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状元村”的衰落

来源 :百姓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yl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天下的洼里村 (王巍/摄)

  山东泰山脚下的洼里村,是远近闻名的“状元村”。改革开放40年来,这个村子走出了9位博士、9位硕士,以及将近60位大学生。考学改变了他们个人的命运,但没有改变村子的命运。那些在城里做了教授、公务员的后生,却无法反哺更多,也无力阻止故乡的空心化。
  洼里村原来叫彭家洼,村里有320户、960多人,绝大部分姓彭。这个在当地被人们称为“状元村”的村子,是一个典型的“空心村”,农耕废弛、人员流失,走在村里,好半天才能见到一两个老人慢慢悠悠地经过,几乎没有年轻人留在村里。如果只是走马观花一般地路过洼里村,不会有人知道,这个村子就是远近闻名的“状元村”。

在这个有尊师重教传统的村子,家里再穷也要供孩子上学


  “这个是1978年考上清华的,他是我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现在是教授。这个是山东大学的博士后,这个是硕士……”洼里村会计彭淑禄手里,有一本打印的红色小册子,这些年来,所有走出村庄在城里安家落户的人,都在上面。
  改革开放40年来,洼里村出了9位博士、9位硕士,将近60位大学生。几年前,因为当地媒体一次偶然的报道,洼里村有了一个“状元村”的称号。其实,洼里村并没有高考状元,无论是任何意义上的状元都没有。之所以被称为“状元村”,是因为这里走出去了数量远超其他村子的大學生。
  这个有500多年历史的村子,曾经以出教书先生而闻名。据村委会主任彭乐冬说,旧时县太爷下乡经过洼里村的时候,都会主动“落驴”,以示尊重。村主任讲这个故事,似乎想证明,洼里村的尊师重教是有传统的。但在村里小学的老校长彭西庆看来,孩子们之所以拼命读书的原因只有一个——穷。
  彭西庆的儿子,是中科院的博士,他至今还记得当年供养孩子上学的艰难。那是1992年,彭西庆的儿子考上了师专,入学时要交700元。此时的彭西庆,已经当了12年小学校长,经济条件在村里算是好的,但依然拿不出700块钱,只好东拼西凑才借齐。后来,彭西庆的小儿子又进入山东大学读本科,入学时还要交1200元,彭西庆不得不再次借钱。
  彭兴坤已经60多岁了,为了供孩子读书,仍旧在外地打工。超过了55岁,建筑工地就不要了,极少的看门、看料场之类的工作,都得是老板的熟人才能干。彭兴坤只能到处打点儿零工,“有什么活儿,就干什么活儿。老人苦点,都是为了孩子有出息,以后再不受穷了。”彭兴坤的妻子说。
  彭兴坤的一儿一女,都是大学生。女儿读博士,去年刚刚毕业,在一所高校任教;儿子去年本科毕业,已经工作。
  彭兴坤的妻子不太愿意谈及那些年的艰苦,也不觉得她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彭兴坤的侄儿告诉记者,彭兴坤的孩子考上大学后,夫妻俩掏不出孩子的生活费,甚至在村里也借不到足够的钱,最终还是靠贷款,才能送孩子去上学。
  彭兴坤的妻子说:“我们自己哪儿能贷出来款,什么抵押也没有,还是托人担保才贷到。”前前后后,彭兴坤一家贷了6000元到7000元,一点一点的还,还了好些年才还清。
  彭淑庆的求学经历,或许是这个村子里所有大学生的一个缩影。1993年,彭淑庆小学毕业进入中学,要到乡里上学。“那时候国家经济已经不错了,但村里还是非常穷。我和哥哥两个人上中学,每周生活费加起来也就两三块钱。这点儿钱,不用说在食堂吃饭了,就连馒头都买不起。仅有的两三块钱,用来买圆珠笔芯、本子都很紧张。”彭淑庆说,兄弟两个人只能从家里带煎饼、咸菜充作口粮,“夏天热,不能带太多,爱坏;冬天冷,煎饼都冻硬了。”考大学时,彭淑庆选择了师范专业,因为每个月有70块钱的补助,他就是靠着这些补助,加上勤工俭学,才勉强完成了学业。

读书改变了农家孩子的命运,村里的小学却早就撤消了


  从彭兴坤家里出来,记者碰到了一位刚要出门的杨大姐。杨大姐的丈夫在广东打工,留下她在家里照顾上学的小儿子。
  杨大姐的女儿去年刚考上大学,她希望孩子毕业后,接着考研究生。“学历低了不行,找不到好工作,硕士都不行,最好是博士。”她说。或许是因为村里考出去的大学生足够多,也可能是村里重教的风气所致,许多村民都很重视学历,希望自己孩子的学历越高越好。但另一方面,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其实并不了解学历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会觉得博士后比博士的学历要高,留美的博士比博士后还高,有时候也会把山东大学和济南大学弄混。村里面走出去几十位大学生,但村民记得最清楚的,还是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中科院等极少数几个名字,大多数孩子究竟考上了哪个学校,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的家人才能说得清。
  不仅是杨大姐,村里的人们几乎都有着类似的观念,学历高了才好找工作。这样的逻辑简单而朴素,就是彻底离开穷困的乡村。而要想走出乡村,考学要远比打工好得多。“打工也行,但那是吃青春饭,就干那么几年,老了还得回来。而且现在结婚要房子、要车,得打多少年工才能赚到。考学出去就不一样,最起码工作轻松,不用风吹日晒,老了也有保障,一辈子的问题都解决了。”
  洼里村的小学,改革开放后,经历过3任校长,彭西庆是第二任,第三任叫彭淑德,如今也已经退休10多年了。村里的小学,也早就撤消了,如今改成了村委会。唯一还和当年的小学有关系的,只剩下院子里的两棵合欢树。
  彭淑德现在还记得,合欢树是1978年栽的,那时候他还只是个教员。如今40多年过去了,合欢树已经长得高耸入云,树荫遮住了小半个院子,而彭淑德已记不清他教过的学生中,到底有多少考上了大学。


洼里村小学第二任校长彭西庆退休后,一直和老伴生活在村里。他说,孩子们都在城里成家立业了,他们已经彻底和土地告别。(王巍/摄)

  村主任彭乐冬说,现在留在村里的人太少了,以前每年都有二三十个适龄学生,如今也就五六个,开不了一个班了。洼里村的孩子们,只好都去隔壁村的小学校上学。那是一个大村子,有2000多人,周边五六个村的孩子,都在那儿上小学。
  洼里村的孩子上中学,则要到乡里去上。杨大姐的女儿,就曾在乡里上中学,每两周回家一次,“那时候连公交车都没有,附近村里有大车的人家,定期接送孩子们,收很少一点儿钱。”后来,县里的中学招生,杨大姐的女儿看到招生启事后,自己跑去考试,被录取了,上学也就更远了。
  在老校长彭西庆家里,夫妻俩正在剥花生。他说,这是今年的种子,早年民办教师转正时,他们家里几乎就没有地了。仅有的一点儿地,种点儿花生之类,权作消遣,他的退休金足够他们老两口生活。孩子们都在城里成家立业了,偶尔回来,也不会再去地里,他们已经彻底和土地告别了。

现在村里的大部分土地,都已改种白杨树


  洼里村是典型的农耕村落,村里人世世代代以种地为生。虽然东临泰山,但实际上离泰山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泰山的旅游业,几乎不可能辐射到这个村子里。村子西面有一条河,叫做淘河,是汶水的支流,但远没有出过大汶口遺址的汶水那么有名。
  那山那水,对洼里村来说,都是靠不住的。和传说中的“教书先生之乡”相比,它还有一个更有可信度的称号“建筑之乡”,这是无数村里人出外打工,在全国各地的建筑工地上“拼”出来的。
  尽管洼里村的大学生很多,但也不是每一个读了书的孩子都能考上大学。考不上的,只能出去打工,“年轻人不会留在村里,更不愿意种地。”彭乐冬说。
  村里的大部分土地,都改种白杨树了。杨木质地疏松,不算是好的经济树种,从经济效益上看,还不如种粮食。村里的白杨树,长成后都是卖给附近的板材厂,板材厂切削、粉碎之后,直接压成制作家具的复合板。
  种树唯一的好处,就是它几乎不用看管。“七八年就可以卖了,中间很少需要照顾,人们可以腾出时间去打工。”会计彭淑禄说。
  对干不动农活的老人来说,种白杨树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只是不能以此为生。“真的老了,还是要靠孩子,地里的产出,补贴点儿还成,靠不住。”彭淑禄说。


洼里村考不上大学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守老人干不动农活,村里的大部分土地改种了白杨树。图为村民正在种树。 (王巍/摄)

  走在村里,路上背柴的、打水的,骑着电动三轮的,几乎都是老人。村里唯一的小磨坊,几个年迈的老人,正在这里粉碎饲料,材料是花生壳,在粉碎机上粉碎之后,可以喂猪、喂鸡、喂狗。除此之外,村里几乎没有任何发出声音的地方。
  考学走出去的孩子,意味着个人命运被彻底改变了,但村子还是那个村子,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出去的人偶尔回来,也帮不上村里什么忙。有时候他们也会给村里提一些建议,但最好的建议,就是让孩子们好好学习。”彭淑德说。
  走出去的学生们,对于日渐凋敝的故乡,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已经博士毕业两年,在一所大学里教书的彭淑庆说,“我们村里出来的学生,很多都在学术方面发展,都没有太大的能力帮助村里”。

“状元村” 振兴的无奈,可能是很多乡村在现代化转型中共同的困难


  在谈起洼里村的振兴时,村主任彭乐冬有些无奈,“还是要靠产业扶贫,但资源太少了,也就背后的那条河,整理整理,可能还会有点儿游客”。
  但即便这么一条河,也不是洼里村独有的,村主任的振兴计划,是否有成功的可能,依旧不可知。“这可能是很多乡村在现代化转型中共同的困难。”著名学者、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阳说,“任何农业社会在现代化转型中,都是以人口大规模流失为特征的,完成转型的标志,不是人口回乡,而是生产模式的转变。”
  出外的大学生,他们比村民更有知识、眼界,但同样抵挡不住传统村庄和传统农业的衰落。杨阳说:“我们还处在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直到今天,考大学依旧是很多农村孩子摆脱贫穷、迈向中产的最好途径。他们考上大学,不仅是从乡村走向城市,更是身份的变化,他们可以考公务员,可以进入大企业,可以不断地晋升。也就是说,他们变成了彻彻底底的城市人,不再是村里人,想要回报乡村,非常难。”
  学生们出走之后的乡村,又该如何振兴?杨阳认为,“还是要依靠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转为相对集约化的现代农业。至于人才的问题,乡村振兴也好,现代农业发展也好,确实都需要大量的人才。但吸引人才的方式,不是靠情怀,而是靠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支持,让愿意去乡村的人,可以得到和城市相同甚至更好的待遇,比如住房、保险、养老等。人才的流动一定是自由的、也是自愿的。只要乡村确实有吸引人的东西,且没有后顾之忧,自然有大量的人会去乡村发展。”
  (据《新京报》)
其他文献
我常去一家馄饨摊吃早点。这个小摊是一对中年夫妻经营的,无论春夏秋冬,他们都在固定的地方出摊。小摊很简陋,只是在空地上支起一个遮雨棚。碗筷、小餐桌、长凳等,都是随来随带,来的时候从三轮车上搬下来,走的时候收拾走。  我看得出来,他们过着很艰辛的生活。卖早点需要早早出摊,夫妻俩都是凌晨4点钟就起床收拾。不管天多冷或者多热,他们都要赶在最早一拨人上班之前把摊子支好,然后耐心等待顾客。晚上,他们都是挺晚才
期刊
沱江两岸的吊脚楼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了中华民族最淳厚的文化血脉和文化记忆,每当除夕的钟声响起,忙活了一年的中国人都会聚在一起守岁、吃饺子、放鞭炮……春节期间全球凡有中国人聚集的地方,都会举行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庆祝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觉得年的味道越来越淡的时候,而那些保存完好的古城里,依旧保留着最原汁的传统年味,成为春节里最热闹的地方。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些古城,
期刊
相依为命的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亚文化”侵蚀农村的背后,是“三留人员”的孤独寂寞精神空虚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这是以前用来形容农村空巢老人的。如今,在不少村民家里,没有电视机可以,没有无线网络不行。“三留人员”通常有大把时间可以消磨,当正能量文化不能占领时,“亚文化”就会悄然生起。  记者采访一个贫困户时,屋里有一老一小。老人72岁,坐在炕头上,正闭目听戏,手机里播放着地方戏,但仔细一
期刊
有这么一部经典著作,它曾经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革命者;它先后被译为20多种文字,畅销世界多国;甚至毛泽东主席也珍藏了一本,翻到破损还找人来修补!这本书就是《红星照耀中国》。 80多年长销不衰  1936年,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进入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探寻红色中国。历时4个月,斯诺遍访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等领导人,以及众多红军将领、普通战士与群众,用客观又不乏激情的语言,第一次让全世界人民
期刊
1945年5月,柏林城内一片混乱,早有传言称希特勒已于4月30日自杀,但没人能证实。苏军德语翻译叶莲娜·拉夫斯卡娅每天都配合反谍处(斯梅尔什)战友审讯被俘德国军官,试图找出线索,但一无所获。有一天,斯梅爾什处长戈尔布辛上校把叶莲娜叫进办公室,交给她一个神秘的红黑色小盒子,“你要用生命去保证盒子的安全,因为里面装着的可能是希特勒的牙齿”。  尽管当时德国电台已宣称希特勒自杀了,但盟国方面仍怀疑希特勒
期刊
鄧稼先和夫人许鹿希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直肠癌晚期去世,年仅62岁。邓稼先去世后的一天,二机部副部长赵敬璞请邓稼先夫人许鹿希到家里,交给一张她之前从未见过的照片。照片上,两个从头到脚被防护服遮得密密实实的人,站在空旷的核试验场上——高个子的是许鹿希的丈夫、两弹元勋邓稼先,旁边个子矮的是赵敬璞。空投核试验失败后,邓稼先直奔爆心观察  在核试验场留影纪念,是件很不寻常的事情。那是在上世纪70年
期刊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1368年—1398年在位)的画像。  古代官员的“工资”一般称俸禄,包括“俸”与“禄”两部分,关于二者的区别,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指出:“‘俸’等于现在的月薪,‘禄’有食物配给。”一般说来,“俸”主要以货币形式发放,“禄”发放的形式主要是实物,除粮食外,还有绢、布、炭等日用品,甚至还有花椒、盐、柴禾等。各代官员的薪俸标准,有很大差别。在人们印象中,唐朝、宋朝标准较高,而
期刊
在农村,许多留守女童要承担各种家务劳动。一名年仅4岁的农村留守女童,正在山坡上割草。她的眼神里,充满了对外出务工父母亲情的期待与渴望。  不可否认,农村留守儿童属于弱势群体。然而,在这一群体中,留守女童却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作为一个更加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女童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在学龄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家长往往将女孩留在家乡,选择带男孩进城接受更好的教育、享受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在大龄儿童中,情况却相
期刊
【案例】 江苏泰州八旬夫妇赵一和王兰,育有一子一女。2018年 2 月,女儿赵丙将其父带至銀行,将老两口全部积蓄 12万余元取出,承诺先替父母保管,实际上想占为己有。无奈之下,父亲一纸诉状将女儿告到法院,要女儿归还他多年积攒的养老钱 12 万余元。经过庭前的多次走访调查,法官终于清楚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女儿赵丙将父母的积蓄全部取出并据为己有,美其名曰“代为保管”。然而,此后无论父亲如何索要,女
期刊
下午幼儿园放学前,小秋在群里发了一通忧伤。说感冒前所未有的严重,而嫁的那个人,却一脸嫌弃:“就跟我没难受过似的!”  那个丈夫,为了逃避接娃的任务,杵着铁塔般的身子,矫情地在那里西子捧心有样学样地说自己也很难受……想想就非常有画面感。  只不过是需要安慰而已啊,却被他看成装腔作势、偷懒耍滑。这导致小秋严重怀疑,当初的婚姻誓言,什么无论疾病、贫穷……依然愿意娶她,都是戏精在婚礼流水线上说着玩玩而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