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多角度解答问题的能力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310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角度回答历史问题,是《历史与社会》学科综合性的体现,它有利于接近历史的本来面目,科学反映问题;有利于促使学生具有综合观察事物、综合运用知识和综合认识问题的能力。它也是学生反映最难掌握、教师也觉得它是学生难以培养的能力。笔者曾对任教的两个班级学生就某次试题扣分情况作过问卷调查,统计情况如下(单位:处)。
  从表中可见,平均每位学生有两处(道)以上考题答不全面。问其原因,依次是没有记熟、不懂方法、审题不清、不够理解等。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答题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和结合有关师生的建议,觉得如下方法较好。
  一、根据材料提供的条件或有效信息来回答
  [例题]要求从下列材料中看出我国目前面临哪些资源问题?
  “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而耕地面积只占世界耕地面积的约7%。近几年每年净减少耕地面积在20万公顷至30万公顷左右。在全国500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4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我国废金属回收利用率只有30%,仅为经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答案是:人均耕地少,破坏或占用情况严重;我国有一半以上城市缺水;废弃物(废金属)资源化即资源的二次利用不够。
  在此,如果少答就不全面,但如果把“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资源总体质量不高”这些书中的答案全搬上,显然是画蛇添足、答非所问。
  同理,根据左图回答反映存在什么问题,就不能少回答。因为它反映的既有资源问题——“有限”,又有人口问题——“无限”。而在作业中,不少学生只回答了前者——“资源问题”。
  二、回答“措施”“启示”类问题,应联系问题和职责来回答
  应对(一)中所举的资源危机,针对“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问题,就应想到既有资源的短缺,更有我国人口过多的问题,所以,应对措施就离不开“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对于“破坏”“占用”问题,就应想到依法保护,加强管理,严格审批;对于“城市缺水”问题,就要注意节约和管理;对于“废金属回收利用率低”的问题,就要想到利用科技发展“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并依靠政策引领对资源的二度利用等举措。
  “发展中国家”怎样解决发展问题?应联系贫困的历史根源或现实根源,从国际上(南北对话、南南合作,建立国际新秩序)和国内(政治、经济、科技、教育)两方面回答。
  回答怎样解决人口问题,就要弄清是数量大、人口素质不高,还是人口日益老龄化抑或三者都存在的问题来回答。
  解决全球温室效应问题,也应从产生问题的对象,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来回答。解决一国的资源、环境问题,就应从政府、企业、个人角度来回答。
  关于启示类问题,同样要想到问题。“大跃进”给我们的启示,先要想到“大跃进”的危害,如高指标、瞎指挥,这就启示我们要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如果是滥伐树木,启示则是要保护自然资源。 “人民公社会化运动”,它的危害是“又大又公”,损害了群众利益,对我们的启示主要是从实际出发,生产关系不能超越生产力的现状或发展水平。回答“文化大革命”启示,就要首先想到“文革”的危害:一是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受到随意的迫害,这就启示我们要依法治国,健全民主法制;二是以阶级斗争为纲,造成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启示则是要重视经济建设。
  三、对于“成就”或“作用”,应根据职能或需要涉及到的方面来回答
  对于一个国家,如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怎样成就,就应从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回答;家乡成就应从特色产业、房屋建筑、教育文化、休闲方式、交通设施和工具等方面回答;家庭成就,可以从文化水平和衣、食、住、行、用方面来回答;“用”方面成就,可从所需要的电器、通讯、交通工具、生活用品等的变化发展加以回答。
  回答“世贸组织的作用”问题,可联系它的“基本职能”和现实情况加以回答,如下表。
  ■
  同理,回答联合国的作用问题,也要根据其“宗旨”和现实情况进行。
  四、评价问题,应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回答
  例如,评价历史人物,应从贡献和过失来叙述;评价一件事物的影响,应从“积极”和“消极”影响两方面回答。
  例如,工业革命的影响分为:
  1、积极影响:①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它使市场的商品越来越丰富。③它使世界联系加强。④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2、消极影响:①它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②它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城市交流、住房的拥挤等。③它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变化,出现了两个新兴的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并造成了社会两极分化。
  当然,评价问题,还不能从一时一地来看待,还应从总体的发展过程来回答。
  五、回答“结论”“说明”的问题,应联系所学知识和社会现实。
  如根据下列六幅图,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
  ■
  看到“磨制锋利的石器”,就想到它促进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定居村落的出现;看到“牛耕”和“曲辕犁”,就想到春秋晚期,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和有利于唐朝“开元盛世”的出现;看到“蒸气机”“电灯”和“计算机”,就想到三次科技革命的巨大成就。再联系我们现实生活科技所带来的便捷、国家间科技创新的竞争、国家对重大科技贡献人才的奖励和发展战略等,就容易得出如下结论:
  (1)生产工具的进步(或改进),能提高生产力水平,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2)生产力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掌握最先进的科技知识,将决定其综合国力强弱和文明程度的高低;   (5)我们要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这些结论,就是围绕“工具”“知识”“科技”“生产力”来回答的。
  (六)对有些问题的答案要做些改进
  如:笔者在某教辅用书遇到这样一道题目:“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什么现象?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其答案是:
  “反映现象:全国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主要原因:北民南迁,为南方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南方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暖湿润;南方战乱少,有利安心生产;南方出现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南宋政府重视经济发展;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
  这里“主要原因”的答案尽管具体完整,然而有些杂乱。我们可以将它的次序作些调整,让它更富有逻辑联系,便于记忆。即:
  “自然原因:南方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暖湿润。
  人为原因:客观上,北民南迁,为南方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南方战乱少,有利安心生产。主观上,南方使用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南宋政府重视经济发展;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
  这样调整组合,就富有逻辑性,便于记忆。
  有些答案的表述还应对其修改,使其更贴切、实在。如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第四课“新世纪的中国:机遇和挑战”最后一段关于青少年怎样为实现全面小康而奋斗的表述是这样的:“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应该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于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这里有大而空之嫌,我们针对学生实际,提出如下要求:①要面向世界,有理想和责任意识;②自身要努力学习,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③对不勤学守纪的现象要提醒、劝阻;④走上工作岗位,应履行职责,多作贡献。
  培养学生多角度回答问题的能力贵在平时。教师平时讲课,注意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久而久之,学生耳濡目染,功夫自然成。
  综上所述,要培养学生多角度回答问题,即全面回答问题,就应在审清题目的基础上学会各种“联系”:联系材料(包括图表),联系问题、联系职责、联系需要和形成的或组成因素,联系考分,联系实际,等等。但所有回答的前提都要熟记构成答案的基本知识,如此,回答才能成会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责任编辑:李雪虹)
其他文献
学案教学模式落实了学生主体的思想,有效地推动了课堂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增强了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性。但我们在学案教学研讨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即学案在体现学生主体的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却是严重弱化了:课堂生动活泼的情境创设没了,老师精彩的教学环节没了,取而代之的学生埋头苦干地完成学案的枯燥内容。这一问题最直接的结果是学生在机械的操练中完成学习任务,这种过程毫无深层次的体验可言。学案毕竟是一种教学手段,它不是
期刊
以退为进本是兵家术语,殊途同归,教学也然.  大部分教师追求于境界的集大成,执意“立马解谜”,能操控课堂游刃有余。然而,教学是门人学的艺术,欲速则不达。若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时采取迂回战术,以退为进,退到学生的角度去组织我们的教学,则学生在行进的过程中知识与能力的获得自然会“水到渠成”。  立足于这样的理念,在为全国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小教培养工作委员会的2012年的年会准备活动中,笔者执教了《两角和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能力是智能的核心,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思维品质的差异上,而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独立性、广阔性、灵活性和敏捷性等。要使教学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则应培养、优化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因为这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关键步骤。多年来,笔者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注意巧用典型例题,以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取得了一些粗陋的见解,现从下列诸方面遮谈,以为引玉之举。  一、投石兴澜,启导学生思维的深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本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们未必都能按照老师预设的思路进行学习,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处理好就能带来无法预约的精彩。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机智的巧妙运用。  关键词:预设;生成;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由于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们是千差万别的,加之课堂本身就是各种因素多元互动的结果,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预设得再充分,也难以全部预料到课堂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
期刊
摘 要:本文总结了常见的化工工艺流程,梳理了化工知识要点;结合知识要点解析化学工艺类高考试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解题时要通读全题把握题意,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总结了要结合基础知识,处理陌生信息,解决起点高落点低的试题。  关键词:化学工艺流程;知识要点;通读全题;各个击破  现行三个版本的新高中化学教材,都在内容的选择上十分注重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化学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在更加广阔的视
期刊
2012年浙江省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率先改版,新教材与旧教材不单是课题名称发生了变化,教学目标描述也发生了变化。新版中的操作用语、各种名称得到进一步规范;教材原有结构体系得以进一步优化。而作为信息技术教学启蒙阶段的三年级,主要是让学生多看、多思考和多交流,需要教师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习惯。因此,如何在教学中依据教材的内容及学生学习的规律,设计适当的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
期刊
笔者在中考复习备考教学中,为学生讲解直角三角形应用这一内容时,选取了下面的一道中考试题:  如图1,某防洪指挥部发现长江边一处长500米,高10米,背水坡的坡角为45°的防洪大堤(横断面为梯形ABCD)急需加固.经调查论证,防洪指挥部专家组制定的加固方案是:沿背水坡面用土石进行加固.并使上底加宽3米,加固后背水坡EF的坡比i=1:■.  (1)求加固后坝底增加的宽度AF;  (2)求完成这项工程需
期刊
作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阅读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牛津小学英语》,以前教师习惯先教B、C部分的词汇和句型,然后再进行A部分的语篇教学。虽然这样降低了教学难度,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但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近几年都提倡把A部分的语篇教学作为第一课时来教授,但这些语篇容量大,篇幅长,而且涉及大量的生词、句型和语言点,学生学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在
期刊
多媒体教学具有优化教学过程、获得最佳教学结果的功效。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它能冲破时空限制,促进教学形态的多样化;它能充分提供感知对象,扩大直接经验的范围;它形象具体,生动活泼,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作为一种从传者到受者之间含带信息的物质工具,它的种类较多,有听觉媒体,如广播、录音;有视觉媒体,如幻灯、投影;有视听媒体,如电影、电视、视盘;有交互媒体,如语言实验室、计算
期刊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物理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几乎任何一个概念的建立及定律的发现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随着时代的进步,物理学也得到了发展,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物理实验自身也得到了发展。所以在中学物理学科教育中,要把物理教学弄好,就要把实验教学搞好。而要搞好物理实验教学,就要把以下几点认识和做好:  一、认识物理实验教学在新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物理学家帕格尔斯曾说:“没有实验的物理理论是空洞的,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