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梦”从这里开始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kuiyuxin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徽州环境优美,人杰地灵。不仅是徽商的发祥地,也是众多大家的宗亲故里。正因为有这样的地理和人文历史才孕育出了具有“徽州符号”的传世建筑。独特村落、祠堂、牌坊、庭院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建筑体系中的点点“璀璨的星光”。尤以古村落的结构、布局、功能、环境的协调和人文内涵为主要特色。宏村便是这些村落的代表之作。
  【关键词】徽州古村落 牛角村 人工水系 环保建筑
  “欲识金银气,须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诗句,诗中的黄白,指的是黄山与齐云山。至于“无梦到徽州”,不管后人有多少种解释,徽州的小小的村落和庭院,正是人们梦开始的地方。
  徽州,古称歙州,又名新安。古徽州一府六县,境内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人文荟萃。千百年来,中华文明在这块封而不闭、富而好礼的土地上薪火相传。徽州不仅是闻名天下的徽商发祥地,也是众多簪缨世族的梦里故乡。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人文背景,使那些规划缜密、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依山而建、临水而居的村落、庭院、祠堂、牌坊等建筑,成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凝聚建筑技艺、蕴含道德伦理、充满审美追求的“优质载体”和文化传承的“教科书”,成为镶嵌在皖南大地上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宏村,就是徽州古村落的典范。
  宏村,古称弘村,位于黄山市黟县,是汪氏家族聚居的场所,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从高处俯瞰,整个村落犹如一头悠闲斜卧在山前溪边的青牛,因此又被称“牛形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牛是勤劳和财富的象征,耸峙高昂的雷岗山如“牛头”,苍郁青翠的古树如“牛角”,村内错落有致、鳞次栉比的民居建筑是“牛身”,碧波荡漾的月沼、南湖分别是“牛胃”和“牛肚”,穿堂绕屋、九曲八弯的水圳是“牛肠”,河边的四座桥梁是“牛腿”。巧妙地利用地形地势,使村落和自然环境成为有机整体。
  宏村的规划、建造的形制和人工水系,是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由月沼、水圳、南湖组成的宏村水利系统,营造出亲水、近水的人居环境。水圳是宏村的生态一景,宽度适宜、深浅适中。布设的石步石阶,方便在狭窄处踏脚错身。为保證用水的水质,古老的乡规约定,只有在早上取过饮用水之后,浣洗的景象才能上演。从村头迎来的溪水沿着400多米长的水圳流进每一户人家,形成“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泉”的景象。密布全村的水网方便了村民的生活。如“牛肠”的水圳流入村中的“牛胃”月沼后,经过过滤,复又绕屋穿户,流向村外被称为“牛肚”的南湖,再次过滤之后,最终流入河流。这种巧妙的水系网络设计,丰富了村落景观,既有利于生产生活,也有利于防火、取水、排污的方便,还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实用功能。宏村也因此被誉为“世界上少有的古代有详细规划之村落”,被中外建筑专家称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颗明珠”“研究中国古代水利史的活教材”。
  “牛形村”的形成和宏村一位名为汪思齐的先祖密切相关。汪思齐,明朝永乐年间人,曾任山西运粟主簿。他知识渊博,在地理、水利、建筑等方面颇有建树,深受族人推崇和爱戴。15世纪初,汪思齐负责扩大宏村基址规划的重任,他不仅自己反复考察宏村及周围山川河流,还多次聘请名望很高的风水先生勘定周边环境,历经十年,才最终完成村落的规划。按照规划,先开凿水圳,引水入村,后开挖形如半月的水塘。月沼建成的150多年后,原有水利设施已不能满足生活灌溉和村落扩张的需要,宏村人又兴建了面积1.8万平方米的南湖。一条慢慢成熟的水系,不断延伸出宏村街巷的规模与深度。一座“山为牛头树为脚,桥为四蹄屋为身”的牛形村落初具规模。这无一不透露出古徽州人民的智慧,使建筑形态美与实用性统一起来,是对徽州古建筑的人文精神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关爱大自然”等思想哲学层面的一个生动体现。
  宏村的选址、规划和结构材料,讲究就地取材、顺其自然,体现出徽州古村落鲜明的地方特色。用于防火的马头墙,不规则的建筑立面显示出徽州建筑有着近乎天成的框架结构。马头墙以青瓦白垩为主要材料,制作简单,价格便宜。青瓦可防日晒雨淋,白垩抹墙可防水防潮保护墙体,极大地丰富了村落的立体轮廓线。宏村的街巷路面普遍采用当地盛产的青石、麻石铺成,既避免了雨天的泥泞,又增添了整个村落的古朴之色。用于建筑装饰的木雕、砖雕、石雕等徽州三雕也同样讲求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徽州木材资源丰厚,木雕主要以松、杉、银杏树为主;砖雕的原料是当地的泥土;徽州石材的丰富,为石雕艺术的开展提供了充裕材料。这些建筑材料的使用既可降低成本,又保护环境。
  除了建筑选材环保天然又不失功能性以外,徽州建筑结构上也做到了功能性与文化内涵的和谐统一。天井是徽州人生活的中心,宏村每家每户都有天井,村内的承志堂就建有大小天井九个。徽州的传统民居大多是“天井加合院”的布局方式。天井连接民居中的一厅两厢,敞开式厅堂。这种从自然到天井再到厅堂一气贯通的半开放式复合空间,使厅内见院,院内见厅,室内室外自然交融,高墙深院之内豁然开朗。天井的屋顶总是向自家院内倾斜,雨水从四面的屋檐流入,汇集于院落中的名堂,称为“四水归堂”,又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习俗。除了具有聚财的理念和文化内涵外,古老的天井还具有采光、通气、排水、防火、纳凉的功效。
  优秀的建筑是经济、政治、文化的概括,也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象征的集中体现,宏村无疑是中国历史文化和古徽州人民智慧结晶的优秀代表。随着时代的更迭,徽州古村落建筑逐渐演变成苏派园林建筑。苏派园林建筑和徽派古建筑变成了当下世界认同和关照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徽派建筑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天人合一的理念注入苏派、浙派建筑的血脉之后,那些小桥流水、层楼叠院、曲径回廊的和谐组合,那些青砖、灰瓦、马头墙等构建的灵动闪烁变成了今天全世界认识中华文明、认识中国最亲切的文化符号,对于中国古建筑的传承起到巨大影响,成为了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之一。
  在地域建筑差距越来越小的今天,不论走到哪里总能有地方使你感觉似曾相识。在钢筋和混凝土支撑起的现代城市里,建筑的地域性,文化内涵正和特色正慢慢消失,千城一面的弊端开始凸显。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如何保护、认识和发展这些建筑遗产变得相当重要。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又能体现出时代特性,在追求居住使用品质的同时又能考虑到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在体现功能的同时又能蕴含文化的传承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巨大挑战。我相信现代的建筑师们在创作新的设计时,能“温故而知新”,多去研究了解徽州古建或类似建筑群落的发展历史、文化内涵,一定会有新的领悟和传世之作。
其他文献
【摘 要】了解观众,熟悉观众,争取观众,为观众服务,满足观众的需求,是博物馆的根本宗旨。中小博物馆因为种种原因的限制,观众参观量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博物馆工作人员应从多方面着手,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  【关键词】博物馆 吸引 观众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博物馆事业的愈加重视以及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博物馆事业迈上了新台阶。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以文物和各类遗址为依托建立的博物馆、纪
期刊
【摘 要】扁担戏是中国民间的传统戏剧形式之一。我国现代社会是整体的历史进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会使一些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受到冲击,甚至面临灭亡。如扁担戏等一些渐趋消亡的民间艺术,正亟须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保护和抢救。扁担戏是现在中国仅存的单人木偶表演形式,是具有浓厚民俗韵味的微型木偶剧种。如今时过境迁,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亟待人们去守望与传承。  【关键词】扁担戏 传承 民间艺术  扁担戏,又叫五指
期刊
【摘 要】葛洪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学家、炼丹家、医药学家,在医学、药学等方面取得了影响世界的重要成就。葛洪博物馆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浮山景区内,主要由观众体验互动展区、葛洪生平事迹、青蒿素研发、鲍姑故事专题展区、葛洪医馆等部分组成,该馆充分运用展品、重要的文献资料、先进艺术手段和声光电设备等新科技成果,使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质量得到较大提高。2016年9月4日,葛洪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受到国家
期刊
【摘 要】中国历代收藏都以皇家为主,皇宫是古书画收藏的重心。从北宋开始,民间私人书画收藏渐入炽盛,世家大族、文人士大夫、达官贵人、富商巨贾、寺院僧侣等皆参与其中,更有书画鉴藏论著及私家刻帖在此时出现。米芾所著《书史》《画史》作为北宋时期私人书画收藏鉴赏、辨别真伪优劣的学问著作,对后世皇室与私人在书画收藏鉴赏上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本文以北宋时代私人书画收藏家米芾的书画鉴藏理论为基础,阐述了米芾在中国
期刊
【摘 要】傅山的草书书法是否为应酬作品,不应将具体的交易者的行为笼统称之为应酬,也不能将之作为评判傅山存世草书水准不高的依据。傅山的草书作品应为其真实水准的体现,这从傅山的哲学与美学主张及其性格本质可得出,因此我们评判鉴赏傅山的草书作品艺术水准应更加客观、辩证,这有利于理解傅山多种书法风格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也能更好地评判存世的傅山作品是否真的出自其本人之手。  【关键词】傅山 明末政治思潮 清初文
期刊
佳士得香港2017春拍总成交24.5亿港元  经过6天16场拍卖,佳士得2017香港春季拍卖6月1日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圆满落幕,成交总额高达24.5亿港元(3.16亿美元)。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魏蔚女士表示:“佳士得本季春拍表现强劲,并创造了不同品类的数项世界纪录。春拍周期间,共有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积极参与竞拍,其中新客户接近买家总人数的五分之一。”  北京荣宝2017年春拍斩获7.75亿元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带特殊信息的铜镜图片和实物为研究对象,分析铜镜图片和实物上遗留的铸造痕迹,提出了“纹饰雕版制范及技术进化论”“青铜镜进化树根图”,阐述了战末至宋早期青铜镜纹饰制作技术的演变。  【关键词】铜镜 纹饰 雕版制范 铸造  北宋早期青铜镜逐渐消失,伴随的纹饰制作技术也相继失传。因后世及之前无详细的文字资料记录,青铜镜纹饰制作技术成为千年之谜。笔者查阅近几十年来专家、学者关于西汉至北宋早期
期刊
【摘 要】文章以廊坊博物馆为例,基于对地域文化与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之间关系分析,从地域文化视角,并结合廊坊地域文化分析,探索具有廊坊地域特色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策略。  【关键词】地域文化 博物馆 文创产品 开发研究  一、基本概念  (一)地域文化概念  地域文化是指含物质和精神特质的区域范围内,有着区域性特色的文化内涵,包括所在地方不同时期的发展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以及独有的文化遗产和物质遗产
期刊
【摘 要】赣榆秦代置县,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境内保存有大量的墓葬、遗址、碑刻等文化遗存。盐仓城遗址是其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古城遗址,对研究赣榆历史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考古证实新石器晚期盐仓城附近已有人类活动,并在汉代建立起完善的城防系统。汉以后,盐仓城逐渐没落,约在宋代时彻底被废弃。在数千年社会变迁之中,盐仓城兴起与衰落,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这一古城遗址资源也值得我们去深入地思考
期刊
南京市违建房发现400多块明城砖  6月初,南京市宁海路街道城管中队在查处鼓楼区祁家桥16号一处违建房时,发现一面墙夹杂大量带着铭文的砖块,经鉴定是南京城墙上的城砖。城管部门立即暂停拆除,并将该情况向文物部门汇报,经协调,南京市明城墙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了现场查看,确认是城墙砖。  黑河城史纪元提前近500年  黑龙江省黑河市政府批准的“黑河市自然与文明千里行”项目,日前在爱辉区西岗子镇西沟古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