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情态 对话情境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态”中的“情”泛指人的心理活动,“态”泛指人的肢体活动。古诗用语简省,往往将人物丰富的情态包含在几个字中。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知了人物情态,才能对古诗有相对深刻的理解,而设置有效的对话情境是感知的有效方式。笔者以李白的《黄鹤楼闻笛》为例,具体谈谈对这种教学方式的探索。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的这首《黄鹤楼闻笛》,教材中并没有选入,笔者参加省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时,通过反复筛选,决定用这首诗准备竞赛课。为了让古诗教学走出常规,上出新意,笔者观看了大量名师课堂实录,王崧舟老师的《长相思·山一程》和孙双金老师的《春望》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老师教学《长相思》时淡化了逐词逐句的指导,先让学生借助插图和注释做批注式自学,然后以“身在何处”和“心在何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走近纳兰性德,初步感受诗人思念故乡、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最精彩的是王老师引入诗人的另一首词《菩萨蛮》中的“问君何事轻别离,一年能几团圆月”,再现了“十里长亭、杨柳依依、芳草萋萋、秋风瑟瑟、碧波渺渺”等自然情境,以及妻子、兒子、父亲和朋友执手相送的生活情境。在一次次情境对话中,出征将士思念故乡、亲人的情感深深感染了学生,学生因而走进了诗人的内心。
  《春望》的教学,孙双金老师采用了逐句指导的策略,但每一句都没有停留在对字义的呆板理解上,而是指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想象诗人的情态,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比如:指导学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时,孙老师从上一句顺势引出这一句——“时”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时局,每一次“别”都可能是生离死别,于是诗人触目惊心,忧国忧民,便“花溅泪”且“鸟惊心”了。因为每一句、每一个字词的体味都未曾撇开诗人流泪、惊心之态,所以教学主题集中、突出,学生通过学习真正理解了诗人的情感。
  对这两节课,笔者总结了两组关键词:丰富情态,对话情境。相对而言,情态的丰富和情境的创设方式上,两位老师手法有所不同:王老师浓墨重彩,工笔细描,衬托渲染;孙老师质朴简洁,勾勒白描,凸显神采。
  受这种教学思路的启发,笔者决定采用类似的方式设计教学。经过思考,笔者初步确立了“整体感知诗意——整体感受诗境”的教学思路,即不对诗句做支离破碎的理解分析,不对诗人做片断、单向的聚焦,而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句的意思,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体悟诗人的情感。
  试教情况大致如此:在初步整体感知,定下全诗“思乡、悲愁”的基调后,教师声情并茂地描绘出诗人一路风尘、满怀惆怅、登上高楼、西望长安、去国怀乡的画面。情境初步勾画而成,该丰富情态了。教师问学生:“此时,李白在怎样西望长安?请你想象一下,你仿佛看见李白——”教师想引导学生走近李白,看见诗人“望”的动作、情态和内心活动。学生回答:“他在望长安,望故乡。”这显然不是教师想要的答案,于是教师再问:“长安有什么,让李白这样望?”“有亲人,有朋友。”学生的回答还是浮于表面。“可是太远了呀,望不见。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呢?”教师急中生智,采用角色替换法,直接把学生放到李白的位置上,想引发对话。不料,学生想都不想,立刻回答:“想回家。”三鼓而竭,教学又回到了起点,而教师再也无计可施了。
  试教中,教师刻意创设了画面情境,也用上了想象和角色对话的手段,但学生始终没有进入情境,难以走进诗人的内心去触摸他的所思所想,原因是什么?笔者联系生活实际,试着问自己,假如要认识、观察一个像李白这样的陌生人,你会从哪个方面开始?一定是从他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这些可知可感的方面开始,多半不会一开始就触及他的所思所想吧。这或许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笔者恍然大悟。
  于是,笔者调整了教学方案,再次走进教室。“同学们,李白登上高楼,西望长安。围绕这个‘望’字,用心地想一想,你能想到李白是在怎样地望吗?你还可以做一做这个‘望’的动作。”学生的回答果然变得很感性。
  生1:诗人在伸长脖子望。
  师:他多想看见长安啊!伸长脖子就看得远一点。
  生2:诗人在踮着脚尖望。已经站到黄鹤楼的最高层了,他还嫌不够,于是踮起脚尖,这样望——(学生踮起脚尖,做极目张望的动作。)
  生3:诗人瞪大眼睛望,眼睛看酸了,也不眨一眨。
  师:诗人望眼欲穿啊!你真有想象力!我为这样的感悟喝彩。
  生4:李白闭着眼睛望。
  师(惊讶):为什么要闭着眼睛望呢,那不是看不见了吗?
  生4:就是因为看不见,却又那么想看见,所以索性闭上眼睛在心里看。
  师:这就叫“望眼欲穿终不见,闭目凝神用心看”。你体会出诗人是用“心”在望,真是了不起!同学们,李白闭上眼睛,在心里回顾那些美好的岁月:走马于长安街上,吟诗饮酒,众人为之倾倒;召见于皇宫之内,谈诗词,论国事,皇帝命宠臣为他捧靴,让贵妃为他歌舞;还有湖上的游船、坊间的茶座、岸边的杨柳、院中的牡丹,留下他多少风流的诗篇。可是此刻,山高水长,往事如烟,而且诗人已年逾五十,此去夜郎,只怕是再也回不去长安了。(播放音乐《寒江残雪》)就在这时,朋友史郎中用笛子吹奏起那首凄凉的《梅花落》(注:因找不到《梅花落》古曲,故用《寒江残雪》替代)。玉笛声声,诗人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生5:诗人仿佛看见梅花纷纷从天空飘落。
  师:仔细看,梅花在怎样飘落呀?
  生5:一片一片,纷纷落下。
  师:漫天花雨呀!
  生6:被风吹得东一下、西一下地飘呀飘。
  师:是这样吗?(师做“东一下、西一下”的手势,很慢很优美。)
  生6:不是的。风很大,吹得很厉害。(急速地摆动双手,动作幅度很大。)
  师:我明白了,是在刮猛烈的北风。
  生7:梅花飘落在地上,在水里,到处都是。
  师:哦,梅花凋谢了,花瓣碎了、脏了。孩子们,这是江城五月,正值端午节前后,应该是怎样的景象呢?我们就生活在江城武汉,联系生活实际,你来告诉李白,应该是怎样的景象?
  生8:繁花盛开,姹紫嫣红;鸟语花香,莺歌燕舞;江边翠柳如烟,绿树成荫,游人来来往往。
  师:有位叫崔颢的诗人,看到江城美丽的景色,在黄鹤楼上写下这样的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同样的时节,李白为什么看见梅花落了呢?
  生9:这是想象的景象,不是真的,因为李白听到了《梅花落》的曲子,所以就联想到了梅花。
  生10:因为他很孤独,就像梅花独自开放。他独自去那么遥远的地方,再没有朋友了。
  师:像梅花一样孤独。
  生11:他很绝望。
  师:咦,你怎么知道李白绝望呢?
  生11:梅花落下,就再也不会回到枝头,他这一次离开长安,有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师:像飘落的梅花一样,回不去了。
  生12:他很无奈。
  师:哦,这是老师没体会出来的心情,你快说一说。
  生12:梅花是被大风吹落的,东一下、西一下地飘来飘去,由不得自己,无可奈何。
  师:像梅花一样受摆弄,不由自主,我明白了。我太佩服你和刚才说“绝望”的同学了,你们从“落梅花”中体会出诗人这么丰富的思想感情,了不起!
  生13:还很悲惨,尽管花开得很漂亮,但是被吹落,都碎了、脏了。李白在长安有很好的过去,但现在感觉自己的结局也会很不好。
  师:像梅花一样,要落得悲惨的结局,只怕是要葬身异地了。
  片段中,学生真正走进诗歌,体会到了诗人的心境。这种体会是感性的、真切的,而不是言不由衷的空话、套话。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教师从学生可知可感的动作、神态和语言切入,给学生提供了能够体验、迁移的抓手;二是因为抓住了“落梅花”这个具体的物象,学生年龄小、阅历少,对于流放难以有深切认识,但“落梅花”的情态是他们可感可知的,据此迁移,学生自然就走进诗人内心,感受到了他因遭贬谪而生发的凄凉之情。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昌水果湖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
退休后,我常常要和老伴出门走走,以前我一个人出门,多是骑自行车,可老伴不会,我说,我在自行车旁边安一个边斗,往后,不管走哪里,我带着你,夫唱妇随怎么样?老伴说,行,不过路上人多车多,你要小心点。也有人建议,有免费公交卡,不坐公交,出什么风头,瞎折腾。我说,坐公交也麻烦,要等,你想坐哪一路,它就不来,你不想坐哪一趟,它一趟接一趟来。上了车还要看别人的脸色,遇堵车,更是毛焦火辣,耽误时间。女儿说,爸爸
民国七年(1918年),丁玲就读于桃源第二女子师范学校预科。  民国八年(1919年),丁玲转入长沙周南女子中学。后入岳云中学就读。  民国十一年(1922年),丁玲赶往上海,在陈独秀、李达等创办的平民女子学校学习。在长沙等地上中学时,受到五四运动思潮的影响。  民国十二年(1923年),丁玲经瞿秋白等介绍,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次年夏转赴北京,曾在北京大学旁听文学课程。处女作
玲子好半天眯起眼睛,仿佛眼前真出现了女孩那张脸:  “我们边喝咖啡边谈,这个那个,谈了一个多小时,包括音乐方面的、学校里边的。一眼就知她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说话有条有理,意见也一针见血,具有吸引对 方的天赋才能。甚至有些。怕人。至于怕人的到底是什么,当时的我却捉摸不透,只是蓦然间觉得她机灵得令人生畏。不过,当面同那孩子谈起来,便会不知不觉地 失去正常的判断力。就是说,对方太年少、太妩媚了,以致被其
你匆匆忙忙套上校服,一邊背上书包一边对收拾房间的父亲说:“爸,我走了,要迟到了。”“哦,去吧。”父亲只是极轻描淡写地来了一句。你不满地嘟起了嘴,径自打开门,出去了。  冬日的早晨,都已经6:30了,天仍然黑着,一点亮的征兆都没有。路灯却早就熄灭,黑漆漆的一片。你无可奈何地摸着黑走向车站。街上也是一片黑暗,车少路空。你无聊地把玩着手中的题单夹,公交车却不理会你焦急的心情,迟迟不肯露面。  冬季的寒风
在不期而遇中,我发现了友情的美。  时光的车轮滚滚而过,如流水般带走从前,但,抹不掉曾经的美好时光。  人与人之间的感觉真的很奇妙,忽然想起:“每天你都有机会和很多人擦肩而过,而你或者对他们一无所知,不过也许有一天,他会成为你的朋友或知己。”  简单的世界没有复杂。不知什么原因,你突然到了我班,说是要到我班借读几个月,你可知道,我们可是小学的同学啊。谁又想到这次的不期而遇引发了一段清水出芙蓉般纯澈
《红薯小吃》是在“农事”主题引领下,针对七年级学生自主开发的劳动活动校本课程。活动时间一般选在红薯收获季节,持续一个月。活动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红薯小吃的几种主要制作方法,学习制作红薯小吃,体验参与劳动实践的乐趣。教学难点是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团结协作、动手实践及勇于创新的能力。活动前期,教师要求学生收集有关红薯小吃的图片、视频、书籍、样品以及制作红薯小吃的食谱,集中讨论,并聘请家长代表做专业指导教
序幕一组短镜头:梁思成、林徽因在昆明古建筑东、西寺塔前调查。梁思成、林徽因在昆明古建筑圆通寺前调查。梁思成、林徽因在昆明古建筑真庆观前调查。梁思成、林徽因在昆明古建筑官渡金刚塔调查。梁思成、林徽因在昆明古建筑鸣凤山金殿调查。梁思成、林徽因在昆明古建筑松华坝调查。字幕(旁白):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两人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起致力于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
是谁把他逼成了古怪和孤愤?  张炜在写作小说的途中为何突然花费巨大的精力开始散文的创作,他  的心理的图式和思索是一种什么状态?  整个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张炜的散文作品非常少,且没有引人注目的篇章,在八十年代的后期,在那个动人心魄的夏季过后的郁闷中,张炜的散文开始增加,而到了九十年代,整个世界市声喧嚣,变成了一片莽野,落红狼藉。一点也不隐讳,张炜对市场这只螃蟹是害怕的,对飞速发展的商业帝国心怀恐
电影奖项  1991 第10届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 滚滚红尘 (提名)  1990 第27屆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 滚滚红尘 (提名)
人物:  姗 姗——14岁,初中二年级学生,文艺骨干,张国庆外孙女;  姗姗妈——45岁,工人,张国庆女儿;  张国庆——70岁,农转非居民;  李国庆——50岁左右,服装店老板。  地点:大超市门前广场,服装促销帐篷。  时间:国庆节前夕,星期天上午。   [幕启。姗姗妈正在超市广场打电话。  姗姗妈:喂!喂!(拨号,不通。自言自语)啷个不接呀?(再拨。着急地拍打手机,呼叫)喂!喂!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