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武禹襄创编的太极拳别有神韵、自成一家,是最早形成文人化的太极拳。所谓文人化,首先是开创武派太极拳的武禹襄兄弟与李亦兄弟都出身于书香门第,历代传人也以文化人居多,他们对于拳艺纯属兴趣爱好,相似于文人绘画,强调灵性,强调逸兴。由于是在这种超脱心态下,其对太极拳的钻研,是以研究学术为目的,具有精益求精之心,而不为世俗利益和习惯所累,这就淡化了授艺中师徒父子家长式的关系,重心传不重仪式,表现出在儒家经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禹襄创编的太极拳别有神韵、自成一家,是最早形成文人化的太极拳。所谓文人化,首先是开创武派太极拳的武禹襄兄弟与李亦兄弟都出身于书香门第,历代传人也以文化人居多,他们对于拳艺纯属兴趣爱好,相似于文人绘画,强调灵性,强调逸兴。由于是在这种超脱心态下,其对太极拳的钻研,是以研究学术为目的,具有精益求精之心,而不为世俗利益和习惯所累,这就淡化了授艺中师徒父子家长式的关系,重心传不重仪式,表现出在儒家经世致用思想影响下的社会责任感。
其次,武派太极拳的文人化着重表现在对武术深层理论的探讨。武氏得到王宗岳《太极拳谱》后,依靠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练功实践,毕一生精力予以生发扩充,使拳论与拳架的联系愈益紧密入微,乃披沙凿石所得,可说字字金玉,故近代习练太极拳者,十有八九皆以《太极拳论》与武、李文章为理论支柱。这种深思熟虑、勤于笔耕的文人作风,至第四代传人郝月如先生,第五代传人徐哲东先生,莫不如此。其中徐哲东撰写的《太极拳考信录》、《太极拳谱理研究辨伪合编》早已成为研究太极拳史的权威著作。
文人气质必然影响到太极拳的演练。拳架是拳论的体现,对拳论的不同理解,势必导致太极拳形成不同的风格和流派。这一思想正是武派太极拳的形成原因。太极拳拳势脱胎于长拳,在某些拳势上带有清晰的长拳痕迹。武派太极拳最大限度地削弱了长拳痕迹,尤其表现在以“起承转合”为主线的拳架改革上。
关于起承转合,元·范德机《诗格》说:“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元·杨载《诗法家数》说:“破题,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颔联,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颈联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结句,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清·刘熙载《艺概》说:“起有分合缓急,收有虚实顺逆,对有反正平串,接有远近曲直。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合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兼顾起合也。”
由此可知,武氏将之引入太极拳,使之成为太极拳训练的一个新内容,颇具良苦用心。这一程式由“懒扎衣”一直贯穿于结尾,成为武派太极拳区别它派太极的重要标志。起承转合的每一动作过程,都须以武氏所揭示的身法规范为依托,令此四节既具连贯技击意义,同时也是独立桩法训练。强调桩法,深化拳势内涵,武氏完成这项工作,来源于对拳法理论的精确把握和对自身千百次实验成果的自信。
武派太极拳的特点之一是跟步紧凑,完整圆充。这与文人的身体素质有关。文人习武,其本力实逊于壮汉,为此就需寻找加大冲击力的方法。武氏拳之跟步前冲并加以圆整充固的身法,加之起承转合与十三势的有机结合,形成螺旋翻转的劲力,成为推手发放的基本功。在拳架中反复操练“懒扎衣”等式,无非是熟悉“五技八法”,以利在推手中造成敷盖对吞的态势。用现代西方理论来解释,就是在原材料相同的情况下,最佳的组合能发挥出最佳的功能。
文人化太极拳的形成,是太极拳从技艺型向学术技艺型转变的伊始,是“太极文化”的伊始。研习者不再是纠纠武夫,而是文质彬彬的雅士。受其影响,各派太极拳都相继出现了一批融技艺、学术于一身的太极拳家,为拓展太极拳研究领域,提高太极拳的社会地位铺平了道路。
其他文献
武派太极拳前辈教徒,都要初学者先练习基本功,等基本功练扎实后,再学拳架。像盖房子一样,没有坚实的基础,就造不出牢固的房屋。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也很难练好拳架。武派太极拳的基本功因人而异,对青少年强调练好腰腿功。如练习踢腿、悠腿、压腿、飞脚、下腰、里合腿、外摆腿、旋风脚、虚步、弓步、仆步等。我师李圣端先生常说:“青少年骨骼柔软,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先练好腰腿功,有助于身体匀称健康的发育。日后练习拳架,不
武派太极拳势外形简朴,内蕴丰富,重在实用。其修习要素如下: 式简技繁 组织合理 武派太极拳的拳式动作简洁明快、术法分明、圈小劲捷,每个拳式都围绕着一个攻防中心,重在实用,不尚花法,不着意雕琢,不故做高深,拳风自然平淡,演练起来浑厚朴实,简洁洗练,给人以银碗盛雪,纤尘不染之感。拳式技法内涵细腻,体现出起、承、转(开)、合和八法咸备,五气顺布。 武派太极拳架可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落
武派太极拳,是清代广平府武禹襄首创,他也是太极拳理论奠基人。 河北省永年县广府镇,古称曲梁,北连顺德(今邢台市),南控黄河,西倚太行,东临平原,水陆交通十分发达。在这块风光如画的宝地上,明清以降,人文荟萃,名家辈出,对当地学子深有影响,使水乡古城孕育着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太极拳苑一代宗师武禹襄就诞生在这里。 广府古城有武、范、窦、黎四大望族。武家住在东大街,武禹襄就是这个家庭的一员。武氏自明初
武禹襄 禹襄(1812~1880年),名河清,号廉泉,廪贡生,候选训导,以子孙贵,赠封中宪大夫、兵部郎中加二级,武派太极拳创始人。武氏弟兄三人,学兼文武,瞻材亮迹,并声于世,人称“三武”。咸丰初,吕贤基奉旨督办团练,肃书币邀赞戎机,以母老辞。后尚书毛昶熙,巡抚郑元善又皆礼辟,不就。惟日以上事慈闱,下课子孙,究心太极拳术为事。道光年间,杨禄禅自豫返里授拳,其技与众不同,人称“沾绵拳”。禹襄与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指出:“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武派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1812~1880年)也在《太极拳解》中指出:“精神能提得起,则无双重之虞,粘衣能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武禹襄长兄武秋瀛(1800~1884年)在《释原论》中也对“双重”做过较为详细的解释:“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是比活如车轮而言,乃己之谓也。一边沉则转,两边重则滞,不
陈式太极拳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一世陈卜,明末定居陈家沟以拳为业。九世陈王廷,继承祖传拳业,博采众家精华,创陈式太极拳。至今,嫡传至十九世陈小旺。 今年54岁的陈小旺,6岁习武,8岁接受父亲陈照旭(十八世陈式太极拳嫡传弟子)正规训练,后又师从伯父陈照丕及叔父陈照奎习练太极拳。 陈小旺在承袭世代家传武技的基础上,发展了太极拳,创编了简化“陈式三十八势太极拳”和“陈式十九势太极拳”。1980年至1
武派太极拳重在实用,历史上出现过不少技击名家,陈固安先生即荣列其中。 陈固安(1914~1993年),河北省邢台人,回族。自幼酷爱武艺,先从伯父陈发达老先生习回族查拳,十三岁跟表叔李圣端老先生改习武派太极拳。李师是清末太极拳宗师广府郝为真前辈的入室弟子,拳技精湛,卓越超群,在邢台地区颇有名气。陈固安在师门苦学八年,深得真传。后来又得到韩钦贤、郝中天诸师教导,艺精而博,堪为同门之冠。 弱冠后
一、武派太极散手的用法 所谓散手,就是两人徒手的应变技法。王宗岳《太极拳论》中提到的“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说的就是散手打法。 太极散手接劲方法大体为三种,即侧接法、中接(正接)法、下接法。但不论哪种接劲方法,其诀窍都是不将敌方来劲裹在自己身上。这是太极散手的接劲艺术,也是其用法的特点,更可窥视出用法的科学性。也就是说,当敌方击我时,要把敌方劲力闪于空位,而我方围绕着敌方子午线(
一般来说,太极拳的特点有三:一是以混元功为基础;二是螺旋运动的走架形势;三是讲究阴阳之道的技击法。这是太极拳的共性,武派太极拳又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本门名宿陈明洁先师生前把武派太极拳归纳了八大特点: 一、结构严谨,缜密入微; 二、化发守中,圆点互跟; 三、强调身法,合乎丹道; 四、形势混元,内含一气; 五、二气交感,行气贴背; 六、步如临渊,劲若抽丝; 七、神聚气敛,
列车缓缓驶进郑州车站。 一位精壮的中年汉子刚跨出车门,一群手持鲜花的少年一拥而上。在“欢迎高老师胜利归来”的问候声中,站台上的弟子和师友们将他团团围定,拥抱握手,亲切问候,场面十分感人,如久别重逢,英雄归来。这个倍受注目的中年人就是独赴东京,载誉归来的郑州市武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武派太极拳第六代嫡派传人——高连成先生。这已是他第二次应邀赴日本授艺。第一次赴日是1997年6月,高连成先生应全日本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