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玫瑰花开武隆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hi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窝、放苗、压土……3月13日,武隆区凤山街道广坪村火石坝小组,十多位村民正抢抓天时,栽植引自云南的第一批4万多株玫瑰苗。

  “春种一地苗,夏成一片海。”眼前的花苗,寄托着48户火石坝人对未来的憧憬。

合作社盘活撂荒地


  火石坝距武隆城区不到半小时,平均海拔达900米。
  前些年,火石坝的农民多以种植烤烟为生。然而,常年单一种植,导致土地肥力衰退,烤烟变得量少质差,老百姓增收无路。
  此后,不少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全组1000余亩土地荒废过半。
  “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看着好好的土地就这么荒着,大家心里都着急。”广坪村村主任王钢说。
  土地就是最大的资源,如何利用好这一片土地,不仅王钢在琢磨,全组人也犯愁。
  “地里种啥?资金从哪来?农民没钱投资怎么办?”一大堆问题困扰着村民小组。
  得知家乡发展遇到难题,曾开过挖掘机,经营过果园的代明主动找到王钢,提出对外招商引资的想法。
  “我们本地又不是没有能人,怎么不自己来搞产业?”同为火石坝人的律师吴华东则提出异议。
  随后,做工程的王福明,搞运输的罗德权,种烤烟的冯亿书相继找到王钢表露想法。
  依恋乡土,不忘乡邻。“看到别个条件比我们差的都发展起来了,我们更不想落后。”怀着这份信念,6位在外从事各行各业的火石坝人聚到一起,期望通过发展农业项目,将闲置土地变为老百姓致富增收的“绿色银行”。
  说干就干,2018年初,一个以王钢等6人担任理事会成员并负责投入资金,村民以土地入股参与分红的合作社宣告成立。
  然而,想法好,落地难。
  彼时,不少村民担心,手里没了土地便没了谋生手段,甚至有村民质疑合作社骗钱。
  “担心生计问题,就通过介绍村民务工化解;担心我们骗钱,我们就不插手财务,由村民组成财务小组负责支出。”代明仔细分析着村民的顾虑。
  开大会,听意见,谋出路。最终,全组60多户农户中有42户同意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千亩撂荒地迎来了新希望。

云南行引来玫瑰香


  荒地流转了,发展什么产业呢?
  盯着撂荒地,王钢发起愁来。
  2018年初,在一次走访中,王钢看到邻组村民刘长江正在栽植玫瑰,这在广坪村可是件新鲜事。
  “老刘,你栽玫瑰做啥哟?”王钢问。
  “王主任,我听朋友说这个云南的食用玫瑰可以做茶、鲜花饼,销路还可以,我想试一试。”刘长江回应。
  “玫瑰还可以吃?”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王钢对这种玫瑰上了心。
  2018年6月,王钢心里一直惦记着玫瑰那点事儿,便揣着“私心”,带上爱人和孩子直奔云南。
  到了云南安宁,王钢还特意报了一天的跟团游。
  平常不爱旅游的糙汉子这天异常专心:玫瑰基地有多大?人流量怎样?产品都有哪些?卖得如何……带着这些疑问,王钢每到一处就用手机拍个不停,乘间隙就跟当地人聊上一会儿,还留下了玫瑰基地负责人的联系方式。
  通过云南之行,王钢了解到,一个几百亩的花海每天至少能接待数百位游客,还可以生产玫瑰饼、玫瑰茶、香水、香皂等琳琅满目的衍生产品。光靠赏花、卖衍生产品、农家乐消费,玫瑰种植基地每年便能挣数百万元。
  以旅为媒,以旅富民。“随着武隆全域旅游的打造,不少地方都有了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但全区还没有室外玫瑰观赏园和玫瑰加工厂。”王钢心想,在火石坝发展玫瑰产业,正是进行差异化发展的好机会。
  从云南回来后,王钢便找到代明等人,兴奋地给他们看照片,谈想法,介绍安宁的火热景象。
  “想法是可以,但是投入怎么样,成本算得过来不哟?”王福明没接触过玫瑰产业,心里摸不着底。
  “种植技术难不难呢?还有加工技术也是个问题呀。”代明也提出了疑问。
  “你们的疑问我都打听清楚了,成本不高,我还加了老板微信,对方说可以给我们提供技术支持。”王钢解释道。
  很快,众人商定,约时间再去实地考察。
  2019年2月6日,大年初二。王钢、代明、王福明三人怀揣着沉甸甸的责任,踏上了“寻梦”之旅。
  再次来到安宁,王钢做足了功课:一是要货比三家看价格;二是要保证技术支持,不能让卖家卖了东西就撒手不管。
  三人分头行动,跑了整整3天,先后前往十多个玫瑰基地谈判,最终敲定价格便宜且提供全程技术支持的两个基地作为供货商。
  为充分利用土地,因地制宜,合作社计划在高海拔区域借助退耕还林政策栽植方竹;在道路两旁、交通便捷、规模成片的区域种植食用玫瑰;在山林规划出部分面积养殖生态猪。
  “食用玫瑰100亩,辣椒100亩,方竹500亩,入股农户的土地得到完全利用,还养殖了100多头巴马香豬。”王钢说。

玫瑰园承载致富梦


  3月13日,天色正好,来自彩云之南的第一批4万多株玫瑰苗陆续下地,十多位村民忙活在田间地头。
  “栽玫瑰不用太多技术,难度主要集中在后续的鲜花饼、香水这些衍生产品加工上。”王钢介绍。
  村民栽植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直接跟云南玫瑰基地的技术员电话沟通,甚至视频连线,同步指导。
  玫瑰园就在王钢家门外,玫瑰种下后,他每天都会去转上两圈,这片玫瑰承载着火石坝人的致富梦想,他不敢有丝毫马虎。
  这些天,火石坝可谓一天一个样。在玫瑰园旁边的地块上,王钢、代明、王福明等人正忙着和村民一起平整场地,搬运木块,准备在5月初把加工作坊建完。
  在进社道路旁,用花草拼接出来的“LOVE”、“520”等标志也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
  另一方面,按照技术员的指导,一批价值数万元的加工设备也即将被运到火石坝。5月初,技术员还会前来现场指导设备安装和产品加工。
  此外,王钢等人还计划在5月初把路标路牌全都部署到位,并在城区和仙女山旅游度假区搞两场宣传活动,让更多游客和市民都知道,在距武隆城区不到半小时车程的火石坝,有座室外玫瑰观赏体验园……
其他文献
我的家乡在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一个叫张家湾的小村子里。那里没有旅游景点,没有矿产资源,是一个山高地少的穷山村。父母虽然连小学都没有毕业,但是却鼓励我和兄弟要有走出大山的志气,卖牛卖粮供我们读书。我们兄弟俩通过努力读书,都走出了贫穷的家乡,实现了稳定脱贫。成长经历告诉我,智、志双扶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  2019年9月3日,经主动请缨和重庆邮电大学党委会研究,我从重庆邮电大学来到全市18个深度贫困
最近,在梁平区梁山街道石马山社区,几乎每天都有在职党员前来报到。  “往年只有100多人来报到,现在已经增加到近600人。”党员们高涨的积极性,是石马山社区党委书记伍维权完全没有料到的,“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资源。”  近年来,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梁平区从社区治理的基础工程抓起,以在职党员到居住社区报到为切入点,采取在职党员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方式,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服务和社区治
6月23日,巫山县双龙镇微雨濛濛,通往巫山机场的路上云雾缭绕。  巫山县扶贫办干部刘庆环接着电话,讨论着当天的工作——55位致富带头人将从巫山机场出发,去外省参加为期一周的培训。  “现在日子好了,更要加大对致富带头人的培养力度,这样才能让双龙飞得更高。”刘庆环笑着说。  松柏苍翠,溪穿峡谷。坐拥“天下绝景”的双龙镇,曾经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从下面看着很美,在上面住着很难。”  如今,脱贫攻坚为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进入新时代,要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重庆人社部门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等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着力加强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服务,努力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智力支撑。  围绕提升能力,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专技人才队伍建设。围绕产业发展需要,高质量办好国家级、市级高级研修班
“陈妈妈,最近重庆很热,你尽量不要外出走动,以免中暑。”  “陈妈妈,我给你邮寄了一些土特产,记得去拿哟。”  …………  在重庆市江津区,有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每年母亲节,她总会接到“兵儿子”们从四面八方打来的问候电话,她就是“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全国爱国拥军模范”——陈莉萍。  拥军这条路,陈莉萍一走就是34年。  “只要我还能动,就会继续为战士们服务。” 陈莉萍说。  爱兵如子  “之所以
走进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锻造厂车间,空气里浓郁的机油味、机器运转时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扑面而来。  这里,就是刘永刚奋斗了36年的地方。  “你们来的时间正好,要是夏天,里面的热浪根本无法靠近。”或许是常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刘永刚的脸颊发红,与鬓角的白发形成了鲜明对比。  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刘永刚开始和我们分享他和同事们的一个个高光时刻。  2008年9月25日,西南边陲某城市的一家旅馆。 
把握“产城融合”的内涵,关键要防止“两化”:城镇发展要有产业作支撑,防止“空心化”;产业发展要以城市为依托,防止“孤岛化”。  优化发展空间布局,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产城互动、产城融合,在空间安排上要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做到产城一体,实现空间上的互动。这就要全面落实产城融合发展理念,让城镇体系与区域发展定位相一致,与区域人口城镇化进程相适应,与生产力布局相匹配,使城镇网络的主体骨架与主要产业的空间分
6月23日,城口县鸡鸣乡。  晚饭后,村民亢朝清拉着老伴张文翠的手,来到位于鸡鸣乡人民政府办公楼前的“八一八”广场。  广场上,热闹非凡,有人跟着音乐翩翩起舞,有人坐在一旁的板凳上闲聊,还有小贩推着板车在街头叫卖。  张文翠松开亢朝清的手,向“坝坝舞”队伍走去。  “以前哪想过日子会这么安逸哦。”看着队伍里张文翠舞动的身影,亢朝清的眼神飘忽起来,他的思绪回到了从前。  易地搬迁,生活有了新“奔头”
2015年夏天,湯素英相依为命的老伴去世。两个月后,大女儿将她接到了云南昆明养老。  在四季如春的昆明,汤素英却时常想念雾锁两江的重庆。  “我还是想回到熟悉的社区去。”2016年1月,抱着这样一个执念,汤素英回到了“旧居”——渝中区大溪沟街道华福巷社区。  在这里,汤素英和社区里的其他空巢老人,不仅能感受到老街坊们守望相助的和谐氛围,还能享受到专业社工和志愿者的照料,以及志愿者医生的专业护理。 
秋风扫落叶,严寒飞雪花。  冬季的田野里难免有些荒凉,然而武隆区鸭江镇送月村的田间地头却一片翠绿,田垄间的青菜头长势喜人,生机盎然。  “马上就要采收了!”看着漫山遍野的青菜头,送月村党支部副书记唐宗平十分欣慰,“能有今天如此喜人的产业,多亏了全体村民的‘大智慧’。”  唐宗平所指的“大智慧”,就是村民利用冬闲田零租金这条“长线”,走“放长线钓大鱼”的路子,从而推动青菜头产业做大做强。  土地零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