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高考移民”冲突需要宽严相济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e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移民”是个永远的痛:年年有人为此铤而走险,岁岁有人因此命运多舛。据媒体报道,由于青海省文科高考状元被当地考試管理中心查明是“高考移民”,今年被取消了其在青海的高考录取资格,没被清华大学录取。目前,青海省已查处、取消了38名“高考移民”考生今年的录取资格,报道说,“他们将永远被取消在青海参加高考的资格。”同时,从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部门传来消息:今年内蒙古共有3700多名考生因“高考移民”或涉嫌“高考移民”被取消录取资格,这一数字相当于去年内蒙古查处高考移民人数的8倍,约占考生总人数的1.4%。报道称,“这是内蒙古首次采取自查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办法治理屡禁不绝的‘高考移民’问题,其结果表明,加强社会监督不失为医治这一社会痼疾的良药。”
  打击“高考移民”,被认为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一些地区采取了“学籍、户籍”双证制度,要求报名高考的学生,必须同时有当地的户籍与学籍,缺一不得报考,同时发动社会力量监督,取得了不错的治理效果。可是,对“高考移民”的治理,却同时面临以下困惑。
  其一,与教育法所规定的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相冲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其二,与正常的人力资源流动相冲突。在现代社会,人力资源的流动是十分正常的社会与经济现象,为鼓励人才流动,一些地区推出了人才居住证政策,以打破传统户籍管理制度形成的人才流动壁垒,打击“高考移民”所推出的学籍与户籍双证制度,使一些拥有居住证的“流动人才”的子女面临“求学有路,升学无门”的困境。
  其三,与教育的本质相冲突。教育的本质是让受教育者拥有改变生活的能力与素质,让人类社会更美好。眼下治理“高考移民”,采取取消考生当年录取资格的做法,等于剥夺了考生的受教育权,这些考生要在国内上大学,必须等到明年继续参加高考,而这对他们整个人生都会产生影响。今年内蒙古取消录取资格的考生达到3000多人,这并不是一个小数字,这些考生的未来命运如何,十分令人担忧。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高考移民”学生,大多是由父母操办“高考移民”,他们只是被动地按家长操办去学习、考试的。
  化解以上冲突,笔者认为,仅仅靠监督式治理手段远远不够,还必须把“高考移民”纳入法治轨道,依据教育法,并结合人力资源流动的现实,从保障每个考生的受教育权出发进行综合治理。
  首先,必须确定治理“高考移民”的法制原则。“高考移民”的起因,是我国教育发展严重不均衡。具体表现为教育质量不均衡与教育机会不均衡。由于教育质量不均衡,一名在教育质量较高的地区成绩位居中下等的学生,到教育质量较低的地区,成绩可能一下子突进到中上等,换句话说,在教育质量较高的地区只能考专科的学生,到教育质量较差的地区,甚至可能考上一本。由于教育机会不均衡,一名在总体录取率较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匮乏、教育竞争十分激烈的地区,只能考上二本学校的考生,到总体录取率较高、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可能会考上一个一本学校,甚至被名牌大学录取。按照法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育质量以及教育机会不均衡问题,而不是依据教育质量与教育机会不均衡的现实,对公民在何处求学、何处报名作出规定与限制,这种对不公平现状的“治理”,无法避免产生新的不公平,或者说,每个被打击者,都是不公平现象的受害者。为此,必须改革当前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包括增加教育投入,促进教育质量薄弱地区提高教育质量,以及调整高校招生名额分配办法,缩小教育机会的差异,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落实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创造条件。
  其次,针对当前“高考移民”的现实,结合人才流动的需要,建立以学籍为主的教育管理模式(按学籍进行教育资源配置与学生求学、升学管理),辅以户籍与居住证,给流动人才的子女平等的求学与升学机会,做到教育政策与人才政策的一致性。目前,根据居住证政策,流动人才的子女可以在当地求学,但是,根据高考报名政策,却无法做到学籍、户籍同时具备。这也被认为是教育政策与人才政策之间的矛盾。
  再次,从“高考移民”的根源以及教育的本质出发,在目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实中,谨慎对待“高考移民”的报名资格与录取资格问题。教育机构在高考报名时,在严格审查基础上给予考生能否报名的回复,如不允许报名,考生还有回原籍报名高考的机会,并不影响其正常升学,而在允许其报名高考并获得成绩之后,再查证、取消其录取资格,则堵死其升学的途径。对于已经参加高考获得成绩的“移民”学生,其实可以采取宽严相济的变通方式,比如调整“移出”、“移入”省市的招生计划,单独对他们划线(按照当地的升学率)单独录取,或者惩罚性减分录取等等。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其他文献
不仅要停止收这笔钱,更要全面推进符合市场要义与法治精神的公共财政体系,如此民族才有未来。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工商总局近日联合发出通知,决定从2008年9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多年以来,这笔行政收费的合法性一直饱受质疑,但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却一直没有取消,不合理存在长达20多年,严重影响到市场公平。23日《新京报》载文说,取消这项收费不仅惠及个体户,更
奥巴马的五张脸  如果奥巴马没有从政,他或许能成为很好的心理医生:倾听你的诉说,及时给予反馈。他被称为反映美国人心理的一面镜子,其善喻的演说富有煽动力,让听众觉得他在感同身受。然而事实上,寡言谨慎是奥巴马内心深处的写照。所以不管怎样在大众面前曝光,他始终像个谜一样,让人无法真正看清。支持者和竞争对手只能从他的公共演说、政策、自传等片断中解析这个总统候选人的不同脸孔。  第一张是黑人的脸。奥巴马不想
2011年刚到,有媒体推出了题为“相信未来”的新年特刊,就在这一期名曰“大势”的首栏上,采访了几位目前活跃在中国政经学界的著名学者。几位被访者虽说言语不多,主题却十分鲜明,也很有意思。茅于轼的是“更多的竞争,更少的管制”,贺卫方的是“将权力都纳入宪法管辖”,于建嵘的是“期待建立公平规则”,而吴思的则是“希望不用上访”。我想,它们的内容虽然各有侧重,但几乎都与“法治”两个字关系紧密,都在期待新世纪的
奥运会曾经非常遥远,柏林、蒙特利尔、巴黎、洛杉矶、悉尼、雅典,汉城(首尔),不止是地理上的距离,个人生活习惯上,通过电视、报纸、广播所过的奥运瘾,只是开幕一刻的视觉盛宴,比赛场馆的金戈铁马,新旧明星的沧桑变换。  七年前的申奥成功,中国站在了世界舞台中心。  七年中的精心准备,奥运不再是“生活在别处”。  它是伫立窗口即可眺望的鸟巢、水立方、旗帜、花团;它是各路商家的高调吆喝,联想电脑、青岛啤酒,
“对我来说,每一次奥运都不能错过,而每一次媒体革命也不能错过,如果这两个能叠加在一起,那就更有意义了。”    出于对电子产品的迷恋,我对奥运的狂热和记忆全体现在三次器材升级上面。  第一次印象深刻的奥运观看经历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1996年我刚留校当老师,就住在复旦大学11宿舍。那时我狂迷游戏,一个很小的房间,电脑是里面最大的财产……这个时候奥运来了。我当然很想看,但是当时电视机还是
照过去的经历看,我这17天的时间会非常赶。2006年世界杯时我的生活写照是,白天“弥留之际”,晚上“回光返照”。一天只睡三个小时。    我的奥运生活就是写专栏和做节目——每天给报纸写一篇评论,还要进棚录几档电视(或网络视频)节目。上午,我会和奥运冠军们一起录制全国26家都市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夜间大型谈话类节目《大话奥运》;晚上6点档是《实话实说》栏目在奥运期间的大型直播互动节目;每天还要去新浪录它
苗炜最关注的奥运项目是篮球、游泳和田径,他有一张男子110米栏半决赛的票,能看到刘翔,这是本届奥运会里最让人高兴的事儿。    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那年,苗炜说服他的顶头上司,把他写的虚构故事《贫嘴张大民的奥运生活》当作一期封面文章发表,这开创了一个新闻杂志发表虚构故事的先例,那一次玩得很尽兴。  当奥运从梦想变成现实,北京人发现,现实比梦想是要多那么些琐碎、烦恼、不便,稍稍冲淡了冀望中的美好,但北
儿子长大以后,会理解、欣赏父亲过了这么一段特别的奥运生活,他会祝福我的。    我以前无论如何想不到,如此难得的2008年奥运,我会跟4位奥运主体工程的农民工共度:一起爬长城,住五星级酒店,去鸟巢看比赛。  几年前的某日,我在报上读到一则未经有关方面证实的消息,说奥运期间北京将对外来流动人口数量严加控制,尤其外来工,对相关建设项目施工的农民工更可能“劝返回乡”。这个消息一直盘闪于我的脑际间,几年来
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的青少年和体育迷们会不会穿上中国人自己设计生产的运动服装?或者中国的体育明星会在多大程度上引领中国民众的生活时尚。    当今世界,体育运动服装在体育明星的大力推动下,很快渗透到民众的寻常生活之中,并成为风靡全球的时尚性服饰。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历届奥运会,借由体育明星展开的商业竞争越演越烈,不亚于赛场的搏杀。同时,体育运动服装掀起的色彩浪潮,也会更快地席卷世界,引领衣着休闲
2008年的時尚潮流受到了奥运的影响,更多的都市人已将马术装视为2008年最为流行的潮流服饰。    现代奥林匹克已不仅是一个展示体育运动魅力的舞台,更是一个流行时尚的秀场。历届奥运会成了世界时尚的风向标和各大品牌商家追逐的名利场,悉数近几年的奥运,我们不难发现,由“奥”而生的时尚产物不胜枚举,奥运也随着时尚的包装推广走进千家万户。    街头篮球从奥运走向世界    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