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与能力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_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要“注重语文运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由此可见,探究是语文学科所应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
   自2007年起,课标版《语文考试大纲》也在原有“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五个能力层级的基础上,增添了“探究”能力层级。根据考纲解释: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其中“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探究”,包括“(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以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概括一下,主要是从“作品意蕴”“背景意图”“自我见解”三方面进行探究——既不是对信息的纯粹吸收,也不是单纯的艺术性的评说鉴赏。应对语文卷中的“探究”题,自然不能仅靠高三一年相关模拟题的强化训练;提高探究能力,应落实到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之中,其重中之重,则是师生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长期富有实效地探讨一个又一个疑难问题。尤其是文学作品阅读教学,须致力于培养探究的兴趣、能力,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明确其特点与基本理念,掌握探究的常用方法。
   这里,试结合苏教版《语文》必修一和必修二,谈谈如何在文学作品阅读中加强探究能力的培养。
   一、以典型的探究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首先,自然是切实利用好课文后已有的探究题。审读苏教版必修一、必修二中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不难发现每篇课文后基本设有探究性思考题。下面仅从必修二里择其要者,作一个归类:
   1.发掘意蕴型
   《最后的常春藤叶》——贝尔曼是个失意的人,作画四十年也没有什么成就,“他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他画的最后一片叶子是不是“杰作”?为什么?
   《祝福》——阅读鲁迅的《药》,联系初中学过的《藤野先生》和《孔乙己》,想一想《藤野先生》和《药》中的人们是怎样“看杀头”的?《孔乙己》中掌柜、酒客、小伙计是如何“看”孔乙己的?孔乙己是如何“看”自己的?《药》中的华老栓、康大叔、茶馆闲人、夏瑜的母亲是怎样“看”夏瑜的?《祝福》中鲁四老爷、鲁镇人又是怎样“看”祥林嫂的?你是如何看待鲁迅作品中“看”与“被看”背后的实质的?请和同学交流看法。
   《林黛玉进贾府》——脂砚斋评点“林黛玉进贾府”,有“总借黛玉一双俊眼中传来”之语。阅读《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进荣国府”、第三十九至四十二回“刘姥姥进大观园”,将它们和本文进行比较,讨论交流不同的“眼睛”所观察到的不同的生活风貌、人情世故。
   2.探讨意图型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两篇小说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的两个阵营,一个为保卫祖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安妮日记》等三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愿望,安妮最大的愿望是做记者或作家,《一个人的遭遇(节选)》中的索科洛夫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也有各自的生活追求。请想一想,这些普通人原来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们的命运又是如何被改变的,作者试图告诉人们什么。
   3.提出见解型
   《安妮日记》——安妮认为“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对此你如何理解?
   《荷塘月色》——文学经典是可以常读常新的,《荷塘月色》就是这样的作品。阅读下面的学习材料,再次研读作品,谈谈你对作品新的感悟。(“学习材料”包括钱理群《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等四则)
   《林黛玉进贾府》——清人脂砚斋对《红楼梦》中几个人物的出场作过评点,现代作家王蒙对这部作品的人物性格也作了评点。你同意他们的见解吗?请说说你的理由。(附有“甲组”“乙组”两组评点)
   不难发现,教材编写者注重引导高中生“联系已知”“结合材料”及“扩展阅读”,有意识地突出了在“比较”和“讨论交流”中探究的学习方式。
   其次,教师可针对课文,自行精拟思辨性强、思维含金量高的探究题。请看笔者就必修一、二课文设计的部分实例:
   《沁园春·长沙》——关于“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一种解释是“击水”即游泳;另一种认为“中流击水”是“中流击楫”典故的转化。你赞同哪一种理解?为什么?
   《获得教养的途径》——论述什么是真正的修养时,黑塞提出“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矛盾吗?为什么?
   《劝学》——文中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里的“物”究竟指的是什么?
   《前方》——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人的悲剧性实质——三重悲剧”?
   《我与地坛(节选)》——第二段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表意上有什么区别?
   《听听那冷雨》——文章标题能否改成“听雨”?为什么?
   《祝福》——如何看待祥林嫂“最后的疑惑”?这是“一个伟大的疑惑”吗?
   《林黛玉进贾府》——宝黛初次相会,宝玉得知黛玉没有“玉”后,就摘下那玉,狠命地摔去,并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你怎样理解这个情节的重要作用?
   自拟探究题,前提条件是教师自身具备探究的追求和能力。同时,既然名为“探究”,那么所拟题目就得体现探究的基本特点,具体包括:(1)问题的启发性——要能启发学生思维,给学生的思维以一种导向,使他们沿着这个导向探索下去。(2)问题的开放性——探究题的答案是相对开放的,以文本的某句话或某一点为触发点,要求以此为起点,联系文本作拓展。(3)答案的个性化——鼓励个性化阅读,即阅读过程中不受他人观点左右,渗透个性化的思考,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碰撞。(4)答案的多元性——因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模糊性、多义性,也因为观察问题、理解问题的角度有差别,学生有时会作出不同的却都符合要求的解答。
   为真正激活学生探究的兴趣,另有两点不容忽视:其一,部分探究题可来源于学生——这就需要培养学习者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认知的冲动性、思维的活跃性,以及勇于创造、追求真理的精神;其二,教师要善于营造自由、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观念、感受和体验。
   二、针对有价值的问题,课堂增设“探究”环节
   探究是一种在教师的组织、启发、诱导下,围绕具体的学习内容,学生开展有目的的表达、质疑、探索,以实现效果最优化的教学活动。文学作品教学“探究”的关键应该是,如何进行切合文本内容特点的“探究”,如何进行切合语文学科特点的“探究”,“探究”的旨归如何落实在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上。只有解决了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探究,才称得上是“有价值”的语文探究。
   为使阅读探究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具体操作时可尝试的两种做法是: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辅相成;主问题设置与小问题分解有机结合。例如针对必修二课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我是这样安排探究学习的:
   (一)课前预习——自主探究两个问题:
   1.小说中“我”被锯掉了双臂和右腿,如果写锯掉的是“双腿”,表现力上有无影响?为什么?
   2.以下两题,任选一题完成在作业本上:(1)疑义相与析(课文难点解析),要求选取文中两到三个疑难点加以解析,也可再提读不懂的一两个问题求解;(2)妙处亦可言(课文妙点揣摩),要求选取若干精彩之笔作评析。
   (二)课堂学习环节之一——交流预习所得,把握学生的认识程度;
   (三)课堂学习环节之二——师生共同选点探究。比如:
   1.第七段末句写到希特勒画像,有什么用意?第三十四段写“也许用不着我讲……”,为什么用“也许”这个词?
   ——表明各个城市都有;说明处处可见军国主义教育的痕迹。
   2.第四十九段写“我们都必须写下这段铭文”,“必须”有什么意蕴?
   ——典故“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原指古希腊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以此暗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我”能死死地记住这句话,并凭借这句话肯定自己眼下正是在母校,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3.文末让门房比尔格勒出场,有哪些作用?
   ——①提供了一个见证人(比尔格勒是“我”昔日学校生活和今日悲惨处境的见证人);②表明从小的到老的,一个都逃脱不了厄运;③突出了造化弄人的意味,是人生戏剧性的一种强化;④前伏后应,联系前文看,更觉文思缜密(前面多处写到“烟草”味)。
   (四)课堂学习环节之三——基于创作背景,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等方面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
   (五)布置作业——认真反思自己的预习作业,写得不到位的建议重写。
   又如阅读必修一散文《江南的冬景》,教师课前布置预习任务:文中哪些词语可揭示江南的冬景的特点?你认为其中具有代表性、概括力的两三个词语是什么?——这也带有自主探究的意味。课堂紧扣“在比较中凸显特征”“以精细的描写呈现画面”研习文本后,教师展示探究题:“有人认为,文中‘冬景’只是背景,在这个背景下作者抒写性情,向读者传达悠闲淡雅的生活情趣,写生活情趣才是文章主体。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考虑到该题难度不小,针对这一“主问题”,教师给出一系列小问题,以辅助学生顺利地发掘作品的意蕴。小问题包括:
   (1)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包括作者在内的“人”,算不算“冬景”?景中人的特点是怎样的?
   (2)第七段写“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又”字值得玩味,请说出其言外之意。
   (3)第八段段末说“比我这一枝愚劣之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篇末又写“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你怎样理解这两笔的含意?
   (4)具体说来,贯穿全文的是怎样的情感?
   三、在探究实践中悟出探究的方法
   探究,必须重视学习过程,可以说是“过程”重于“结果”。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形成以下理念:探究不是脱离文本的自说自话,不是断章取义的胡思乱想。探究的基础是文本,文本的意义具有多维的阐释途径,但意义本身(文本内涵与作者创作意图)具有相对稳定性;文学作品阅读中,生活阅历还不丰富、鉴赏水平有待提高的中学生,更重要的是学会领悟与吸收。换言之,文本解读虽有主观无限性的一面,但也有客观有限性的一面,应避免对一些传世名篇进行令人啼笑皆非的“创造性误读”。
   还要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比如“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以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重在立足文本。首先,要懂得“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指“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并善于从这些方面加以挖掘。其次,应丰富知识积淀,了解一些民族心理与人文精神(“民族心理”指民族的整个精神面貌,“人文精神”的内涵包括人的价值、人性的内涵与道德修养、人格尊严与社会责任心、人的生死及人的理想等方面)。最后一点,明确探究路径:留意文体特征;分析内容方面有哪些暗示;琢磨主要采用了何种表达技巧。例如“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林黛玉进贾府》中“摔玉”这一情节的丰富意蕴,可看出它既照应前文的“有时似傻如狂”“行为偏僻性乖张”,构成这一回目内容的高潮;又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人物塑造埋下伏笔(后来宝玉冷落《四书》《五经》,厌恶仕途经济,甚至把家庭给他的荣华富贵、娇妻美妾统统“摔”掉了);更重要的是这一“摔”,“摔”掉了中国封建社会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也“摔”出了黛玉的美(表现出黛玉在宝玉心中是何等的与众不同、光彩照人)。
   又如“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重在突出个性——要求立足自我,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获得自己的见解并发表看法,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具体可按“经”“纬”纵横结合的思路,寻求探究角度:“经”,从文章本身入手,将文本从内容(背景、对象、情节、环境、情理、主题)、结构布局、表现手法各方面横向铺开;“纬”,从题干给出的现象或事件入手,从本质(是什么)、原因(为什么)、影响(怎么样)、方法(怎么办)等方面深入思考。例如探究“祥林嫂有没有反抗精神”,无论是持“祥林嫂一生都在对自己的不幸命运进行不屈的反抗与灵魂救赎”的观点,还是以为“鲁迅正是从祥林嫂的‘反抗’中,最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女性灵魂里沉重的奴隶意识”,或是认定“其反击绝非出于理性的觉醒,只是一种本能反应,但尝尽了人生苦况的她在生命最后一刻,不能不产生疑问:为什么恰恰是她信奉、遵从的东西把她逼上了绝路”。阐述理由时,均须既“入”乎文内,又适度地“出”乎文外,以“经”“纬”交织的思路来对答。
  [作者通联:江苏太仓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项脊轩志》是明代作家归有光的散文名作。作者托物言志,悼亡念存,写出了青年主人公的襟怀抱负,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挚怀念。文章感情真挚,缠绵悱恻,情韵绵远,如品佳酩,醇香绵绵,余味悠长;又清新淡雅,不事雕饰,自然动人,如行云舒卷,似细流涓涓。   《项脊轩志》的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文散意凝   从写作时间看,本文并非在一个时期完成。从开头到“殆有神护者”,是作者在18岁时写的;“
细品当前的课堂教学,无论是观摩课,还是常态课,教师都会或多或少地存有预设。近来,拜读了北京大学曹文轩教授的一篇文章《自然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美学原则》,对其中的“预设与落空”颇有感触,聊以高尔斯华绥的《品质》为例,谈谈我对“预设”和“生成”的看法。  一、预设之险  1.教学目标之“一网打尽”。当前的课堂教学,教师往往习惯和自足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大
写作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是件让人头疼的事,不单是学生头疼,老师也头疼,特别是议论文写作更是如此。高考要求议论文写作做到材料丰富、表达生动、文句有意蕴,且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有启发性。但是学生们尽管绞尽了脑汁,写出来的作文却依旧是内容空洞、语言苍白、论证无力。如何让学生能相对“轻松”地写出高质量的议论文,成为中学作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果说要阐述的道理构筑了议论文的骨架,那么支撑观点的事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问题(这里包括教育与社会生活、教育与学习者的生活),—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是衡量现实教育成败的—把最好的尺子。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对生活世界作了深入的论述,他认为:生活世界具有先在的给定性,是“直觉地被给予的”、“前科学的、直观的”、“可经验的”人之存在领域。可见,生活世界包括人之生活全程。要谈“语文教学内容”选择问题,理应绕不开学生的生活世界,要选定语文教学内容,
现在的语文课堂越来越注重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语文教学通过各种方式将中华优秀的文化精髓溶进一代代人的血脉之中,铸就具有中华民族气息的龙的传人。“国学”属于语文学科所载之“道”的一个重要内容。  传统的语文教学,作为传播古老的华夏文明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有用之才。然而,面对现代化教育改革匆忙的步调,这位曾经为中华民族发展摆渡的老人,她那蹒跚的步履遭到时代的质疑。我们有必要还原古代教育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关于选修课程的设计与教学”中明确要求:“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但从教学现状来看,许多教师关于选修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其实是对必修课程的重复,比如作为文言读本的《〈史记〉选读》,要求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归纳重点文言词,进行文本大意的疏通。即使有一些鉴赏陶冶,也终会止步于“引导探索研
【评议论著】 胡根林《追求高品质的语文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年12月。   【内容提要】 所谓追求高品质的语文教学,实际追求的是有品性、品位和品格的语文教学,是价值、效果、效率和魅力相统一的语文教学。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提高语文学科的学术含金量,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并最终体现于日常的语文课堂之上。   程红兵先生在为胡根林博士新作《追求高品质的语文教学》撰写的序言中,对该书关键词“品
《最后一课》中某些语句读来疑点重重,令人费解。  “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  “轮到我背书了。天啊,……可是开头几个字我就弄糊涂了。”  我们一年级的小学生对母语会这样一无所知吗?怎么感觉小弗郎士学法语就跟我们初学英语时一样,基本上什么都不懂呢?  如果说小弗郎士是个贪玩不爱学习的学生故而没有学会法语,再看成人:  “郝叟老头儿跟初级班一起拼这些字母。”  如果说郝叟
本文的标题是“三棵树”。这本来是一个地名,与本文的主旨原本毫无关系,作者却用它作为文章的“导入”,也就是引子。其实引子本身并没有多少内涵,但是,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三百多字的篇幅里,先后七次说到“三棵树”,这是不是有点重复,有点啰嗦了?然而,读者却并没有这样的感觉。这是因为,这是一篇抒情散文,表现了一种隐隐约约的怅惘。这种怅惘非常深,所以才反反复复地念叨。即使这样念念叨叨,作者却仍旧说“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袁行霈先生说:“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开始,进而至于意象,再进而达到意境,复进而臻于风格……”赏析语言是诗歌鉴赏最基础的一步,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也许是最重要的一步。因为中国诗歌语言讲究含蓄意蕴、言简意丰,所以,这就需要考生推敲字词,品读诗语,披文入情。  一、推敲“炼字”之传神  一首诗词当中,常常有一个或几个耐人寻味的关键词,这些往往就是“诗眼”和“词眼”,它既与语言有关,又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