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有许多曾经感人的事不能感动我们的学生。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农业专家,历史名人,学生都很陌生,而对港台歌星却耳熟能详。对传统戏曲不了解却一味沉醉于流行音乐……这些都反映了传统文化的缺失。因此,我们疾呼要传承传统文化。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传承
那么,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呢?语文教学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原全国中学语文研究会会长,著名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膝,密不可分。多年来,我们对这方面的探索甚感不足,学习传统文化,使语文教学丰富多彩,不再是干巴巴的几条筋,还增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从小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的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精神污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
一、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
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不少传承传统文化的篇章。比如在诗词、古代散文小说等等,这些篇目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辉煌的文化成就,也传承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我们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手资料。语文老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用民族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对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以及对杰出人物的爱戴和崇敬,如教学《陈涉世家》,要让学生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面对残暴统治奋起反抗的无畏精神。学习《岳阳楼记》要让学生懂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美德。教学每个名篇要让学生讨论主题思想,这些不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吗?
二、以活动为载体,搭建传播传统文化的平台
通过实践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积淀。一是要求学生对有关的传统文化进行调查摸底,写出调查报告,分析现状,展望未来。这样的调查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二是组织学生过各种传统节日。如春节时,要求学生了解“年”的来由及各地过年的不同风俗习惯,记录每户人家有特色的春联等;清明时,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端午时,组织学生包粽子;中秋节时,举办诗歌朗诵会,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重阳节时,去登高秋游等。三是定期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读书会、辩论会、诗会、参观走访、听国学讲座等。四是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文化之旅,游览名胜古迹,亲身感受与体验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最后撰写考察报告。
三、利用综合性学习的形式
1.开设传统文化大课堂,加强基本人文知识训练。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利用学校的大课堂开设传统文学讲座,内容包括诗词曲赋鉴赏、儒家经典赏析,中国古文化、中华传统美德、中国民风民俗研究等。同时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训练,如书法、国画、作文、诵读、文学鉴赏、人物评传、文学常识等,将情感熏陶和审美情趣培养结合起来,将人格培养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2.感受春节、中秋节等民族风情。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语文实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有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与那些著名的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还可以看《屈原》,吟诗词、选艾叶、佩香囊、吃粽子……一个传统节日,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可以安排一个较长的周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气氛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3.体会传统戏曲的魅力。对于岌岌可危的中国传统戏曲,可以通过放录音机、放光盘等形式让学生欣赏,对于经典名段,让学生跟唱、让学生利用节假日、星期天到公园看别人吊嗓子,向别人请教学习,拜师学艺,鼓励学生到图书馆借阅传统的戏曲剧本,欣赏动人的故事,组织一个戏曲舞台,让学生排练节目,登场表演,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活动,相信中国传统戏曲一定会发扬光大,传承下去。4.把语文训练和人文素质教育和谐统一起来,将传统文化寓于语文教学中汉语是最富有诗意的语言,简单的几个字不仅表达了丰富的内涵,还可以营造优美的意境。如国画,在寥寥几笔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它们可以创造出悠远的意境。与学生交流是一种启发学生想象的好方法,能使他们融入意境之中,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有了这些传统文化的积淀,还怕作文不出彩吗?
四、利用主题班会形式
利用主题班会形式,教学生学会感恩。由于现在大多数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他们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意识差,不懂得感恩,为此可以召开以“学会感恩”为主题的班会。先向同学们介绍不同的感恩故事教育大家学会感恩,应感恩父母,是他们给予我们如此美好的生命,是他们辛辛苦苦挣钱供我们读书,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应感恩我们的老师,是老师传授知识给我们,启迪我们的智慧,让我们的人生更精彩。应感恩朋友,是他们在我们无助的时候,激励我们向上……学会珍惜,学会负责,学会有理想,学会善良,学会先人后己,学会无私奉献,通过这些活动,去领会感悟,这样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意义无穷。
五、利用特定日子
我们可以利用上学的第一天的第一节语文课,最先让学生学会手牵手,学会团结友爱。让他们懂得爱是相互的,在别人摔倒时扶一把,在自己落难时也会有人施以援手,试图培养一颗爱别人和感受别人爱的心。学会牵手,这可以让你感悟到,给别人一滴水,便是给自己一滴血液,给别人一点安慰,便是给自己一份快乐,给别人一个浅浅的小溪,便是给自己一汪深深的海洋。传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语文教学承载着太多的教育重担,传统文化的传承应当首当其冲。教师应当立足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增强民族认同感,加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使学生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有根有源,有底气的世界公民。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传承
那么,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呢?语文教学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原全国中学语文研究会会长,著名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膝,密不可分。多年来,我们对这方面的探索甚感不足,学习传统文化,使语文教学丰富多彩,不再是干巴巴的几条筋,还增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从小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的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精神污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
一、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
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不少传承传统文化的篇章。比如在诗词、古代散文小说等等,这些篇目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辉煌的文化成就,也传承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我们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手资料。语文老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用民族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对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以及对杰出人物的爱戴和崇敬,如教学《陈涉世家》,要让学生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面对残暴统治奋起反抗的无畏精神。学习《岳阳楼记》要让学生懂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美德。教学每个名篇要让学生讨论主题思想,这些不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吗?
二、以活动为载体,搭建传播传统文化的平台
通过实践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积淀。一是要求学生对有关的传统文化进行调查摸底,写出调查报告,分析现状,展望未来。这样的调查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二是组织学生过各种传统节日。如春节时,要求学生了解“年”的来由及各地过年的不同风俗习惯,记录每户人家有特色的春联等;清明时,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端午时,组织学生包粽子;中秋节时,举办诗歌朗诵会,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重阳节时,去登高秋游等。三是定期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读书会、辩论会、诗会、参观走访、听国学讲座等。四是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文化之旅,游览名胜古迹,亲身感受与体验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最后撰写考察报告。
三、利用综合性学习的形式
1.开设传统文化大课堂,加强基本人文知识训练。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利用学校的大课堂开设传统文学讲座,内容包括诗词曲赋鉴赏、儒家经典赏析,中国古文化、中华传统美德、中国民风民俗研究等。同时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训练,如书法、国画、作文、诵读、文学鉴赏、人物评传、文学常识等,将情感熏陶和审美情趣培养结合起来,将人格培养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2.感受春节、中秋节等民族风情。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语文实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有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与那些著名的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还可以看《屈原》,吟诗词、选艾叶、佩香囊、吃粽子……一个传统节日,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可以安排一个较长的周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气氛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3.体会传统戏曲的魅力。对于岌岌可危的中国传统戏曲,可以通过放录音机、放光盘等形式让学生欣赏,对于经典名段,让学生跟唱、让学生利用节假日、星期天到公园看别人吊嗓子,向别人请教学习,拜师学艺,鼓励学生到图书馆借阅传统的戏曲剧本,欣赏动人的故事,组织一个戏曲舞台,让学生排练节目,登场表演,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活动,相信中国传统戏曲一定会发扬光大,传承下去。4.把语文训练和人文素质教育和谐统一起来,将传统文化寓于语文教学中汉语是最富有诗意的语言,简单的几个字不仅表达了丰富的内涵,还可以营造优美的意境。如国画,在寥寥几笔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它们可以创造出悠远的意境。与学生交流是一种启发学生想象的好方法,能使他们融入意境之中,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有了这些传统文化的积淀,还怕作文不出彩吗?
四、利用主题班会形式
利用主题班会形式,教学生学会感恩。由于现在大多数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他们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意识差,不懂得感恩,为此可以召开以“学会感恩”为主题的班会。先向同学们介绍不同的感恩故事教育大家学会感恩,应感恩父母,是他们给予我们如此美好的生命,是他们辛辛苦苦挣钱供我们读书,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应感恩我们的老师,是老师传授知识给我们,启迪我们的智慧,让我们的人生更精彩。应感恩朋友,是他们在我们无助的时候,激励我们向上……学会珍惜,学会负责,学会有理想,学会善良,学会先人后己,学会无私奉献,通过这些活动,去领会感悟,这样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意义无穷。
五、利用特定日子
我们可以利用上学的第一天的第一节语文课,最先让学生学会手牵手,学会团结友爱。让他们懂得爱是相互的,在别人摔倒时扶一把,在自己落难时也会有人施以援手,试图培养一颗爱别人和感受别人爱的心。学会牵手,这可以让你感悟到,给别人一滴水,便是给自己一滴血液,给别人一点安慰,便是给自己一份快乐,给别人一个浅浅的小溪,便是给自己一汪深深的海洋。传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语文教学承载着太多的教育重担,传统文化的传承应当首当其冲。教师应当立足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增强民族认同感,加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使学生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有根有源,有底气的世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