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报晓喜迎春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20090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唤光明的使者
  
  中华民族养鸡有悠久的历史,距今8000多年的河北武安磁山村新石器遗址中,便出土许多鸡骨。此外,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河姆渡等文化遗址中,鸡骨也屡见不鲜。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便出现了鸡的象形文字,距今也有3300多年的历史。有趣的是,甲骨文中“日”字的象形符号是画一个圆圈(太阳),圆圈的下方再画一抽象的鸟形图饰(鸡),其象形寓意十分明白,鸡鸣日出也。春秋战国时期,鸡已成为家庭饲养的“六畜”之一。
  古文献中对鸡的评论是比较多的。如《周易纬·通卦验》云:“鸡·阳鸟也,以为人候四时,使人得以翘首结带正衣裳也。”汉·许慎《说文解字》云:“鸡,知时畜也。”《青史子书》云:“鸡者,东方之牲也,岁终更始,辨秩东作,万物触户而出,故以鸡祀祭也。”《玉篇·鸟部》载:“鸡·知时鸟,又称鸡,主呼旦。”由此看来,古人把鸡视为“报时鸟”,祭祀天地时除用“三牲”外,鸡也可以上桌,足见其社会地位还是很高的。除报时的功能以外,古人赞美鸡有“五德”:头顶红冠,文也;脚踩斗距,武也;见敌善斗,勇也;遇食能让,仁也;按时报辰,信也。
  古人将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六种禽畜列为“六畜”,并和人平等地排列出先后顺序,鸡被排在首位,具体是农历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羊日;初四为猪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鸡被安排于“正旦”(初一),与鸡主呼旦、迎新春有直接关系。
  鸡被古人尊为“阳鸟”,是昼与夜,光明与黑暗的传唤者。尤其重要的是,鸡能为人类带来光明,因而导致了古人对鸡的尊崇与膜拜。
  呈现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鸡,具有多种特异功能,被誉为呼唤光明的“精灵”、农民日出而作的“报晓神”、武士闻鸡起舞和文人寒窗苦读的“警钟”、男女情爱的“信使”、雄性昂扬的象征、辟邪驱恶的“卫士”、官运腾达的吉兆……总之,古人以万物有灵的观念去理解、认识鸡,把鸡人格化、图腾化、神性化、民俗化,并作为一种民族、民间文化的现象延传至今。
  
  鸡的神话与传说
  
  天下之鸡从何而来,据老人们说,原来世上本无鸡,只有天宫中有四只天鸡,为玉皇大帝啼鸣报时。其中有一对天鸡因羡慕人间夫妻恩爱的生活,竟冒犯天规私自成亲,被玉皇大帝知晓后,便把它们罚出天宫,打下民间。有人说是在陕西宝鸡的鸡峰山下安了家;也有人说是在河南信阳的鸡公山上落了户。总之,天长日久,它们也习惯了人间的烟火,公鸡司晨,母鸡产卵孵仔,它们的子子孙孙更不知晓先前老祖宗的高贵身份了。
  在民间,鸡被尊称为“天鸡”、“鸡公”、“金鸡”、“神鸡”。说鸡为“阳鸟”,有阳刚之气,故能降妖、除祟、祛厄。凡金鸡报晓之时,惯在黑暗中兴妖作怪的鬼魅妖孽等无不闻声丧胆,四散逃匿。
  关于鸡能驱邪祛祟之说,最早源于汉·应劭《风俗通义》中的一则故事:相传东海之滨的桃都山上,有一棵巨大的桃树,树干盘曲三千里,树冠上有一只天鸡,树下住有两位神,一名郁,一名垒,手执苇索,专捉夜间外出扰民的恶鬼,缚之,用苇索捆绑喂虎食之。桃树上的天鸡五更啼叫,天下雄鸡都随之打鸣,人间恶鬼皆消失得无影无踪。
  晋·王嘉《拾遗记》中也有一则关于神鸡的古代传说,名曰“重明鸟”。大意是:尧在位时代,有祗之国献一巨鸟,其状如鸡,双睛犀利,利爪能搏击猛兽,于是妖鬼邪恶皆不能为祸,百姓虔诚膜拜。此鸟有时一岁数来,有时又几年不见踪影。无奈之下,人们就把它的形象画在门上,或雕刻在木板上,妖魔鬼怪果然望形而逃。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保家护宅的“门神”,流行于大江南北。另据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又云正月一日,贴画鸡于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于其旁,百鬼畏之。这种门上画鸡、画虎以御凶护宅的习俗,直到宋代以后才被木版水印的武士门神画取而代之。
  
  民俗生活中的鸡
  
  远古至今,鸡文化的丰富内涵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婚丧嫁娶到生老病死,几乎无处不在。现择要介绍如下:
  1.报喜鸡。山东、河南、河北等省的部分地区,农村办喜事,男方到女方家迎亲时,要送女方家雄鸡、雌鸡一对,说是婚后“夫唱妇随、白头到老”。陕西临潼一带,娶媳妇时要在迎亲轿的轿顶上拴一只红公鸡,轿中还坐一个怀抱公鸡的男娃,寓意阳气盛,新婚夫妇婚后会早得贵子(男孩)。豫西及陕西凤翔一带,新婚夫妇生第一胎若为男孩时,新女婿要怀揣大公鸡,手提美酒,赶往老丈人家报喜。中原地区通行的另一习俗是“送喜花”。姑娘出嫁,亲友们要剪“喜花”祝贺,所剪的内容除“鸳鸯蝴蝶”、“莲生贵子”、“鱼莲扣碗”以外,必要送“金鸡套金钱”。金鸡为阳性,象征男子,铜钱则象征女性,寓意男欢女爱,阴阳结合,早得贵子。山东、福建、浙江沿海地区,旧时在婚俗中流行“以鸡代婿”的习俗,即男女成亲日期已到,如男方因出海捕鱼逾期未归时,绝不能推迟黄道吉日。男方家可由小姑子怀抱一只红公鸡,替代新郎,与女方拜堂成亲。但也存在用此法为病中新郎“冲喜”的陋俗。在河南广大农村还普遍存在的另一习俗是正月初一五更天,听到公鸡第一声啼叫时,人们立即起身朝着鸡鸣的方向奔去,谓之“碰喜神”,祈盼一年大吉大利、财源茂盛。
  2.驱邪鸡。河南、山西、陕西等省,每到农历“清明节”时,农村家家都要剪红公鸡或贴《鸡王镇宅图》,并吟唱:“谷雨日,谷雨睛,奉请谷雨大将军,饭三碗,酒三盅,快送毒虫化灰尘。”河南的灵宝一带,到了五月端午(端阳节·女儿节),为祈盼儿女健康成长,家家妇女都剪一对昂首挺胸的大公鸡,贴在家门上,公鸡嘴里叨着蝎子,爪子下边还踩着蜈蚣等毒虫,并用黄表纸写上:“五月里五端阳,吃粽糕啊饮雄黄,金鸡贴在房门上,害人毒虫全死光。”鲁南一带,立春前夕,农家妇女都用彩色碎布缝制一种叫“迎春公鸡”的小饰物,立春那天给孩子们佩带在身上,寓意是“驱邪纳吉”。到了端午节时,家家又要缝制一种叫“鸡心香袋”的小饰物(内装香料,样子像鸡心),“鸡心”的谐音是“记性”。母亲们给幼儿佩带“鸡心香袋”,是祝愿儿女们长大后读书有好记性。
  3.招魂鸡(又称引魂鸡)。在中原和江南一带的丧葬习俗中,据说公鸡以其驱邪通天的神性,可以引死者平安抵达极乐世界。具体表现是老人过世后,后辈在安放棺木时,将一只白公鸡置于棺下,称“引魂鸡”。或在寿枕上绣“童子打灯,金鸡引路(引魂)”图饰,皆属同一意思。在民间,举凡名叫“吉焕”者,概为“鸡唤”而得生的谐音。即婴儿降生后不会啼哭,老年人当即选一只大红公鸡,迫使其嘴对婴儿嘴啼叫,又用力拍打婴儿背部,直到婴儿大声啼哭为止。“吉焕”者,实乃“鸡唤”也。
  4.杀鸡结盟。古人立会结社或义结“金兰”(结拜兄弟)时,按传统礼仪要行八拜之礼,结拜时杀红公鸡一只,将鸡血滴入酒杯内,共饮“鸡血酒”,其寓意是取鸡勇于拼搏之热血,鼓壮怀激烈之豪情,以达患难与共、肝胆相照、逢凶化“吉”之目的。红军长征时途经彝族地区,刘伯承将军与彝族进步头领小叶丹杀鸡结盟,结下兄弟般的友谊,至今传为佳话。
  5.鸡卜。即以鸡骨占卜。《史记·孝武本纪》记述了古代的一种占卜方法:“独取鸡眼眶骨,上自有孔裂,似人物形则大吉,不是则凶。”鸡卜者亦是取“吉”之谐音,谓求吉也。唐代大诗人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时,见当地人都用鸡骨占卜年景丰歉,于是在《柳州峒氓诗》中写下了“鸡骨占年拜水神”的诗句,为古人的鸡卜习俗留下了文字依据。
  6.鸡毛信。古代驿站,凡传递特急信件者,便在信件背后插上三根鸡毛,谓之“鸡毛信”,相当于现代邮政的特快专递。驿站见此信后必用快马昼夜不停地奔往目的地。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曾使用过“鸡毛信”进行联络。
  
  少数民族与鸡文化信仰
  
  在我国56个民族的大家庭中,几千年来,由于文化的不断交流、互补,使得许多民间习俗颇为相似,鸡文化现象也是如此,表现得更为丰富多彩,博大深邃。
  1.饮鸡血盟誓,白头偕老。侗族青年男女初恋结识后,双方约定选一个美丽的夜晚举行“定情仪式”。当明月升起时,族人围坐在一起,男青年取出事先早已准备好的、用红布条捆着的红公鸡,当着众人面,用针将鸡的红冠刺破,将鸡冠上的鲜血滴入一只红色瓷碗内,随后用双手捧起红碗,请姑娘先喝一口,喝罢,男青年将碗中的余酒一饮而尽。之后,俩人携手高唱“盟誓歌”,歌词大意是夫妻互敬互爱,白头偕老。众皆相和,气氛热烈,边歌边舞,尽欢而散。
  2.鸡毛是传递爱情的信使。苗族青年男女,在春天三月三的盛会中,聚在一起玩一种“打鸡毛”的游戏。男女青年互相追逐抛掷鸡毛,以试探对方,交流感情。如男方向女方献殷勤,而女方借故离开的话,小伙子便心领神会,默默转移,另觅新的追求目标。
  3.亲不亲看鸡心。苗族还保留一种古老的习俗,客人来到苗家,东道主必杀一只大公鸡待客。吃到最后,倘若发现锅底只有鸡心还在时,主人便视客人为同祖同宗的亲兄弟,于是寒暄问好,格外亲热,并立即招呼家人重整宴席,更为隆重地款待“亲人”。
  4.求子用红公鸡。布依族男女青年如婚后无子,部落便为他们举行一个隆重的求子仪式,部落的成年男女全体参加。此时“道公”(类似巫师)将一只大红公鸡放在求子青年的背上,男青年则默默祈祷,然后将红公鸡背回家中,等待来年早生贵子。
  5.“鸡冠帽”是彝族姑娘青春美丽的象征。彝族人崇鸡,住在云南南部红河地区的彝族姑娘,成年后,按祖传习俗,每个人都要戴一顶十分艳丽的“鸡冠帽”。这种美丽的帽子是用硬布制成鸡冠形状,然后用五彩丝线精心绣制吉祥纹饰,最后再用银饰镶嵌,显得富丽堂皇。住在云南凉山的彝族,祭祀天地、祖先的祭品中必备鸡和鸡蛋,与夏商时期的华夏古风极为相似。
  6.据文献载,我国南方还有许多民族,如黎族、壮族、哈尼族、珞巴族等都崇鸡,在观念上普遍认为鸡能“逐阴导阳”,驱邪恶降吉祥。举行丧葬仪式,必请来道公(巫师)诵“定穴鸡歌”,歌词如下:好金鸡,好金鸡,须眉山上高声啼。头戴金冠光闪闪,身着五色花花衣。今日请你下山来,妖魔鬼怪都逃离。金鸡灵,金鸡灵,金鸡听我说分明:皇帝听得金鸡啼,文武百官进殿急;秀才听得金鸡啼,正是仕途发奋时;文官听得金鸡啼,正是安民定国时;武官听得金鸡啼,正是汗马立功时;男人听得金鸡啼,三更灯火读书时;女人听得金鸡啼,身怀六甲是贵子;亡人听得金鸡啼,早升天界莫要迟。
  
  鸡与生肖文化
  
  2005年是农历乙酉年,即“鸡年”。在十二生肖中,只有鸡为鸟属,称“酉鸡”,排行第十。按中国民俗观念,今年是生肖属鸡人的本命年,在这一年里将“吉”(鸡)运亨通,事事顺遂。当然,民间也还有些相关的习俗,最普遍的是男人系红腰带,女人要穿红裤头,取驱邪避凶之意。
  酉时(又称入时),换算时钟即17时至19时,古人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标示方位,将一天分为十二份,其结果恰好是酉居正西,卯居正东,“酉”与“卯”东西面对。酉鸡和太阳,卯兔和月亮,成为生肖文化重要的内容。
  对“酉鸡”的安排,宋代的朱熹就想不通,他认为:“鸡为鸟属,反而居西,文舛之甚者。”意思是说:星宿为“四象”,南方属火,为朱雀之源,鸡是飞禽类的代表,为何不随朱雀居南,却配地支“酉”而居西呢?对此,明代学者杨慎的解释是:“子鼠丑牛十二属之说,朱子谓不知所始,余以为此天地自然之理,非人能为也。日中有玉兔乃卯之属,日月、阴阳互藏其宅也。”其实,杨慎并未解释清朱熹提出的问题,只是强调阴阳互补又相互制约是自然规律而已。明代另一位叫周婴的学者,对此也讲出一番道理,他说:“月无光而溯日为明,世所知也,天有十二辰,日出在东,其对在西;酉为鸡,日光含景则兔在月中。”意思是说天上的月亮并不发光,月光是太阳光的反射作用。太阳东方升起时恰好正对着西方的酉鸡,所以太阳中的金鸡,实际是西边酉鸡的反映;而太阳西落时,又正对着东边的卯兔,卯兔的影子又反射到月中,便是月中大家都已看到的“玉兔”。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古代,学者们也是深入思考各执一说,无论其结论是否科学,都是今人可以理解的。然而周婴关于月亮并不发光的见解,以及酉鸡映日、卯兔经太阳折射至月中的推想,确实非常浪漫,颇有独到之处。
  
  鸡文化与田园诗歌
  
  鸡和鸡鸣,是中国农耕时代田园生活的典型写照。它既是宇宙与大自然的一种生气、灵气,又是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一种象征。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老子,最向往的理想社会就是:“民各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追求的理想社会,就是人们日出而作,日没而息,无欲无争,只听见鸡啼狗叫,没有战争的悲伤,人民过着和平安宁的生活。在这里,“鸡啼”成为太平盛世的象征。
  在中国的农耕时代,鸡与人类共同生活了数千年,所以历代田园诗中也留下了鸡的痕迹,甚至不乏名人的雅兴。如唐·杜甫《羌村三首》:“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扉。”白居易《醉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范成大的《晚春田园杂兴十二绝》之三:“蝴蝶双双入菜花,日常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腾元在《观稻》一诗中写道:“稻穗登场谷满车,家家鸡犬更桑麻。”等等。
  虽然这些诗人所处的时代不同,环境不同,但都从不同方面,表现出了农耕社会的田园情趣。
  
  民间工艺美术中的鸡
  
  在民间,绝无纯粹艺术品的概念,民间工艺从诞生之日起,其审美表现便与民俗观念及生活实用性紧密联系在一起。鸡文化所展现的美术形象以及工艺形式,受民族、地域等文化背景以及时代的影响,可谓千姿百态、丰富多彩。而这些用不同材质,不同工艺手段所塑造的不同形态的鸡造型,所表现出的审美价值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永不磨灭的光辉亮点。
  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浙江余姚的先民便用陶土塑造了人类早期的泥塑艺术—陶鸡(一说是鸟),此陶鸡为母鸡造型,体态丰满、神采奕奕,鸡的周身有用利器刺成的圆窝,象征羽毛,具有装饰效果。反映出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已知饲养家禽,并与猪、狗等,成为先民早期艺术再现的塑造对象。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鸡形玉雕,造型简约,极具装饰性。在商周时期,祭祀天地、祖先的礼器“鸡彝”,更是对鸡尊崇的体现。《说文》谓:彝,宗庙之常器也。说白了,就是放在宗庙中,祭祀先祖时盛酒的一种陶制礼器,其形状像一只引吭啼叫的雄鸡。出土的西周铜编钟上的鸡形纹饰,已更加接近写实手法。秦汉时期,中原地区已大量饲养家禽,所以在出土的墓穴文物中,陶鸡、陶狗、陶猪等占有很大比重,其中灰陶鸡和红陶鸡最多。这些出土的小陶鸡造型逼真生动,其用途一说为幼儿玩具,一说是为普通劳动者殉葬的明器,让死者同样享受人间生活。20世纪70年代出土的汉代陶塑“雷神”造型粗犷古朴,而其鸡头人身的图腾形象在东汉以后也同时出现在十二生肖神中。唐代宫廷中使用的“三彩鸡头瓶”华丽端庄、情趣兼有。唐以后的各种釉瓷及民间陶器中,造型生动的“鸡头瓶”、“鸡头壶”已是屡见不鲜。
  鸡作为“瑞禽”和吉祥物,其形象更深入普及到民间美术、工艺的方方面面,诸如绘画、剪纸、布塑、草编、竹编、根雕、麦秆工艺、木版年画、陶瓷等。现举北方民间最常见的布塑工艺和剪纸两项,来说明民间鸡文化形式之宽泛,内涵之丰富。
  “鸡头鞋”是婴儿满周岁时外婆赠送的礼品。民谣说:“过岁不穿鞋,长大不成才。”鸡头鞋像鸡头,有眼、嘴和鸡冠子,鞋帮两面有类似鸡翅的刺绣纹饰,鞋后跟类似公鸡的尾巴,供幼儿抓住脱穿。鸡头鞋造型有趣,寓意吉祥。再如鸡枕,用黑色或红色绒布做成,鸡体肥大,松软舒适,鸡头昂扬但腰部成弧形,适合头枕,羽毛刺绣华美,色泽艳丽。鸡枕呈卧地状,故又称“鸡卧枕”。据老人说:“娃娃枕鸡枕,乖巧又聪明。”此外,布制工艺品中还有:鸡香袋、鸡围嘴、鸡兜肚、鸡枕边、鸡寿枕、鸡围裙、鸡坎肩、鸡烟荷包,等等。
  表现吉庆的“鸡剪纸”形式很多,如窗花、灯笼花、喜花、顶棚花(团花)等,异常丰富,并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民间剪纸的最大特点是借用鸡的形象取谐音,与其他相关物象有机组合,达到出现吉祥口彩的效果。如剪《鸡吃梨》寓意“大吉大利”。剪《公鸡牡丹》意思是“吉(鸡)祥富贵”。如果剪一只红公鸡和鸡冠花在一起,以“冠”谐音“官”字,那么,这幅剪纸的意思就是祝愿对方“官上加官,飞黄腾达”。如果在一幅窗花中,剪的是一只大公鸡,身后紧跟着五只小雏鸡,其寓意的口彩便是“五子登科”。此外,还有《鸡卧莲》、《抓髻(鸡)娃娃》等强烈表现生命意识和生殖崇拜内涵的剪纸,这些地域性较强,但却为多数人所共识的民俗内涵,也正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特征。
  (作者单位:河南省群众艺术馆)
其他文献
古埃及作为文明古国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并遗留于后世。中国与埃及远隔重洋,相距万里,在古代时期中埃两国直接来往较少,但古埃及的造型艺术曾流传到中国,构成了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篇章。    一    在上下埃及统一以前,上埃及以鹰为族徽,下埃及则崇拜狮子。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征服下埃及,于是鹰头兽的图腾应运而生,鹰头兽具有鹰喙和狮身。后来这一形象外传,成了希腊和斯基泰民族热衷采用的图像,以为神物
期刊
一    柳氏民居是柳宗元家族后人聚居的村落,在山西省沁水县城西南的一片山坳里。  深秋时节,太行山里是一派斑斓的秋色,深绿中映出金黄,半崖上栌叶火红。  柳氏民居是深山里的一个村落,村名西文兴。从沟底的公路上望,半崖之上,迤迤逦逦的一片村舍,错错落落的楼阁脊吻。拾阶而上,就让你走进了一帧古画的情境之中。  这里的一条条古街、古巷在通向久远的岁月。  这里的一处处古宅、古墙在诉说着古老与沧桑。  
期刊
一    在人类发展的初期,当人们有意识地把自己的形象或者自己生活的场景定格成一个瞬间,并以最简单最直观的形式凝固在某种物体上时,我们认为先民的文明程度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至少在意识形态方面,他们的变化是明显的。1973年青海省大通县出土了1件新石器时代马家窑型舞蹈纹彩陶盆,高14厘米,口径29厘米,器身上发现了3组舞蹈纹饰,每组5人做手拉手跳舞状,勾画虽然简略了些,但是“在原始社会出土器物中,
期刊
2003年8月4日,四方嘉宾共聚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七仙岭脚下,欢度2003年保亭七仙温泉嬉水节。在众多的人群中,一群身着鲜艳民族服饰的客人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来自台湾的少数民族同胞,这次他们70多位部族首领及演艺人员组成了队伍,前来祖国大陆参访。  这次来访的台湾少数民族参访团以布农族为主,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第一次来大陆,但另一些人对海南并不陌生,因为之前琼台两岛已经举办过6次少数民族交流活动
期刊
秦永艳先生在《寻根》2003年第2期上发表的《浅谈商代的刑罚》一文,读之受益匪浅。秦先生将商代刑罚分为徒刑、肉刑和死刑三类。其中徒刑包括“骨靡”(相当于战国时的“城旦”,即服劳役)和囚刑;肉刑只有墨刑和刖刑,而无劓刑和宫刑;死刑包括辟刑、剖刑和族诛。本文仅就商代的劓刑、宫刑与“劓殄”进行讨论。    一、商代应有劓刑    据《甲骨文合集》载,至少有四片甲骨上的文字与劓刑有关(附图1—4):  1
期刊
中华古代民族的形成,同世界上任何民族的形成一样,乃经历了氏族—部落—部族—民族四个阶段发展而来的。因此,民族不是同人类伴生自古就有的,而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所以民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中国领土广阔,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有很大差异,社会历史条件也不尽相同,因此,在不同条件下,不同地域里生活的人群构成了不同的民族。  人们往往会把古代部族与民族混同
期刊
一    古扬州是一个让人追求生命密度而忘记生命长度的地方。  岂止是个人的生命,一个王朝的命数都可以在这里中止。隋炀帝开汴河千里,乘龙舟凤舰下江都。他那时玩的排场真大:无数美貌宫女挥汗如雨,拉着五色锦帛牵船而行。她们的歌声响彻运河两岸。船头紫色华盖下,炀帝正饮酒赋诗,笑声呵呵。在江都,他在迷楼里醉生梦死,结果玩完了命——宇文化及斩掉了他的“大好头颅”,一代帝王就在扬州被草草掩埋。后人在附会中认为
期刊
17世纪以来,为了谋求基督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在中国的发展,西方教会通过来华兴办教会学校(包括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以传播西方知识,且产生了较大影响。作为教会高等教育支柱的教会大学,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辅仁大学是在中国近代著名天主教人士英敛之、马相伯二人上书罗马教廷请求开办大学的倡议下,由美国本笃会(the American Cassin
期刊
太行山南部的河流,除了沁河、丹河、沾河之外,剩下的便都是漳河水系了。在漳河上游分浊漳和清漳两大主干,每个主干有若干分支,每个分支又有无数毛支。偌大的漳河水系,就像一张铺展开来的天网地络,经纬着上党大地的山岭沟壑,平畴绿野。  先以浊漳河来说吧,就有南源、北源和西源三个源头。南浊漳向北流,北浊漳向南流,西浊漳向东流,终于在上党盆地汇聚成一条大河。于是,受漳河的滋润,便有了盆地中央这座历史久远的城池潞
期刊
自然界的猴子机智灵敏,顽皮可爱,滑稽幽默,模仿能力极强,有着与人类极为相近的习性。因此,猴子得到了人类的关注、宠爱和保护。    崇猴    中国至今还存在着尊猴为“祖神”的一些少数民族,并保留着相应的禁捕、禁食和节日祭祀等传统习俗。  西藏古称吐蕃,其先民即以猴为祖图腾。据《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吐蕃人古有“纹猴面”的习俗。藏族古籍《西藏王统记》中就有关于其先祖系猕猴所变的神话。至今,在藏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