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写好记叙文之我见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ay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在作文教学中,切实抓好课堂作文的有效指导,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重要途径。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不完全是老师教出来或导出来的,也不完全是在课堂上训练出来的。既要重视教师科学、合理、有效的指导,更要尊重学生的创作个性与灵感,培养学生的写作态度与情感。遵循“导”的方法和策略,努力激发学生的文思,并把涌动的文思及时疏导到纸上。主题和材料是构成文章的两个基本要素材料是用来表现主题和深化主题的,但汇集在主题方面的材料不一定都符合主题表现的需要或文体特点,它们是杂乱的、粗糙的,有待进一步的筛选和组织。下面谈谈写作记叙文该怎样组织材料:
  1、依据中心,处理详略。在一篇文章中,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在积聚的材料中,有的直接表现主题,有的虽与主题有关但关系不密切,还有的与主题根本无关。这时,需要围绕中心来连缀相关的生活片段或事件,按事情的性质选择几个相同或相似的材料,最能直接地、具体生动地表现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就要详写;同表现中心意思有些联系,完全不写,就会对主要方面有影响——或者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内容显得单薄,或者使详写部分缺少陪衬,这些属于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在处理详略的问题上,学生易犯两种错误:一是掌握的材料多,就多写、滥写;掌握的材料少,就少写,或不写。二是自己偏爱的材料就多写,有些材料离题了也不在乎;自己不感兴趣的材料就少写或不写。因此,一定要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进行取舍,必要时泼墨如水.反之则惜墨如金。例如《枣核》一文,作者详写旧时同窗在美国住地精心布置中国式花园,并要在花园中栽下家乡枣树的事,目的是为了具体生动地表现这位老人依恋故士之情。作者和这位老人的关系,老人托他带几颗枣核的事,以及老人在车站接他的情形等内容,不能不写,又不必详写,所以只作了简略的交代。
  2、围绕话题,有所取舍。作文考试中经常要求写一些话题作文,围绕同一个话题可以拟不同的题目,围绕话题也会聚集很多素材。拟的题目不同,写作的侧重点就有所不同。如以“书”为话题,有的同学写《我最好的朋友》,写书给自己的帮助:“当我在生活上遇到挫折而感到难过时,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增强了生活的信心;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想放弃时,保尔那种钢铁般的意志增加了我战斗的勇气……”有的同学写《我的业余爱好》,写自己酷爱读书,课余闲暇之时,常以书为伴,常因读书而废寝忘食。有的同学写《读书之乐》,写自己从书中获得很多知识,因而感到欢乐:“读《三国演义》,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西游记》,学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读《红楼梦》,体会到封建社会大家庭衰落的必然性;读《水浒》,感受到什么是义薄云天”。对于话题作文,应先把与话题有关的材料罗列出来,根据不同题目,确立材料表达的侧重点,使类似材料在不同的环境中得到不同的运用,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无千篇一律之嫌。
  3、区分正反,合理选用。材料往往有正面材料与反面材料之分。正面材料描述人与人之间友爱互助的关系,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反映社会新风尚。反面材料代表着假恶丑,学生难以驾驭,铺陈其辞时往往会言语偏激,一叶障目而不见其他,以致走入以偏概全的误区。学生习作宜合理选用,多选用正面材料,通过讴歌真善美来鞭挞丑恶现象,间接地批评少数不正当的人和事。当然也可以选用反面材料,运用对比手法,把假恶丑等反面材料与正面材料进行比较,从而衬托出人和事的真善美,使人与事的形象鲜明,特征突出。如泰格特的《窗》就是通过对同病房两位重病人相互之间所持态度的描写,表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灵,体现扬善贬恶的力量,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4、抓住线索,贯串一气。在组织材料时,线索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把材料比作珍珠,那么线索就像把珍珠串连起来形成一条闪光的项链的线。往往是有了一条线索以后.许多材料和人物便自然地组织到一篇文章里去了。记叙文中可作线索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用推动情节发展的事物作线索,如《枣核》一文中的枣核;有的用象征性的事物作线索,如《驿路梨花》中的梨花;有的以作者认识的过程和感情的变化安排材料,如《荔枝蜜》。还有的用人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瞬间作线索,如《背影》一文,紧紧抓住“背影”这一主要线索来组织材料。“背影”在文中共出现4次:开头设疑——点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这样就以“背影”为线索,把各部分材料巧妙地组织起来,并成功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同时反复照应了标题,使文章一气贯串,浑然一体。当然,我们不管用什么作线索,都必须能将人和事完美地贯串在一篇文章中,都必须有助于把记叙的中心成功地表达出来。组织材料是写作记叙文的一个重要环节,组织作文材料,不论运用哪种方法,都要为表现中心服务,都要根据不同文章的内容和写作要求的需要,把材料合理地安排到文章中去。这样才能使所用的材料尽善尽美,从而写好记叙文。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是一门要求记忆力很强的学科,尤其记忆英语单词是学习英语的一大难关。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外语就无法过关。正是由于外语单词不好记,遗忘率高,致使许多英语爱好者慢慢失去了学习兴趣,影响了学习。现将本人在多年英语教学中积累的几条学习、记忆单词的方法列举如下:  但凡语言皆有声,学习英语自然也要学好语音。学好语音
期刊
新课程试行几年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已经为广大历史教师广泛接受和采用。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1、精心命题是保证课堂讨论质量的关键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崛起让世人瞩目。中国的教育改革核心——倡导素质教育之风电吹遍了祖国大地的城市和农村,试观十年来教育改革的效果,硕果累累,特别是在城市学校,还在进行“教死书”的教师和“填鸭式”、“满堂灌”的古老课堂模式已少而又少,绝大多数都在试探着“新课堂”。“新课堂”新在没有固定模式,新在教师的灵活把握,新在学生乐学,新在开放,新在减压,新在交流,新在自信,新在成
期刊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师严密的组织、大密度高强度练习的挤压下,学生获得的时间较少,空间较小,不能更深的思考探索问题,学习气氛沉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强,不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相矛盾。在这种教学体制下,如果说学生都不喜欢上体育课,是夸大其词;但是说有些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却是事实,必须敢于正视,敢于全面客观地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使教学空白与艺术空白交互为用,紧密结合,达到控纵有节、自然尽致的境地呢?    一、先谈教学空白    教学过程并非匀速运动,它有高潮,有低谷,有间断,有继续。经验丰富的老师总是在波浪式前进中随意点化,留下空白,让学生的思维有一个扩展天地,一般可作如下处理:  1、揭示课题留空白。语文教学一开始就接触到课题,教者因题制宜,艺术地设计揭题思路,注意留有余地,就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期刊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较浓的学习兴趣,应该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开展内容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  关键词:英语 学习兴趣 融洽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
期刊
随着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学,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把文本、图形、影像、声音、动画以及各类多媒体教学软件引入教学实践,使教学变得更直观更形象,为学生提供了最佳的外语学习环境和学习情景,优化了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新课程英语教学目标要求英语教学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
期刊
英语教学是一种 语言教学,它的最本质功能是交际功能,除了通过书面表达进行交际外,口头表达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最普遍、最广泛的一种直接交际方式。然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特别是农村,大部分教师仅把英语作为语言知识来传授,而忽视了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老师们往往把精力集中于语法规则的讲解、课文的分析以及进行一些机械操练等模式上,在课堂上很少给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
期刊
文言文是学生陶冶情感,丰富文化内涵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学生吸纳写作“养料”的理想途径。文言文集语言之凝练,构思之独特,史料之详实等之大成,是学生宜孜孜不倦而开拓的文化“聚宝盆”。通过品鉴古典作品能对学生艺术敏感力的培养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熏陶。文言文教学直接影响到青年一代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既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又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及整体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文言文教
期刊
“作业系统是指按照一定的目标有计划地设计出来的一套练的方案或题目”,它包括课文的作业、单元的作业,整部教科书学生作业的类型、题型、数量。作业系统作为高中语文教材的四大系统之一,长期以来却受到研究者的忽视,它的结构和编排往往得不到教材编写者的重视。顾黄初先生认为,教材功能的延展发挥是知识、范文、作业和助读四大系统的有机统一、协同作用,因此在重视知识的优选、范文的精择的同时,应强调作业和助读系统的优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