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是没想到,这里有太多的惊喜,走到哪里都感觉很新鲜。”时隔5年,再次来到宁夏,福建游客李先生对宁夏的印象彻底改变了。在他的记忆中,5年前来旅游,只是按照固定的观光景点走了一圈,吃的是旅行社安排的团餐,住的是商务酒店,“除了拍拍照,‘到此一游’之后,没有太多的记忆。”李先生说。
2016年夏天,李先生带着家人再次来到宁夏,在旅游集散中心租了一辆车,带着帐篷露营在沙漠旁、黄河边,品尝地道的清真美食,深度体验宁夏的大漠风光、回乡风情、历史遗迹、西夏文化……几天下来他惊叹不已:“宁夏的旅游资源太丰富了!”
旅游体验、旅游服务、旅游消费……产业链条不断增长,这些令游客称赞的变化,体现了宁夏发展全域旅游的成果——打破传统以景区为核心的空间局限,全面推进城乡资源和产业的旅游化发展,在面上多点开花,穿珠成链,铺就了一张“全域大景区”的旅游版图。
全域旅游,宁夏先行
陆地面积只占全国0.69%、旅游资源类型却占48.4%的宁夏,具有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山、河流、沙漠、森林、湿地、峡谷、草原、黄土高坡、丹霞地貌一应俱全,堪称“中国旅游的微缩盆景”。此外,伊斯兰文化、西夏文化、丝路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等在这里交汇融合,造就了宁夏独特的人文气质。
据统计,2010年至2015年,宁夏接待游客总人数从1018.8万人次跃升至18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67.8亿元增长到161.3亿元,旅游业正成为宁夏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近年来,宁夏发挥特色优势,前瞻性地提出了“将宁夏当做一个城市经营”的思路,出台全域规划,将交通、城市建设和旅游业协同发展。2015年,宁夏“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打造“全景、全业、全时、全民”全域旅游模式,成为继海南之后的全国第二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宁夏地域小而美,特色浓而鲜,区位好而优,发展全域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若以旅游为龙头,引进外来消费和动力,必会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走出一条绿色崛起之路。
宁夏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做法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明确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 讲话将全域旅游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给宁夏广大干部群众极大的信心和鼓舞。
发展时不我待,重任只争朝夕。2016年7月28日,宁夏全域旅游发展推进大会召开,全面部署全区旅游产业新一轮发展方向,宁夏旅游局正式更名为宁夏旅游发展委员会,标志着宁夏全域旅游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2016年9月9日—11日,第二届全国全域旅游推进会在“沙漠水城”中卫市召开,国家旅游局、有关部委和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旅游行业负责人以及旅游从业者齐聚于此,共襄盛举。“全域旅游是旅游发展模式的革命,是旅游发展路径的根本转变,必将促进我国旅游业大发展。”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如是说。
为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工作,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了《宁夏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按照规划要求,2016年以“中美旅游领导高峰论坛”为重点,是筹备启动期;2017年以“中阿博览会”为重点,是持续推动期;2018年以“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为重点,是全面创建期。到2018年,宁夏“全域旅游示范省(区)”创建工作将初见成效,在全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一河两山”布新局
宁夏旅游以黄河为中轴,南通六盘山、北达贺兰山,已形成“一河两山”的基本格局。以此为基础,宁夏全域旅游“十三五”空间战略布局提出了“一核两带三廊七板块”的重点打造方向。
“两带”补齐短板。由于自然禀赋差异较大,宁夏旅游西强东弱。2008年以来,随着黄河金岸建设和滨河大道全线贯通,黄河以西的沙湖风景区、贺兰山周边景区、青铜峡黄河楼景区、中卫沙坡头风景区已串点成线,但黄河以东由于景区少,还没有形成连贯线路。为了补齐短板,宁夏全域旅游“十三五”空间战略布局规划将首府银川定位为“一核”,即为宁夏全域旅游核心区,利用其交通区位优势和首府城市完备的基础设施承担集散与服务中心功能,重点建设“两带”,即黄河金岸旅游带和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带。其中,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带建设至关重要,重点建设古原州、韦州、灵州、兴州等历史名古城遗址景区,形成宁夏东部旅游交通环线,从而使宁夏旅游地图由哑铃状变成椭圆状,实现全程闭环旅游。
“三廊”整合资源。一是依托贺兰山东麓优质葡萄酒基地,打造葡萄文化旅游廊道,构建国际著名葡萄旅游目的地;二是以须弥山、固原博物馆、中宁石空寺等为主体,以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为补充,打造清水河流域丝路文化旅游廊道;三是依托水洞沟景区、古长城遗址、哈巴湖等景区,打造古代军事文化主题廊道。“三廊”概念的提出,明确了区域发展脉络,既避免了无序化和同质化建设,又使三条廊道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七板块”打造精品。为了全面提升景区质量,宁夏着重打造“七板块”景区,即大沙湖休闲度假游板块、西夏文化旅游板块、塞上回乡文化体验旅游板块、边塞文化旅游板块、大沙坡头休闲度假旅游板块、韦州历史文化旅游板块、大六盘红色生态度假旅游板块。目前,各景区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实施扩规提质工程。
这种一体化的战略设计,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李建华书记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精心打造独具特色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使旅游业成为宁夏的支柱产业。咸辉主席说,要把宁夏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实现景区、景点全覆盖,按照全域化的要求配置旅游资源、规划旅游布局、推进景区建设、融合产业发展,密切资源联动,推动整体开发,打破部门分割、区域分割、景区分割,有效解决“半年闲、留客难、购物难、娱乐少”等问题,进而在景区间、地区間、产业间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倍增效应,共同打响“塞上江南·神奇宁夏”的品牌。 争先恐后创“全域”
旅游业是宁夏的支柱产业之一,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确立优先发展的产业。面对机遇,宁夏各市县争先恐后发展全域旅游。《宁夏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确定了中卫市、西夏区、永宁县、平罗县、青铜峡市、泾源县作为宁夏全域旅游试点市县区。
中卫市有“沙漠水城”之称,是西部新兴的旅游城市。近年来,中卫市发展“城旅一体化”,拉大城市框架,扩大景区面积,为发展全域旅游打下了良好基础。“2015年,中卫市编制完成了《中卫市全域旅游发展行动规划》,通过沙坡头区做片、中宁县做线、海原县做点,计划利用三年时间,推动沙坡头区由‘景区时代’向‘全域时代’转变,中宁、海原由‘无景区’向‘景区时代’转变。”中卫市旅游局负责人介绍说,为了夯实全域旅游基础,中卫市主要采取了四大举措:一是加快建设旅游新镇,实现封闭运行,使之真正成为来宁游客东进西出的门户;二是对市中心高庙、鼓楼历史街区进行改造,恢复中卫历史名城古貌古韵,形成中卫独有的风格特点;三是实施景区提质扩容工程,以沙坡头景区为龙头,重点推进东扩、西延、南跨、北跃计划,建设沙漠玫瑰酒店等一批项目,着力增强沙坡头景区的沙、水魅力;四是加快旅游与工业、农业和科技产业的融合发展。
泾源县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属于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降水丰沛,生态良好。根据当地实际,泾源县将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与发展全域旅游紧密结合,积极发展乡村游。实施县城至老龙潭景区20公里旅游服务带建设工程,以香水河、泾河为主线,对沿线村庄进行改造,打造六盘山旅游特色村寨、民族风情园、观光植物园、农家旅馆等特色风情线。实施美丽乡村工程,改造提升现有农家乐,打造“生态牧场观光园”等旅游业态,力图实现“乡村即景区、乡村即酒店、乡村即度假区”的全域旅游模式。2015年以来,泾源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交通环线工程,打造自驾游旅游专线,建成辐射重点景区、支撑城镇、便捷通达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为发展全域旅游创造条件。
永宁县东临黄河、西靠贺兰山,地处宁夏平原的精华地带,并且紧邻首府银川。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永宁县将生态旅游建设和文化旅游建设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旅游+农业”,以“四个十万亩”工程为核心,通过土地集约化管理、产业特色化聚集,积极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和乡村度假旅游;依托贺兰山东麓百万亩葡萄廊道核心区,规划建设20多个各具特色的葡萄酒庄,打造“旅游+葡萄”;以三沙源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银川当代美术馆等一批文化旅游地产项目为依托,发展“旅游+房地产”“旅游+文艺”,提升永宁县旅游形象。
当前,以示范市县区为龙头,宁夏全域旅游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预计到2018年,全区旅游接待量将突破25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40亿元以上,占全区GDP比重6.7%以上。
有种旅游叫全域,有个景区叫宁夏。全域旅游,已经在宁夏人心里生根发芽,并且深深扎根到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
責任编辑:何青芳
2016年夏天,李先生带着家人再次来到宁夏,在旅游集散中心租了一辆车,带着帐篷露营在沙漠旁、黄河边,品尝地道的清真美食,深度体验宁夏的大漠风光、回乡风情、历史遗迹、西夏文化……几天下来他惊叹不已:“宁夏的旅游资源太丰富了!”
旅游体验、旅游服务、旅游消费……产业链条不断增长,这些令游客称赞的变化,体现了宁夏发展全域旅游的成果——打破传统以景区为核心的空间局限,全面推进城乡资源和产业的旅游化发展,在面上多点开花,穿珠成链,铺就了一张“全域大景区”的旅游版图。
全域旅游,宁夏先行
陆地面积只占全国0.69%、旅游资源类型却占48.4%的宁夏,具有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山、河流、沙漠、森林、湿地、峡谷、草原、黄土高坡、丹霞地貌一应俱全,堪称“中国旅游的微缩盆景”。此外,伊斯兰文化、西夏文化、丝路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等在这里交汇融合,造就了宁夏独特的人文气质。
据统计,2010年至2015年,宁夏接待游客总人数从1018.8万人次跃升至18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67.8亿元增长到161.3亿元,旅游业正成为宁夏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近年来,宁夏发挥特色优势,前瞻性地提出了“将宁夏当做一个城市经营”的思路,出台全域规划,将交通、城市建设和旅游业协同发展。2015年,宁夏“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打造“全景、全业、全时、全民”全域旅游模式,成为继海南之后的全国第二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宁夏地域小而美,特色浓而鲜,区位好而优,发展全域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若以旅游为龙头,引进外来消费和动力,必会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走出一条绿色崛起之路。
宁夏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做法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明确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 讲话将全域旅游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给宁夏广大干部群众极大的信心和鼓舞。
发展时不我待,重任只争朝夕。2016年7月28日,宁夏全域旅游发展推进大会召开,全面部署全区旅游产业新一轮发展方向,宁夏旅游局正式更名为宁夏旅游发展委员会,标志着宁夏全域旅游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2016年9月9日—11日,第二届全国全域旅游推进会在“沙漠水城”中卫市召开,国家旅游局、有关部委和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旅游行业负责人以及旅游从业者齐聚于此,共襄盛举。“全域旅游是旅游发展模式的革命,是旅游发展路径的根本转变,必将促进我国旅游业大发展。”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如是说。
为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工作,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了《宁夏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按照规划要求,2016年以“中美旅游领导高峰论坛”为重点,是筹备启动期;2017年以“中阿博览会”为重点,是持续推动期;2018年以“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为重点,是全面创建期。到2018年,宁夏“全域旅游示范省(区)”创建工作将初见成效,在全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一河两山”布新局
宁夏旅游以黄河为中轴,南通六盘山、北达贺兰山,已形成“一河两山”的基本格局。以此为基础,宁夏全域旅游“十三五”空间战略布局提出了“一核两带三廊七板块”的重点打造方向。
“两带”补齐短板。由于自然禀赋差异较大,宁夏旅游西强东弱。2008年以来,随着黄河金岸建设和滨河大道全线贯通,黄河以西的沙湖风景区、贺兰山周边景区、青铜峡黄河楼景区、中卫沙坡头风景区已串点成线,但黄河以东由于景区少,还没有形成连贯线路。为了补齐短板,宁夏全域旅游“十三五”空间战略布局规划将首府银川定位为“一核”,即为宁夏全域旅游核心区,利用其交通区位优势和首府城市完备的基础设施承担集散与服务中心功能,重点建设“两带”,即黄河金岸旅游带和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带。其中,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带建设至关重要,重点建设古原州、韦州、灵州、兴州等历史名古城遗址景区,形成宁夏东部旅游交通环线,从而使宁夏旅游地图由哑铃状变成椭圆状,实现全程闭环旅游。
“三廊”整合资源。一是依托贺兰山东麓优质葡萄酒基地,打造葡萄文化旅游廊道,构建国际著名葡萄旅游目的地;二是以须弥山、固原博物馆、中宁石空寺等为主体,以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为补充,打造清水河流域丝路文化旅游廊道;三是依托水洞沟景区、古长城遗址、哈巴湖等景区,打造古代军事文化主题廊道。“三廊”概念的提出,明确了区域发展脉络,既避免了无序化和同质化建设,又使三条廊道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七板块”打造精品。为了全面提升景区质量,宁夏着重打造“七板块”景区,即大沙湖休闲度假游板块、西夏文化旅游板块、塞上回乡文化体验旅游板块、边塞文化旅游板块、大沙坡头休闲度假旅游板块、韦州历史文化旅游板块、大六盘红色生态度假旅游板块。目前,各景区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实施扩规提质工程。
这种一体化的战略设计,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李建华书记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精心打造独具特色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使旅游业成为宁夏的支柱产业。咸辉主席说,要把宁夏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实现景区、景点全覆盖,按照全域化的要求配置旅游资源、规划旅游布局、推进景区建设、融合产业发展,密切资源联动,推动整体开发,打破部门分割、区域分割、景区分割,有效解决“半年闲、留客难、购物难、娱乐少”等问题,进而在景区间、地区間、产业间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倍增效应,共同打响“塞上江南·神奇宁夏”的品牌。 争先恐后创“全域”
旅游业是宁夏的支柱产业之一,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确立优先发展的产业。面对机遇,宁夏各市县争先恐后发展全域旅游。《宁夏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确定了中卫市、西夏区、永宁县、平罗县、青铜峡市、泾源县作为宁夏全域旅游试点市县区。
中卫市有“沙漠水城”之称,是西部新兴的旅游城市。近年来,中卫市发展“城旅一体化”,拉大城市框架,扩大景区面积,为发展全域旅游打下了良好基础。“2015年,中卫市编制完成了《中卫市全域旅游发展行动规划》,通过沙坡头区做片、中宁县做线、海原县做点,计划利用三年时间,推动沙坡头区由‘景区时代’向‘全域时代’转变,中宁、海原由‘无景区’向‘景区时代’转变。”中卫市旅游局负责人介绍说,为了夯实全域旅游基础,中卫市主要采取了四大举措:一是加快建设旅游新镇,实现封闭运行,使之真正成为来宁游客东进西出的门户;二是对市中心高庙、鼓楼历史街区进行改造,恢复中卫历史名城古貌古韵,形成中卫独有的风格特点;三是实施景区提质扩容工程,以沙坡头景区为龙头,重点推进东扩、西延、南跨、北跃计划,建设沙漠玫瑰酒店等一批项目,着力增强沙坡头景区的沙、水魅力;四是加快旅游与工业、农业和科技产业的融合发展。
泾源县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属于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降水丰沛,生态良好。根据当地实际,泾源县将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与发展全域旅游紧密结合,积极发展乡村游。实施县城至老龙潭景区20公里旅游服务带建设工程,以香水河、泾河为主线,对沿线村庄进行改造,打造六盘山旅游特色村寨、民族风情园、观光植物园、农家旅馆等特色风情线。实施美丽乡村工程,改造提升现有农家乐,打造“生态牧场观光园”等旅游业态,力图实现“乡村即景区、乡村即酒店、乡村即度假区”的全域旅游模式。2015年以来,泾源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交通环线工程,打造自驾游旅游专线,建成辐射重点景区、支撑城镇、便捷通达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为发展全域旅游创造条件。
永宁县东临黄河、西靠贺兰山,地处宁夏平原的精华地带,并且紧邻首府银川。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永宁县将生态旅游建设和文化旅游建设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旅游+农业”,以“四个十万亩”工程为核心,通过土地集约化管理、产业特色化聚集,积极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和乡村度假旅游;依托贺兰山东麓百万亩葡萄廊道核心区,规划建设20多个各具特色的葡萄酒庄,打造“旅游+葡萄”;以三沙源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银川当代美术馆等一批文化旅游地产项目为依托,发展“旅游+房地产”“旅游+文艺”,提升永宁县旅游形象。
当前,以示范市县区为龙头,宁夏全域旅游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预计到2018年,全区旅游接待量将突破25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40亿元以上,占全区GDP比重6.7%以上。
有种旅游叫全域,有个景区叫宁夏。全域旅游,已经在宁夏人心里生根发芽,并且深深扎根到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
責任编辑:何青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