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到纸制媒体竞争空前激烈,互联网日益繁盛,更重要的是价值多元化,资讯海量化、阅读碎片化等前所未有的因素影响,青年刊物出现了整体滑坡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青年》如何继续扮演青年意见领袖的角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性课题。对此,总编辑胡守文的观点是,团刊是伴随着党和团的成长壮大而得到发展的,党的数名领袖人物都曾担任过这本杂志的主编,新中国成立后,从这个杂志走出去成为部级领导的大约不下十人,因之,她的历史特殊、地位特殊、影响特殊。团刊的旗帜不能丢……既然保持了团中央机关刊的身份不变,那么,在改刊中,我们应当保留什么,改变什么呢?经过激烈讨论,编辑部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要保持青年团特点,保持刊物里青年人的朝气。这是刊物的内在要求。在改刊过程中,我们愈发觉得话题策划是选题策划的细化和深入,是由对读者的呵护进入到心灵抚摸的通道。这是关乎读者心灵“痛”和“痒”的多侧面的对某一问题的探讨,是使期刊引起读者参与兴趣的绝佳招数。
【关键词】团刊;接班人;读者的“痒处”
导语:提起《中国青年》杂志的过去,自豪感总会油然而生。
毛泽东三次为她题写刊名;周恩来对她有求必应;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几乎都在这本杂志上留下传世之作。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荣耀?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重要一点就是,《中国青年》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扮演着青年意见领袖的角色,成为引领青年的一面旗帜。
在她的报道下,雷锋、王杰、张海迪这些优秀青年影响了几代人;在国人思想混乱迷茫之际,《中国青年》率先推出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的文章;在思想解放初期,她又掀起一场搅动全国的“潘晓讨论”……可以这么说,每当历史走到关键节点,《中国青年》总会成为青年群体的意见领袖,引领青年做出正确选择。
如今,青年刊物出现了整体滑坡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青年》如何继续扮演青年意见领袖的角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性课题。
一、团刊这面旗不能丢
2007年5月,团中央分管部门提出《中国青年》要探索机关刊走市场的路子。此时,国内青年期刊的整体局面是,基本都是各级青年团主办的,长相差不多,内容也大致相同,这种缺乏个性的同质化倾向,使得青年期刊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即使曾经影响无数青年、大量文章被转发的《中国青年》也逐渐失去特色,于是,改刊成为《中国青年》的当务之急。
团中央机关刊的身份,曾经让《中国青年》无比荣光。如今,当她走向市场时,这样的身份标签却成了某种制约。市场经济下,团刊的旗帜还要不要扛?成为改刊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对此,总编辑胡守文的观点是,团刊是伴随着党和团的成长壮大而得到发展的,党的数名领袖人物都曾担任过这本杂志的主编,新中国成立后,从这个杂志走出去成为部级领导的大约不下十人,因之,她的历史特殊、地位特殊、影响特殊。团刊的旗帜不能丢……
既然保持了团中央机关刊的身份不变,那么,在改刊中,我们应当保留什么,改变什么呢?经过激烈讨论,编辑部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要保持青年团特点,保持刊物里青年人的朝气。这是刊物的内在要求。
变的事实什么?是形式、内容、风格,是不适应市场的部分。正如胡守文总编辑指出的,我们杂志的现有发行量,80%靠团内的公款订阅,公款订阅的比例如此之大,不就是一个市场吗?
显然,《中国青年》的有效读者已经浮出水面,他们就是团机关组织和负责干部。也就是说,能够解决刊物命运的,是青年中的高端人群,是团干,是青年干部。由此,我们需要反思的一个问题是,以18-35岁的青年群体来作为我们的读者对象,这样的划分办法是有问题的,因为这样的年龄跨度,看什么杂志的都有,怎么可能都是《中国青年》的目标读者呢?
既然抓住了问题的核心所在,我们改刊就有了方向和主心骨。即,坚持机关刊物本色,坚持团刊特色,肩负培养和造就党的事业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向着发现、培养,塑造接班人的方向努力。
二、为“接班人”服务
既然改刊后的《中国青年》把目标读者锁定在“接班人”上,那么,栏目策划就必须围绕这个群体的实际需要展开。
栏目策划,对于杂志来说,就是根据办刊宗旨和编辑人员的业务专长,对刊物版面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分配。对于读者来说就是提示内容,引领读者阅读刊物。栏目要做到主次搭配得当,纵横交错适度,并能做到发挥栏目之间的关联性、互补性,为突出刊物的特色和个性服务。精当的栏目编排,好比一幅构思巧妙的扇面图,可分可合,分开看每个扇面可见人物,山水亭榭,红花绿叶,打开看就是一幅完整的精美的图画。
以《读者》为例,该杂志一般设有10个栏目,并列为主,交叉为辅,体现了期刊内容的主体性和兼顾性,为表现人性美为主,兼有生活常识,世界知识,科技知识以及幽默小品。《知音》一般设有17个栏目,其中12个栏目只有一篇文章,6个栏目也只有2篇文章,栏目的作用在于对文章归类,其目的是为了引导读者去读文章而不是读栏目。因为这个刊物不仅要求刊登原创文章,而且要求“期期精彩,篇篇可读”,所以才会出现它所特有的栏目编排。
当前,在栏目编排中不少刊物采取集约化的方法,即把刊物内容分成几大板块,以便更简明地提示读者。
改刊后的《中国青年》就采取了这种方式。目前,杂志分为四大板块,分别是脉动、天下、领秀者和学养。板块下面,则设置了政情动态、青年话题、语录、数字、政情速览、奇观发现、张望天下、环球聚焦、领袖者、推手、精神家园等栏目。
为什么这样设置?胡守文总编辑强调,我们的读者需要时政的东西,需要及时了解和捕捉来自中南海的声音,需要了解世界上的最新事态,需要了解民情和青年舆情,需要开阔自己的知识眼界。他们需要学有榜样,需要从业智慧和经验的传播,需要思维和方法的传播,需要特殊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也需要一个平台,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寄托自己的情感。
三、挠到读者的“痒”处
栏目设计好了,如何填充文稿?这就涉及到选题策划。如果说期刊策划是一个系统工程,那么,选题策划就是这个系统工程中的重点工程。一本期刊有没有选题策划以及选题策划水平的高低,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这本期刊的质量。可以说,没有高质量的选题策划,就没有高质量的期刊。正如媒体已经形成的共识,期刊今后将面临两大命题:深阅读与话语权。前者是如何阻止文字的垃圾化,提倡美文阅读;后者是如何设置议题,争得话语权。
对此,喻国明老师提出三条竞争力原则:1.你有,别人没有;2.别人有,你的更好;3.别人的也好,你的角度更绝。比如,《读者》选稿以轻松、睿智、深刻见长,《知音》以详实、动情、独家报道见长,《时尚》以新锐、超前、精美见长。那么,《中国青年》的特点是什么呢?那就是以思想性见长。
在改刊过程中,我们愈发觉得话题策划是选题策划的细化和深入,是由对读者的呵护进入到心灵抚摸的通道。这是关乎读者心灵“痛”和“痒”的多侧面的对某一问题的探讨,是使期刊引起读者参与兴趣的绝佳招数。
比如,《中国青年》编辑部曾收到过一名叫李昭文的年轻基层干部的来信。李昭文在信中表达了因为在工作中遇到挫折、并且还因为“做大官为了做大事”的想法不为人们所理解而充满迷惑。这引发了编辑部的思考,为了能够做大事而追求做大官,到底对不对?做大官和做大事之间,是否就是天生的泾渭分明,不能相容?现在不少青年人也说,想做大事,就要做大官。意思是只有做大官才能做大事;为了做大事还是要做大官。但问题是,是否只有“做大官”才能“做大事”?该话题的提出,引起了广大青年干部的热烈反应,各种观点意见激烈交锋,既澄清了问题,又提高了《中国青年》的知名度
2010年5月,编辑部在读者中开展了“人生的路,是不是越走越难”的大讨论,这与30年前的“潘晓讨论”有着必然联系。1980年5月,《中国青年》发表了署名“潘晓”的读者来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信中以沉重幽怨又诚挚激愤的笔触,写出了一代青年郁结在胸的痛苦和对人生的诘问,并由此掀起了一场在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涉及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人生观大讨论。
抚今追昔,编辑们发现,30年时光匆匆而过,今天的人早已淡忘了当年那声令一代青年血脉贲张的石破天惊的追问。然而,当初困惑潘晓们的问题,现在依旧困扰着在现实夹缝里艰难穿行的青年人。只不过,潘晓们的困惑更多地体现在理想幻灭后的彷徨,而当代青年的苦闷则更多体现在生活挤压下的种种纠结和艰难。
因此,编辑部决定在“潘晓讨论”30周年之际,推出“人生的路,是不是越走越难”这个话题,引导读者参与讨论。使广大青年在阅读中分享彼此的思想深度和生活智慧。
改刊,使《中国青年》编辑部认识到,在资讯异常发达的今天,对于期刊来说,真正需要强化的不是动态性的报道,而是有价值的深度报道。而选题策划可以帮助把对“点”的报道拓展到“面”,点面结合,由点到面,从而实现选题的“高附加值”。正如胡守文總编辑要求的那样,报道人物要学会讲故事,评论、杂文、散文等要显露出我们的思想锋芒和理论根基——这恐怕就是《中国青年》继续引领青年,担当青年意见领袖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胡守文.社长是出版社的名片[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
[2]喻国明.传媒变革力——传媒转型的行动路线图[M].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
[3]蔡雯.新闻编辑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团刊;接班人;读者的“痒处”
导语:提起《中国青年》杂志的过去,自豪感总会油然而生。
毛泽东三次为她题写刊名;周恩来对她有求必应;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几乎都在这本杂志上留下传世之作。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荣耀?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重要一点就是,《中国青年》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扮演着青年意见领袖的角色,成为引领青年的一面旗帜。
在她的报道下,雷锋、王杰、张海迪这些优秀青年影响了几代人;在国人思想混乱迷茫之际,《中国青年》率先推出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的文章;在思想解放初期,她又掀起一场搅动全国的“潘晓讨论”……可以这么说,每当历史走到关键节点,《中国青年》总会成为青年群体的意见领袖,引领青年做出正确选择。
如今,青年刊物出现了整体滑坡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青年》如何继续扮演青年意见领袖的角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性课题。
一、团刊这面旗不能丢
2007年5月,团中央分管部门提出《中国青年》要探索机关刊走市场的路子。此时,国内青年期刊的整体局面是,基本都是各级青年团主办的,长相差不多,内容也大致相同,这种缺乏个性的同质化倾向,使得青年期刊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即使曾经影响无数青年、大量文章被转发的《中国青年》也逐渐失去特色,于是,改刊成为《中国青年》的当务之急。
团中央机关刊的身份,曾经让《中国青年》无比荣光。如今,当她走向市场时,这样的身份标签却成了某种制约。市场经济下,团刊的旗帜还要不要扛?成为改刊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对此,总编辑胡守文的观点是,团刊是伴随着党和团的成长壮大而得到发展的,党的数名领袖人物都曾担任过这本杂志的主编,新中国成立后,从这个杂志走出去成为部级领导的大约不下十人,因之,她的历史特殊、地位特殊、影响特殊。团刊的旗帜不能丢……
既然保持了团中央机关刊的身份不变,那么,在改刊中,我们应当保留什么,改变什么呢?经过激烈讨论,编辑部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要保持青年团特点,保持刊物里青年人的朝气。这是刊物的内在要求。
变的事实什么?是形式、内容、风格,是不适应市场的部分。正如胡守文总编辑指出的,我们杂志的现有发行量,80%靠团内的公款订阅,公款订阅的比例如此之大,不就是一个市场吗?
显然,《中国青年》的有效读者已经浮出水面,他们就是团机关组织和负责干部。也就是说,能够解决刊物命运的,是青年中的高端人群,是团干,是青年干部。由此,我们需要反思的一个问题是,以18-35岁的青年群体来作为我们的读者对象,这样的划分办法是有问题的,因为这样的年龄跨度,看什么杂志的都有,怎么可能都是《中国青年》的目标读者呢?
既然抓住了问题的核心所在,我们改刊就有了方向和主心骨。即,坚持机关刊物本色,坚持团刊特色,肩负培养和造就党的事业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向着发现、培养,塑造接班人的方向努力。
二、为“接班人”服务
既然改刊后的《中国青年》把目标读者锁定在“接班人”上,那么,栏目策划就必须围绕这个群体的实际需要展开。
栏目策划,对于杂志来说,就是根据办刊宗旨和编辑人员的业务专长,对刊物版面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分配。对于读者来说就是提示内容,引领读者阅读刊物。栏目要做到主次搭配得当,纵横交错适度,并能做到发挥栏目之间的关联性、互补性,为突出刊物的特色和个性服务。精当的栏目编排,好比一幅构思巧妙的扇面图,可分可合,分开看每个扇面可见人物,山水亭榭,红花绿叶,打开看就是一幅完整的精美的图画。
以《读者》为例,该杂志一般设有10个栏目,并列为主,交叉为辅,体现了期刊内容的主体性和兼顾性,为表现人性美为主,兼有生活常识,世界知识,科技知识以及幽默小品。《知音》一般设有17个栏目,其中12个栏目只有一篇文章,6个栏目也只有2篇文章,栏目的作用在于对文章归类,其目的是为了引导读者去读文章而不是读栏目。因为这个刊物不仅要求刊登原创文章,而且要求“期期精彩,篇篇可读”,所以才会出现它所特有的栏目编排。
当前,在栏目编排中不少刊物采取集约化的方法,即把刊物内容分成几大板块,以便更简明地提示读者。
改刊后的《中国青年》就采取了这种方式。目前,杂志分为四大板块,分别是脉动、天下、领秀者和学养。板块下面,则设置了政情动态、青年话题、语录、数字、政情速览、奇观发现、张望天下、环球聚焦、领袖者、推手、精神家园等栏目。
为什么这样设置?胡守文总编辑强调,我们的读者需要时政的东西,需要及时了解和捕捉来自中南海的声音,需要了解世界上的最新事态,需要了解民情和青年舆情,需要开阔自己的知识眼界。他们需要学有榜样,需要从业智慧和经验的传播,需要思维和方法的传播,需要特殊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也需要一个平台,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寄托自己的情感。
三、挠到读者的“痒”处
栏目设计好了,如何填充文稿?这就涉及到选题策划。如果说期刊策划是一个系统工程,那么,选题策划就是这个系统工程中的重点工程。一本期刊有没有选题策划以及选题策划水平的高低,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这本期刊的质量。可以说,没有高质量的选题策划,就没有高质量的期刊。正如媒体已经形成的共识,期刊今后将面临两大命题:深阅读与话语权。前者是如何阻止文字的垃圾化,提倡美文阅读;后者是如何设置议题,争得话语权。
对此,喻国明老师提出三条竞争力原则:1.你有,别人没有;2.别人有,你的更好;3.别人的也好,你的角度更绝。比如,《读者》选稿以轻松、睿智、深刻见长,《知音》以详实、动情、独家报道见长,《时尚》以新锐、超前、精美见长。那么,《中国青年》的特点是什么呢?那就是以思想性见长。
在改刊过程中,我们愈发觉得话题策划是选题策划的细化和深入,是由对读者的呵护进入到心灵抚摸的通道。这是关乎读者心灵“痛”和“痒”的多侧面的对某一问题的探讨,是使期刊引起读者参与兴趣的绝佳招数。
比如,《中国青年》编辑部曾收到过一名叫李昭文的年轻基层干部的来信。李昭文在信中表达了因为在工作中遇到挫折、并且还因为“做大官为了做大事”的想法不为人们所理解而充满迷惑。这引发了编辑部的思考,为了能够做大事而追求做大官,到底对不对?做大官和做大事之间,是否就是天生的泾渭分明,不能相容?现在不少青年人也说,想做大事,就要做大官。意思是只有做大官才能做大事;为了做大事还是要做大官。但问题是,是否只有“做大官”才能“做大事”?该话题的提出,引起了广大青年干部的热烈反应,各种观点意见激烈交锋,既澄清了问题,又提高了《中国青年》的知名度
2010年5月,编辑部在读者中开展了“人生的路,是不是越走越难”的大讨论,这与30年前的“潘晓讨论”有着必然联系。1980年5月,《中国青年》发表了署名“潘晓”的读者来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信中以沉重幽怨又诚挚激愤的笔触,写出了一代青年郁结在胸的痛苦和对人生的诘问,并由此掀起了一场在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涉及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人生观大讨论。
抚今追昔,编辑们发现,30年时光匆匆而过,今天的人早已淡忘了当年那声令一代青年血脉贲张的石破天惊的追问。然而,当初困惑潘晓们的问题,现在依旧困扰着在现实夹缝里艰难穿行的青年人。只不过,潘晓们的困惑更多地体现在理想幻灭后的彷徨,而当代青年的苦闷则更多体现在生活挤压下的种种纠结和艰难。
因此,编辑部决定在“潘晓讨论”30周年之际,推出“人生的路,是不是越走越难”这个话题,引导读者参与讨论。使广大青年在阅读中分享彼此的思想深度和生活智慧。
改刊,使《中国青年》编辑部认识到,在资讯异常发达的今天,对于期刊来说,真正需要强化的不是动态性的报道,而是有价值的深度报道。而选题策划可以帮助把对“点”的报道拓展到“面”,点面结合,由点到面,从而实现选题的“高附加值”。正如胡守文總编辑要求的那样,报道人物要学会讲故事,评论、杂文、散文等要显露出我们的思想锋芒和理论根基——这恐怕就是《中国青年》继续引领青年,担当青年意见领袖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胡守文.社长是出版社的名片[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
[2]喻国明.传媒变革力——传媒转型的行动路线图[M].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
[3]蔡雯.新闻编辑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