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教育人生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zptxj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我拜读了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用10年时间完成的《教师的20项修炼》这本书,细细咀嚼,闻着书香,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该书把教师的成长比作“修炼”,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要经历20项修炼,每一项都让我对照自己的现状有所感悟,有所反思。在这20项修炼中,让我感触颇深的三项是教师的规划、教师的研究和教师的习惯,以下就这三项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修炼人生——规划教育生涯
  第一个感受比较深的是书中第九项修炼:教师的规划——自主思考并规划教育人生。书中有这样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你为教育人生做好生涯规划了吗?是啊!教师整日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想,大多数教师头脑中没有生涯规划的概念,缺少对自己教育生涯的整体规划。自己的教育人生,要达到什么目标,通过几个阶段达到目标,现在处于什么位置和阶段……我们对这些问题往往是迷茫的,甚至从来就没有考虑过。我从书中认识到规划自己教育人生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现在,小到一家工厂、一家公司,大到一座城市、一个国家,都有详细的年度发展计划、三年发展计划、五年发展计划等。与之相比,反观作为教师的我们,却往往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很少能静下心来规划一下个人教育生涯: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教师?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怎样才能成为这样的教师?我们对自己的人生做一下规划,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方向。它像黑夜中的灯塔指引着远航的船舶沿着既定的航线航行,避免随风逐浪迷失方向。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那么现在要做的毫无疑问就是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教育人生,接下来朝着既定的目标,脚踏实地,努力拼搏。汗水不会白流,几年后必将有收获。
  二、精炼习惯——习惯成就人生
  我还特别欣赏书中的这一项修炼:教师的习惯——习惯成就人生。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都达成了共识,一致认为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思考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非常关键。但我们在要求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同时,却忽视了一件同等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教师也要具有各种好习惯。我读到这里开始反思自己:平时上课要求学生做到的地方,自己是否也能做到?自己的哪些好习惯要继续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哪些坏习惯要改变?如果再结合教师的工作性质来说,教师最应该养成的习惯是教育习惯。何为教育习惯呢?教师在备课、课堂教学、批改作业等环节,以及与同事相处的过程中,存在一种相对稳定的处理事情的方式,我们称之为教育习惯,它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学生在多年以后可能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内容记不清了,但是对教师的某一个习惯记忆非常深刻。由此可见,教师的教育习惯直接影响自己的教书育人效果。我们亟须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有好的教育习惯吗。所以,教师要注重個人教育习惯的养成,要多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并把这些教学理念转化为个人相对固定的教育教学行为,如习惯于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习惯于教学方式多元化,习惯于倾听学生的发言,习惯于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习惯于规划教育生涯,习惯于读书思考问题,等等,这将有利于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能力。对教师和学生来说,优秀习惯的养成是未来美好人生的基石。
  三、锤炼专业——做研究型教师
  书中有这么一项修炼:教师的研究——专业发展必经之路,作者从“研究什么,怎样研究,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三个方面,向读者介绍了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方法和路径。郭教授在书中写到教师做研究的必要条件是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能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挖掘问题,在研究这些问题时逐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还应该成为“研究者”,在研究的状态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路径。另外,做研究型的教师是新时代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可以说,教育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源头活水,教师在研究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凝练自己的教育主张,这些教育思想和主张必将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灵魂,极大地推动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理想追求的中小学教师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研究意识,可以把教学研究当作突破口,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此锤炼自己的研究能力。我以此为导向,给自己定位要做一名研究型教师,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我边读此书边思考:到底自己能够研究哪些内容?我回顾自己的教学经历,想到以前申报过一个关于学生学习评价方面的课题,我可以把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沿着这一方向,深挖一个研究成果,做细做深,并不断变换角度深耕这一领域的问题,不断丰富自己的研究成果。
  总之,读完此书,我对“修炼”二字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它体现出教师在自身专业成长中追求完美、卓越的境界,也为我们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方法论,是领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山东省利津县北宋镇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教育部于2013年确定全国30个地区为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抚州市作为江西省唯一进入改革实验区的设区市,经过七年的努力探索,现已迈出了矫健的步伐。近年来,为积极配合抚州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我们在初中语文现代文自主命题的实践中展开了积极探索。下面,笔者拟从四个方面进行梳理与总结。  一、命题要彰
期刊
江西省万年县第一小学(原万年县六〇小学总校)坐落在万年县思衍路南大道,是一所花园式县属实验小学。2018年8月,六〇小学搬迁至新校区,形成一校两区办学格局。2020年9月,六〇总校和六〇城中校区分开办学,六〇总校更名为万年县第一小学。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阳光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学校通过实施“阳光排座、阳光分班、阳光作业、阳光辅导、阳光课程、阳光评价、阳光团队”这七个阳光举措,打造“阳
期刊
阳光明媚,校园内的笃行农耕园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学生正忙着采摘蔬菜:拔萝卜、采茼蒿……一派热闹景象。这是学校菜园管理岗的学生每周一次的劳动岗活动。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学校积极响应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依托劳动岗位的设置开展劳动教育
期刊
“语文主题学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途径,通过这项教学实验活动,学生的阅读能力、吸收信息的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然而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我们还要在写作教学上下功夫,做文章,达到吸收与输出的有机整合、辩证统一。因此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时,开发一种“读写结合课”必不可少。  一、读写结合教学的意义——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
期刊
摘 要:“趣动数学”课堂,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方法、现有的思维水平和本课的学习目标”设计问题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习得新知,提升技能。本文以“角”的教学为例,分别从前置思考、设计呈现以及后续追问三个角度,对问题链的设计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关键词:问题链;“趣动数学”课堂;思维活动  我们倡导的“趣动数学”课堂,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记住一些概念公式,学会一些解题技巧,掌握一些学习方法,而
期刊
建筑位于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的中央,设计旨在营造与校园景观紧密衔接的曲面屋顶和一座灯塔般可供眺望的塔楼之间的微妙对话关系。  屋顶形式源自一系列双曲抛物面,位于同一截面。沿建筑外表面蜿蜒上升的楼梯延续了建筑螺旋上升的形式,其中一座建筑消防楼梯置于单体之外,使建筑整体比例更加独特。室内空间是由不同體量的观演厅与教室构成的紧凑平面,流动布置的空间适应不同活动的需求,同时带来建筑室内的交叉通风。
期刊
江民杰,江西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西省电化教育教材审查委员会学科专家。曾获第十三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聘为高中数学“送教下乡教育支援行动”专家指导团成员。在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了1项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重点课题,均已结题。  江民杰老师认为,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做个有心人,搜集数学教学素材,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以优化数学教学为切入点,让教学尽量贴近学生认知,培
期刊
蔡元培先生曾提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的教育方针,劳动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高频热词,但在实践中却往往被忽视。新时代呼唤劳动教育,是对劳动教育本质认识的回归。  不会使用卫生工具、房间“脏乱差”、不尊重环卫工人,这是现阶段初中生的真实写照。问题种种,笔者就不再一一列举。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强调劳动教育对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写作教学提出了建议,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条建议阐明了作文教学的核心,那就是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条建议是符合学习的基本规律的,就像所有的能力都应该建立在大量练习的基础之上,写作能力的获得也必须建立在大量写作训练的基础上。  综观我们的语文课堂,习作指导课最大的难题其实并不是“没有什么讲的”,而是“讲了半
期刊
摘 要:教材研读问题,首先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眼光决定境界,左右着价值观念,影响着课堂的建构。本文以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水资源”一课为例,从成人眼光、课程眼光、学生眼光、教师眼光四种不同的眼光来探讨教材的研读。  关键词:研读教材;成人眼光;课程眼光;学生眼光;教师眼光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眼光。眼光,即视角或立场。研读教材需要四种眼光。  一、成人眼光,瞄准价值原点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基本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