理,用以加强学生对信息的感性认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日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迅速提高。日语语法比较繁琐,日语的板书文字量比较大,传统教学需要大量板书,浪费了很多课堂时间。多媒体教学可以快速展示课文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对一些重点语法和单词还可以重点标识,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也可排除因看不见、听不清学生无法作笔记的弊病。这就要求日语教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尤其是多媒体的使用方法,善于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
网络平台的使用
学校可以建立精品课程网站,将各部门教师的优质课或示范课上传共享,鼓励教师创建教学博客或QQ群,这样既有利于部门内或跨部门教师交流教学经验,也有利于班级内或跨班级学生交流学习体会,促进师生的沟通。另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建立学生过程性评价系统,实现过程跟踪法评价学生。
学生过程性评价体系
通过改革,要实现如图2所示的过程性评价体系。
存在的困难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总体而言,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亟须解决以下关键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改革过程中的主要困难。第一,网络平台需要严密设计,更要稳定的技术支撑。第二。需要一定经费鼓励教师进行项目研究,安排教师参与技能培训,提升教学水平,带领学生开展专业实践。第三,需要多方努力实现校企合作,开拓学生眼界。
目前,中职日语专业的学生有相对乐观的就业前景,所以,中职学校如果能摸索出一套有利于学生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那日语专业的毕业生才能更自信从容地走出学校走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