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上海外企员工最风光,深圳的董事长年薪达50万,广东地区合资企业员工挣钱最多,济南汽车修理工年薪超过博士,成都学历高则收入高……
多数城市和行业年薪出现负增长
由于经济大环境的持续低迷,参与调查的群体总体薪资呈下降趋势。
2001年下半年薪资均值为39,777元(包括港澳台以及国外),大陆薪资均值为39678元;而在2002年,薪资均值为38303元(包括港澳台以及国外)。大陆薪资均值为37952元,比上年下降4.4%。
另外,绝大部分城市的薪资较上年都有所下降,而且大多数年龄段的薪资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由于全球的经济低迷,2002年全国就业走入低谷。人们的收入已经是非常缓慢地增长(1%),这一次,多数城市和行业年薪均值出现了负增长。
10%的人年收入不超过12000元
25%的人年收入不超过18000元
50%的人年收入不超过29000元
75%的人年收入不超过48000元
90%的人年收入不超过75600元
95%的人年收入不超过103800元
外企的收入依然独占鳌头
外企的收入依然独占鳌头,薪资平均数达到52935元,不仅远远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且比第二位的中外合营企业要高10%以上。政府机关从去年调查的最后一名上升至倒数第二,年薪的平均数有大幅的提升。
电信行业的薪资水平依然雄居榜首
电信行业年薪均值达到了52677元,高出第二位将近20%,但是较去年调查下降了将近5000元。第二位变成了医疗设备,年薪达到了47088元;电子技术43380元, 咨询/专业服务、管理/法律/财务/技术等42836元位于第3和第4。原来排第三位的计算机在本次调查中跌到了第5位,年薪均值为42533元;金融/投资/保险42478元,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烟草等 42311元,制药/生物工程41081元,运输/物流/快递39309元,市场/广告/公关38624元。过去风光无限的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在本次调查中跌至第13位,年薪均值37391元,年薪均值的降幅达到了16%。无论从年薪均值还是从年薪中位数来看,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均低于传统的耐用消费品轻工/家电/服装/纺织等行业的水平。政府/公共事业依然排在最后,年薪均值为23616元,但是年薪均值有了较大的上升。
互联网与电子商务行业风光不再
过去风光无限的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在本次调查中跌了9位,在34个行业分类中排名第13,年薪均值37391元,年薪均值的降幅达到了16%。其年薪中位数也仅为30000元。无论从年薪均值还是从年薪中位数来看,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均低于传统的耐用消费品轻工/家电/服装/纺织等行业的水平。互联网正经历着价值的回归。
公务员的薪资水平有较大提升
在本期调查中,公务员的薪资排名有所上升(从2001年调查的倒数第一名变为2002年的倒数第三),平均薪资也有了大幅度的上涨(涨幅达到30%)。与之相关的政府、公共事业(行业)的年薪均值也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2001年为23616元,而2002年为17993元)。
硕士的薪资均值超过了博士
在本期调查中,硕士的平均薪资达到了60618元,比博士的57991元高出4.5%。两者年薪中位数均为48000元。
外语能力对个人的薪资水平有相当大的影响
较高的外语水平将大大增加个人的竞争力。在本次调查中,外语能力达到“熟练”的参与者平均薪资水准达到了53378元,超过外语能力“中等”参与者将近15000元。而外语水平“一般”的参与者薪资仅有31211元。
整体薪金水平
整体来看:薪资均值为38303元(包括港澳台以及国外)。大陆薪资均值为37952元,比期下降4.4%。其中:除了10%的分位点之外,其余的分位点较去年水平都有所下降。
薪金变动
通过对变换职位前后薪资均回答的参与者的分析,80%获得了薪资的增加;但是有20%的参与者变换职位并不是出于增加收入的目的。
对通过变换职位而获得了薪资增加的参与者作进一步分析,发现这部分参与者通过变换职位获得了大约相当于原职位2.27倍(平均)的薪资收入。由此看来,通过变换职位提升薪资的作用是明显的。
薪金满意度
总体上来讲参与调查的人对目前的薪资状况不甚满意。无论何种单位,回答“一般,不太满意”均达到了55%以上。回答“不错,我非常满意”的只占所有调查参与者的0.98%。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认为“太少,与我的付出相差太大”占总数的21.85%。
其中,政府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不满情绪比较明显。在这3类单位中,认为“太少,与我的付出相差太大”的分别占27.16%、27.28%和27.42%。而外企和中外合营的此项比例只有16.34%和18.55%,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外企和中外合营在薪资待遇上更具吸引力。
学历的提高普遍上带来了薪资的提高,但同时对薪资的期望也提高了,因此更容易对薪资待遇产生不满情绪。本次调查中,博士认为目前薪资“太少,与我的付出相差太大”的比例最高。在本次调查中,硕士的薪资水平仅位列MBA之后,高于博士的平均水平,他们对薪资的满意程度相对较高,表示满意的比例达到了24%(包括不错,我非常满意;还行,我满意;我比较满意)。
居民收入整体调查
一、居民总体收入差距
目前,我国居民总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从总体上看,绝对收入都增加了,同时人们的收入差距也拉开了,城乡居民的收入结构已呈现多层次化趋向。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意味着一部分人绝对收入可能并没有下降,但相对收入下降了。收入差距的扩大,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收入阶层,也因此而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消费阶层。
据初步测算,处于金字塔顶端的高收入阶层,人口接近4500万,占城市人口的10%左右,占全体人口的3.5%左右。他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20000元,这个阶层的消费倾向最低,恩格尔系数已降至15%以下,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其所进行的消费是一种富裕型消费。
处于金字塔中部的中等收入阶层,总人口在4.5亿左右。其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人均纯收入在6000至7000元之间,这个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居中,恩格尔系数在35%左右,其消费正在从小康型向富裕型、从数量追求型向质量追求型转变。
处于收入“金字塔”底部的低收入阶层,总人口在7亿上下。他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或纯收入低于2000元,这个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但收入增长缓慢,恩格尔系数在50%左右,其消费尚处于温饱有余的阶段。在这个阶层中,还有8000万左右人均纯收入低于700元的农村人口,其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
二、城镇居民间收入差距
住户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近年来也有所扩大,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16上升至2000年的0.32,占城镇居民10%的最高收入户的户均年收入13311元,占10%的最低收入户年收入只有2653元,增幅是最低收入组增幅的7.8倍,差距已由1992年的3.26倍扩大为2000年的5.02倍,比1999年的4.6倍又有所扩大。从收入增速看,不同收入阶层收入增速呈阶梯式格局,即收入越高的群体收入增长越快,中等偏上收入的群体收入增长均快于全国平均增速。这意味着社会财富越来越向高收入的居民集中。不同收入群体分布形态不理想,低收入群体所占比重很大。从1994年和1999年的分布看,中等收入和中等偏上收入群体,合计只占总人数的28.62%;而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占总人数的64.15%。
三、农村居民间收入差距
不同收入水平、不同经营类型的农民,收入差距也有所拉大。少数高收入农户的收入在增长,多数低收入农户的收入增长不多甚至减收。1996-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500元以下的户数占农户总数的比例,由2.53%扩大到2.64%,人均纯收入在2500元以上的高收入户比例,则从24.67%上升到35.45%。将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按纯收入进行5等份分组,每组各占总户数的20%,2002年最低收入组农户和较低收入组农户人均纯收入分别是802元和1442元,分别比上年下降了6%和0.6%。中等收入组农户、较高收入组农户和高收入组农户人均纯收入分别是2005元、2768元和519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3.3%和6%。收入越低,增长越难。农村居民家庭的基尼系数由1996年的0.32扩大到2000年的0.35,表明农户间收入差距拉大。
四、高收入群体基本构成
为了解高收入群体的基本情况,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10个省市抽取了12000户高收入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城市高收入群体平均收入在25000元以上,其基本构成在不断变化。
1.从岗位角度看,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在城市高收入群体中的比例最大,占31%,其次为专业技术人员,占城市高收入群体的25.2%。知识与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出现了高素质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其收入也大幅度提高。
2.从性别角度看,男性在收入分配中的优势地位依然未被动摇,占城市高收入群体的73%,而女性占27%。
3. 从年龄角度看,30岁~50岁的人成为城市高收入群体的主体。高收入群体中比例最高的是30岁~40岁的人,占城市高收入群体的37%。其次为40岁~50岁的人,占城市高收入群体的31.3%。
4.从学历角度看,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平均收入最高,年人均月收入12000元左右。
5.从具体职业来看,私营企业经营者的平均收入最高。
多数城市和行业年薪出现负增长
由于经济大环境的持续低迷,参与调查的群体总体薪资呈下降趋势。
2001年下半年薪资均值为39,777元(包括港澳台以及国外),大陆薪资均值为39678元;而在2002年,薪资均值为38303元(包括港澳台以及国外)。大陆薪资均值为37952元,比上年下降4.4%。
另外,绝大部分城市的薪资较上年都有所下降,而且大多数年龄段的薪资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由于全球的经济低迷,2002年全国就业走入低谷。人们的收入已经是非常缓慢地增长(1%),这一次,多数城市和行业年薪均值出现了负增长。
10%的人年收入不超过12000元
25%的人年收入不超过18000元
50%的人年收入不超过29000元
75%的人年收入不超过48000元
90%的人年收入不超过75600元
95%的人年收入不超过103800元
外企的收入依然独占鳌头
外企的收入依然独占鳌头,薪资平均数达到52935元,不仅远远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且比第二位的中外合营企业要高10%以上。政府机关从去年调查的最后一名上升至倒数第二,年薪的平均数有大幅的提升。
电信行业的薪资水平依然雄居榜首
电信行业年薪均值达到了52677元,高出第二位将近20%,但是较去年调查下降了将近5000元。第二位变成了医疗设备,年薪达到了47088元;电子技术43380元, 咨询/专业服务、管理/法律/财务/技术等42836元位于第3和第4。原来排第三位的计算机在本次调查中跌到了第5位,年薪均值为42533元;金融/投资/保险42478元,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烟草等 42311元,制药/生物工程41081元,运输/物流/快递39309元,市场/广告/公关38624元。过去风光无限的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在本次调查中跌至第13位,年薪均值37391元,年薪均值的降幅达到了16%。无论从年薪均值还是从年薪中位数来看,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均低于传统的耐用消费品轻工/家电/服装/纺织等行业的水平。政府/公共事业依然排在最后,年薪均值为23616元,但是年薪均值有了较大的上升。
互联网与电子商务行业风光不再
过去风光无限的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在本次调查中跌了9位,在34个行业分类中排名第13,年薪均值37391元,年薪均值的降幅达到了16%。其年薪中位数也仅为30000元。无论从年薪均值还是从年薪中位数来看,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均低于传统的耐用消费品轻工/家电/服装/纺织等行业的水平。互联网正经历着价值的回归。
公务员的薪资水平有较大提升
在本期调查中,公务员的薪资排名有所上升(从2001年调查的倒数第一名变为2002年的倒数第三),平均薪资也有了大幅度的上涨(涨幅达到30%)。与之相关的政府、公共事业(行业)的年薪均值也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2001年为23616元,而2002年为17993元)。
硕士的薪资均值超过了博士
在本期调查中,硕士的平均薪资达到了60618元,比博士的57991元高出4.5%。两者年薪中位数均为48000元。
外语能力对个人的薪资水平有相当大的影响
较高的外语水平将大大增加个人的竞争力。在本次调查中,外语能力达到“熟练”的参与者平均薪资水准达到了53378元,超过外语能力“中等”参与者将近15000元。而外语水平“一般”的参与者薪资仅有31211元。
整体薪金水平
整体来看:薪资均值为38303元(包括港澳台以及国外)。大陆薪资均值为37952元,比期下降4.4%。其中:除了10%的分位点之外,其余的分位点较去年水平都有所下降。
薪金变动
通过对变换职位前后薪资均回答的参与者的分析,80%获得了薪资的增加;但是有20%的参与者变换职位并不是出于增加收入的目的。
对通过变换职位而获得了薪资增加的参与者作进一步分析,发现这部分参与者通过变换职位获得了大约相当于原职位2.27倍(平均)的薪资收入。由此看来,通过变换职位提升薪资的作用是明显的。
薪金满意度
总体上来讲参与调查的人对目前的薪资状况不甚满意。无论何种单位,回答“一般,不太满意”均达到了55%以上。回答“不错,我非常满意”的只占所有调查参与者的0.98%。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认为“太少,与我的付出相差太大”占总数的21.85%。
其中,政府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不满情绪比较明显。在这3类单位中,认为“太少,与我的付出相差太大”的分别占27.16%、27.28%和27.42%。而外企和中外合营的此项比例只有16.34%和18.55%,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外企和中外合营在薪资待遇上更具吸引力。
学历的提高普遍上带来了薪资的提高,但同时对薪资的期望也提高了,因此更容易对薪资待遇产生不满情绪。本次调查中,博士认为目前薪资“太少,与我的付出相差太大”的比例最高。在本次调查中,硕士的薪资水平仅位列MBA之后,高于博士的平均水平,他们对薪资的满意程度相对较高,表示满意的比例达到了24%(包括不错,我非常满意;还行,我满意;我比较满意)。
居民收入整体调查
一、居民总体收入差距
目前,我国居民总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从总体上看,绝对收入都增加了,同时人们的收入差距也拉开了,城乡居民的收入结构已呈现多层次化趋向。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意味着一部分人绝对收入可能并没有下降,但相对收入下降了。收入差距的扩大,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收入阶层,也因此而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消费阶层。
据初步测算,处于金字塔顶端的高收入阶层,人口接近4500万,占城市人口的10%左右,占全体人口的3.5%左右。他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20000元,这个阶层的消费倾向最低,恩格尔系数已降至15%以下,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其所进行的消费是一种富裕型消费。
处于金字塔中部的中等收入阶层,总人口在4.5亿左右。其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人均纯收入在6000至7000元之间,这个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居中,恩格尔系数在35%左右,其消费正在从小康型向富裕型、从数量追求型向质量追求型转变。
处于收入“金字塔”底部的低收入阶层,总人口在7亿上下。他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或纯收入低于2000元,这个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但收入增长缓慢,恩格尔系数在50%左右,其消费尚处于温饱有余的阶段。在这个阶层中,还有8000万左右人均纯收入低于700元的农村人口,其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
二、城镇居民间收入差距
住户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近年来也有所扩大,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16上升至2000年的0.32,占城镇居民10%的最高收入户的户均年收入13311元,占10%的最低收入户年收入只有2653元,增幅是最低收入组增幅的7.8倍,差距已由1992年的3.26倍扩大为2000年的5.02倍,比1999年的4.6倍又有所扩大。从收入增速看,不同收入阶层收入增速呈阶梯式格局,即收入越高的群体收入增长越快,中等偏上收入的群体收入增长均快于全国平均增速。这意味着社会财富越来越向高收入的居民集中。不同收入群体分布形态不理想,低收入群体所占比重很大。从1994年和1999年的分布看,中等收入和中等偏上收入群体,合计只占总人数的28.62%;而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占总人数的64.15%。
三、农村居民间收入差距
不同收入水平、不同经营类型的农民,收入差距也有所拉大。少数高收入农户的收入在增长,多数低收入农户的收入增长不多甚至减收。1996-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500元以下的户数占农户总数的比例,由2.53%扩大到2.64%,人均纯收入在2500元以上的高收入户比例,则从24.67%上升到35.45%。将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按纯收入进行5等份分组,每组各占总户数的20%,2002年最低收入组农户和较低收入组农户人均纯收入分别是802元和1442元,分别比上年下降了6%和0.6%。中等收入组农户、较高收入组农户和高收入组农户人均纯收入分别是2005元、2768元和519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3.3%和6%。收入越低,增长越难。农村居民家庭的基尼系数由1996年的0.32扩大到2000年的0.35,表明农户间收入差距拉大。
四、高收入群体基本构成
为了解高收入群体的基本情况,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10个省市抽取了12000户高收入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城市高收入群体平均收入在25000元以上,其基本构成在不断变化。
1.从岗位角度看,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在城市高收入群体中的比例最大,占31%,其次为专业技术人员,占城市高收入群体的25.2%。知识与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出现了高素质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其收入也大幅度提高。
2.从性别角度看,男性在收入分配中的优势地位依然未被动摇,占城市高收入群体的73%,而女性占27%。
3. 从年龄角度看,30岁~50岁的人成为城市高收入群体的主体。高收入群体中比例最高的是30岁~40岁的人,占城市高收入群体的37%。其次为40岁~50岁的人,占城市高收入群体的31.3%。
4.从学历角度看,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平均收入最高,年人均月收入12000元左右。
5.从具体职业来看,私营企业经营者的平均收入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