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成为纳米科技领域重要贡献者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i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8月29~31日,2017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研讨纳米科技的未来。
  1974年,当日本科学家谷口纪男提出“纳米技术”一词时,科学家们对其未来并不乐观:尽管这是一种“奇妙的科学工具”,但预计未来25年内不会对主流电子技术产生任何影响。
  今天,纳米科技作为最具突破性的战略性前沿技术之一,已在材料、医疗、环境等领域引起颠覆性改变。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表示,一系列数据和成果显示,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纳米科学与技术进步的重要贡献者,是世界纳米科技研发大国,部分基础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纳米科技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的成效也已初具规模。
  纳米革命正在改变世界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本忠兴奋地说:“纳米光革命已经来临。”其实,不只是纳米光学,在制造、能源、生物、测量等领域,都在掀起纳米革命。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介绍,纳米科学是在纳米尺度,即从原子、分子到亚微米尺度之间研究物质的相互作用、组成、特性与制造方法的科学。它汇聚了现代多学科领域在纳米尺度的焦点科学问题,促进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孕育着众多的科技突破和原始创新机会。同时,纳米科技对高技术的诞生,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共同在会上发布了《纳米研究前沿分析报告》,基于科技数据统计机构科睿唯安公司的关键科学论文索引(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库,遴选出纳米科学的41个热点前沿和37个新兴前沿。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说:“我们相信,纳米科技正在深入到科技与社会的变革领域,向绿色、健康等国际前沿和国家需求的大方向发展,中国在世界竞争格局中逐渐占据优势地位,并具有改变未来发展秩序的潜力。”
  中国纳米科学走在国际前列
  白春礼至今仍然记得这样一个小插曲:十几年前,国内媒体做过一个节目,在大街上随机采访大家是否了解纳米科学。“我记得当时有位大娘说,是不是一种新大米啊!但现在,应用纳米技术的产品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白春礼认为,中国纳米科学在从跟踪、并行到领跑的过程中,走向国际前列。
  会上,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和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共同发布了《中国纳米科学与技术发展白皮书》。这些数据非常亮眼:中国纳米方面的论文产出由1997年的820篇增至2016年的5.2万余篇,中国目前贡献了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纳米科研论文,几乎是美国的两倍。中国科研机构表现更加突出,中国科学院已是全球纳米领域最主要的高影响力论文产出机构,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北京大学五家高校在前1%高被引纳米科研论文的总产出方面,也位列全球前20名。
  潘教峰介绍,通过内容分析、文献计量等方法,研究人员认为,中国在纳米科技领域已形成一批达到世界领跑水平的优势研究方向和优秀团队。例如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南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大學等机构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均有突出成果。
  中国将保持领先
  会上,科学家们一致认为,纳米科技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纳米研究前沿分析报告》分析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中国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纳米技术研发计划,发现各国对纳米技术的信心普遍增强,资金投入和人员投入普遍加大;各国将纳米技术列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解决重要问题的关键技术领域,能源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尤其受到重视。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科学家保持着清醒和冷静。唐本忠认为,纳米科技是一个前沿交叉科学领域,各方面的科学家应该“保持协作,互相欣赏”。《中国纳米科学与技术发展白皮书》对科学家进行的匿名调查也显示,多位科学家都持这种观点。有位科学家说:“纳米科学非常广泛,其本质就是跨学科的,这符合不同科学领域一体化的全球趋势。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跨学科合作。”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院士认为,中国纳米科研的前进,需要更多原创性研究。这一点,也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从中国情况看,更多是1到10的创新,但从0到1的突破仍十分罕见。
  如何打破纳米科技领域基础研究部门与产业部门的隔阂,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中国纳米科学与技术发展白皮书》调查显示,如何加强纳米科研成果的应用被认为是中国纳米科学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如何平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如何让产业界更多地加入到基础研究中来,将是中国未来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可能在三天的会议上得到解决,但大家将进一步凝聚共识,推动中国纳米科技的发展。正如白春礼所说:“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纳米科技在基础前沿领域能实现更多原创性突破,更多应用成果开花结果、落地生根,服务国家、造福人民,为中国早日建成世界科技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齐芳
其他文献
为响应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一群有满腔熱血的年轻人踊跃报名,他们想把青春洒在农村的田间地头,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农民早日脱贫。在这一群有梦想、有理想、有志向的年轻人中,有一个刚刚踏出学校大门的研究生,她就是山西省农业科技信息中心的一员——李娜。  入户摸底 制定计划  今年5月,李娜跟随扶贫小组驻扎永和县东征村,为了顺利开展山西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
期刊
科学导报讯 记者闫剑利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将煤炭转化成电、气、油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但要将煤炭剥茧抽丝般地拉成纤维却近乎异想天开。8月28日记者获悉,伴随着潞宝集团10万吨己内酰胺装置正式投产使用和向10万吨己内酰胺聚合切片拉丝项目的延伸,从煤炭中抽丝已不再是神话。这是全球第一个百分之百以焦化苯为原料生产己内酰胺的项目,也是国内首套焦化苯合成己内酰胺装置。它的运行,标志着山西省煤化工产业从煤炭产品
期刊
从8月30日在武汉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传来一条举世瞩目的消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將研制最高时速达4000公里的高速飞行列车,实现超声速“近地飞行”。  这么快的列车,有可能吗?有意义吗?受得了吗?带着这些疑问,新华社记者采访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高速飞行列车项目技术负责人毛凯。
期刊
目前,包括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在内,世界上仅有极少数几家企业对外宣布开展时速大于1000公里的运输系统研究。而且,国外企业的目标时速多在1000公里左右,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却把终极时速定在了4000公里。航天科工也是全球首个提出超声速地面运输系统的企业。  据毛凯介绍,高速飞行列车是利用低真空环境和超声速外形减小空气阻力,通过磁悬浮减小摩擦阻力,实现超声速运行的运输系统,是超声速飞行技术和轨道
期刊
在山西,疾病是重要的致貧原因,很多贫困农民大病不敢住院治疗。但随着山西实施医保改革,这种状况有望得到改变。  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山西省将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参保缴费救助、辅助器具免费适配救助、特殊困难帮扶救助等6项措施,努力解决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通过医保改革,山西医疗资源将更多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倾斜,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医保
期刊
目前是数字信息化的21世纪,图书馆也不可避免地进入这个新世纪。如今,网络随着不断发展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广阔发展并普遍存在于全球范围内,而数字网络化也即将成为图书馆的发展目标。因此,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犀利的信息情报意识已无法满足这个时代对一个图书馆员的职业要求,还需要掌握多重学习科目的知识结构,大量实践经验和较熟练的文献检索技能。在这个知识种类漫天遍野的时代,图书馆员还被要求在不计其数的知识
期刊
结核病是全球每年致死人数最多的传染病。鲁迅、契诃夫、肖邦、卡夫卡、雪莱……这些才华横溢的作家和艺术家,均因结核病而英年早逝。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布《2017年全球结核病报告》称,结核病仍是全球头号传染病。虽然近年来全球对抗结核病进展显著,但形势依然严峻。  报告指出,2000年至今,全球因防治结核病挽救了约5300万人的生命,结核病死亡率下降37%。不过世卫组织认为,“尽管有进展,但最新形势依然严峻
期刊
在忻州市保德县脱贫攻坚战场上,活跃着一支青年力量——保德县决战脱贫攻坚青年突击队。他们利用闲余时间深入贫困村落,送服务、送技術、送文化……得到贫困群众一致好评,也得到了保德县领导的肯定与支持!  青年突击队由保德县委书记温建军在召开的保德团县委青年座谈会上提议组建。保德团县委响应号召,仅仅两天时间,就将保德县机关、学校、公安、社区、企业、驻保单位、城区门店等各行各业的100名青年志愿者会集到旗下。
期刊
进入2010年,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微信的出世,使得雄霸网络十多年的QQ在短短几年时间几乎销声匿迹,随后出世的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百度百家号、一点号、APP等自媒体阅读软件体现着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方便阅读和零消费的优势,并影响着纸媒的发行量,广告收入大幅度下滑,许多纸媒争相推出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或者是同类的电子版本,想尽最大的力气保住自己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  老年报纸如何
期刊
山西吕梁山脉腹地,群山层叠、村庄寂寥,这里是中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8月21日下午,在吕梁市岚县王狮乡蛤蟆神村的群山上,一群年龄在60岁上下的老农头戴草帽,为沙棘林锄地松土。这些深度贫困人口的脱贫之路折射出中国式扶贫智慧。  山西是中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省份。在中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山西就有吕梁山、太行山两个片区。在煤炭经济下滑、区域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消除这片土地上的贫困不啻为一场战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