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语文老师,往往在于他能以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教师课堂语言的运用。教学是一种艺术,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课堂语言的运用更称得上是细微之处也能见其奇妙了。
一、用什么丰富课堂语言
1.只有积累生活语言,才能丰富课堂语言
一个人的生活经验是发展语文素养的前提条件。阅读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语言文字信息激活生活积累,形成再现和再造表象的活动。所以茅盾说,读书应当一边读,一边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生中去看。萧乾则有阅读是用“库存”去兑取“现金”的巧妙比喻。就作文而言,生活是作文之源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语文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更要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目前,积累生活显得更为重要,因为现在的学生生活积累并不富有。这使他们很难理解那些内涵丰富的文字材料,中华民族的许多传统经典成了他们难以消化的“残羹冷炙”,影响了他们阅读的兴趣,削弱了积累的欲求,从而也影响了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儿童观察自己的生活,观察自己和周围人们的日常活动,扩展儿童对生活的体验和认识,帮助学生积累生活,是非常必要的。
2.重视现代信息传输,广览古典诗文
我们应该认识到,现时的积累应该区别于过去私塾时代的背诵,因为学生面对的文化语境已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中国曾经是诗的国度,“不学诗,无以言”。出口言诗,是当时文化人的“集体无意识”,相沿下来,知识分子言谈、交往、抒情、论政,都离不开诗──或者引用诗或者创作诗。在这种环境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是可能的。而现在,整个文化语境已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大众传媒文化占据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如果不作引导,只是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古典诗文,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因此,现时的语文教学在注重传承的同时,应该赋予古典诗文以新意,注重联系实际,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要重视现代信息的传输,尽可能地反映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和表达的愉快,引导他们主动阅读,广泛涉猎,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积累。
3.运用好课堂语言抓好几个环节
①语言要清楚
语言清楚就是说话明白,具有条理。说话明白是对教师语言的基本要求。而对语文教师来说,语言表达清楚这是必备条件。
②语言要准确
语言准确是教学语言的灵魂,语言准确,就要求教师能确切地使用概念,正确地表达知识的内涵,并且做到思维,推理清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语言不准确这种错误,所以,必须避免。
③语言要风趣
语文课无论是教学时间还是教学任务都在学校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是我们天天听,天天用的语言。学生应该喜欢学,教师应该容易教。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面对的现状是: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对语文课的兴趣锐减,这显然是极不正常的。原因很多,而我认为最重要的因素仍在于教师。我们的语文教师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的教师常常采取一味填鸭,千篇一律的课堂模式,这种死板、枯燥、无趣味、一成不变的方式,吞噬了学生的激情与好奇心。经常会听到学生的反映:“我们的语文老师上课照本宣科,讲起来没一点味儿。”“老师讲课像念经,一上语文课我就想睡觉。”“我一看见语文老师就头痛。”是啊,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我们的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对语文课还有什么兴趣可言。
④语言要简练
教师语言要“少而精”。但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用尽可能少的话来恰当地表达出要将的内容,学生难以明了、难以接受。
二、用好肢体语言是关键
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它通过身体各部分能为人所见的活动来进行表达和交流,也可称之为体态语或无声语言,它主要包括眼神、表情、手势、动作及姿态等。那么,如何发挥教师肢体语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呢?
1.善用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善用眼神的交流,才能把握课堂的气氛。小学生都很贪玩,当上课铃声响后,他们的注意力还没完全从课间活动中转移到课堂上来。在课堂中,每当我们教师注视学生的次数增多时,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就会提高,当发现有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时,我们不必直呼其名批评他,损伤他的自尊心,分散其他同学的注意力,而是用严肃而期待的目光提醒他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就能在不扰乱课堂秩序的前提下解决问题。
2.善用表情
面部表情是学生接受到老师最直接的肢体语言。教师的脸上表情能够显示许多信息给学生。教师好的脸部表情能传达真挚和温暖,使学生如沐浴春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自我表现能力,表现出良好行为;相反,教师脸部显露出不耐烦、厌恶和嫌弃的表情时,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欲,打击学生的信心,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即使教师个人在生活上有烦恼或不幸的事,也要注意掩饰,不能让学生有所感染,要面带微笑,亲切中带着鼓励,含蓄中透着启迪,幽默中交织着理解,以保持课堂上始终充满温暖的阳光。
3.善用手势
教师讲课时附以适当的手势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还可以增加课堂的感染力,加強老师说话的力度。当学生能正确回答问题时,教师伸出大拇指,表示称赞,或鼓掌表扬;当学生回答错时,教师温和地摸着学生的头,跟他说:“好好努力,下次你一定行。” 来鼓励学生等,这种种手势给学生的感受是“无声胜有声”的,倍加感动的,能激起表现欲的。
4.善用姿态
教师良好的姿态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觉感受,还能使学生心情愉悦,学习热情高涨,起到表率、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语文课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或角色扮演的需要,做出相应的姿态,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使者,语言表达是教师课堂劳动的特殊工具,一堂很生动的课却能自始至终使学生兴趣盎然,精神抖擞,即使是下了课,学生仍然会沉浸在余味之中。好的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因此,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课,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教学语言运用的技巧和艺术。
一、用什么丰富课堂语言
1.只有积累生活语言,才能丰富课堂语言
一个人的生活经验是发展语文素养的前提条件。阅读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语言文字信息激活生活积累,形成再现和再造表象的活动。所以茅盾说,读书应当一边读,一边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生中去看。萧乾则有阅读是用“库存”去兑取“现金”的巧妙比喻。就作文而言,生活是作文之源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语文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更要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目前,积累生活显得更为重要,因为现在的学生生活积累并不富有。这使他们很难理解那些内涵丰富的文字材料,中华民族的许多传统经典成了他们难以消化的“残羹冷炙”,影响了他们阅读的兴趣,削弱了积累的欲求,从而也影响了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儿童观察自己的生活,观察自己和周围人们的日常活动,扩展儿童对生活的体验和认识,帮助学生积累生活,是非常必要的。
2.重视现代信息传输,广览古典诗文
我们应该认识到,现时的积累应该区别于过去私塾时代的背诵,因为学生面对的文化语境已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中国曾经是诗的国度,“不学诗,无以言”。出口言诗,是当时文化人的“集体无意识”,相沿下来,知识分子言谈、交往、抒情、论政,都离不开诗──或者引用诗或者创作诗。在这种环境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是可能的。而现在,整个文化语境已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大众传媒文化占据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如果不作引导,只是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古典诗文,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因此,现时的语文教学在注重传承的同时,应该赋予古典诗文以新意,注重联系实际,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要重视现代信息的传输,尽可能地反映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和表达的愉快,引导他们主动阅读,广泛涉猎,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积累。
3.运用好课堂语言抓好几个环节
①语言要清楚
语言清楚就是说话明白,具有条理。说话明白是对教师语言的基本要求。而对语文教师来说,语言表达清楚这是必备条件。
②语言要准确
语言准确是教学语言的灵魂,语言准确,就要求教师能确切地使用概念,正确地表达知识的内涵,并且做到思维,推理清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语言不准确这种错误,所以,必须避免。
③语言要风趣
语文课无论是教学时间还是教学任务都在学校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是我们天天听,天天用的语言。学生应该喜欢学,教师应该容易教。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面对的现状是: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对语文课的兴趣锐减,这显然是极不正常的。原因很多,而我认为最重要的因素仍在于教师。我们的语文教师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的教师常常采取一味填鸭,千篇一律的课堂模式,这种死板、枯燥、无趣味、一成不变的方式,吞噬了学生的激情与好奇心。经常会听到学生的反映:“我们的语文老师上课照本宣科,讲起来没一点味儿。”“老师讲课像念经,一上语文课我就想睡觉。”“我一看见语文老师就头痛。”是啊,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我们的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对语文课还有什么兴趣可言。
④语言要简练
教师语言要“少而精”。但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用尽可能少的话来恰当地表达出要将的内容,学生难以明了、难以接受。
二、用好肢体语言是关键
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它通过身体各部分能为人所见的活动来进行表达和交流,也可称之为体态语或无声语言,它主要包括眼神、表情、手势、动作及姿态等。那么,如何发挥教师肢体语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呢?
1.善用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善用眼神的交流,才能把握课堂的气氛。小学生都很贪玩,当上课铃声响后,他们的注意力还没完全从课间活动中转移到课堂上来。在课堂中,每当我们教师注视学生的次数增多时,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就会提高,当发现有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时,我们不必直呼其名批评他,损伤他的自尊心,分散其他同学的注意力,而是用严肃而期待的目光提醒他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就能在不扰乱课堂秩序的前提下解决问题。
2.善用表情
面部表情是学生接受到老师最直接的肢体语言。教师的脸上表情能够显示许多信息给学生。教师好的脸部表情能传达真挚和温暖,使学生如沐浴春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自我表现能力,表现出良好行为;相反,教师脸部显露出不耐烦、厌恶和嫌弃的表情时,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欲,打击学生的信心,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即使教师个人在生活上有烦恼或不幸的事,也要注意掩饰,不能让学生有所感染,要面带微笑,亲切中带着鼓励,含蓄中透着启迪,幽默中交织着理解,以保持课堂上始终充满温暖的阳光。
3.善用手势
教师讲课时附以适当的手势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还可以增加课堂的感染力,加強老师说话的力度。当学生能正确回答问题时,教师伸出大拇指,表示称赞,或鼓掌表扬;当学生回答错时,教师温和地摸着学生的头,跟他说:“好好努力,下次你一定行。” 来鼓励学生等,这种种手势给学生的感受是“无声胜有声”的,倍加感动的,能激起表现欲的。
4.善用姿态
教师良好的姿态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觉感受,还能使学生心情愉悦,学习热情高涨,起到表率、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语文课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或角色扮演的需要,做出相应的姿态,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使者,语言表达是教师课堂劳动的特殊工具,一堂很生动的课却能自始至终使学生兴趣盎然,精神抖擞,即使是下了课,学生仍然会沉浸在余味之中。好的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因此,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课,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教学语言运用的技巧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