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阻断肝门的捆绑或压榨式血流阻断在小儿肝切除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fei3306543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再次手术的病例,分析再次手术的原因,讨论手术指征和再次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至2011年间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再次手术19例临床资料.再次手术原因:吻合口狭窄5例,残留无神经节细胞症5例,直肠皮肤瘘6例,直肠阴道瘘1例,复杂瘘2例.再次手术方式:经腹联合后矢状入路术式7例,Soave术式7例,Duhamel术式1例,Rehbein术式3例,经腹修补直
[目的]了解青岛市城乡居民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患病状况,为制定区域性卫生防病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青岛市于2002年进行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在12区(市)抽取8 827户
目的 分析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再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肛门成形术后并发症的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总结2003年1月至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55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肛门成形术后再手术的临床资料,再手术年龄为2~204个月,平均为50.33个月;根据以往病史低位畸形6例,中位13例,高位16例,一穴肛1例,病史不明19例.结果 29例(52.7%)曾接受Ⅰ期肛门成形术,26例曾肠造瘘后行肛门成形术.再手
目的 评价臀大肌瓣转移肛提肌加强术治疗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恢复情况.方法 选择28例先天性肛门闭锁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患儿,年龄4~14岁,男19例,女9例,单纯肛提肌功能不良的18例,肛提肌和肛门外括约肌功能均不良的10例,全部行臀大肌瓣转移肛提肌加强术,术前均行盆底肌MRI、钡灌肠及臀大肌肌电图检查,手术前后均行结肠传输试验、肛门直肠测压和排便功能评分.术后对患儿进行6~48个月的随访
患儿:男,汉族,1d.因发现无肛门伴呕吐就诊,以“高位无肛”收入院.检查:体重3.4 kg,腹部膨隆明显,正常肛门位置无肛门开口,无凹陷及色素沉着.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未及明显异常.腹部立位平片:左中腹部巨大气液面,各椎体发育正常,倒立位片:高位无肛,直肠盲端距肛穴38.05mm(图1).心脏超声检查:房间隔缺损,约5.5mm,双肾B超未见明显异常.于当日急诊行手术探查,手术所见:十二指肠周围异常韧带
目的评估四川省眉山市2009-2013年肺结核病控制效果,为肺结核病防控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收集眉山市2009-2013年肺结核病登记、治疗、管理和经费投入等资料,进行控制效果
目的掌握攀枝花市孕产妇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当地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9-2013年的4~6月期间,对为准备分娩首次到哨点医院建卡或进行围产期
胆汁淤积是由多种原因所致胆汁分泌或排泄障碍,导致胆汁不能正常流入十二指肠,从而反流入血液循环中.婴幼儿的肝疾病通常表现为胆汁淤积,伴随高胆红素血症,造成婴幼儿胆汁淤积的疾病有很多,有的仅需内科治疗,有的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其中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主要包括胆道闭锁、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浓缩胆栓综合征、先天性胆管发育不良及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等.不同的疾病要采取不同的外科手术治疗,现就上述几种造成婴幼
心肌缺血/再灌注(MI/RI)损伤是心血管手术中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冠脉)搭桥、心内直视、心脏移植术等手术的病理生理演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严重危
围产期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是一种由于围生期外界刺激因素诱导发生的渐进性炎症并最终导致了患儿肝内外胆道闭塞及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平均发生率在1/1 500和1/1 800之间(东方人发病率较西方发病率偏高且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由于渐进性胆管破坏和继发的肝内广泛纤维化导致70%~80%患儿需要肝移植才能获得良好的远期生存质量[1].Petersen等[2]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