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与认同研究涉及的问题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认同政治发展的影响下,认同研究从政治学、文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扩展到新闻传播学,媒介与认同(尤其是国家认同)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这一日渐繁荣的研究中,笔者发现,对认同及其相关几个概念的使用存在诸多模糊不清甚至混乱之处。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新闻传播学,也存在于认同研究所涉及的其他学科之中。所以,本文将从与国家认同有关的几个概念的澄清开始,分析媒介与认同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族群认同
  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族群认同是关于认同的一些常见概念。这些概念互有交叉但又有所不同,常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由此产生一些理解上的偏差。
  文化认同在文化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指个人根据自己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确定自我的方式,?譹?訛具有继承性和变异性的特点。文化认同是多元性和多层次性的,并不一定与民族国家相吻合。国内关于文化认同研究的一个倾向是,常常把文化认同等同于民族认同。周宪在谈论文化认同时曾这样说,“当社会-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变时,当异质文化融入我们的当下文化时,文化认同或民族认同便会作为一个问题彰显出来”。?譺?訛显然,周宪在这里把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视为同一个问题。在数量颇多的研究论文中,把文化认同混同于民族认同的现象很常见。
  实际上民族认同所代表的意义常常是不确定的,正如“民族”一词含义的不确定性一样(“民族”在我国基本具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民族国家意义上的民族,二是民族国家内部的不同族群意义上的民族),民族认同有时指民族国家认同,如,“民族认同是民族国家作为独立主体而存在的象征,它不仅指涉民族成员的政治忠诚,而且也涵盖他们的文化归依”;?譻?訛有时指某个特定民族的族群认同。对于这一点,陶东风曾明确指出:“民族国家是一个现代政治学概念,它与文化认同并不吻合(个别国家除外)。民族国家是根据行政领土(国界)而不是文化认同进行划分与辨认的,它也不是严格依据文化认同进行组合的。”?譼?訛也就是说,民族国家是以空间来划分的,疆域是它的有形边界,而文化是一个时间或历史维度的结果,与国家的有形疆域不一定吻合。
  同样,文化认同也不能不加任何界定地等同于族群认同,族群认同是特定群体对本族群身份的寻求与确认,属于文化认同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文化认同不等于民族认同,而民族认同实际上包含了民族国家认同(国家认同)和族群认同两个层面的意义。
  按照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观点,在多民族国家中,共同体成员往往拥有多重身份。菲利克斯·格罗斯在承认双重或多重认同同时存在的前提下,把认同划分为政治认同和族属认同。他认为政治认同是国家认同,表现为公民权和国家成员身份,属于公共领域,族属认同是市民社会层面的,表现为文化、宗教、族属等,属于私人领域。?譽?訛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国家认同就是民众承认政治的合法性。?譾?訛而族群认同由于族群本身的界定是与文化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族群的发展只有凭借文化认同才能自觉且有选择地与其他文化交流,维持自己主体性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族群认同与文化认同具有同质性。因此,在谈论族群认同时一般是指族群的文化认同。?譿?訛
  国内学界对认同的讨论,主要是在两个层次上展开的:国家认同和族群认同。族群认同是指族群(即56个民族意义上的族群)的文化认同。但国家认同的具体内涵与前述观点略有不同。“国家”应该既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又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多民族统一的想象的共同体,能够同时表达出“治权独立”的政治性格以及“民族统一”的文化意涵。?讀?訛现代民族国家本身就是文化和政治的结合。安东尼·史密斯指出,民族国家既是法律-政治共同体,也是历史文化共同体。在民族国家内部不仅要有对法律、政治制度的政治认同,也要有基于民族本身的历史宗教语言的文化认同。虽然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之间充满了内在的紧张,但并非没有相互结合的可能。?讁?訛所以笔者认为国家认同应该由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构成,二者之间存在持续的张力,国家认同的实现关键在于如何使二者进行有效对接,这也为认同的建构留下了广阔空间。
  认同可以是多重的,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互不排斥,可以同时存在。但是多重认同需要遵守一个原则:不同族裔的公民在遵守国家宪法——不违背国家根本利益的情况下,自由地发展自己本族群的文化。多重认同是以坚持“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先有国家统一,才有对差异的尊重。也就是说,捍卫文化差异的底线是: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不同的族群是平等的。任何国家在这一点上都是相同的。
  媒介与认同研究必须放置在具体的社会语境中
  “认同”问题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基本意义是表示个体所有的关于自我确认的意识。?輥?輮?訛“认同”的原义为“相同”或“同一”(the same),最初主要用于代数和逻辑学,后来与哲学中的认识主体问题发生关联,其基本含义是指物质、实体在存在上的同一性质或状态。现代认同理论发端于心理学,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个体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輥?輯?訛后来,埃里克森区分了“自我同一性”和“集体同一性”,成为现在意义上的认同研究对个体认同和群体认同进行区分的来源。?輥?輰?訛
  认同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拓展,逐步从心理学进入社会学、政治学及文化研究领域,在人文和社科界被广泛使用,同时理论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趋向。安东尼·吉登斯、尤尔根·哈贝马斯、查尔斯·泰勒、曼纽尔·卡斯特、亨廷顿等人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全球化与现代性对个体或群体认同的意义。他们关于认同的讨论基本是围绕全球化语境下人们身份的暧昧和模糊化倾向而展开的。“认同是人们意义与经验的来源”,必须“把意义建构的过程放到一种文化属性或一系列文化属性的基础上来理解”,不能“一般性地抽象地谈论不同类型的认同是如何建构起来的、由谁建构起来的以及它们的结果如何”,而必须放在社会语境中。?輥?輱?訛也就是说,不存在普遍意义上的认同,对认同的研究必须植根于具体的社会历史情境。
  具体的社会语境给人们提供了表达认同的渠道。在媒介与认同的现有研究中,直接就媒介与认同的关系进行论述或论证的并不多见,往往是把媒介与认同的关系看成是理所当然、不证自明地存在着,认为媒介是建构认同的重要文化机构,对认同的形成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这种研究取向可能源自认同是一种观念,人们无法看到。但是正如葛兰西所说,不存在可以脱离于物质的观念因素。?輥?輲?訛作为观念的认同必然通过物质实践来体现,内含很强的选择性。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例如对媒介文化产品的接触、选择与使用等,都成为体现认同的重要行为。我国媒介与认同研究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在具体社会语境中展开不同群体的媒介使用与认同研究。
  认同是变动的,警惕把媒介对认同的影响固定化、模式化
  认同是建构的,具有多重性和选择性,并随着时间和社会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认同的变动表现为其具有时间性和层次性。认同发展受个人生命的发展阶段和历史时期的影响,表现为个体的生命周期与社会变化的情景性变异。?輥?輳?訛对个体来讲,随着个人的成长,原先不认同的事物可能变得认同,原先认同的事物也可能变得不认同。对于群体来讲,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原先在群体文化规范看起来不能做的事情可能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从而导致群体文化发生变化。
  在全球化语境下,对媒介与认同的研究往往伴随着对认同危机(指国家认同危机)的担忧。随着技术的进步,媒体的多样化势必会导致观众群体的分裂,民族文化的解构以及不可避免的零散化和碎片化,产生认同危机。全球化和时空浓缩进程的加速影响了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身份。?輥?輴?訛在相对封闭孤立的传统社会中,特定场所具有相对自主权和权威性,对人们的认同维系具有重要的功能,而全球化带来的时空压缩和混杂性使得传统场所的认同维系功能消解了,时间被压缩到空间里,同时性和短暂性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当同时性和短暂性使得本地生活变化多端和不确定时,对家园感丧失的焦虑和重构的冲动成为一种必然反应,认同危机便难以避免了。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国家对时间和空间的控制,越来越受到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媒体和电子通讯的全球化等因素的约束。历史上,对媒介(包括舆论和信息)加以控制一直是国家权力的维系工具。传媒业是一个能够把经济、文化和政治领域中的权力集中在一起的产业。当资本在全球流动时,传媒业炙手可热,成为竞相争夺的对象,最终导致跨边界的信息流动。而媒体与电子通讯的全球化与地方化意味着信息的去民族化与去国家化。?輥?輵?訛民族国家认同同时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超国家认同)和国内族群认同的挑战,认同危机演变为对国家力量的考验。然而,通过掌握传播权力,使民众观看或阅读在特定场域中生产出来的时政新闻、时事评论及共享媒介事件等,信息技术同样可以被用来提高国家的掌控能力。
  所以,媒介与认同研究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呈现,既与被研究群体的特征和社会语境有关,也与认同的层次性相关。麦奎尔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表示媒介与文化认同的关系。?輥?輶?訛他认为,文化是历时性的,最持久的文化身份特征建立在语言、宗教等层次上,最短暂的则建立在品位、时尚和风格等层次上。同时,媒介在空间分布上可以分为本土、全国和全球性媒介,从而传播不同地域空间的信息。不同形态的媒介对认同的形成、持续或退化可能会造成不同的冲击。地方性、民族性的媒介能够促进持久的认同和文化自主,而国际性的媒介内容则对肤浅的、短期的文化现象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同媒介在文化上的影响力必须视案例的环境和时空而定。[本文为新疆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BS100206)的阶段性成果]
  注 释:
  ①文化认同:媒介研究词典,http://www.credoreference.com/entry/5888456
  ②周宪:《文化认同研究主持人语》,《南京大学学报》,2006(5)。
  ③戴晓东:《民族认同与全球化》,见:何佩群、俞沂暄主编:《国际关系与认同政治》,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
  ④陶东风:《民族国家与文化认同》,《开放时代》,1999(6)。
  ⑤菲利克斯·格罗斯[美]著,王建娥、魏强译:《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⑥林尚立:《在有效性中累积合法性: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⑦庞金友:《族群身份与国家认同:多元文化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当代论争》,《浙江社会科学》,2007(4)。
  ⑧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
  ⑨许纪霖:《现代中国的民族国家认同》,《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6)。
  ⑩祁进玉:《群体身份与多元认同——基于三个土族社区的人类学对比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75页。
  王亚鹏:《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心理科学进展》,2002(1)。
  曼纽尔·卡斯特[美]著,曹荣湘译:《认同的力量(第二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9页,卡斯特这里讲的社会语境指的是网络社会崛起的语境。
  萧俊明:《文化转向的由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56页。
  埃里克·H·埃里克森[美]著,孙名之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9页,第298~299页。
  乔治·拉伦[英]著,戴从容译:《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10~211页。
  曼纽尔·卡斯特[美]著,曹荣湘译:《认同的力量(第二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12~313页。
  丹尼斯·麦奎尔[美]著,崔保国、李琨译:《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5页。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校:郑 艳
其他文献
前言与目的:由于颅内恶性肿瘤具有侵润性生长的特性,目前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化疗等难以完全清除侵润到周边正常脑组织中的肿瘤细胞,而正是周边侵润的肿瘤细胞导致肿瘤的复
紫锥菊(EchinaceapurpureaMoench)又名松果菊,系菊科、紫锥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自然分布于美国中东部及加拿大南部地区。该属植物共有8种及数个变种,现在已开发药用的有紫锥
目前,在农村科学试验中,计算小区产量。常用两种方法。即在测定小区的果穗鲜重后再抽样测定样品的果穗鲜重和样品的子粒风干重,一般按18个水(含水量18%)计算。应用下面两种
介绍了 CAN总线技术在张力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并给出了系统各节点间数据通信的硬件实现和软件设计。 The application of CAN bus technology in tension control system is
第一部分七氟醚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方法:健康雄性Wistar
今年全省小麦冬前苗情总体上群体偏小,个体发育偏弱。主要特点是,一类苗比例有所降低,二、三类苗比例有所增加;部分麦田杂草较多,病虫越冬基数大;地区间苗情差异较大,莱芜、
一、产地环境选择 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3.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生产无公害马铃薯的地块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
目的:通过比对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 C.jejuni)的CfrA,ferric enterobactin receptor,铁吸收相关受体的基因序列,分析CfrA序列核酸及氨基酸序列特征,了解CfrA基因的突变碱基,蛋白质二级结构,疏水性特点,推测可能存在的高变异区段,同时分析其遗传进化关系,为C.jejuni疫苗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选取分离自河北医科大学附属
苏杂3号是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抗枯萎病棉花新品种,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30天左右,植株呈塔形,株高120厘米左右,坐桃较早,纤维品质优, Suza No.3
在“微博改变一切”中李开复有言,如果你有1万个粉丝,相当于创办了一家杂志;如果你有10万个粉丝,相当于创办了一份地方性报纸;当粉丝数增加到100万,你的声音会像全国性报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