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古诗文选读选编策略探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1579678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前技工院校语文学科中,学生基础最薄弱、最有畏惧情绪的部分,当属古诗文。在当今文化语境下,学生不仅在运用上存在障碍,在学习上也面临不少困难。因此课外选读古诗文应成为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之外的必要补充。结合技工院校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与语文学科的培养目标,古诗文的选编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主题注重正能量,难度力求适中, 题材尽量广泛, 选编革命诗文, 附精讲与点评。
  [关键词]  技工院校;语文学科;古诗文;选编考虑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7-0006-02
   当前技工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当前的学习,为后续的发展埋下了严重的隐患。特别是语文学科,因涉及面广,学科知识与基础常识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与积淀,短期内难以有较大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做实日积月累的功课,推动学生实现能力水平的持续提升。
   语文学科中学生基础最为薄弱、最有畏惧情绪的部分,当属古诗文。古诗文距今至少已有百余年的时代鸿沟,彼时的文化语境下,学生学习与运用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是在当今语境下,学生学习与运用的难度可想而知。缺少了必要语境的浸润,学生不仅在运用上存在障碍,在学习上也面临不少困难。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当前学生学习古诗文的途径较为单一,大多数学生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学习的。而学校教材,特别是技工学院的教材涉及古诗文的篇目较少,学生课堂学习的篇目与时长严重不足。面对这种情况,提倡学生课外阅读古诗文应成为课堂教学之外的必要补充。但当前并无合适的古诗文课外读本,因此选编适合的古诗文课外补充读本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亟需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
   结合技工院校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与语文学科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古诗文的选编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题注重正能量
   中國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代典籍文献浩如烟海。经典作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数不胜数,但并不是每一篇都适合技工院校的学生阅读。技工院校古诗文的选文首先应考虑的就是选文的价值问题。
   因为技工院校的学生大多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当前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新媒体异军突起,影响力日益扩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接触的文化也更加多元,对一些不良甚至有害信息分辨力较差,容易受到五光十色不良信息的侵蚀。在此之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之具备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下保持立场信念的能力,也是我们此阶段教育的重中之重。所以古诗文的选文首先应该保证主题的正能量,保证学生能在充满正能量的氛围下学习、生活。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多有远大的志向追求,反映在作品之中,古代诗文以言志为正统。许多经典作品,都融入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体验,传达出作者高雅的情趣志向。但不可否认的是有部分作品的情感态度,在今日看来存在诸多问题,这类作品在学生分辨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价值导向的困惑和偏差并不适合推荐给学生阅读。本着这一基础原则,我们在选文的选编时划定了主题价值导向应具备正能量这一底线。
   需要说明的是,主题价值导向应具备正能量,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主题都应该是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流露忧国忧民的哀思以及激扬家国情怀的豪迈。对良辰美景的描摹、对故友亲人的思念、对修身的追求、对美好情感的怀恋,甚至对山河地理的描绘、对人文科技的记载、对神话传说的展现都可以成为学生的阅读内容出现在选文范围中。正能量不仅包含对家国情怀的肯定,也包含对美好感情的赞美、对美丽风光的愉悦、对人文科技的向往、对美好人情的礼赞、对雅俗文化的赏析,一切具备积极的、向上的情感都可以作为正能量的部分出现在选文中。
   二、难度力求适中
   因技工院校学生的基础薄弱,选文应难度适中,要与普通中学略有不同。这表现在选文的长度不宜太长,同时还应注意选文的难度不宜太深。
   选文的长度不宜太长,意味着我们要尽量选取短小的古诗文,或是把经典诗文中的精华章节挑选出来,呈现给学生。因为这些学生的阅读速度有限、理解能力有限、阅读信心同样有限,所以学生需要通过短小的诗文树立阅读的信心、锻炼阅读的速度。
   比如许多神话志怪虽然篇幅短小,但往往寓意深刻,无论是从故事的趣味性还是意蕴的典型性上看,都值得一读。这些神话志怪产生于先民的生产生活中,反映了其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闪耀着先民智慧的火花,集中承载了先民的情感认识。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有着较高的认识价值和教育意义,对于今时今日的学生来说,这些神话志怪是了解中华优秀文化、锻炼古诗文思维、积累古诗文文化常识、启迪智慧、塑造世界观的优良载体。
   选文的难度不宜太深,意味着我们要尽量选取难度适中的古诗文,在帮助学生树立阅读信心的同时提升阅读的能力。选文难度不宜太深,考虑的是学生的实际阅读状况,力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阅读。但是选文的目的是加大学生的古诗文阅读量,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速度,提升学生古诗文的阅读水平,而不是一味地讨好学生的阅读习惯。在此情景下,我们需要科学把握选文的难易程度,谨慎选择一些对学生来说有一点难度,但是又在一定帮助下独立完成的篇目。
   三、题材尽量广泛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篇目的选编范围并不是非常广阔。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古诗文阅读能力与基础,对古诗文题材的接触范围理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展。但是考虑到技工院校学生阅读能力的实际情况,古诗文选文在考虑拓展选文题材的同时还应注意有所区分。
   某些类型的题材,难度较低、趣味性强,能更好地吸引学生阅读,可以多选一些以帮助学生获得阅读乐趣,并适当提升选文的难度,辅以精讲与点评,助推学生提升阅读能力。这类题材的古诗文选择往往更为谨慎,因为这一类型的选文担纲着学生古诗文阅读水平提升的大任。比如初高中教材中常出现的名人名篇、经典诗词,学生较为熟悉,形成了一定的阅读习惯与思维定式,为课外阅读同类题材的作品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这类型的题材可以在提升难度、拓展深度上下功夫。    事实上,古诗文的题材非常广泛,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寓言神话、山水方志等。而这些题材学生接触较少,阅读难度系数较大,学生普遍有阅读抵触情绪。这类题材以拓展见识为目的,选编时应注意降低难度,帮助学生建立阅读信心。我们选编了山水方志的部分篇章入选本,如在著名的地理著作《水经注》、著名的游记《徐霞客游记》中摘选了部分片段,推荐给学生,并做好详细的注解,给学生答疑解惑,同时还针对这部分呈现了相关的名家点评,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我们还特意选编了部分寓言神话入选本,以拓展选文的题材,增强选文篇目的丰富性,同时附了详细的精讲与点评,帮助学生顺利阅读与更好理解。
   四、选编革命诗文
   一提到古诗文,许多人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古人创作的诗文作品,但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还是有不少仁人志士用古诗文的形式创作了大量革命题材的诗文。虽然这些作品的作者生活在现代文语境下,但其作品的主题与古代诗文有一定的内在承续性,又是在古诗文的形式体制框架内创作的。同时这些作品的创作时间较近,涉及的人事对学生来说又较为熟悉,因此在阅读上自然有情感优势和语境优势,相比于古人创作的古诗文,学生阅读的障碍更低,更易于接受。因此这些作品完全可以选编进古诗文选本中。
   人们往往认为革命诗文是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一段时间内产生的反映时代特征的、抒发革命激情的、表达革命决心的诗文。但这个认识过于狭隘,事实上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大地上的有识之士几乎都有诗文表达过关于家国命运的思考和对于勤劳善良中国人民命运的关心,直到今天不断有作品表达了对于时代主题的关注、对于国家民族的关心、对于正能量的弘扬等,这些都应该是广义革命诗文的范围。有部分这类主题的作品借助古诗文的形式来表达,实现了革命的主题与古诗文体裁形式的完美结合,这些作品兼具主题的革命性与体裁的古典性,是典型的革命题材的古诗文。
   对于技工院校的学生来说,這部分作品兼备革命的主题,与古诗文的体裁形式,正是同时实现学生情操培育与学生古诗文阅读水平提升的优良载体。此次选编,我们特意安排了一个章节给革命诗歌,选编了多篇革命古诗文,选编时应注意题材的丰富性,主题的多样性,既有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朱德的《太行春感》、陈毅的《梅岭三章》,也有鲁迅的《自题小像》等。这些作品所抒写的内容学生熟悉,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也更容易引起共鸣。
   五、附精讲与点评
   由于古诗文的选编扩大了题材范围,出现了一些较为陌生的篇目,增加了学生的阅读不适感,而且部分题材难度所有增加,对学生阅读造成了一定的挑战,所以选本应注意在辅导上下足功夫。
   我们为每一个选文精编了详细的讲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古诗文实际阅读能力选择自主阅读、部分查阅,甚至全面查阅。古诗文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粗略查阅讲解,然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阅读名家点评上。古诗文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仔细参阅讲解,逐渐克服阅读障碍,加深对选文的认识。古诗文阅读存在困难的学生也可以借助详细的讲解,领略古诗文的魅力。
   我们也为每一篇选文开放式地编列了诸多影响较大的点评,力求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开放、客观的点评呈现氛围,希望学生通过独立阅读与参阅各方点评,能够联系以往的学习经验与生活实际,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初步形成个人化的阅读体验。
   同时希望学生能够借助指导,在没有教师辅导的情况下,能会读、乐读,收获较好的阅读体验,能够熟悉古诗文的文化语境,提升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提升独立思考的品质。
   参考文献:
   [1]程翔.传统文化视野下的语文教材古文选编[J].语文建设,2015(3).
   [2]黄子房.《古文观止》述评[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其他文献
[摘 要] 深圳紧抓“双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步伐。在“双高计划”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力资源支撑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指出新形式下深圳高职院校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深圳生物医药产业结构以及职业群分布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群构建路径,同时也客观点出当前专业群建设面临的挑战。  [关
期刊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的创新模式,已受到国内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值得深入探讨。以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为例,基于信息化视阈,分别从课程标准修订、微课视频资源开发、交互式Flash动画开发、信息化教学平台搭建等方面系统阐述信息化视阈下食品类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开发途径,以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导学案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昆明卫生职业学院2019级护理专业25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28人)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126人)采用导学案为载体的混合式教学法。教学内容为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参与度和课前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学
期刊
[摘 要] 建筑设备专业集群是涵盖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消防工程技术五个专业的建筑设备类专业群,实施专业“一体化”建设。各专业创新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个性化核心课程体系平台,平台依据建筑安装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所需关键技能点、知识点为资源载体,按照“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组织建构逻辑,开发建设各类资源,建成一整套
期刊
[摘 要] 时间价值是财务管理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内含励志教育和理财警示,形成典型的课程思政案例。财务管理的思政教育目标包括文化自信、社会责任感、职业素养、价值观等方面。教师应在专业课中润物细无声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政理论课程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积极培养道德品质高尚、职业素养优秀的专业人才,有效推动社会事业发展进步。  [关 键 词] 时间价值;财务管理;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 高职院校课程职业化是提高职业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以高职中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课程职业化的探索为例,分析当前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建立高职院校课程职业化三元模型,从职业化思维、职业化知识和职业化技能三个方面深入阐述课程职业化的内涵,并设计完善的评价机制。实践表明,高职院校课程职业化能切实提高学生职业核心技能。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职业化;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
期刊
[摘 要] 通过分析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不高的原因,從学校、学生、教师多维度找对策、找方法,以促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考试通过率,从而提高就业率。  [关 键 词] 课证赛融合;证券从业资格证;教学改革;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F830.9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8-0164-02   一、证券从业资格考试
期刊
[摘 要] 对我国课程衔接理论研究的梳理有利于该理论的发展。基于这样的逻辑,梳理课程衔接理论的发展脉络。通过梳理发现,不论是从纵向或横向视角剖析课程衔接理论,研究最后的落脚点均是理论的应用。因此,接下来研究的视角转向了课程衔接的应用:课程地图如何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演绎课程地图的发展脉络及特点,发现了课程地图(CM)与课程衔接理论的落地与应用有着较高的契合性。研究最后强调,课程地图理论
期刊
[摘 要] 案例教学法是国内现阶段高职教育护理专业中大力推广的重要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的高职护理教学中缺乏真实性、时效性、典型性、针对性的临床案例,无法更好地满足护理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根据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具体情况,加强院校的深度融合,布置由临床带教与学校实习指导老师共同指导实习生收集最新典型的真实临床案例的学习任务,建立临床案例教学资源库网络教学平台,
期刊
[摘 要] 以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探索中职烹饪专业分层教学课堂模式,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烹饪专业人才,分析从新课改下“以人为本”学生观出发选择的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分层教学课堂模式,达到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目的。  [关 键 词] 中职烹饪专业;分层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