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19日,媒体关于“平安信托下新价值‘封杀令’”的报道,将身处广州的阳光私募基金新价值投资推向了被客户抛弃的传闻漩涡中。
面对记者的采访,新价值公司高层选择了缄默。但有关平安信托的做法是否合理以及对新价值投资能力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部分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客户也受到波及。
就在事件发生后的7月20日下午,同处广州的瑞富阳光私募研究中心总经理彭亚轩,带着疑问驱车赶往新价值公司位于华夏路合景国际金融广场16层的所在地,与新价值总经理张玉玲和其他5名投资经理进行了沟通。
“我们一些客户也购买了新价值的产品,所以担心是不是投资方面出了问题。但从沟通结果看,媒体的报道有些言过其实,而且平安信托客户赎回资金量并不大。”2008年开始就跟踪新价值业绩的彭亚轩,当晚在电话中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
为了安抚客户的心理,并了解“封杀”背后的真相,彭亚轩还直接与平安信托的高层进行了沟通。
“平安信托的解释是,有些客户对新价值净值波动、业绩跌幅有较大不满,为了安抚客户的激动情绪他们才出此下策。”彭亚轩表示,平安信托澄清这不是公司行为,而是客户经理的个人行为,但这并非通过专业的判断、调查得出投资建议,其做法有失专业水准。
平安自摆乌龙
事情的原委,要从一类名叫TOT(俗称信托宝,是指投资于阳光私募,从而间接投资于证券市场的信托产品)的产品说起。2009年以来,随着信托产品证券账户日益稀缺,TOT成为不少私募做大存量的途径之一。
本来只是一类新的私募产品,但平安信托一封发送到客户经理的邮件打破了平静。据报道,该邮件内容是“建议投资者赎回新价值管理的证券投资信托产品”。而由新价值担任投资顾问的TOT,大部分为黄金优选2期系列产品。
由于新价值投资经理罗伟广曾为2009年阳光私募业绩冠军,一时间该报道在市场上引起巨大反响。
《投资者报》致电平安信托、新价值和第三方理财机构后了解到,赎回行为并非平安信托高层发出,而是客户经理为了安抚投资者对产品业绩的不满做出的行为。“最终以建议客户赎回的形式,让客户转投了一些稳健类的私募产品。”而且,被建议赎回的不只是新价值的产品。
对此,彭亚轩向记者坦言,平安信托的做法有些矛盾,“一方面,其高层在交流时明确表示,不认为目前新价值公司存在投资问题;另一方面,他们却没有制止客户的赎回行为。”
在他看来,平安信托在建议客户赎回时,并没有真正从客户的角度操作,而是迫于情绪的压力而为。“当初平安信托极力给客户推荐新价值,现在又建议客户赎回,这是用一个错误来弥补另一个错误。”
此外,事情不至于太严重的另一个原因,是赎回资金量不大,远远不到20%巨额赎回的警戒线。但他表示,平安信托的做法对新价值有些不公平。“这样做,容易给市场感觉新价值被平安信托抛弃了。这么做的杀伤力很大,搞得我们一些客户都人心慌慌。”
不仅如此,平安信托还可能自食恶果。“平安信托的高层没有去纠正,反倒有些鼓励,这给平安信托也带来了伤害。传闻中,建议客户赎回是官方行为,岂不是让外界认为平安信托很短视?以后跟他们合作的私募难免不会有余悸。”
争辩新价值
新价值被建议赎回的直接原因之一,是操作风格一向激进,终至产品跌幅较大。今年以来,新价值管理的黄金优选2期系列TOT产品最高跌幅接近25%。
但彭亚轩调研发现,新价值公司并没有什么大问题。“2008年他们的一些产品也跌到4毛多,但公司运营仍正常,为什么要赎回呢?”
在他看来,新价值在投资风格上弹性很大,下跌市场跌幅大,而反弹中上涨也较快。在正常情况下,购买的时候就应该清楚这种激进风格。“此时赎回,很像买股票一样去错误地追涨杀跌,这么做客户满意度也不会高。”
截至7月15日,新价值黄金优选2期1~10号系列产品,今年以来跌幅下降到20%以内,净值回升幅度超过大盘表现。彭亚轩对新价值的投研实力也比较认同,“现在公司有5个基金经理,13个行业研究员,投研阵容在私募里应该很强。”
他也并非一味看好新价值,而是认为应该去辩证地看待。“在新价值业绩最好的时候,我们也曾建议投资者不要太发热,到今天新价值这个情况,我们也劝客户不要太冲动而赎回。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现在的市场不应该用2008年的看法对待。”
事件的焦点罗伟广本人,2010年以来旗下产品因集中持股被套,也引发市场对其投资能力的质疑。
不过,一位熟悉罗伟广的广东某私募基金老总对记者坦言:“他本人一直都是这样操作的,无论被追捧还是被质疑都没有变过。他的集中投资,投资一些盘子大的成长股的方法,长期看收益也不错。”
单一TOT之殇
除黄金优选2期,平安信托跟新价值另外的合作,是双核动力1期产品。从平安信托对新价值的宣传中,也能看出TOT存在的弊端,即对投资顾问及私募方缺乏相应的调查研究,多半凭知名度来选择。
今年以来TOT分化较大,截至7月15日,由淡水泉担任投资顾问的黄金优选1期1~6号TOT产品回报率超过11%,相比业绩最差的黄金优选2期系列,首尾相差近30%。
同一系列产品跌幅相近暴露出TOT的另一问题——投资品种不够分散,不仅业绩同进退,而且违背产品设计初衷。如黄金优选1期与黄金优选2期,同一系列TOT产品净值差距微乎其微,这也源于他们投资于同一私募子基金。
事件会不会影响TOT的发展?近期展恒理财第11届私募高峰论坛上,展恒理财资深研究员芦文静表示:“在海外,组合对冲基金相对于对冲基金和公募基金,比例达到40%和4%,国内只有6%到0.4%。相对于海外,国内TOT还有7到10倍的增长空间。”
面对记者的采访,新价值公司高层选择了缄默。但有关平安信托的做法是否合理以及对新价值投资能力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部分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客户也受到波及。
就在事件发生后的7月20日下午,同处广州的瑞富阳光私募研究中心总经理彭亚轩,带着疑问驱车赶往新价值公司位于华夏路合景国际金融广场16层的所在地,与新价值总经理张玉玲和其他5名投资经理进行了沟通。
“我们一些客户也购买了新价值的产品,所以担心是不是投资方面出了问题。但从沟通结果看,媒体的报道有些言过其实,而且平安信托客户赎回资金量并不大。”2008年开始就跟踪新价值业绩的彭亚轩,当晚在电话中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
为了安抚客户的心理,并了解“封杀”背后的真相,彭亚轩还直接与平安信托的高层进行了沟通。
“平安信托的解释是,有些客户对新价值净值波动、业绩跌幅有较大不满,为了安抚客户的激动情绪他们才出此下策。”彭亚轩表示,平安信托澄清这不是公司行为,而是客户经理的个人行为,但这并非通过专业的判断、调查得出投资建议,其做法有失专业水准。
平安自摆乌龙
事情的原委,要从一类名叫TOT(俗称信托宝,是指投资于阳光私募,从而间接投资于证券市场的信托产品)的产品说起。2009年以来,随着信托产品证券账户日益稀缺,TOT成为不少私募做大存量的途径之一。
本来只是一类新的私募产品,但平安信托一封发送到客户经理的邮件打破了平静。据报道,该邮件内容是“建议投资者赎回新价值管理的证券投资信托产品”。而由新价值担任投资顾问的TOT,大部分为黄金优选2期系列产品。
由于新价值投资经理罗伟广曾为2009年阳光私募业绩冠军,一时间该报道在市场上引起巨大反响。
《投资者报》致电平安信托、新价值和第三方理财机构后了解到,赎回行为并非平安信托高层发出,而是客户经理为了安抚投资者对产品业绩的不满做出的行为。“最终以建议客户赎回的形式,让客户转投了一些稳健类的私募产品。”而且,被建议赎回的不只是新价值的产品。
对此,彭亚轩向记者坦言,平安信托的做法有些矛盾,“一方面,其高层在交流时明确表示,不认为目前新价值公司存在投资问题;另一方面,他们却没有制止客户的赎回行为。”
在他看来,平安信托在建议客户赎回时,并没有真正从客户的角度操作,而是迫于情绪的压力而为。“当初平安信托极力给客户推荐新价值,现在又建议客户赎回,这是用一个错误来弥补另一个错误。”
此外,事情不至于太严重的另一个原因,是赎回资金量不大,远远不到20%巨额赎回的警戒线。但他表示,平安信托的做法对新价值有些不公平。“这样做,容易给市场感觉新价值被平安信托抛弃了。这么做的杀伤力很大,搞得我们一些客户都人心慌慌。”
不仅如此,平安信托还可能自食恶果。“平安信托的高层没有去纠正,反倒有些鼓励,这给平安信托也带来了伤害。传闻中,建议客户赎回是官方行为,岂不是让外界认为平安信托很短视?以后跟他们合作的私募难免不会有余悸。”
争辩新价值
新价值被建议赎回的直接原因之一,是操作风格一向激进,终至产品跌幅较大。今年以来,新价值管理的黄金优选2期系列TOT产品最高跌幅接近25%。
但彭亚轩调研发现,新价值公司并没有什么大问题。“2008年他们的一些产品也跌到4毛多,但公司运营仍正常,为什么要赎回呢?”
在他看来,新价值在投资风格上弹性很大,下跌市场跌幅大,而反弹中上涨也较快。在正常情况下,购买的时候就应该清楚这种激进风格。“此时赎回,很像买股票一样去错误地追涨杀跌,这么做客户满意度也不会高。”
截至7月15日,新价值黄金优选2期1~10号系列产品,今年以来跌幅下降到20%以内,净值回升幅度超过大盘表现。彭亚轩对新价值的投研实力也比较认同,“现在公司有5个基金经理,13个行业研究员,投研阵容在私募里应该很强。”
他也并非一味看好新价值,而是认为应该去辩证地看待。“在新价值业绩最好的时候,我们也曾建议投资者不要太发热,到今天新价值这个情况,我们也劝客户不要太冲动而赎回。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现在的市场不应该用2008年的看法对待。”
事件的焦点罗伟广本人,2010年以来旗下产品因集中持股被套,也引发市场对其投资能力的质疑。
不过,一位熟悉罗伟广的广东某私募基金老总对记者坦言:“他本人一直都是这样操作的,无论被追捧还是被质疑都没有变过。他的集中投资,投资一些盘子大的成长股的方法,长期看收益也不错。”
单一TOT之殇
除黄金优选2期,平安信托跟新价值另外的合作,是双核动力1期产品。从平安信托对新价值的宣传中,也能看出TOT存在的弊端,即对投资顾问及私募方缺乏相应的调查研究,多半凭知名度来选择。
今年以来TOT分化较大,截至7月15日,由淡水泉担任投资顾问的黄金优选1期1~6号TOT产品回报率超过11%,相比业绩最差的黄金优选2期系列,首尾相差近30%。
同一系列产品跌幅相近暴露出TOT的另一问题——投资品种不够分散,不仅业绩同进退,而且违背产品设计初衷。如黄金优选1期与黄金优选2期,同一系列TOT产品净值差距微乎其微,这也源于他们投资于同一私募子基金。
事件会不会影响TOT的发展?近期展恒理财第11届私募高峰论坛上,展恒理财资深研究员芦文静表示:“在海外,组合对冲基金相对于对冲基金和公募基金,比例达到40%和4%,国内只有6%到0.4%。相对于海外,国内TOT还有7到10倍的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