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珠宝控

来源 :女友·校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shouw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萱萱从小就喜欢首饰,念高中时零花钱有限,加上学校规定不准打扮,她只好偷偷在脖子上挂一条细细的银链子,每天照镜子时左看右看,觉得美得不得了。
  高中毕业那天,萱萱马上去打了耳洞,买下一对纯银耳环戴上,从此走上了首饰控的道路。大学时期,萱萱几乎隔三差五就去逛逛首饰品小市场,今天买回一串水晶珠子,明天拿来一个镀金戒指,因为她喜欢这些亮光闪闪的东西,被同学封了个“喜鹊姐姐”的外号。
  为求款式多样,萱萱买的首饰都是均价五十左右的便宜货。大四时她过生日,表姐送了对日本御木本的珍珠耳环给她,珠体浑圆,光泽幽润,萱萱戴上后果然增色不少,她用手摸了又摸,感慨道:“果然是一分钱一分货,好东西就是不一样。”
  这对珍珠耳环给萱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本只去小商品市场的她,特地去观摩了一场国际珠宝展,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类珠宝齐聚一堂,紫红紫红的石榴石、五颜六色的碧玺、绿莹莹的绿松石、色如蜂蜜的琥珀、洁白无瑕的羊脂玉……简直令人目不暇接,大开眼界。
  萱萱看得痴迷,忍不住试戴了几件首饰,只见宝光耀眼,和自己手腕上那五十块的水晶手串简直是云泥之别。她在这一刻总算明白,为何古往今来的女王后妃、贵妇名媛几乎都是珠宝控了。
  看看价钱,几乎都是四位数以上,萱萱不由吸了口凉气。虽然啥也没买,但回到家后,萱萱翻出这些年自己购置的首饰一看,都觉得黯然失色。
  “我是不是变得虚荣了,现在便宜首饰都看不上了?”萱萱向表姐哭诉。表姐哈哈大笑,说你这叫品位提高了。表姐又指点萱萱,不如拿买十件二十件便宜货的钱买一件品质好的,既能佩戴又可收藏。
  萱萱点头不已,从此一入珠宝深似海,一颗一颗不停买。刚工作不久的她,薪水都变成了各种石头,虽然也遭遇过几次被骗事件,但随着经验累积,她眼光越来越强,下手也越来越准。她特地加入了一家珠宝知识论坛,一面学习一面交流,认识了不少一样的珠宝爱好者。
  戴上真品后,萱萱发现自己身心愉悦,工作生活干劲儿十足,甚至产生连锁反应,气场上升,连运势都好了。面对有些朋友的不解,她回应道:“有的女孩喜欢包包,有的喜欢衣服,我只是喜欢珠宝。再说,它们还是我努力赚钱攒钱的强大动力呢。”
其他文献
吃素对于舌尖上的中国人来说,还只是少数人的时髦风尚,可在英国却已经非常普遍了。英国一个叫作“食物发展协会”的组织进行的调查显示,86%的英国民众一周会吃一至两顿素食。这些人虽然并不能称作严格意义上的素食主义者,却也因此掀起了一种新的“弹性素食”时尚,“弹性素食者”除了吃素外也会选择吃一些比较清淡的鱼类、鸡肉和海鲜,科学研究发现适度地、有“弹性”地食用肉类,比纯素食对健康、瘦身、塑形等更为有益。
期刊
你以为“脸基尼”这种高大上的东西只有我们有吗?来围观日本最近兴起的弹性全包紧身衣的潮流吧,这种从头到脚包裹式的紧身衣简直是我们“脸基尼”的超强升级版,不过据说这是一种奇葩的减压法,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正直的老师还是严谨的公务员,都欣然加入了这股名为“Zentai”的奇异潮流(反正也不用露脸)。他们穿上全包式紧身衣,隐藏起自己真实的身份,参加派对甚至走上街道,虽然略显浮夸却能让自己从巨大的社会
期刊
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现象是——某样东西一旦流行了,便难鱼龙混杂,比如“鸡汤”。长期活跃在朋友圈里的谣言鸡汤和无逻辑无智商没头脑的所谓正能量励志鸡汤不仅拉低了鸡汤的Level,也使鸡汤被许多人深深误解,导致一碗好端端的鸡汤被嫌弃、没人喝。为了证明鸡汤好吃好喝有营养,改变谈鸡汤色变、仿佛品位瞬间就会拉低好几条街的状态,一些喜欢热闹更喜欢行动的90后们不甘于围观“鸡汤盛世”,纷纷加入了公众号推送者的阵营,身
期刊
撞脸的人越来越多,好看的人越来越少,仔细想想,上一次在生活中被惊艳到是几时?那种“哇,她真好看!”的时刻好像越来越少了。  整形技术发达、化妆技能普及广泛提升着人们的颜值,你没有那么美,我也没有那么难看,谁也不是美人。很久以前,人们在讨论好不好看的时候其实是在讨论基因,那时候一个人好不好看是天注定的,打扮修饰的作用比起这天赋显得无力。可能,现在是一个史无前例的看脸、讲效率的时代,于是乎很多天生丽质
期刊
我有社交恐惧的重要原因就是,总能碰见一些不会说话的人。前两天在同学群里有个高中同学说起对我的印象:你个子小小的,挺胖的。我顿时脑海中有神兽飘过:咋那么不会说话呢?  想起我从前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初中时上朋友家,朋友的爸爸问我爸爸长啥样。我说:挺矮挺胖的。我这样刻薄地形容自己老爸,已经够不会说话了,偏偏我脑袋抽风又加了一句:跟你长得差不多。那叔叔涵养很好,并不跟小孩计较,他哈哈大笑,反问了句:我长得
期刊
每天22点22分,胡辛束会准时更新她的微信公众号“胡辛束”,每次发布两篇文章。因为粉丝多,这个公众号已经有了商业价值,现在大部分文字都有广告植入。文章会配有插画,也是胡辛束自己画的。最近胡辛束挺忙,她的第一本书《我想要两颗西柚》已经出版了,她忙着到各地做签售,此外还有一些讲课的任务,是关于品牌文案的种种。一不小心成网红  胡辛束意识到自己是网红这件事,还是最近这半年,有粉丝跟她建议,让她不要总穿条
期刊
邀请朋友来家里吃饭,你一般会准备什么美食?除了能让人不停地说“好吃”外,就没有别的了吗?“哎呀,让我也来做一个试试!”“天呐,你在里面放了什么?”“还会动,太可爱了吧?!”能让小伙伴们发出这样的惊叹,才算是年轻人聚会的正确展开方式!而能肩负起这一使命的美食,非章鱼小丸子莫属!把章鱼小丸子作为闺蜜好友聚餐的保留菜目,除了人见人爱的基本款章鱼小丸子外,还可以共聚一锅,在小丸子里加入各种食材,变成一场华
期刊
每次看到关于阅读的数据统计,国人的表现总是让人觉得遗憾。那种世界各国人均每年读几本书的榜单上,中国总被甩在后面。最近,又看到一个关于国人阅读的统计,其中的一项调查结果是:多数人认为自己阅读图书的主要目的为自我提升。这没什么不对,其中有满满的励志气息,然而,我以为,这样的阅读动机或许和我们的低阅读率有关。  每次到访别人的住处,我总会不自觉地留意他们的书架,现在因为电子阅读的普及,这样的印象渐渐减少
期刊
大三的时候,我去报社实习,一起进报社的有很多实习生。知道能去报社实习的时候特别开心,觉得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可以了解报社的工作是什么样的,如果能发表一篇新闻出来让爸妈看到就更好了。  没想到开始实习之后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每个老师都在忙自己的事,压根没人理我们这些实习生,大家面面相觑,看着时间流逝。过了几天之后,实习生们开始给自己找点事做,有的实习生每天一大早到报社擦桌子,有的实习生负责打水,有
期刊
说起林徽因,好多读者都会对她的“情史”如数家珍,这得拜无数后人给林徽因写的传记所赐,且不论很多关于林的情事到底有多少是事实、多少是从别人的传记中道听途说而来。  抛开个人私生活不谈,林徽因女士在我的心中,是要尊称其为先生的。当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从海外留学归来,中国的大学里是没有建筑学这样一个专业的,中国人自古以来把盖房子当作是工匠的手艺,根本不把它当成一个学问来看。这样的情况下,就更别提对中国的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