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说理有先后 人生忠孝能两全

来源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y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背景】
  《陈情表》是李密写给晋武帝司马炎的一篇表文,委婉地表达了因照顾祖母而暂时不能出而为官的诉求。作为教学文本,该名篇明显具有两个特质:用文言写就和鲜明的交际性质。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在教授《陈情表》时,因没有抓住这两大特质,往往走进误区:一是无限放大“言”的层面,忽视甚至无视文言“文”的一面,将情思丰富的文言文上成了枯燥乏味的古汉语课,结果“言”“文”是两张皮,毫无关联。既不能由“言”抵达“文”,领悟深情深意,又不能由“文”回归“言”,欣赏措辞之妙。二是在文言“文”的层面滑出了语文范畴,走向了“泛语文”“非语文”,即将李密在《陈情表》中反复渲染的对祖母的孝心孝情当作主要教学内容。这两种教授《陈情表》的做法无疑值得反思,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主动规避。
  【设计构想】
  鉴于上述常态课堂教学存在的两大误区,笔者认为在教学《陈情表》时,有必要在教学内容的择取上认真考量一番。在语文新课标的框架下,文体与学情应该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两大抓手,文体指向教学的语文性和专业性,学情指向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考察《陈情表》的文体,我们不难发现李密在文中“如何陈情”远比“陈述何情”更具有教学价值。因为在交际理论的视域中,语篇是交际的产物,而作为实用文体之一的“表”更是臣子与君王交流对话的产物,其最大功用就是让对方心情愉悦地接受你的请求或建议。那么,如何来陈述、侧重点何在以及如何掌控对方的心理等等,毋庸置疑地就成了作者优先且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如果我们认同文本“解读就是解写”这一观点的话,那么李密陈情说理的策略与逻辑无疑是读者重点关注的。而如何避免将文言文上成单调的古汉语课的误区,笔者认为,可资借鉴的方法是将重点文言字词放在语境中解释,适当地介绍和呈现一些文言字词由本义过渡到引申义的路径,指导学生树立关联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披文入情,这样似可实现“言”“文”的有机融合。
  基于上述思考,为了体现教与学的层次性,笔者拟将本课教学流程定为四个板块:为何陈情——陈述何情——如何陈情——陈情结果。
  【学习重点】
  1.能结合语境解释“慈父见背”“不行”“成立”“儿息”“夙”“吊”“婴”“除”等重点实词及句式的含义和用法。
  2.在诵读中体会散体表文的特点,理清李密在文中表达的复杂情感。
  【学习难点】
  梳理李密陈情的逻辑脉络,体会其说理的智慧。
  【学习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投影设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一、解读标题,初步感知
  问题1:文章的标题叫“陈情表”,同学们从中读出了哪些信息?
  点拨:①“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用来表达衷情;②“陈”是动词,意为“陈述”“陈说”;③“情”即“感情”“事情”,《陈情表》原题为“陈情事表”,后简称“陈情表”。一言以蔽之,文章是李密呈献给晋武帝的一封文书,以表达自己的某种诉求。
  问题2:那么,由标题我们可以推测文本会写哪些内容?
  点拨:从“陈情”这一行为来看,似乎遵循一个因果逻辑,即文本应该会写“为何陈情”“陈述何情”“如何陈情”以及“陈情结果”四个方面的内容。但从事实角度来看,“陈情结果”是后续之事,在表文中是不可能体现的,但效果似乎不言自明了。
  设计思路:教学文本的解读与平时休闲式阅读不同,前者有很强的教学性和目的性。正因如此,阅读、研究文章标题往往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经由标题这一桥梁初步对文章的内容作出推测,进而确定教学内容。这既是对学情的一次排查,也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文本打开方式。
  二、文本研读,体情悟理
  (一)为何陈情——知人论世
  问题1:我们初步了解了标题“陈情表”的含义和文章内容,那么李密为什么要写一篇表文给晋武帝陈情呢?
  点拨:教材注释①:“(李密)曾仕蜀汉,蜀亡后,晋武帝征他任太子洗马时,他写了这篇表。”这一背景介绍对应文本的第二段。明确原因是朝廷再三征召李密去做官,官职不断加码,最后要征召李密任太子洗马一职,但是李密因为要照顾祖母而不能就任,于是写了这篇表文。在这段中,要重点落实文言实虚词“察”“举”“拜”“除”“寻”等,以及古今异义词“告诉”等的含义及用法。建议学生不要孤立地记忆多义词,尤其是文言多义词不常见的义项,这样记不牢。相对科学的做法是从字的本义入手,梳理出其含义引申、变化的脉络,才能记得快、记得牢。我們以“除”为例进行说明,《说文解字》注:“除,殿阶也。”本义为名词“屋舍门前的台阶”,如“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班固《苏武传》)。由本义“台阶”引申为动词“在皇宫的台阶上拜授官职”,即授予官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柩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再反义引申为动词“去掉,删去,排斥”,如“消除”;最后缩小引申为动词“一种数学计算方法”,如“加减乘除”。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经常挑选重点实虚词来讲解,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教会学生一种自学的方法。
  问题2:我们都知道在封建社会,一般人的价值观都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能得到朝廷的征召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喜事!李密在朝廷再三的征召下,仍然“辞不赴命”,难道仅仅是因为要在家对祖母尽孝吗?
  点拨:从历史层面考察,公元263年,晋灭蜀汉;公元267年,司马炎征召李密为郎中和太子洗马。而李密在蜀国曾担任过郎中和尚书郎(“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在蜀汉亡国后,李密如果立马接受晋武帝任命,投入新朝的怀抱,置自身的气节于不顾,岂不遭天下人唾弃?看来李密是另有苦衷,在家侍奉年迈的祖母既是实情也是借口。   设计思路:按照人认识事物的路径——追根溯源,笔者首先带领学生厘清第一个问题,李密为什么要陈情?朝廷不断征召,而李密要照顾祖母,两难之中陈情诉说苦衷。在梳理第二段内容的过程中,笔者将“言”与“文”紧密结合起来,避免将“言”从“文”中剥离出来抽象讲解,更重要的是将重点实词的词义发展脉络梳理出来,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知,这比仅仅教给他们一个结论效果要好得多。第二问的目的是拓展学生的视野,要让学生看清陈情的本质,李密推辞不就职,照顾祖母只是一个名义上说得过去的挡箭牌,其实另有难言之隐,这也为李密后面的陈情说理张本。
  (二)陈述何情——进退维谷
  师: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中说:“表以陈情。”“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那么,李密在表文中陈述的情感是我们要厘清的。
  问题1:李密暂时不能前去任职,是因为心里有祖母这一牵挂。那么,李密为何放不下祖母?祖母此时的现状怎样?他和祖母之间的感情如何?请找出相关的语句,仔细品读。
  点拨:细读第一自然段,学生不难发现李密是祖母一手抚养长大的,他与祖母相依为命;更为重要的是,李密用了不少篇幅写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成长经历,大倒成长苦水——自幼失怙,母亲改嫁,体弱多病,两代单传,家族人丁稀少。这样一个孩童能长大成人可以说是奇迹,而这个奇迹的创造者就是祖母。现在祖母已96岁高龄,处于风烛残年的人生晚景,再加上百病缠身,常年卧病在床。面对含辛茹苦将自己拉扯大的祖母,李密怎能忍心将其丢在一旁不闻不问?李密分别倾诉了自己成长经历的苦情,祖母对自己的恩情,自己现在要对祖母尽到的孝情。另外有必要让学生掌握“慈父见背”这一句式的特点,并归纳总结“见+动词”格式的两种情形,做到会判断并能准确翻译。
  问题2:李密除了陈述成长的悲情、祖母对自己的恩情、自己对祖母的孝情外,还陈述了哪些情?
  点拨:文本第三自然段李密还表达了对朝廷的感激之情。具体表现为在以孝治天下的国策指导下,孤苦的李密,受到的待遇特别优厚,所以他对晋武帝感激涕零。第二段中“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此时李密是进退维谷,非常纠结。想“顺私情”对祖母尽孝,却不被允许;想去“赴命”,则对不住“更相为命”的祖母。矛盾、痛苦、惶恐也是此时李密真实的心境。
  问题3:文中有大量的四字句,请仔细体会其在情感和语气上的作用。另外,积累文中诸如“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等成语,体会其鲜明的形象性。
  点拨:《陈情表》不是规范的骈体文,而是散体文。整齐的四字句连用,显得语气急促,能很好地渲染李密成长经历的悲苦、朝廷征召的急促、地方官员催促的紧迫、对晋武帝给予自己格外恩赐的感激涕零,以及自己处境两难时诚惶诚恐的心情。刘勰《文心雕龙·章表》:“表以致禁,骨采宜耀。”意思为表带有倾诉衷情的性质,所以表文往往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文本中整齐、对称的四字句的大量运用,以及诸多成语的使用,使得表文语言生动形象,文采飞扬,富有感染力。
  设计思路:这一环节紧扣“陈述何情”来设问,目的是要让学生清楚李密的良苦用心。他用较多篇幅叙述自己苦难的成长经历,诉说祖母对自己如山般的恩情,其实是想在情感上感染、打动晋武帝。李密陈述朝廷不断地征召自己、地方官员催促自己去赴任的急迫,以及作为“亡国贱俘”的自己受到这么多“宠命”,内心是感恩戴德的,同时又是诚惶诚恐的。这些情感的表达,其实还是想取得晋武帝的认同,从而批准自己的请求。从语言的形式解读言说的内容及情感,是训练学生语言敏锐性的一个重要路径,落实到此文中即指导学生关注文中整齐的四字句和成语,并能在诵读中用语速的快慢、语气的抑扬和轻重音去感性地感知李密抒发的情感,从而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
  (三)如何陈情——先情后理
  师:李密陈情的对象是晋武帝司马炎,仅仅从一个“情”字上做文章,似乎还不够。因为晋武帝可以说,你不是要孝顺祖母吗,你可以在就任的同时把祖母接在身边啊!所以,李密还得为自己找更加充足的理由,以增加晋武帝认同自己的砝码。
  问题1:摆在李密面前的两难其实就是尽孝与尽忠的先后问题,先尽孝,晋武帝不答应;先尽忠,李密又不太乐意。那么能不能将尽孝与尽忠统一起来呢?换言之,有没有理论依据让晋武帝明白李密尽孝其实就是尽忠,孝顺祖母就是尽忠国家,尽孝与尽忠是等价的,从而爽快地答应李密的请求?
  点拨:这个理论依据就是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圣朝以孝治天下”,“以孝治天下”是晋朝的治国方略。学生可能很费解,“孝”应该是人情伦常之一,怎么会成为晋朝的国策方针?查阅历史可知,司马炎于公元264年废掉陈留王曹奂,于265年建立晋朝,年号泰始。正如曹魏篡夺东汉政权一样,司马氏也是篡夺曹魏政权而建国的,对曹魏宗亲来说,司马氏已经是不仁、不义、不礼、不信、不忠了。晋建国之初,要有一个统一的思想来规范世人,剩下的也就只有“孝”了。李密在陈情说理时,就巧妙地利用晋朝“以孝治天下”的国策做文章,将自己的言行巧妙地納入晋武帝的治国方略中:你不是提倡、推行“孝道”吗?我“辞不赴命”在家照顾年迈的祖母,就是在履行孝道,践行国策。你让我现在去做官,就是让我违背国策,就是让我犯错误啊!换言之,我不去做官,在家对祖母尽孝就是对圣朝、晋武帝尽忠,这样尽孝与尽忠在理论和实践上就得到了统一,我李密做一个孝子贤孙与做一个新朝的忠臣是二位一体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无疑是高明的说理方法,辞官的借口恰恰击中晋武帝的软肋,让对方理屈词穷,无言以对。
  问题2:李密这一招确实很厉害,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让晋武帝没有退路。除此之外,李密还用了什么方法来打动晋武帝?
  点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发现文本中使用频次异常之高的称呼语“臣”字。文本中李密使用了27个“臣”字自称,这其实是在向晋武帝传递一个积极示好的信号:我虽然在亡国蜀汉做过官,但我并不留恋它;我做官,本来就是为了官运亨通,根本不在乎什么名节。我现在愿意对您俯首称臣,做您忠心耿耿的臣子。这种自我贬低的做法,不仅仅体现在“臣”字上,类似的词语还有“圣朝、伪朝、亡国贱俘、陛下、犬马、陨首、结草”等等。这些词语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能打消晋武帝对李密的疑心,这种抬高对方、贬低自己、主动站队、表达忠心的措辞,无形之中也赢得了晋武帝的好感。   问题3:这确实体现了李密高妙的陈情说理策略,另外,李密在文中还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一方案更是让晋武帝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个方案是什么呢?
  点拨:具体方案是先尽孝,后尽忠,等祖母百年之后再做官。这一方案不仅让晋武帝吃了一颗定心丸,也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而事实也是如此,在祖母去世后,李密真的兑现了自己对晋武帝的承诺。
  (投影)“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晋书·李密传》
  小结:不可否认,李密真诚地陈述衷情,在一定程度上打动了晋武帝。但晋武帝最终同意了李密的请求,倒不完全是因为其对祖母的诚挚孝心,而是李密拿捏准了晋武帝的心理,揣摩透了晋武帝的意图,运用了一定的言说策略取得的良好效果,是心理战的胜利。其实,从晋武帝的角度看,他倒也不一定非要李密出来做官。作为篡权建国的新朝国君,他心里比谁都清楚的是,征召像李密这样德行超群的蜀汉旧臣,确实能起到示范效应,可以给天下人做出一个求贤若渴姿态。从李密的角度看,他又何尝不明白晋武帝的本意,要自己拿出一个合作的态度,支持拥护晋武帝的统治,而非采取不合作甚至对抗新朝的态度。所以李密非常懂事地积极配合,在表文中自我贬低、自轻自贱,主动站队、积极示好,正面表达忠心。这样晋武帝完满地达到了目的,也就顺水推舟地成全了李密的孝心。据《华阳国志》记载:“嘉其诚,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这样的待遇无疑是很高的。由此观之,一篇《陈情表》背后透视的是一场政治站队的角逐,而在这场角逐中,李密与晋武帝最终握手言和,达成了共识,实现了双赢。
  设计思路:这一部分是此文的教学难点。如前所言,《陈情表》是一篇实用文,李密在文本中如何陈情,运用怎样的说理策略去打动对方,这是最有学习价值的内容。从知人论世的层面探究,我们不难发现李密最终打动晋武帝的,并不只是对祖母的一片孝心,而是李密在政治立场上的主动站队与忠心表白。指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独创性,也是新课程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文本变形,体会效果
  问题:如果我们把文本原来四个段落的顺序调整一下,即将原文第一段放在第三段后,同学们再读一读文章,体会一下,晋武帝读后会有怎样的反应?
  点拨:在如何陈情的环节,我们梳理出了李密成功说服晋武帝的两大利器:以情动人和以理服人。李密遵循先情后理、先感性后理性的顺序,先在情感上软化、感化晋武帝,以博得他的同情;后从理性的层面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让晋武帝言穷词尽,又主动站队,表达忠心,从而顺利地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变形后的文本层次,呈现出先理后情的顺序,这在晋武帝看来,一开篇就说理,显得突兀、不自然,并且有露骨的阿谀奉承的嫌疑。“圣朝以孝治天下”的国策方针一下子就被放大了,显得格外醒目,在多疑的晋武帝看来,李密多少有点心怀不满,甚至有讥讽新朝的意味。这样后面悲苦身世和祖母百病缠身、日薄西山凄凉晚景的叙述,在晋武帝的眼中多多少少就显得矫情,甚至是夸大其词为达目的刻意而为的。那么,结果可想而知,李密的愿望非但不能达成,甚至可能有牢狱之灾。由此看来,原文先情后理的层次也是李密精心的构思。
  设计思路:这一环节是从篇章结构的层面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再次体会李密陈情说理的智慧和才情。从理论上说,表达诉求无外乎情理两端,孰先孰后似无必然成规;但从实际效果上看,往往是先情后理比先理后情更能打动人心达成目的,因为先在情感上与对方同频共振,心理上取得了对方的认同,后面的说理和提出诉求就成功了一半,没有心理戒备的交流往往是成功且愉悦的。
  四、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问题: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上,使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观点或建议,这需要一定的技巧。试分析《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劝说樊於期将军的一段话,尝试总结一下荆轲与李密在陈情说理方面的异同。
  (投影)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点拨:荆轲劝说樊於期献出首级的策略是:激之以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之以谋。李密陈情说理的策略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自我贬低、自轻自贱——主动站队、表达忠心——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提出方案。两种陈述策略同中有异。
  设计思路:这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学以致用。选择《荆轲刺秦王》中的例子,一可带领学生复习学过的文言文,二可训练学生的求同寻异思维,可谓一举两得。
  五、布置作业
  1.请以文言文的形式,替晋武帝给李密写一个阅读表文之后的批语。要求:切合交际双方的身份,遵循传递信息的交际目的,语言流畅,100字左右。
  2.请反复诵读文章,背诵全文。
  六、教学反思
  教完《陈情表》,如果我们问学生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说了解了李密对祖母的一片孝心,这样的回答虽然不能算错,但无疑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对高中生来说,课堂上教师仅仅满足于让学生知道文本“写了什么”,亦即止步于学习文本内容,无视让学生懂得文本是“怎么写的”以及“为何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等内容,这样的课堂很难说是达标的。
  鉴于此,在本设计中笔者紧扣《陈情表》的文体特征,将教学内容分为四个版块(可以根据学情需要调整顺序),难点放在解读“如何陈情”上,这应该是抓住了文本核心教学内容。另外,教学中笔者避免将“言”与“文”分离开来,力求做到“言”“文”共融共生。最后,笔者感悟最深的是,要想提高常态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教者要尊重学情和文体特征,将以学定教和依体施教落到实處,从而保证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语文性和专业性。
  本设计作为一家之言,缺陷难免,但笔者愿意以此作为语文教学自省和自觉的新起点,并孜孜以求。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已施行了四年,大单元整体教学、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设计这些新理念,也渐渐被广大语文教师接受并在教学中落实。  大单元整体教学,主张整合各教学元素,构建整体教学系统。单元起始课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总体情况,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初步感知与粗浅的认识中,明确本单元的学习方法、策略及将要达成的最终目标,并能对自己的下一阶段学习作出判断、预估、规划。 
期刊
时间:2019年12月13日上午  班级:济宁学院附中高新校区七(2)班  一、导入  师:我们班长同学是谁?(班长起立。)  师:请把题目和作者写在黑板上。  (班长板书。)  师:同学你说,题目和作者,什么字容易写错?  生:“紫藤萝瀑布”的“藤”,还有“宗璞”的“璞”。  (自评:“花开两朵”,另一朵是在提醒班长。)  PPT:  昨天晚上进邮箱,惊喜地看到上午11点29分的邮件。  ……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1]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紧贴课程标准理念精神,分别在三年级至六年级下册安排了“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内容,即三年级“中华传统节日”,四年级“轻扣诗歌大门”,五年级“遨游汉字王国”,
期刊
教学是一项极富智慧的实践活动,因此其需要实践智慧。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显现出来的、仅靠理论知识学习无法形成的实践素养,它隐含于教学过程中,在教与学的互动中积淀、在实践中发展并促进实践[1],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教学规律的掌握、对课堂的组织、对教学问题的敏锐反应与灵活应对等综合能力[2]。一般来说,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可从教学解读、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四个层面来理解。教学解读、设计和
期刊
【教学理念】  统编教材非常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旨在让孩子们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从小树立文化自信的意识。《伯牙鼓琴》作为小学高年段的文言文教学文本,其教学的展开既要培养学生的古文语感,也要落实此单元的语文要素,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站在审美的立场感受古文之美。小学高年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古文教学结合语文课程评价能更好促进学生学习。可采用多元评价方式落实学生评价主体,充分发挥
期刊
2012年4月,南昌市东湖区教育科技体育局为我举办特级教师汪智星教育思想研讨会。研讨会上,在江西省内知名教育教学专家的再度梳理与提炼下,我的教育教学核心主张确定为“智慧、本真、清简”。2017年3月,应中国教育报刊社和人民教育家研究院的邀请,我完成了“教育家成长丛书”的撰写。经过对自己五十余节精品课例的再度研读,从三个核心主张中,选择“本真”作为自己教育教学核心主张的最核心点,从此,“本真教育”成
期刊
【教材分析】  泱泱华夏自古以来就是诗词的国度,翻开中华文明史册,诗词歌赋灿若繁星,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诗歌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包含:乐府诗《观沧海》、唐代七言绝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五言律诗《次北固山下》和元代散曲《天净沙·秋思》。这些经典名篇文质俱佳,为学生搭建了同古今名家对话的桥梁,拉近了学生与经典的距离。沉浸
期刊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时期,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斗争过程中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了中外文化的优秀成果,具有先进性、革命性和科学性。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红色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一)构建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的需要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
期刊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加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温儒敏先生说“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明显增加,这是部编版教材的七个创新点之一”[1],笔者认为这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丰厚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最纯粹的语言艺术,诗词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审美习惯、审美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吟诵诗歌能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
期刊
一、文本、教材分析  《狼》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的教学导语提示道:“人与动物都是大自然的‘成员’,人类始终面对着如何与动物相处共存的问题。在这一单元的课文中,有的表达对动物的喜爱、欣赏,对其命运的关注,有的体现人与动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学习这些课文,可以激发学生对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培养学生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1]。而此单元要落实的语文知识则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