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低效競爭定製家具行業開啟整合之路

来源 :台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家裝行業,每一年都有不同的「關鍵字」。如果說「互聯網家裝」和「唯快不破」能成為2015年家居家裝行業的代名詞,那麼2016年的關鍵字可以概括為「互聯網家裝下半場」、「流量紅利消失」等,2017年則是「上市」、「整裝」和「全屋定製」。
  當下,我們正處於2018年中期,這半年來,「新零售」、「新技術革命」以及愈演愈烈的「全屋定製」是人們提得最多的關鍵字眼。
  在外界看來,定製家居是突然躥紅。殊不知,它早已是一塊大蛋糕。從2000年前後萌芽開始,經歷18年野蠻生長後,2018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280億元(人民幣,下同),這相當於拿下了整個家居市場10%以上的份額。
  小眾、低頻,且非標,定製家居何以長成而今的大象?
  雙引擎驅動
  2000年,來自法國的索菲亞將入牆壁櫃、移動門品類引入大陸市場。隨後,海外品牌如科曼多、史丹利、雅迪斯等陸續跟進,開啟了大陸家居單品類定製的先河。
  經過三四年的發展,大陸本土品牌如瑪格、尚品宅配等紛紛加入,它們為各自主營品類提供定製服務。此時,市場上出現了櫃體定製、移門定製、純實木定製等多派別單品類定製。
  但當時的定製,不過是根據消費者房屋的規格,提供不同尺寸的櫃體;若想設計一件別致的家具,還得找木匠。
  在單一品牌對應單一品類的初級階段,這個行業連標準的稱謂都沒有。直到2008年,瑪格提出「定製家具」概念,才將「定製」一詞推向大眾視野。隨後,雅迪斯的「全房家具定製」、尚品宅配的「全屋家私數碼定製」等概念相繼出現,行業開始認可「定製」稱謂,並嘗試往多品類甚至全品類定製邁進。
  市場小眾,當時逐漸熱鬧的定製家居,並未獲得主流市場的太多關注。2008~2009年,「定製家居」百度指數長期停留在個位數。改變這一局面的是2011年4月索菲亞上市,這直接助推百度指數走向波峰,創下的紀錄直到2017年才被打破。
  資本進入、品牌跨界,定製家居10年蓄能後,開始了野蠻生長。據廣東省定製家居協會統計,全大陸定製家居企業已超過2萬家,大型規模以上企業約200家。那麼,是什麼在催化這個市場的膨脹?
  房地產爆發,不能不談。2009年至今,全大陸商品房銷售面積平均增速在15%左右;加上近兩年全裝修政策在各地的實施,定製家居市場以15%~19%的增速在拉升。
  更重要的,還是市場需求轉變。辛福民在2003年辭去教師職務,創辦詩尼曼。在他看來,「消費者越來越懶了。他們在家裝時,就想給你一把鑰匙。等你還回鑰匙時,房子已變成想要的樣子。」於是,詩尼曼率先在衣櫃品類上推出定製服務,並實現連續10年增速達70%。
  家居市場的主力消費人群逐漸向80後、90後過渡,他們有更為個性化的家裝需求,並期望一站式消費,即在一個終端管道買到所有家具。辛福民表示,定製及全屋定製已是大勢所趨。
  據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市場對定製家居的需求,早在2016年就超過了2500億元。市場增量下,詩尼曼引進德國豪邁生產線,並在廣州和荊門佈局占地1000餘畝的智能生產基地。
  供不應求讓整個行業都在加緊擴充產能。據公開資料整理,2017年上市的尚品宅配、金牌、歐派分別將募集資金的45.72%、78%、85.44%用在了產能擴充上。
  資訊化門檻
  市場需求轉變與房地產爆發的雙引擎驅動,加速了定製家居的野蠻生長。但與所有市場一樣,野蠻生長的背後行業亂象必將顯露。
  穿梭於保利世貿博覽館的500多個展廳之間,抬頭一望,「定製」「全屋定製」等字眼掛在每個展廳的門楣,就連木工機械、配料等品牌都打上了「定製」旗號。
  「無定製,不家居」,更像是企業迫不得已的行銷選擇。畢竟,傳統家居市場增速繼2013年以來持續下滑,而唯獨定製家居連年看漲。
  名不副實的噱頭公司逐漸增多,貨不對板、延期交付等問題日益凸顯,定製市場被攪得一團亂。更有甚者,不少跨界新丁出於低成本、低風險等考慮,選擇拿來主義。它們直接將市面上銷量不錯的產品款式照搬照抄,變成自己的產品。
  有著14年從業經驗的瑪格董事長唐斌深知,不準拍照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在他看來,資訊化建設可能會壘砌更高防線,「定製行業沒有資訊化做支撐,企業就會像一朵沒有根的浮萍。」
  早在2005年,瑪格就開始研發自己的軟體系統,將銷售E平台、瑪格設計征服者、3D雲渲染平台、ERP管理系統等打通成一體化資訊製造系統。斥資4000萬元,瑪格最終將產品研發、資訊系統、製造平台等放在一條線上運作。
  唐斌透露,資訊化技術打通後,不只提升了對複雜產品的處理能力,瑪格一次性安裝合格率也即將達到80%,而行業平均水準不足70%。
  資訊化已經成為定製的門檻。近3年,業內首家上市企業索菲亞,重點優化了為線下門店配備的3D設計軟體。銷售人員可根據戶型圖,與消費者一起設計裝修方案,最終效果將以直觀的3D模型呈現,讓消費者直接看到屋子裝修後的樣子。
  「它能直接提高簽單率」,其行銷副總監高玉坤毫不避諱。 2017年,索菲亞營收達61.62億元,同比增長36.02%,而銷售環節的軟體優化為這樣的成績貢獻不少。
  但類似的案例,行業中難找幾個。在資金、技術、團隊的要求下,資訊化建設不過是頭部企業的遊戲。而一旦踏進資訊化門檻,頭部企業們便能通過技術迭代提升效率。馬太效應由此出現,行業分層凸顯,整合隨之而來。
  整合元年
  2017年,被廣東定製協會定義為「定製元年」。這一年,如顧家家居、小尼宅配等跨界融合加速;單品類定製向全屋定製轉型成為潮流;產能擴充也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面對一站式購物與拎包入住的大趨勢,市場參與者們開始在資本、產能、資訊化、管道、產品等領域佈局,走向「大家居」戰略。
  行業的整合才剛剛開始。百得勝執行總裁張健表示,2018年將是行業的整合元年。言下之意,定製家居領域大魚吃小魚的場景就要來了。
  張健認為,定製行業具有「服務在前,產品在後」的行業屬性,這與互聯網企業別無二致,必將遵循以規模促效率的規律。
  消費者對便捷省心的一站式購物青睞有加,誰能夠提供最全的品類,誰就能攬獲更大的市場。品類擴張成為企業必選,並助推產能陡增。
  須知,在供不應求的市場之下,產能就代表市場份額。更何況,全大陸範圍內越加密集的佈局,越能節省企業物流成本、縮短消費者收貨時間。用戶體驗的提升,又將帶來更多銷量,市場份額開始滾雪球。
  高市場份額最終緩解的,是個性化定製與規模化生產的矛盾。傳統家居以大批量、標準化的規模生產降低成本,而個性化定製成本高,在於一對一的生產解決方案。但資訊化技術迭代加上大規模訂單,能夠幫助柔性生產線在選料、切割調整和裝配上找到更多同類項。
  當同類項足夠多時,柔性生產線則無需一個訂單調整一次。這樣的調整頻率可能達到一天一次或一週一次,其生產效率則與傳統規模化生產無異了。
  最終的贏家不是笨重的大象,而是真正的高效者。「通吃」,不過是高效打敗低效的另一種說法。
其他文献
在這個高度碎片化的世界,我們每一個人如今都極度容易分心,每天,手機APP推送的各類資訊如洪水般將我們淹沒。  在數字干擾和資訊超載的今天,我們的大腦疲於運轉,注意力越來越難長時間集中,記憶的形成也受到阻礙。  面對種種分散注意力的事物,我們常常選擇躲開,專注一隅。這樣做當然有用,但又時常不夠。雖然專注無疑對提高效率和完成任務至關重要,但最近有研究顯示,大腦再怎麼專注,總是有限度的。好在我們還可以用
期刊
戰略是一個古已有之的概念,而戰略思維則是一個21世紀才出現的新範疇。出現戰略思維概念,是因為人們想從思維機理的層面探索判斷戰略優劣的標準以及形成優良戰略的程序和規則。  人類思維包括形象思維和概念性思維兩大類,其中的概念性思維又包括抽象思維、科學具象思維、戰略思維這3種。可見戰略思維是人類思維的一種,理解戰略思維首先需要理解戰略思維與其它思維形式的主要區別。  在事物變化緩慢和資訊不充分的時代,人
期刊
隨著互聯網與AI的革命,外部的大環境呈現顛覆性的變化,組織跟人的關係,同樣也在顛覆。還記得在小時候,聽到人家拿了美國護照總會覺得:哇!你是美國人好了不起歐,我也好想去美國。可是到了20世紀,「哇」的對象不一樣了,你是微軟公司,你在世界500強公司當高管,在谷歌、騰訊、小米上班的真是優秀呀!到了21世紀,沒有公司,沒有名片,沒有抬頭,大家更多討論的是個人,也因此更多人更願意成為斜杠青年,斜杠青年來源
期刊
為什麼1980年代人們都奔向小漁村深圳?因為深圳有改革開放新的市場機制。反觀搞「搶人大戰」的這些城市,暴露的是沒有本事改革,儘管改革的口號越喊越凶,新詞兒一組組、一串串地冒出來,但改革的動作卻依然沒有。  解析:  近10年中國正處於社會發展的徘徊階段,因為很多人不知道發展為何物。發展是要解決什麼問題?當前的發展,是要解決兩個時代的生產方式、兩個時代社會結構反覆運算的問題。說白了就是要剷除封建社會
期刊
台商甲對陸商乙既然已獲法院判決勝訴,如該判決確定,台商甲自可以之為「執行依據」,向管轄的執行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參見大陸《民事訴訟法》第224條第1款)。又大陸《民事訴訟法》第236條第1款規定: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台商甲在進行法院的強制執行應注意以下四點:  一、要求法院請被執
期刊
如今,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當下,中國民營企業又站在了十字路口,在雲計算,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助推下開始了新一輪的轉型。然而,要想擺脫「不轉型是等死,轉型是找死」的困境,僅僅靠應用這些新興技術是遠遠不夠的。  全球最大的管理諮詢公司和技術服務供應商埃森哲公司,調研了100位擁有豐富民營企業轉型經驗的中高層管理人員,並結合企業轉型項目的實踐經驗,指出民營企業在轉型過程中常會落入3大盲區
期刊
《小王子》中狐狸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對於企業來說,當決定為一個目標努力的時候,我們也需要儀式感來給開始賦予新的意義。  每年開工第一天,都會被媒体中老闆們發紅包刷屏,紅包越發越多,場面越來越壯觀,已經堪比春運,當然,红包越大也意味着企业的財源更是越發越紅火,是个双赢的好兆头。  儀式感必須要做足  開工老闆派發紅包的企業越來越多,實際上這種帶有儀式感的
期刊
案例重現  閑魚的前身是淘寶二手平台,為了吸引到更多的C2C,從淘寶中獨立出來,取消介入機制,將加入門檻降低。  這無疑給閑魚賦予了更自由廣闊的天地,然而缺乏介入機制後,售後服務的空白讓一些不法分子鉆了空子,線上與線下的脫節,讓灰色地帶超出了閑魚能掌控的範圍,這些缺憾讓消費者為之買單。是增加成本,加碼監測認證?還是提高門檻?這個難解的C2C難題極大的考驗閑魚等C2C二手交易平台方的運營智慧。  閑
期刊
從《京都議定書》到《巴黎協定》,將應對氣候目變化的標進一步推進到了2030年,全球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促進碳減排、發展低碳經濟、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  儘管國際壓力越來越大,但要讓企業真正重視綠色低碳,仍然還會有一個過程。近幾年政府深感環保問題的威脅,越來越強化在治理上的政策力度,當然會對企業形成關停的經營壓力,但仍然有很多企業在猶豫觀望,拖延解決污染治理問題;或
期刊
2017年IPO發行數量創下歷史新高,對於過去數年停停走走的IPO發審節奏來說,2017年IPO數量多且發行節奏快,投行業務的春天似乎已經降臨。  但2018年開始IPO發審節奏再一次出現了變化,先是發審委大幅提高了否決率,此後又通過現場檢查和設置隱形門檻等手段喝退了超過百家的排隊企業,眾多券商一時無米下鍋。與此同時,新業務也在衝擊著券商投行業務的格局,CDR(中國存托憑證)制度橫空出世,港交所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