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什么是课堂教学?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什么样的?优化的课堂教学对发展学生多元的智能有何作用?所谓课堂教学是开发智能,培养智能,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 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是学生自己构建数学知识的活动,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多元智能构建优化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开发潜能,培养智能、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加德纳在他所著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指出,每个人至少有八种智能。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给教学的启示:当今教育改变了教学的内容,改变了课堂的标准,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模式。因此,教师不但要将教学目的定位在学生智能的培养和开发上,而且应该改变传统的单一智能观,以开发学生的多种智力潜能为根本目的。开发学生多种智力的潜能,要求优化课堂教学。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改变单一的智能观,开发学生的多种智力潜能呢?对此,笔者有如下看法。
一.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整个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培根曾说过,科学研究如果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开始,则必将以肯定结果。爱因斯坦则更深入地阐述了这个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竟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问题意识指的是学生面临需要解决问题时的一种清醒、自觉并伴之强烈的困惑、疑虑、想去探究的内心状态。很难想象,一个习惯于被动接受,单调重复,机械记忆的学生会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任何问题的人会打破常规,超越现在。因此,有问题意识才能有自己的思维,正是这种内心状态驱使着学生积极地思维,不断产生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
例如:在《球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模式。当看到“球”这个字时,全班学生几乎每个人都能提出一个自己的问题,其中不乏有一些精彩的问题。如: “球是什么样的?球有什么特征?球和圆有什么关系吗?球也像圆一样有它各部分的名称吗?地球仪和球有关系吗?怎样画球?……”在这些问题中,大部分同学对“画球”这一问题很感兴趣。开始,有一同学到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还在圆内点了若干个小点,就成了球;第二个同学则别出心裁,在圆下画了一张桌子;第三个同学在空白的圆下画了个阴影,使圆成了球;第四个同学先画了个玻璃缸,里面装了半缸水,上面漂着一个球(圆),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明显被激活了。不论问题的提出,还是认识的逐步深化,直到最后得到的结果,都是以学生为主,由学生自主完成的。学生思维的潜力得到了发展,思维的积极性得到了发挥;教师的作用在于控制和引导讨论的方向,使得问题的主导观念不至偏离核心命题。
二.让每一位学生的智能得到多元的发展
加德纳说:数理逻辑智能是数学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以及科学分析的能力。数理逻辑智能蕴含多种思维,涉及许多构成要素。如数字计算,逻辑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生性具有数理逻辑倾向的人擅长推理,思考时注重因果分析,会提出假设,寻求观念上或数字上的模式,而且抱着理性化的人生观。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数理逻辑能力,就要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解决,同时增加动手实践、操作的过程,预测并验证逻辑结果,为学生提供观察和调查的机会。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向学生发问时,将“这道题这样做可以吗?”改为“这道题该怎么做呢?”这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考。有利于培养其数理逻辑智能。在学生解题的过程中,再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说出这样做的原因,再通过多种方法的比较,让学生讨论,更深入地去思考别人的观点。这样,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题的最佳方略,并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让其学会为自己的观点辩护。这既增强了自信心,同时语言智能也得到了体现。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中有这样一道题:
枫叶服装厂接到生产2400件衬衫的任务,前3天完成了40%。照这样计算,完成这项任务一共要用多少天?
学生通过讨论得到以下几种解题方法:
(1)3÷2400
(2)2400÷〔2400÷(40%÷3)〕
(3)2400︰(2400÷40%÷3)
(4)2400÷(1-40%)÷(2400÷40%÷3) 3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各抒己见,比较以上哪种方法最简便,最易理解。有的肯定第一种答案,但有的学生却以为此种方法不易想到,不好理解,所以认为其他某种方法虽不太简单,但易理解。面对这么多的想法,我们不应下定论,因为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智力水平也不同,就让他们通过自主交流、自主建构,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和数学素养。另外,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取合作教学模式,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承担任务和责任,相互指导、相互配合,发表个人见解。这样就降低了学生的“自我中心意识”,使其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人格。从而培养了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技能,使学生在合作中创新,在合作中成长,在合作中完善自我。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是学生自己构建数学知识的活动。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学相长,才能共享认识现实的快乐,才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
【关键词】多元智能构建优化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开发潜能,培养智能、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加德纳在他所著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指出,每个人至少有八种智能。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给教学的启示:当今教育改变了教学的内容,改变了课堂的标准,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模式。因此,教师不但要将教学目的定位在学生智能的培养和开发上,而且应该改变传统的单一智能观,以开发学生的多种智力潜能为根本目的。开发学生多种智力的潜能,要求优化课堂教学。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改变单一的智能观,开发学生的多种智力潜能呢?对此,笔者有如下看法。
一.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整个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培根曾说过,科学研究如果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开始,则必将以肯定结果。爱因斯坦则更深入地阐述了这个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竟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问题意识指的是学生面临需要解决问题时的一种清醒、自觉并伴之强烈的困惑、疑虑、想去探究的内心状态。很难想象,一个习惯于被动接受,单调重复,机械记忆的学生会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任何问题的人会打破常规,超越现在。因此,有问题意识才能有自己的思维,正是这种内心状态驱使着学生积极地思维,不断产生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
例如:在《球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模式。当看到“球”这个字时,全班学生几乎每个人都能提出一个自己的问题,其中不乏有一些精彩的问题。如: “球是什么样的?球有什么特征?球和圆有什么关系吗?球也像圆一样有它各部分的名称吗?地球仪和球有关系吗?怎样画球?……”在这些问题中,大部分同学对“画球”这一问题很感兴趣。开始,有一同学到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还在圆内点了若干个小点,就成了球;第二个同学则别出心裁,在圆下画了一张桌子;第三个同学在空白的圆下画了个阴影,使圆成了球;第四个同学先画了个玻璃缸,里面装了半缸水,上面漂着一个球(圆),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明显被激活了。不论问题的提出,还是认识的逐步深化,直到最后得到的结果,都是以学生为主,由学生自主完成的。学生思维的潜力得到了发展,思维的积极性得到了发挥;教师的作用在于控制和引导讨论的方向,使得问题的主导观念不至偏离核心命题。
二.让每一位学生的智能得到多元的发展
加德纳说:数理逻辑智能是数学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以及科学分析的能力。数理逻辑智能蕴含多种思维,涉及许多构成要素。如数字计算,逻辑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生性具有数理逻辑倾向的人擅长推理,思考时注重因果分析,会提出假设,寻求观念上或数字上的模式,而且抱着理性化的人生观。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数理逻辑能力,就要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解决,同时增加动手实践、操作的过程,预测并验证逻辑结果,为学生提供观察和调查的机会。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向学生发问时,将“这道题这样做可以吗?”改为“这道题该怎么做呢?”这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考。有利于培养其数理逻辑智能。在学生解题的过程中,再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说出这样做的原因,再通过多种方法的比较,让学生讨论,更深入地去思考别人的观点。这样,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题的最佳方略,并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让其学会为自己的观点辩护。这既增强了自信心,同时语言智能也得到了体现。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中有这样一道题:
枫叶服装厂接到生产2400件衬衫的任务,前3天完成了40%。照这样计算,完成这项任务一共要用多少天?
学生通过讨论得到以下几种解题方法:
(1)3÷2400
(2)2400÷〔2400÷(40%÷3)〕
(3)2400︰(2400÷40%÷3)
(4)2400÷(1-40%)÷(2400÷40%÷3) 3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各抒己见,比较以上哪种方法最简便,最易理解。有的肯定第一种答案,但有的学生却以为此种方法不易想到,不好理解,所以认为其他某种方法虽不太简单,但易理解。面对这么多的想法,我们不应下定论,因为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智力水平也不同,就让他们通过自主交流、自主建构,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和数学素养。另外,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取合作教学模式,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承担任务和责任,相互指导、相互配合,发表个人见解。这样就降低了学生的“自我中心意识”,使其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人格。从而培养了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技能,使学生在合作中创新,在合作中成长,在合作中完善自我。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是学生自己构建数学知识的活动。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学相长,才能共享认识现实的快乐,才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