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文本解疑难 搭建支架历过程

来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383910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铁梅老师痴迷阅读写作教学,在“读写结合”上颇多探索,她是我见到的少有的作文教改的思考者、实践者、引领者和创造者。
  我听过她四次写作课,前三次听的是她的“读写结合”课。她或指导学生“描写细腻心理”,或指导学生“行文一波三折”。她立足课文充分挖掘文本的写作技法指导学生习作的做法,让我深受启发。研究“生活化作文”多年的我,对她深挖课文进行“读写结合”的思考和实践很佩服,但对她只重技法的走向又不免担心。我们的作文课堂太重技法传授,在“怎么写”上可谓用尽心思。实践证明,“写什么”永远比“怎样写”重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解决“写什么”这一前提问题,立足“怎么写”的作文教学很难奏效。学生写作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作文时抓耳挠腮,考场上捉襟见肘即是“技法立意”课堂“穷途末路”的明证。
  第四次观她作文指导课《冬日的阳光——从审题目到找材料》,发现她已华丽转身。她已经不再以“技法”立意课堂,以静态演绎推进课堂,而是立足于动态建构,注重归纳,将作文指导重点转向“写什么”,着力于引导学生对写作题目的充分审读,写作内容的充分挖掘,写作素材的充分寻找,写作过程的充分经历,即经历“前写作过程”——在学生习作之前充分经历审题、回忆、观察、记录、选材、积累等准备,热身暖场,注重习作素材和积累表达。依我浅见揣度,她的作文教学理念和课堂推进实践,可能代表作文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颇具引领价值。
  《冬日的阳光——从审题目到找材料》的引领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写作过程的充分经历
  “冬日的阳光”这样的比喻性题目,难度就像一块难啃的骨头,学生常常无从“下口”。刘老师选择这样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题目进行指导,有勇气,也显现了她对自己作文教学功力的自信。这个比喻性题目最难之处就在审准题意、挖掘内涵和材料选择上。在设计这节课时,刘老师确定了“审比喻义”“多维发散”“寻找素材”三个教学目标,精准地把握住了这个作文题目的重点和难点。在设计教学流程时,刘老师特别重视学生写作过程的经历。指导课之前,她就深入班级,获得了学生对“冬日的阳光”题意的原初理解和表现素材。指导课上,围绕“理解题目内涵”这一重点目标,层层深入地设计了这样几个环环相扣的审读活动:对比三则学生对题目的原初理解,引导学生经历审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原初的理解筛选、生发“冬日”和“阳光”的第一层次内涵;引导学生回忆所读绘本《最想做的事》,引入对“阳光”第二层次内涵的挖掘;学生比较“阳光”内涵的两个层次,在探究中发现“阳光”的第三层次内涵;最后总结“阳光”含义的四个角度,即“阳光来自他人,阳光来自自己,自己将阳光给予他人,阳光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给予”。“根据题意寻找材料”的课堂推进,也是通过设计环环相扣的学生活动,使学生充分经历材料选择的过程。课堂上这样的写作指导和过程经历,较为巧妙地化解了比喻性文题的审题障碍和选材难题,为后面学生个性化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写作文本的充分建构
  刘老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理解“冬日的阳光”题意和突破题目内涵,全没有我们平常所见的教师硬灌,这得力于她的多个写作文本的精彩呈现和充分运用。首先是学生写作文本的充分运用。“冬日”之“困难、挫折、被批评、无助、迷茫、矛盾、挣扎、伤心、失望、遭受打击、遇到坎坷……”之义,“阳光”之“鼓励、微笑、开导、温暖、理解、体贴、帮助、引导、开解、慰藉、关心、安慰……”之义的第一层内涵的获取,几乎全来自于学生最初文本理解的直接呈现或归纳启发。对“阳光”第三层次内涵“双向交流”的理解把握,则来自于对谭馨同学“在我最无助的时候别人给予我帮助,不仅使我感受到了温暖与阳光,别人也会感受到快乐和阳光”文本的把握和提升。其次是自然引入阅读文本诠释“阳光”内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前一天所读绘本《最想做的事》,在闲聊主人公布克的经历中,自然地将学生带入对“阳光”的第二层次内涵“自信、自强、努力、奋斗、拼搏、坚持、创新、认真、执着、信念、梦想、希望、付出、勇敢、乐观……”的理解。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将阳光给予他人,‘阳光’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给予”这一题意寻找表现素材时,教师在仿佛与学生聊天般的话语中,引出自己生活的素材——她给被老鼠戕害的吊兰浇水、施肥,精心呵护,吊兰顽强乐观蓬蓬勃勃的回报令人惊喜。教师写作文本的呈现,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深化题意内涵,更能给学生以选材、构思示范,可谓巧妙。
  三、学习支架的充分搭建
  支架式教学是近年来国外颇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强调教师必须介入学生的发展,以最近发展区作为介入的时空,为学生的学习支架,即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同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工具,促进学生积极地与材料、环境相互作用,主动探索。简而言之,学习支架就是为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搭梯子”,以促进学生一步步地接近并完成目标。刘铁梅老师“审比喻义”“寻找素材”这两个教学难点的精彩突破,全在于精心设计的学习支架的巧妙搭建。“审比喻义”,依靠学生、名著、教师文本,剥茧抽丝,逐层渐进,聚焦并归纳整理出三个层次的内涵解读,精心搭建学习支架自不必说。“寻找素材”这一环节的突破,学习支架的搭建也非常充分。首先确定寻找素材的“中心”和“场所”两大要素,尝试从中心或场所的角度给示例材料归类;其次比较两则材料,强调从“自身拼搏与努力”主题角度创新选材,从“双向甚至多向给予”寻找材料,并顺势介入教师素材文本启发学生;最后是几分钟的静默课堂,学生凝神细思寻找材料,然后在讲述、分析中进行课堂小结。这样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学习支架搭建,高效地解决了写作前的内涵解读和材料积累。长此以往,学生恐惧的作文“畏途”可能就变成了“坦途”。
  (作者系重庆市巴川中学教师。重庆市骨干教师,重庆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专家组核心成员。)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课教学所承担的社会功能可能远远大于中学其他任何一门学科,仅其应该发挥的德育功能就具有不可替代性。但长期以来,以单一应试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其结果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创造力几乎遭到毁灭性打击。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哲学、道德、伦理、法律、历史等人文学科内容的课程,怎样上好思想政治课?我认为需要教师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顶层
期刊
应中国兵工学会邀请,国际弹道委员会执行委员、地点委员会主席鲍曼(Dennis W.Baum)博士携夫人于6月4日-13日访问学会秘书处并考察了学会申办第25届国际弹道大会的工作进展情况。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不应仅仅关注到学生的身体健康,还应当围绕"身"与"心"的和谐发展发挥综合性的育人功能。为此,教师应当秉承"和谐"的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
江苏省江阴市璜土中学在“一切为了师生的充分发展”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的课堂模式“生本课堂”、育人目标“学有所长,自主发展”、办学策略“科研兴校,名师强校”都是以师生
江苏省洪泽中学依托自身资源优势,通过创设环境、开发课程、创新活动等举措优化文学教育生态,在课程基地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内涵。
【摘 要】深刻理解数学开放题的本质,领会开放性数学教学的理念和方法,用开放的思想分析教材、设计教法,驾驭课堂,以数学开放题为载体真正有效地开展开放性数学教学。以生为本,充分体现学生在数学习题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培养其数学思维水平,提高其数学创新能力,真正体现数学习题教学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高中数学;开放题;开放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提出一种动态加密技术在Ad—hoc网络中的应用,该方案的优点在于将加密以后的密文当作加密操作的一个种子密钥,有效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并将加密操作贯穿到通信系统中的全部过程以
【关键词】认知冲突;过程与方法;欧姆定律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8-0066-01  认知冲突策略强调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最近发展区的知识产生冲突。它是通过探究过程暴露原有知识结构的不足,在“愤”“悱”的心理状态下,激发学生合作探究、自我反思的一种教学策略。笔者在教学苏科版《物理》九年级“欧姆定律”时,主要采用了这一策略,通过创
整体思维是一种"通体相关的思维"。用在数学教学中,则体现在问题设计的整体性、知识建构的立体性和思想方法的系统性三个方面。它利于知识左右关联、上下贯通,让"会一题,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