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正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位置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123w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两种状况:其一是十分强调汉语语法的讲解、传授与训练,花费大量的时间向学生传授语法知识,至于语法知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如何运用却被忽略了。这是我们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弊端,已为语文教学界所诟病。作为一种矫正,新课程改革强调淡化语法教学,重视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这本是一种科学的语文教学观和学习观,然而我们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走得太远,将语法教学原本提倡的“淡”,换成了“弃”,走向了另一极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出现了新的问题。
  
  一、如何正确对待新课改形势下的语法教学,怎样给语法教学定位
  
  主张不必学语法的人指的是基本语法,如口语中的语法。这个层面上的语法,事实上我们已经掌握,一个六七岁的儿童能够用他的母语满足他生活上的需要,就证明他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基本语法。但我们阅读和写作用的是书面语言。书面语言词句的组织比口语要求更严格,也更复杂。有些语法的运用只在书面里强调,口语里却不在意。例如:“通过学习,使我们受益匪浅。”这句话从口里说出来,我们都能明白它的意思,不会挑剔它使用的不规范。但用在书面里,就是一个缺主语的病句。
  随着中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认识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通过对一定语法知识的学习,有助于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比儿童学习语言时纯粹依靠摸索经验要节省时间。而且学生在作文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受英语、网络的影响,汉语新词以每年1000个的速度出现,造成学生的语言不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影响了作文表情达意,造成阅读的困难。因此借助语法教学来规范语言是很有必要的。
  现在语文界倾向于语法、修辞、文体知识不列入考试范围。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列入考试范围,是指不用概念、术语、繁琐的分析来考学生,并不意味着让教师放弃该类知识的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提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课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写作教学中“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其实,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语文教学,并不排除对语法知识运用的考查。例如,病句的修改,句子的仿写,现代文阅读回答问题时所用概念的准确性,作文中语言的规范等问题,没有一定语法、修辞、文体知识的修养是很难完成的。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语法学习并不等于语文学习的全部,语法知识的掌握,最终是为了学生能正确的使用语言,它不可能担负起提高语文水平的全部任务。因此,我们在语法教学中要活化语法,让语法规则生动起来,从而帮助学生把孤立、零碎的语言知识转化为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的语法教学的定位应该是:“淡而不弃”。
  
  二、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应该怎样更好地进行语法教学
  
  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学语法教学的目的应该体现一个基本理念: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知识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中学语法的教学完全是为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实际能力服务的。
  中学语文的语法教学,必须坚持随机教学。所谓随机教学,就是紧密结合作品(包括课内外)的讲解,或作文、练习的评讲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语文知识教学,并注重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语法基础知识,理解语句在语境中的含义,培养学生在阅读、写作和听说中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养成观察和分析语言的良好习惯,培养识别语句正误的能力,注意语言规范要求。
  所以语法知识必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训练以培养能力。试以词语的选择为例。所谓词语的选择,是指在某个上下文里该用哪个词语、不该用哪个词语,用哪个词语最为贴切、合适;其内容包括词语的选择和词语的锤炼这两个方面。在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写夜里刮风下雨,天亮之后,卷窗帘的人说:海棠花还是老样子。正起床的人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都是形容词,在词人的笔下,“红”与“绿”用作了名词,“红”指花,“绿”指叶;“肥”与“瘦”用作动词。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夜风雨后,叶壮了,花稀了。词人不说叶壮花稀,偏写作“绿肥红瘦”。作者活用了形容词,不仅准确地写出了风雨后花木的变化,而且把花木写活了,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些伤感的情绪,实在令人叫绝,可以看作是炼词的范例。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会积累、品味优美的语言,并将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也就是说在作品赏析中让学生掌握遣词造句的基本规则,并在词语的选择、锤炼和语句组合、理解的过程中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规则,使中学生通过初步的语法学习促进良好语言习惯的养成,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例如杏林子的《生命》在修饰语的选用与锤炼上很见功夫。请看其中的一段(请注意加点的词语):“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断地在我头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它停在眼前小憩时,我一伸手捉住了它,我原想弄死它,但它鼓动着双翅,极力地挣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这样一只小小的飞蛾,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会再动了,可是那双翅膀在我手中挣扎,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这一段,是写作者从飞蛾身上所感受到的求生欲望。在这一段文字里,作者用了许多修饰成分,而且用得十分用心、贴切,很注意前后的照应,很有表现力。我们就可以结合这篇课文,讲讲句子中修饰成分的作用以及使用修饰成分需要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1)说话、写作中,修饰成分的重要;(2)所谓要用好修饰成分,幷不就是要多用华丽的词,而重要的是要做到准确朴实,能根据文章主题的需要注意前后左右的互相配合、照应和衬托。在向学生渗透语言现象的过程中,帮助他们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培养一种自动化的心理机制——学以致用,从而在阅读时能更准确更迅速地理解文意,在写作时能更规范更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使语法能力运用于读写。
  我们还可以在作文或练习评讲中进行语法教学。例如学生作文或练习中经常出现的句式杂糅现象:“老师批评我目的在于是为了我好。”此病句将“目的在于……”和“是为了……”两种句式混杂在一起了。此时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实例讲清这一类问题。当然语法教学的主要着眼点是增强语言的规范组合能力和正确理解能力,提高语言的运用水平,其次才是当出现语病时能准确地识别,有的放矢地纠正。
  总之,我们需要给中学生适当地讲些语文语法知识,必须联系学生实际,把传授知识和提高能力结合起来,重点落在能力的提高上,把语法教活。学生只有感到学得有趣,学了有用,才能产生学习热情,从而增强自信心,感受进步,体验成功;才能够真正地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贯彻在整个的教学过程当中。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散论》沈蘅仲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3年版。
  [2]《语文教育学》谢象贤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
  [3]《我和语文教学》刘国正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年版。
  [4]《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洪 琛,广东省汕头大学附属中学)
其他文献
建立了电泳 色谱扫描法检测尿中清蛋白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利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尿蛋白后,用作者合成的染色剂染色,用CS 930薄层扫描仪定量测定尿中清蛋白含量,其被测组分的质量浓度为0 3~3 6g/L时与相应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 9974。方法的精密度为4 20%,回收率为96 7%~104 3%。利用该方法对肾脏病人尿液中清蛋白的含量进行分析,快捷简便,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
“南科1号”(水产新品种证书编号:GS-01-006-2015)是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所科研团队与广东岸华集团有限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马氏珠母贝新品种,2015年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
2015年起,中国罗非鱼出口出现下滑,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产业链各个环节利润被不断压减,罗非鱼发展进入了瓶颈期。11月23日,在第十四届国际罗非鱼产业发展论坛上,来自餐饮、零售等延伸
通过28种橡胶,塑料,合成树脂和食盐电解槽盖中的现场挂片试验,研究其腐蚀行为。
古代文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落魄居士,大都容易感时伤世,悲愁叹苦,对愁情苦恨的惨淡抒发成为他们诗词创作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正是他们或国破家亡,或英雄失意,或离愁别恨,或悲愁叹老等等原因,才铸就了中国文学史上“愁”情飞扬、多姿多彩的瑰丽篇章。古人巧用比喻来写愁,抒发感慨。  一、以水喻愁。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有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形象描绘出亡国辱身的愁思苦恨犹如
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史上大放异彩的黄金时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如日月经天,双峰耸峙.其他诗人则如群星灿烂,拱卫左右,照耀着大唐诗坛.唐朝以后,狭义的"诗"在继续发展,一般
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属鲈形目,石鲷科,石鲷属。在自然海域中该鱼的自然资源稀少,常以垂钓获得,极少形成自然群体,没有明显的盛鱼期,且产量很小,分布于中国黄海、东
月桂酸钝化处理镀镍层的最佳条件为;月桂酸为2g/L,pH8.70℃,1min,AXPS和AES分析结果表明,月桂酸防变色膜的元素组成,(A.C.%)为:C74.0,O17.3,Ni8.7。
翻读中国的名山大川,无论从哪一个角度上去审视,潇水源头的那片白云深处的地方--"九疑",都是让人无法淡忘与漠视的.这里不仅有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而且积聚了中国儒家文化中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文中虚构的“世外桃源”成为几千年来人们追求和向往的地方。这篇文章选入中学课本经久不衰。但是在近几年的《教师用书》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翻译使人有一些不解。通过查找资料和询问有经验的教师发现有以下两种意见,其中焦点存在于“悉如”一词,它们是:  一、以《教师用书》为依据认为“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应翻译为“男男女女穿的衣服和外面的人一样”。所以“悉如”翻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