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能力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在小学生学习中要高度重视。在日常生活中,计算能力是不能缺少的常识,没有计算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本文分析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寻找有效教学措施,保证教学成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235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基本的计算能力能够有效帮助小学生提升数学成绩,同时可以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的培养是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计算能力往往被忽略,很多学生的计算能力下滑,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應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
一、目前小学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
1.计算练习量把握不当,学生计算兴趣不高
大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主要是因为练习量太少,在大量的练习之后,学生就可以掌握解题的要点与方法。不可否认,练习确实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仅凭教师单纯讲解,学生也无法掌握所学的知识。但是若教师没有把握好习题量,学生也会感到枯燥、乏味,最终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科学把握练习题的布置量,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尽可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2.在计算上学生的习惯不好
计算能力在小学中最突出的体现就是口算能力,学生需要牢牢记住乘法口诀表,在日常学习中才能更快速的计算出结果。另外,很多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计算习惯不好,胡写乱算,而且没有养成良好的验算的习惯。计算、验算习惯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小学期间正好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开端,需要学生全力配合老师的教学方法才可以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益,不仅仅在学习上可以取得好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同样能够取得好成绩,得到大家的肯定。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1.培养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学生若在学习中对学习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完成预期的学习目标。若对某一门学科感兴趣,学生也能产生强烈的学习主动性,并保持较高的课堂参与积极性。相反,若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毫无兴趣,最终也很难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也很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见,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创新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化教学、创设情境或者数学竞赛等方式让学生解放自身的思维。同时,教师也可以将生活问题融入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与理解知识,不断提高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四则运算”时,笔者给学生讲解了“A+B=B+A”的知识点,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计算与思考。如周末妈妈去超市买了5块钱梨、4块钱橘子后,还剩2块钱,问妈妈出门一共带了多少钱?列举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例子,能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最终使其快速计算出妈妈出门前带了11块钱。
2.教给学生计算的方法
学生的年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等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在教学生计算方法时需要注重因材施教,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思维发展水平的计算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例如,在三年级的“混合运算”教学中,很多教师先是让学生学习混合运算法则,即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遇到括号先算括号里的算式。但是对于高年级的混合运算教学,教师需要教给学生简便的计算方式与计算定律,让学生在掌握简便运算方法的基础上提高运算效率。例如,在计算75÷5+100÷5时,低年级学生主要运用混合运算法则进行计算,但是高年级学生学习了分配律,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掌握不同的计算方法。
3.夯实基础,提高口算能力
小学数学中的大部分计算题是可以口算的,较强的口算能力可以极大地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20以内加减法和乘法口诀表是计算的基础,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狠抓基础,让学生准确计算20以内加减法,熟背乘法口诀表。凑十法和破十法是计算20以内加减法的常用方法,学生必须掌握。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归纳、记忆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结果。如:9+5=?学生在利用凑十法计算的过程中,总结出9加一个数所得的两位数的个位都比所加的这个数少1,这就从具体的题目中抽象出9加一位数的快速计算方法。最后,省略思维过程,直接得9+5=14,又从抽象到具体。
4.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计算习惯要从小培养,家长需要在家里监督学生的学习,让学生规范地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进行训练,因为课本上的方法都是经过较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也是最容易提升学生成绩的方法,对提高计算能力自然很有帮助。良好的计算习惯能受益终身,在今后初中、高中学习上显得尤为重要,也为今后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思想上可以达到更深层次的高度,将来为国家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学习习惯也可以看出一个学生在成绩上的差异,好学生未必有好的学习习惯,但差学生一定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习惯可以不用千篇一律,但一定要适合自己,毕竟适合自己的东西才是最好的,自己用起来也开心。
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教学在整个小学阶段占据着重要地位,教师要科学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并在教学中完善教学理念,使学生快乐地参与学习,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教师要意识到培养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并以此为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其打下更加扎实的计算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慕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才智,2018(36):142.
[2]张艳忠.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130-131.
[3]崔海燕,王敬峰.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56-57.
[4]陈红.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J].新校园(阅读),2016(11).
[5] 王友丽.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J].飞:素质教育2013(8):118.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235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基本的计算能力能够有效帮助小学生提升数学成绩,同时可以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的培养是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计算能力往往被忽略,很多学生的计算能力下滑,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應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
一、目前小学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
1.计算练习量把握不当,学生计算兴趣不高
大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主要是因为练习量太少,在大量的练习之后,学生就可以掌握解题的要点与方法。不可否认,练习确实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仅凭教师单纯讲解,学生也无法掌握所学的知识。但是若教师没有把握好习题量,学生也会感到枯燥、乏味,最终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科学把握练习题的布置量,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尽可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2.在计算上学生的习惯不好
计算能力在小学中最突出的体现就是口算能力,学生需要牢牢记住乘法口诀表,在日常学习中才能更快速的计算出结果。另外,很多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计算习惯不好,胡写乱算,而且没有养成良好的验算的习惯。计算、验算习惯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小学期间正好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开端,需要学生全力配合老师的教学方法才可以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益,不仅仅在学习上可以取得好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同样能够取得好成绩,得到大家的肯定。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1.培养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学生若在学习中对学习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完成预期的学习目标。若对某一门学科感兴趣,学生也能产生强烈的学习主动性,并保持较高的课堂参与积极性。相反,若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毫无兴趣,最终也很难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也很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见,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创新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化教学、创设情境或者数学竞赛等方式让学生解放自身的思维。同时,教师也可以将生活问题融入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与理解知识,不断提高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四则运算”时,笔者给学生讲解了“A+B=B+A”的知识点,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计算与思考。如周末妈妈去超市买了5块钱梨、4块钱橘子后,还剩2块钱,问妈妈出门一共带了多少钱?列举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例子,能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最终使其快速计算出妈妈出门前带了11块钱。
2.教给学生计算的方法
学生的年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等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在教学生计算方法时需要注重因材施教,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思维发展水平的计算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例如,在三年级的“混合运算”教学中,很多教师先是让学生学习混合运算法则,即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遇到括号先算括号里的算式。但是对于高年级的混合运算教学,教师需要教给学生简便的计算方式与计算定律,让学生在掌握简便运算方法的基础上提高运算效率。例如,在计算75÷5+100÷5时,低年级学生主要运用混合运算法则进行计算,但是高年级学生学习了分配律,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掌握不同的计算方法。
3.夯实基础,提高口算能力
小学数学中的大部分计算题是可以口算的,较强的口算能力可以极大地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20以内加减法和乘法口诀表是计算的基础,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狠抓基础,让学生准确计算20以内加减法,熟背乘法口诀表。凑十法和破十法是计算20以内加减法的常用方法,学生必须掌握。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归纳、记忆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结果。如:9+5=?学生在利用凑十法计算的过程中,总结出9加一个数所得的两位数的个位都比所加的这个数少1,这就从具体的题目中抽象出9加一位数的快速计算方法。最后,省略思维过程,直接得9+5=14,又从抽象到具体。
4.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计算习惯要从小培养,家长需要在家里监督学生的学习,让学生规范地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进行训练,因为课本上的方法都是经过较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也是最容易提升学生成绩的方法,对提高计算能力自然很有帮助。良好的计算习惯能受益终身,在今后初中、高中学习上显得尤为重要,也为今后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思想上可以达到更深层次的高度,将来为国家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学习习惯也可以看出一个学生在成绩上的差异,好学生未必有好的学习习惯,但差学生一定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习惯可以不用千篇一律,但一定要适合自己,毕竟适合自己的东西才是最好的,自己用起来也开心。
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教学在整个小学阶段占据着重要地位,教师要科学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并在教学中完善教学理念,使学生快乐地参与学习,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教师要意识到培养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并以此为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其打下更加扎实的计算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慕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才智,2018(36):142.
[2]张艳忠.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130-131.
[3]崔海燕,王敬峰.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56-57.
[4]陈红.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J].新校园(阅读),2016(11).
[5] 王友丽.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J].飞:素质教育2013(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