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宿舍文化与育人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b2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大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及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宿舍文化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也发挥着一系列的作用。本文概述了高校宿舍文化的内涵,并提出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在宿舍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要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用先进文化引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高校;宿舍文化;内涵;功能;育人
  对德育环境的研究是一个永恒和常新的课题,换言之,这实际上是对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研究的一部分。而德育工作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展开的。因此,作为一种外生性因素,环境对高校学生的品行修养和道德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的许多学者或教育家都从多种角度论述过环境与育人之间的关系。比如,孟子在《孟子·告子上》中就有:“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殊也,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也十分重视人际关系的因素,提倡建立和谐友爱的人际交往氛围,以便相互帮助,塑造出个人的良好品行和道德水准。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显然,这当中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也是针对塑造当代德育环境而言的。
  我们不难看出,高校学生宿舍乃是实施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平台,而一所高校的宿舍文化则在引导人、塑造人的过程中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当前,学分制管理模式下的高校、信息化高度覆盖下的宿舍生活,促使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多地开展“人机对话”模式以及相对独立的虚拟社交活动,而不是具备现实元素的人与人的沟通,这使得为数众多的大学生很难养成集体归属感和较为融洽的人际关系。因此,这种现状导致很多高校学生在面临困惑而又缺乏交流伙伴时,容易形成孤僻、焦虑和狂躁的心理特征,不利于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而高校宿舍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的“原子化”特征,使得宿舍成为学生加强沟通的天然平台,因此,高校宿舍能够成为开展班级管理等一系列思政工作的重要抓手,宿舍文化则能够成为“感染人、引领人、凝聚人”的精神文明元素。
  一、高校宿舍文化的内涵
  高校宿舍是大学生之间联系最密切、交流最频繁的场所之一。宿舍既是学生的“休息场地”,学生间各种“信息”的交流中心、人际关系的联络点、思想表露的平台,也是培养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场所。它是体现学生精神风貌的一面镜子,对学生人格的塑造、行为习惯的养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确立起着甚为关键的作用。
  高校宿舍是最贴近学生实际的一个场所,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而且在校园文化的大范畴内,宿舍文化是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抓手和实施路径。而高校宿舍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宿舍环境中,由于大学生共同生活、学习、娱乐等活动的团体性而逐渐形成的一定的集体性思想观念、群体性行为模式及其所产生的物质文化的总和。它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政策制度规范、课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及文化环境建设,塑造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主要构成元素的宿舍精神,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水平、文明的行为方式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宿舍氛围,从而达到对人的全方位的塑造。
  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宿舍文化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高校宿舍的物质文化,主要是指宿舍成员个体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物质性要素,是高校宿舍园区内各种建筑与周边环境所表现出的文化涵义和文化表征,是宿舍文化的物质性基础。
  二是宿舍的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宿舍的组织、规范和纪律、宿舍管理条例等外在要素,是高校宿舍管理中所包含的各种规章制度,是宿舍精神文化的规范化和具体化形式,是大学生宿舍文化中具有导向性意义的行为规则。
  三是宿舍的精神文化。或宿舍的核心文化要素。其内容包括大学生在宿舍里所体现出的生活形态、道德规范、思想观念、美学情趣、价值理念、行为准则以及共同信仰等精神要素。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指出,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高校内,宿舍是极为重要的德育场所,宿舍文化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
  二、宿舍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凝聚、同化作用
  人过的是群体生活,每一个人作为一个特定组织的一员,都不能脱离这个组织而存在。高校宿舍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价值理念,它能促使生活在这一特定环境中的多数人形成相对相似的观念形态和行为模式,这种理念方面的认同和行为方面的认可,可以发挥出很强的凝聚、同化,甚至是引领功能。如果能把这种宿舍氛围加以引导,使之更加文明、健康,那么将有效地推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2.缓冲、调适作用
  高校学生宿舍这一载体所承载的文化具有较高的自由度,其氛围也更为舒适,“家”的感觉亦更为浓厚。学生宿舍作为一个相对较为私密的空间,大学生的压力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尤其是在他们受到挫折后,室友大多都会以积极的方式和情感去安慰他们,使他们得到较好的心理疏导和宣泄,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完善。这种心理支撑作用将会给他们带来“家”的感觉,给他们以归属感,同时,也能强化他们对这个“家”的认同。
  3.规范、导向作用
  宿舍文化的规范功能包括硬规范和软规范两部分。硬规范主要是指宿舍规章制度对学生的约束作用,软规范则是来自宿舍成员间的心理约束力和舆论压力。在宿舍这个生活空间里,学生个体的行为如果合乎宿舍大多数成员的行为准则,那么他将受到认同;反之,他们如果我行我素,排斥这些规范和约束,那么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排斥。现在的用人单位已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而宿舍就是锻炼他们这方面能力的重要空间。宿舍成员之间如何克服因各种差异带来的碰撞,如何与不同的人成功交往,都是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考验和锻炼,为他们走向社会打下人际交往的基础。可见,宿舍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塑造、提升有着独特的作用。除去课堂教育所实现的专业化教育的功能外,宿舍作为大学生走上社会前的最后一个学校内的基本组织细胞,它更多地承载着将大学生社会化、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人格的重任,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三、对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思考
  1.德育方面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因此,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更应该成为高校学生宿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尤其要对大学生的规范意识、制度意识和集体意识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塑造。通过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能正确认知自我,严格要求自己,形成大学生的集体意识,目的是要让学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完善自身修养,提高学生的精神状态。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用较为朴实的价值取向指导学生的行为,使其形成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融合的统一的思维模式。
  2.强化和突出行为文化的营造和养成
  行为文化是指学校的精神、育人的价值观等一系列理念,主要指大学生的行为习惯、生活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来的校风、学风等。以学风为例,高考结束后,大学校园的相对宽松,会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懈怠、进取心消退、意志力低沉的精神状态。在这种宿舍氛围下,大学生很难专心学习,尤其是在专业课领域,学分制的弊端容易显现,导致很多学生以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来面对大学课程,最终荒废学业。相反,一个敏学、勤学、乐学的宿舍文化氛围能够在很长时间内,以一种默默滋润的方式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等思想道德观念,并且能够促使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将其一以贯之地执行下去。
  3.提升宿舍文化的层次和先进性
  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积极倡导和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因此,提倡主流文化要从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这一总目标出发,提倡体现时代精神的主流文化,提高每个宿舍成员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因此,在当前的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中,必须开展多样化的、品位健康、格调高雅的活动,为大学生提供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环境和机会。宿舍文化建设要正确体现高校校园文化的先锋性质和青年品位,真正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方向,从而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群体,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具有多变性、多样化特征的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而宿舍恰恰是大学生在学校的“家”,是他们思想最为开放和活跃、个性最为张扬、行为最无拘束的场所。因此,高校宿舍特定的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会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他们的人生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乃至对国家以及社会的认识。格调健康、积极向上、和谐友爱的宿舍文化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塑造和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乃至对其以后的工作、生活都有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
  [2]周济.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4-3-28.
  [3]姜婷.新时期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1(9):271.
  [4]崔世莹,金蛟,李伟元.加强高校宿舍文化建设 促进学生工作和谐发展.[J].学理论,2009(21):168-169.
  [5]荣悦.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创新探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20):174.
其他文献
分别采用新建项目用水增量法及区域总需水量预测法,对驮英灌区需水量与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进行协调性分析,分析结果认为,驮英灌区的建设符合崇左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
中专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面对这种现状,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上好化工专业课。   一、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学生一旦对化学学科产生兴趣,就会自发地产生学习动机。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启发诱导,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是: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学习;讲究课堂语言艺术,维系学生的兴趣;采用灵活多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健全的法制化经济,因而与之相配套的会计管理与会计工作亦必然要向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迈进。为加快这一进程,必须积极探索和研究会计法制理论;必须逐步改进
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是广大职工的“养命钱”,必须制定有效措施,完善管理机制,加大制约力度,使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得到巩固和发展。一、要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一是要有党性强、有责任心
要让学生对基础会计课程产生兴趣,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兴趣点。教师应衣着整洁,神采飞扬,应尽量做到言语风趣。其次,应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要营造良好的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所以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乐于参与的教学活动课,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和思考,从而激发兴趣,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职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爱说、爱动、爱表现。教师要组织学生喜欢的活动,把学生的眼、口、脑、手等多种器官调动起来,让学生充
小儿从出生到成年,处在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无论在解剖、生理、病理与免疫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而且年龄越小这种特点越显著,因此不能把婴幼儿简单看成是成人的缩影。
简要介绍了Labscare实验室管理系统和二维码技术。运用Labscare实验室管理系统对广西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进行规范化管理,将互联网应用于监测实验室管理工作,开启监测实验室即时溯源监管方式,降低实验室运营维护成本;通过手机和二维码事件驱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广西水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