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根黑腐病防治药剂与用药期的筛选

来源 :中国植保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e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宜宾烟区烤烟根黑腐病发生较重,为筛选出对该病防效较好的药剂及其施用适期,开展了田间施药试验.通过调查防效发现,参试的4种药剂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烤烟根黑腐病的发生率和病情指数.其中,1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粉剂的防病效果最好,达到86%以上.不同时期施药试验结果表明,移栽时施用枯草芽孢杆菌+团棵期施用甲霜·锰锌处理的效果最好,对烤烟根黑腐病的病株防效为87.88%,病指防效为93.65%.
其他文献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名录》调整背景下,笔者对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野生动物栖息地被缩减和破坏,环境受到污染,人才缺乏,资金投入不足,违禁猎捕行为等问题.提出了应采取分区重点保护,加大宣传力度,适时监测野生动物,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等措施,以期进一步有效、有针对性地完善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方法及政策,推动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为明确河南漯河玉米田黏虫种群动态,于2006-2020年利用虫情测报灯对其成虫进行了系统监测.结果 表明,漯河市玉米田黏虫主要包括东方黏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和劳氏黏虫[Leucania loreyi (Duponchel)].灯下东方黏虫的种群消长动态出现2个高峰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和7月中旬;劳氏黏虫的上灯高峰主要集中在8月中旬至10中旬.近15年间,东方黏虫在各年均为黏虫混合种群中的优势种,但近年来劳氏黏虫年度诱蛾量和其在混合种群中的占比增加明显.
纳米农药有分散性好、利用度高的显著优势,是近年来农业生产的应用热点,其风险评估问题得到广泛关注.对氧化胁迫、免疫应答、遮光效应等纳米颗粒的生物毒性机制进行集中综述,同时分析了纳米颗粒在水、地质、大气、生物循环中的迁移、转化及其与自然环境中有机质、无机质的相互作用.为预防及降低纳米农药的施用风险,须在参照传统农药管理的基础上,结合纳米材料的颗粒特性制定新的风险管理方案.
2019年在四川邛崃开展了水稻主要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结果表明,应用性诱剂、生物农药对邛崃水稻主要病虫纹枯病、二化螟的防效分别为82.8%、81.4%,较常规防治区的农药用量减少86.4%,增产率高5.1个百分点,较空白对照区增产25.45%.
2017-2019年在安徽和江苏开展多次试验,以氟唑菌酰羟胺单剂及其复配剂为试验药剂,调查其不同使用时间以及与其他杀菌剂混用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结果 表明,使用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150~200g/hm2或275g/L氟唑菌酰羟胺·丙环唑悬乳剂183~367g/hm2均对小麦安全.单次施用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在小麦赤霉病中等以下发生年份防效可达90%以上,在中等以上发生年份防效也可达85%左右.275g/L氟唑菌酰羟胺·丙环唑悬乳剂的防效随用量增加而提高,以275~367g/h
2019-2020年,通过田间试验探究了两种喷雾助剂对除草剂的减施增效作用.结果 表明,在烟嘧磺隆+硝磺草酮、烟嘧磺隆+莠去津两组药剂均较常规用量减少20%的混施处理中,分别添加助剂激健或迈丝,药后15 d对藜和反枝苋、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总草的株防效分别超过87.5%、80.7%、85.8%,药后30 d的株防效分别超过72.9%、63.6%、78.6%,药剂处理区玉米产量增幅超过36.4%.添加激健或迈丝,可实现药剂减施后对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玉米的保产效果与常规用量相当.
近几年,河北省冬麦田杂草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地下害虫、土传病害的为害程度逐年加重,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对河北省34个县的深耕地块和旋耕地块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深耕25~30 cm可有效减少冬麦田病虫草害的发生.
于2020年在山东邹城应用害虫靶标系统和自动虫情测报灯,对玉米田间玉米螟发生动态进行监测调查.结果 表明,利用害虫靶标系统所监测到的玉米螟的种群动态与自动测报灯的监测结果基本一致,分别在6月中旬、7月中旬和8月中旬出现诱虫高峰,与田间玉米螟发生情况基本相符.害虫靶标系统的诱捕及自动计数效果均较灵敏,可以用于玉米螟的田间测报工作.
为明确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治小麦蚜虫的效果,在宁夏银川开展了田间喷雾试验,发现单次喷施该药剂450、900、1350 mL/hm23个剂量的处理,药后14 d对小麦蚜虫防效为71.8%~90.7%,低剂量处理的防效低于对照药剂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750g/hm处理,而中、高剂量处理的防效与对照药剂无显著差异.
为明确韦加JF01-10型植保无人机施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治早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设定不同的雾滴粒径、喷液量、飞行高度和助剂,开展田间施药试验,测定在上述喷雾参数影响下,氯虫苯甲酰药液在旱稻上的沉积量.结果 表明,各施药处理在旱稻上的雾滴沉积率为29.67%~47.36%;大雾滴沉积量为1.00 μg/cm2,沉积率为33.42%,低于小、中雾滴;雾滴沉积率随喷液量的增加而上升.调查各处理施药14 d后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发现,最适宜的雾滴是中雾滴,相应处理防效为80.67%;最合适的喷液量是1.5、2.0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