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教学越来越富有诗意;文本解读越来越富有深度;教师本人也越来越富有情智。但无论你的课堂如何地精彩纷呈、富有魅力,最后的落脚点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若没有做到这一点,或没有朝着这个方向发展,那么你的魅力课堂都是不健全、不和谐的,苦心经营的只是一座“空中楼阁”,慢慢地会失去语文的本色,例如眼下对识字写字教学的淡化,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现状一:识字写字教学在第一课时中,被阅读教学淘汰出局。
众所周知,今天的语文课堂教学,“读”的地位不容置疑,大家都对它情有独钟。因此像“读”占鳌头、“读”树一帜等类似的口号也屡见不鲜。通过朗读,学生的感悟更加深广了;学生的语感更加敏锐了;学生的个性更加张扬了。课堂,也因此而变得更加灵动,富有诗意。那么,如此学生是不是就可以称之为全面、和谐地发展了呢?当然不是。
案例回放:《生命生命》第一课时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上课的题目是——《生命生命》。(出示课题)一起读一遍。
生:生命,生命!
师:课前我问了一个同学,生命是什么?他说生命就是——
生:活着。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可能对大家会有一些启发。(出示关于生命的图片,欣赏。)
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枝头绽开的第一朵鲜花,生命是婴儿第一声清脆的啼叫,生命是……
生答。
师:那么在台湾女作家杏林子的眼中,生命又是什么?请大家轻声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想一想,作者是通过哪几个事例来阐述对生命的思考的?
生读。
师:第一件是——
生答。交流整理得出:飞蛾求生、瓜苗成长、倾听心跳。
师:下面我们请三个同学来读这三个事例,其他同学读引领这三个事例的一段话。
生读。
师:这的确是三件极小的事,但都引起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思考。让我们再次默读课文,哪些词让你体会到了生命的存在,请做出相应的记号,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标点!
……进入品词析句,领悟情感的阶段。
回首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发现,在培养学生阅读的感悟、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的同时,识字写字教学似乎已在阅读教学中淡出,踪迹难觅——哪怕是第一课时的新授课。特级教师周一贯认为,第一课时应包括以下内容:揭题开讲,初读课文,字词学习,了解大意,部分课文还要理清层次。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揭题开讲、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我们都做到了,就是对“字词学习”弃之一边——特别是对“字”的学习。老师经常让学生初读课文时,说一句“读的时候把带拼音的字词读准”就算了事,不检查字词的自学情况。这一点,对于一些公开课特别严重,以上这个案例就是很好的一个佐证。越来越多的人把公开课当作是一出“折子戏”,希望把最精彩的部分展现在听课者面前。很在乎听课者的感受,而不关注学生的学情,害怕中间插入识字写字教学会将文章的情感主线肢解了。因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为了“出彩”,教师往往一开始就把重点放在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上,让学生通过朗读说感受、谈体会,识字写字教学却相应地失落了,真有些“读”霸天下的感觉。难怪有人要站出来大声疾呼:“还第一课时本来面目。”但令人费解的是,尽管如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却仍然这样畸形地“发展”着,“追求”着。
现状二:识字写字教学中,识字缺少思考。写字不予以重视。
新课程提倡“识写分开,多认少写”。对于这一点,我们是做起来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字”不分重难点,教学时多了一份机械,少了一点思考。
案例回放:《雷雨》第一课时识字教学片段——
师:课文中怎么来写雷雨的呢?请大家把课文自由地朗读几遍,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想办法认识它。
(生读)
师:读完两遍的同学请举手。读完三遍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请你读给你的同桌听一下,让他听听你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生读)
师:考考你,这些字你认识了吗?
(出示生字卡片,老师把读音折叠起来,让学生不看拼音读。再反过来读词语。依次出示“压、乱、垂、虹",让同学介绍怎么把生字记住。)
师:所有的字都认识了吗?好,字认识了,现在再来考考大家对于词语认不认识?
(开始学词)……
从案例中,扪心自问,我们老师爱“字”到底有多深呢?在课前,我们有没有去思考哪些生字有深度。哪些生字有难度?哪些生字是重点解决音的问题的,哪些是掌握形的,哪些是要突破义的?因为缺乏思考,往往对每一个生字均衡施力,同等对待,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使课堂效率大大降低,应该解决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识字教学如此,那写字教学呢?由于老师对写字教学不够重视,缺乏写字指导,缺少板书范写,从而导致写字教学危机四伏:学生的写字姿势不健康,握笔姿势不正确,写字速度慢,字写得不端正、不整洁……今年三月,就有一个网友在人教小语论坛上发了一个关于学生写字姿势的帖子,这组照片令人震惊:学生怎么写字的姿势是这样的?学生的握笔姿势怎么这么怪?一位记者也提起,他去一个学校做采访时,偶然翻了一下学生的作业本,大吃一惊:“怎么写这么差的字?怎么有这么脏的作业本?”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长此以往,学生的写字——这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究竟是谁的责任?
管窥识字写字教学的现状,它已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硬伤。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之一,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还它一席之地。因此,笔者以为识字写字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应该“安静地走开”,而应该“勇敢地留下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健康、和谐地发展。
尾声: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至今已取得了许多瞩目的成绩,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站在这个高度,再度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重新发现了许多问题。许多专家学者都“呼唤本色语文”,要求“语文教学必须‘倡简’”,“让语文走在‘回家’的路上”……乍看之下,以为我们的语文教学退步了——像本文所提出的识字写字教学问题,到课改的今天还要抖出来重审。对于这一点,笔者想起了余秋雨在《文化苦旅·沙漠隐泉》中的一句话:“人生真是艰难,不上高峰发现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与它近乎。看来,注定要不断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新课程改革不也正是如此吗?
现状一:识字写字教学在第一课时中,被阅读教学淘汰出局。
众所周知,今天的语文课堂教学,“读”的地位不容置疑,大家都对它情有独钟。因此像“读”占鳌头、“读”树一帜等类似的口号也屡见不鲜。通过朗读,学生的感悟更加深广了;学生的语感更加敏锐了;学生的个性更加张扬了。课堂,也因此而变得更加灵动,富有诗意。那么,如此学生是不是就可以称之为全面、和谐地发展了呢?当然不是。
案例回放:《生命生命》第一课时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上课的题目是——《生命生命》。(出示课题)一起读一遍。
生:生命,生命!
师:课前我问了一个同学,生命是什么?他说生命就是——
生:活着。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可能对大家会有一些启发。(出示关于生命的图片,欣赏。)
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枝头绽开的第一朵鲜花,生命是婴儿第一声清脆的啼叫,生命是……
生答。
师:那么在台湾女作家杏林子的眼中,生命又是什么?请大家轻声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想一想,作者是通过哪几个事例来阐述对生命的思考的?
生读。
师:第一件是——
生答。交流整理得出:飞蛾求生、瓜苗成长、倾听心跳。
师:下面我们请三个同学来读这三个事例,其他同学读引领这三个事例的一段话。
生读。
师:这的确是三件极小的事,但都引起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思考。让我们再次默读课文,哪些词让你体会到了生命的存在,请做出相应的记号,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标点!
……进入品词析句,领悟情感的阶段。
回首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发现,在培养学生阅读的感悟、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的同时,识字写字教学似乎已在阅读教学中淡出,踪迹难觅——哪怕是第一课时的新授课。特级教师周一贯认为,第一课时应包括以下内容:揭题开讲,初读课文,字词学习,了解大意,部分课文还要理清层次。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揭题开讲、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我们都做到了,就是对“字词学习”弃之一边——特别是对“字”的学习。老师经常让学生初读课文时,说一句“读的时候把带拼音的字词读准”就算了事,不检查字词的自学情况。这一点,对于一些公开课特别严重,以上这个案例就是很好的一个佐证。越来越多的人把公开课当作是一出“折子戏”,希望把最精彩的部分展现在听课者面前。很在乎听课者的感受,而不关注学生的学情,害怕中间插入识字写字教学会将文章的情感主线肢解了。因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为了“出彩”,教师往往一开始就把重点放在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上,让学生通过朗读说感受、谈体会,识字写字教学却相应地失落了,真有些“读”霸天下的感觉。难怪有人要站出来大声疾呼:“还第一课时本来面目。”但令人费解的是,尽管如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却仍然这样畸形地“发展”着,“追求”着。
现状二:识字写字教学中,识字缺少思考。写字不予以重视。
新课程提倡“识写分开,多认少写”。对于这一点,我们是做起来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字”不分重难点,教学时多了一份机械,少了一点思考。
案例回放:《雷雨》第一课时识字教学片段——
师:课文中怎么来写雷雨的呢?请大家把课文自由地朗读几遍,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想办法认识它。
(生读)
师:读完两遍的同学请举手。读完三遍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请你读给你的同桌听一下,让他听听你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生读)
师:考考你,这些字你认识了吗?
(出示生字卡片,老师把读音折叠起来,让学生不看拼音读。再反过来读词语。依次出示“压、乱、垂、虹",让同学介绍怎么把生字记住。)
师:所有的字都认识了吗?好,字认识了,现在再来考考大家对于词语认不认识?
(开始学词)……
从案例中,扪心自问,我们老师爱“字”到底有多深呢?在课前,我们有没有去思考哪些生字有深度。哪些生字有难度?哪些生字是重点解决音的问题的,哪些是掌握形的,哪些是要突破义的?因为缺乏思考,往往对每一个生字均衡施力,同等对待,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使课堂效率大大降低,应该解决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识字教学如此,那写字教学呢?由于老师对写字教学不够重视,缺乏写字指导,缺少板书范写,从而导致写字教学危机四伏:学生的写字姿势不健康,握笔姿势不正确,写字速度慢,字写得不端正、不整洁……今年三月,就有一个网友在人教小语论坛上发了一个关于学生写字姿势的帖子,这组照片令人震惊:学生怎么写字的姿势是这样的?学生的握笔姿势怎么这么怪?一位记者也提起,他去一个学校做采访时,偶然翻了一下学生的作业本,大吃一惊:“怎么写这么差的字?怎么有这么脏的作业本?”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长此以往,学生的写字——这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究竟是谁的责任?
管窥识字写字教学的现状,它已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硬伤。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之一,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还它一席之地。因此,笔者以为识字写字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应该“安静地走开”,而应该“勇敢地留下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健康、和谐地发展。
尾声: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至今已取得了许多瞩目的成绩,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站在这个高度,再度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重新发现了许多问题。许多专家学者都“呼唤本色语文”,要求“语文教学必须‘倡简’”,“让语文走在‘回家’的路上”……乍看之下,以为我们的语文教学退步了——像本文所提出的识字写字教学问题,到课改的今天还要抖出来重审。对于这一点,笔者想起了余秋雨在《文化苦旅·沙漠隐泉》中的一句话:“人生真是艰难,不上高峰发现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与它近乎。看来,注定要不断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新课程改革不也正是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