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干扰来自于干扰源,它们在仪表内外都有可能存在;本文简述了干扰的产生和抑制。
关键词: 仪表; 干扰; 产生; 抑制;
中图分类号:P634.3+6
仪表在工业生产的现场使用条件常常是很复杂的,被测量的参数又往往被转换成微弱的低电平电压信号,并通过长距离传输至二次表或者计算机系统。因此除了有用的信号外,经常会出现一些与被测信号无关的电压或电流存在。这种无关的电压或电流信号我们称之为“干扰”(也叫噪声)。干扰的来源有很多种,通常我们所说的干扰是电气的干扰,但是在广义上热噪声、温度效应、化学效应、振动等都可能给测量带来影响,产生干擾。
1 干扰的产生
在仪表外部,一些大功率的用电设备以及电力设备都可能成为干扰源,而在仪表内部的电源变压器、继电器、开关以及电源线等也均可能成为干扰源,干扰的引入方式主要如下。
1.1 电磁感应,也就是磁耦合
信号源与仪表之间的连接导线、仪表内部的配线通过磁耦合在电路中形成干扰。像我们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大功率的变压器、交流电机、高压电网等的周围空间中都存在有很强的交变磁场,而仪表的闭合回路处在这种变化的磁场中将会产生感应电势。
1.2 静电感应,也就是电的耦合
在相对的两物体中,如其一的电位发生变化,则由于物体间的电容使另一物体的电位也发生变化。干扰源是通过电容性的耦合在回路中形成干扰。它是两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1.3 附加热电势与化学电势
主要是由于不同金属产生的热电势以及金属腐蚀等原因产生的化学电势,当它处于电回路时会成为干扰,这种干扰大多以直流的形式出现。在接线端子板或是干簧继电器等处容易产生热电势。
1.4 振动
导线在磁场中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因此在振动的环境中把信号导线固定是很有必要的。
1.5 不同地电位引入的干扰
在大地中,各个不同点之间往往存在电位差。尤其在大功率的用电设备附近,当这些设备的绝缘性能较差时,这一电位差更大。而在仪表使用中往往又会有意或无意的输入回路存在两个以上的接地点。这样就会把不同的接地点的电位差引入仪表,这种地电位差有时能达 1~10 伏以上。通过静电耦合的方式,能在两输入端感应出对应地的共同电压,以共模干扰的形式出现。由于共模干扰它不和信号相叠加,它不直接对仪表产生影响。但它能通过测量系统形成到地的泄漏电流,这漏电流通过电阻的耦合就能直接作用于仪表,产生干扰。除一些脉冲电压能够作用于模拟电路外,还可以对数字电路产生干扰,这些脉冲电压的发生源是开关、电机、继电器等感性负载和产生放电的机器等。在了解了各种不同的干扰源之后,我们就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对应的措施加以消除或避免。
2 干扰的抑制
常用的干扰措施比较多,要想抑制干扰,必须对干扰作全面的分析了解,要在消除或抑制噪声源、破坏干扰途径和削弱接收电路对噪声干扰的敏感性这三方面采取措施。消除噪声源是积极主动的措施。比如插接件接触不良、虚焊等情况,对于这类干扰源是可以消除的。从原则上讲,对于噪声源应予以消除。但是,实际上很多噪声源是很难消除或不能消除的。例如有时候泵房中的仪表,泵运行时电机的电磁干扰就是不能够消除的。这时候就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来抑制干扰。
2.1 串模干扰的抑制
串模干扰与被测信号所处的位置相同,因此一旦产生串模干扰,就不容易消除。所以应当首先防止它的产生。防止串模干扰的措施一般有以下这些。①信号导线的扭绞。由于把信号导线扭绞在一起能使信号回路包围的面积大为减少,而且使两根信号导线到干扰源的距离能大致相等,分布电容也能大致相同,所以能使由磁场和电场通过感应耦合进入回路的串模干扰大为减小。②屏蔽。为了防止电场的干扰,可以把信号导线用金属包起来。通常的做法是在导线外包一层金属网(或者铁磁材料),外套绝缘层。屏蔽的目的就是隔断“场”的耦合,抑制各种“场”的干扰。屏蔽层需要接地,才能够防止干扰。
2.2 共模干扰的抑制
由于仪表系统信号多为低电平,因此,共模干扰也会使仪表信号产生畸变,带来各种测量的错误。防止共模干扰通常采取的措施如下:通常仪表和信号源外壳为安全起见都接大地,保持零电位。信号源电路以及仪表系统也需要稳定接地。但是如果接地方式不恰当,将形成地回路导入干扰。就是这种情况,两点接地,由于存在地电位差,因此产生共模干扰。因此,通常仪表回路采用在系统处单点接地。但是事实上,信号源侧对地不可能绝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可能彻底的消除地电位差引进的干扰。所以为了提高仪表的抗干扰能力。通常在低电平测量仪表中都把二次仪表“浮地”,也就是将二次仪表与地绝缘。以切断共模干扰电压的泄漏途径,使干扰无法进入。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将屏蔽和接地结合起来应用,往往能够解决大部分的干扰问题。如果将屏蔽层在信号侧与仪表侧均接地,则地电位差会通过屏蔽形成回路,由于地电阻通常比屏蔽层的电阻小的多,所以在屏蔽层上就会形成电位梯度,并通过屏蔽层与信号导线间的分布电容耦合到信号电路中去,因此屏蔽层必须一点接地。并且,信号导线屏蔽层接地应接近系统接地点。事实上,由于二次仪表的外壳为了安全一般接地,而仪表的输入端与外壳之间一定存在分布电容和漏阻抗。因此,浮地不可能把泄漏途径完全切断,必要的时候,通常采用的是双层屏蔽浮地保护。
参考文献
[1] 江秋斐. 变温环境下气缸静—动低值摩擦力的测试方法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1
[2] 谭飞亚. TEM接收线圈的研制[D]. 吉林大学 2010
[3] 张蕉蕉. 基于网络的螺杆泵性能测试系统[D]. 南京林业大学 2009
关键词: 仪表; 干扰; 产生; 抑制;
中图分类号:P634.3+6
仪表在工业生产的现场使用条件常常是很复杂的,被测量的参数又往往被转换成微弱的低电平电压信号,并通过长距离传输至二次表或者计算机系统。因此除了有用的信号外,经常会出现一些与被测信号无关的电压或电流存在。这种无关的电压或电流信号我们称之为“干扰”(也叫噪声)。干扰的来源有很多种,通常我们所说的干扰是电气的干扰,但是在广义上热噪声、温度效应、化学效应、振动等都可能给测量带来影响,产生干擾。
1 干扰的产生
在仪表外部,一些大功率的用电设备以及电力设备都可能成为干扰源,而在仪表内部的电源变压器、继电器、开关以及电源线等也均可能成为干扰源,干扰的引入方式主要如下。
1.1 电磁感应,也就是磁耦合
信号源与仪表之间的连接导线、仪表内部的配线通过磁耦合在电路中形成干扰。像我们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大功率的变压器、交流电机、高压电网等的周围空间中都存在有很强的交变磁场,而仪表的闭合回路处在这种变化的磁场中将会产生感应电势。
1.2 静电感应,也就是电的耦合
在相对的两物体中,如其一的电位发生变化,则由于物体间的电容使另一物体的电位也发生变化。干扰源是通过电容性的耦合在回路中形成干扰。它是两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1.3 附加热电势与化学电势
主要是由于不同金属产生的热电势以及金属腐蚀等原因产生的化学电势,当它处于电回路时会成为干扰,这种干扰大多以直流的形式出现。在接线端子板或是干簧继电器等处容易产生热电势。
1.4 振动
导线在磁场中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因此在振动的环境中把信号导线固定是很有必要的。
1.5 不同地电位引入的干扰
在大地中,各个不同点之间往往存在电位差。尤其在大功率的用电设备附近,当这些设备的绝缘性能较差时,这一电位差更大。而在仪表使用中往往又会有意或无意的输入回路存在两个以上的接地点。这样就会把不同的接地点的电位差引入仪表,这种地电位差有时能达 1~10 伏以上。通过静电耦合的方式,能在两输入端感应出对应地的共同电压,以共模干扰的形式出现。由于共模干扰它不和信号相叠加,它不直接对仪表产生影响。但它能通过测量系统形成到地的泄漏电流,这漏电流通过电阻的耦合就能直接作用于仪表,产生干扰。除一些脉冲电压能够作用于模拟电路外,还可以对数字电路产生干扰,这些脉冲电压的发生源是开关、电机、继电器等感性负载和产生放电的机器等。在了解了各种不同的干扰源之后,我们就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对应的措施加以消除或避免。
2 干扰的抑制
常用的干扰措施比较多,要想抑制干扰,必须对干扰作全面的分析了解,要在消除或抑制噪声源、破坏干扰途径和削弱接收电路对噪声干扰的敏感性这三方面采取措施。消除噪声源是积极主动的措施。比如插接件接触不良、虚焊等情况,对于这类干扰源是可以消除的。从原则上讲,对于噪声源应予以消除。但是,实际上很多噪声源是很难消除或不能消除的。例如有时候泵房中的仪表,泵运行时电机的电磁干扰就是不能够消除的。这时候就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来抑制干扰。
2.1 串模干扰的抑制
串模干扰与被测信号所处的位置相同,因此一旦产生串模干扰,就不容易消除。所以应当首先防止它的产生。防止串模干扰的措施一般有以下这些。①信号导线的扭绞。由于把信号导线扭绞在一起能使信号回路包围的面积大为减少,而且使两根信号导线到干扰源的距离能大致相等,分布电容也能大致相同,所以能使由磁场和电场通过感应耦合进入回路的串模干扰大为减小。②屏蔽。为了防止电场的干扰,可以把信号导线用金属包起来。通常的做法是在导线外包一层金属网(或者铁磁材料),外套绝缘层。屏蔽的目的就是隔断“场”的耦合,抑制各种“场”的干扰。屏蔽层需要接地,才能够防止干扰。
2.2 共模干扰的抑制
由于仪表系统信号多为低电平,因此,共模干扰也会使仪表信号产生畸变,带来各种测量的错误。防止共模干扰通常采取的措施如下:通常仪表和信号源外壳为安全起见都接大地,保持零电位。信号源电路以及仪表系统也需要稳定接地。但是如果接地方式不恰当,将形成地回路导入干扰。就是这种情况,两点接地,由于存在地电位差,因此产生共模干扰。因此,通常仪表回路采用在系统处单点接地。但是事实上,信号源侧对地不可能绝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可能彻底的消除地电位差引进的干扰。所以为了提高仪表的抗干扰能力。通常在低电平测量仪表中都把二次仪表“浮地”,也就是将二次仪表与地绝缘。以切断共模干扰电压的泄漏途径,使干扰无法进入。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将屏蔽和接地结合起来应用,往往能够解决大部分的干扰问题。如果将屏蔽层在信号侧与仪表侧均接地,则地电位差会通过屏蔽形成回路,由于地电阻通常比屏蔽层的电阻小的多,所以在屏蔽层上就会形成电位梯度,并通过屏蔽层与信号导线间的分布电容耦合到信号电路中去,因此屏蔽层必须一点接地。并且,信号导线屏蔽层接地应接近系统接地点。事实上,由于二次仪表的外壳为了安全一般接地,而仪表的输入端与外壳之间一定存在分布电容和漏阻抗。因此,浮地不可能把泄漏途径完全切断,必要的时候,通常采用的是双层屏蔽浮地保护。
参考文献
[1] 江秋斐. 变温环境下气缸静—动低值摩擦力的测试方法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1
[2] 谭飞亚. TEM接收线圈的研制[D]. 吉林大学 2010
[3] 张蕉蕉. 基于网络的螺杆泵性能测试系统[D]. 南京林业大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