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雕女王”李雅华:与父亲的一路“斗争”一路歌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o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小,父亲不允许李雅华学雕刻技艺,“叛逆”的她一路与父亲“斗争”,曾被逐出家门。她创办企业“惠和”,打破女人端不起“石饭碗”的偏见,成为新三板企业中的“非遗传承第一人”,成了人们眼中的“影雕女王”。
  2017年,在厦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中俄两国元首共同参观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展览现场,有“影雕女王”之称的李雅华展示了她创作的影雕作品《兰闺雅集》《惠安女赶集》等。“影雕”是一种特殊的石雕创作形式,创作手法被称为“在石头上绣花”。李雅华出生在“世界石雕之都”惠安的一户石雕名门,父亲李走生是当地有名的石雕大师。
  没有学艺资格的“名门之后”
  李雅华出生那年,她的母亲34岁,结婚十余年才迎来第一个孩子。这本该是件值得庆贺的事,可听说出生的是个女孩,李雅华的父亲李走生没有看孩子一眼就失望的离开。
  地处闽南的惠安盛产花岗岩,从清代开始石雕产业就很发达,被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世界石雕之都”的称号。李家是惠安“石雕大户”,李走生是当地鼎鼎有名的石雕大师,被尊称为“石头李”。惠安石雕素来有“传男不传女”的传统,认为女子端不起“石饭碗”。李走生一直期盼将一身技艺传授给儿子,让李家雕刻技艺延续下去。李雅华出生前,她的母亲婚后多年未孕,父母抱养了一个男孩,几年后母亲才生了李雅华,后来李雅华的妹妹出生,母亲因身体原因不能再生育,长辈们又抱养了一个男孩。
  父亲十分重视两个养子的培养,很少将注意力放在李雅华和妹妹身上。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李雅华性格倔强,不服输。或许是身体里流淌着石匠人一脉相承的血液,李雅华从小就喜欢雕刻时敲打石头发出的声音。她请父亲教她雕刻,父亲却说:“石头是属于男人的世界,女人就该做家务。”
  李雅华并不放弃,她总爱往石雕房里钻,混在男人堆里“偷艺”。高中毕业后,她跑去学开车。那个年代,女司机凤毛麟角,学成后,李雅华去了一家国营单位当总经理司机兼秘书。李雅华在公司干得不错,心中却惦记着那个“石头梦”。后来李走生改变了主意,同意李雅华学雕刻,就从影雕开始学。
  如愿回到石头堆,迎来的却是更大的”斗争”
  影雕是惠安石雕在长期发展中衍生出来的一种特殊雕刻形式,形象逼真如摄影,民间素有“苏杭刺绣绣丝绸,闽南刺绣绣石头”之称。兴致勃勃走上学艺路的李雅华却发现,影雕是件特别枯燥的事。影雕的点很细,眼睛要一直盯着石板,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这对于性格大大咧咧的李雅华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父亲很严厉,对谁都不讲情面。两人都脾气大、性格倔,相处中常常充满火药味。李雅华勤学苦练加上天资聪颖,很快就掌握了精湛的影雕技艺,并有所创新。虽然父亲表面上没有表扬李雅华,但他的目光开始更多停留在这个“叛逆”的女儿身上。后来,周边其他人家也开始允许女儿学雕刻。穿着传统服饰的惠安女们坐在石板前,轻敲细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慢慢地,李走生有意让李雅华参与工厂经营,却没想到,两人在经营理念上存在很多分歧。陪着父亲到外地考察过几次市场后,李雅华发现,各个派系的石雕各有特点。她觉得要将影雕技艺传承发扬,就不能故步自封,于是向父亲建议把外地的石雕师傅引进来。
  没想到父亲震怒了:“影雕是我们的传统,你叫外地的师傅来干什么?搞破坏吗?”父女俩为此吵得不可开交。李走生一怒之下,把李雅华赶出了石雕厂。没想到,李雅华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震惊的事:她在父亲的石雕厂正对面另立门户开厂营业。其实李雅华不是为了气父亲。她在父亲石雕厂的几年里,看到传统石雕产业的下行趋势,她知道,如果不改变观念,不搞创新,即使父亲有高超的技艺,也难免会被新浪潮打翻。虽然赌气,但李雅华还是期待能与父亲和好,她还把自己经营的石雕厂命名为“惠和”,寓意为与父亲“会和”。
  1991年,李雅华经过自由恋爱走进婚姻,通过母亲邀请父亲参加婚礼,可是,父亲不仅自己没有来,还不准全家人参加婚礼。李雅华只好独自跟着新郎坐在婚车里,一路哭到了婆家。
  与父亲冰释前嫌,惠安女终成“影雕女王”
  接下来,李雅华把所有心思都花到了影雕创作和公司经营上,企业蒸蒸日上。与此同时,李走生的石雕厂却在新浪潮中渐渐衰落。年纪大了加上急火攻心,李走生病倒了,却不肯去医院。接到妹妹的电话,李雅华和丈夫赶过来,那是李雅华被赶出家门5年后再次走进父亲的雕刻厂。
  李雅华让丈夫抱着父亲上车,把父亲送进了医院。在医院里,李走生吃饭要人喂,走路要人扶,可是嘴上却扛着倔強,像个孩子似的不吃药。可在李雅华面前,他却变得很听话,乖乖吃药。一天,李雅华在病房外听到病房里父母的对话。父亲说:“你以为我以前是真的看不起女儿啊,我是怕她吃石头的苦。你看我们这些老匠人,上了年纪了,落下一身病痛。”母亲说:“你俩都这么犟,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偷偷去找过老朋友,让他们关照阿华的生意啊。”李雅华靠在门外的墙上,潸然泪下。
  那段在医院陪护的日子里,父女俩重归于好。遗憾的是,父亲没有挺过那一关,离开了人世。影雕创作对创作者的手和眼睛损伤很大,17岁到25岁是工作的黄金时段,这个规律也一样限制着李雅华的创作之路。到27岁时,李雅华的视力不再如从前敏锐,她知道,自己离封刀的时间已不多了。封刀之前,一定要留下一个有纪念意义的作品。一天,李雅华看到书架上的《红楼梦》,脑海中灵光一闪:“如果能把金陵十二钗通过影雕的形式表现出来,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于是她找来画作做参考,开始了创作。既要创业,又要创作,还要与视力退化赛跑,李雅华只能争分夺秒。当第12个人物栩栩如生地出现在石板上刚,李雅华激动得哽咽了。这幅作品,花了她1年时间,她一共敲了12亿个点,每一下,都是她的寄托。李雅华将这幅作品命名为《兰闺雅集》,这也成了她的封刀之作。2001年,李雅华在原来雕刻厂的基础上,创办了惠和石文化园,将父亲的许多作品展示在文化园内。在与家人商量后,她在石文化园内立起了一尊父亲的石雕,向父亲致敬。李雅华成立了惠和影雕技艺传习中心,为老一辈匠人提供创作机会和空间,并培养年轻一代人对于传统技艺文化的兴趣。这些传承者中,惠安女成了主角。2006年,惠安影雕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李雅华也被认定为惠安影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015年11月,李雅华创办的惠和石雕公司经过改制后成功挂牌新三板,她成为新三板企业中的“非遗传承第一人”,人们眼中的“影雕女王”。
  据《恋爱婚姻家庭》整理
其他文献
2018年11月8日晚,刘慈欣被授予2018年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以表彰其在科幻小说创作领域做出的贡献。11月3日,2018科幻高峰論坛暨第九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在渝举行,中国科幻作家、《三体》作者刘慈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中国科幻产业的黄金时代可能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科幻文学,一部分是科幻影视,对科幻文学的前景我真的看不明朗,但是对中国科幻影视我是抱着坚定乐观信心的。我相信中国科幻影视的黄金
期刊
11月19日是丰子恺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作为艺术家、教育家,乃至作为父亲的丰子恺,我们已经读过很多,然而作为戏迷的丰子恺,或许很多人还未曾见过。丰子恺曾为梅兰芳写过四篇文章。原载于《申报·自由谈》里《访梅蘭芳》一文中这么写道:“我平生自动访问素不相识的有名的人,以访梅兰芳为第一次。阔别十年的江南亲友闻知此事,或许以为我到大后方放浪十年,变了一个‘戏迷’回来,一到就去捧‘伶王’。其实完全不然。我
期刊
他出生于警察世家,血脉里流淌着警察的神圣职责;他曾是亚洲青年田径锦标赛铅球冠军,敢打敢拼、为国争光。从运动员到网警,柳字始终保持一股顽强拼搏的劲头,他与同事创建“首都网警”执法账号,首创网上执法警示,并在全国率先成立网警志愿者队伍,成为北京警方又一品牌形象,形成网络社会综合治理的新模式。  他,就是网安总队四支队四中队副中队长柳字。  现如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互联网,几乎所有的需求:衣、
期刊
“尔晴终于下线领盒饭了!”这个被众多观众恨到牙痒的角色,来自今夏爆热古装大戏——《延禧攻略》。其中,苏青饰演的尔晴表面温柔善良,实则阴狠歹毒,不仅拆散了傅恒璎珞,还是逼死富察皇后的罪魁祸首,可谓步步为營、机关算尽。不过,尽管尔晴一角“全民喊打”,但苏青的演技却得到了所有观众的认可。  如果说《延禧攻略》中的尔晴是苏青演艺路上的新突破,那《那些年,我们正年轻》(以下简称《那些年》)中的陆若文一角,则
期刊
今夏最火热的电视剧之一,莫过于古装大戏《延禧攻略》。剧中,练练饰演的愉妃凭借柔弱的外表和为母则刚的内心圈粉无数,“愉妃反水”、“愉妃扳倒纯贵妃”、“愉则成”等话题词更是轮番登上热搜榜。  柔弱、克制、隐忍、不得已,这个在后宫不被重视的角色之所以能够被无数网友心疼不已,皆来源于练练对这一角色的精准塑造。从《赵氏孤儿案》中坚强隐忍的宋香,到《三妹》里倔强乐观的山村女教师“三妹”,再到《延禧攻略》中柔弱
期刊
丰绅殷德是谁?丰绅殷德是清朝第一大贪官和王申的儿子。  和珅就不用多介绍了,凡是读过点清史,或是没有读过清史,但看过《宰相刘罗锅》和《铁齿铜牙纪晓岚》这两部戏的人,都知道他是乾隆皇帝最喜欢的臣子。  和王由不仅是文华殿大学士、一等忠襄公,还是首席内阁大臣、领班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尚书,内务府总管、步军统领、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官多的可能他自己都数不过来
期刊
中国文物以数量和质量居上  在1958年东京国际奥委会会议上的讲话中,他讨论了坠子,日本人曾一度用它来固定挂在和服腰带上的物品,而他拥有数干件这样的物品。他说话的时候,手里拿着两个。他告诉委员们,曾经有一个穿着它的男人精心雕刻了一个坠子,在设计中建立了“自己的东西”,虽然后来出现了一类专业的坠子制造者,他们的工作可能在技术上更加熟练,但是“通常冷,僵硬,没有想象力,失去的是业余雕刻师的热情,这使得
期刊
金庸创办《明报后》,邀请了很多名家来开专栏,林燕妮和亦舒就是受邀来开专栏的两位女作家。金庸曾如此称赞林燕妮:“在所有女作家当中,只有林燕妮写得最好,每篇文章都不可省掉一个字或增加一个字,如果说要省掉一个字,那就省掉那个‘女’字。她写稿有个习惯,每次动笔之前,必然要焚香沐浴一番,在纸上喷上香水,编辑收到她的稿件都是香的,我因此送了她一个美称,‘用香水写作的女人”’。  写专栏是很辛苦的,每天需要写一
期刊
从小到大,我一直没有弄明白一个问题:姥姥和妈妈为什么那么爱吃大酱?  姥姥和妈妈的老家在辽宁省新金县(旧称),现在隶属于大连市普兰店区,姥姥说妈妈怀我的时候在老家吃了好多好多苹果,因为那里出产苹果。  可打我记事起,姥姥和妈妈总爱吃大酱,什么水煮萝卜蘸酱、白菜蘸酱、黄瓜蘸酱等等各种蘸酱菜。  爸爸、哥哥和我是不爱吃大酱的,无论是豆瓣酱还是黄豆酱,顶多吃一碗妈妈做的鸡蛋酱面条,那可能是我唯一吃酱的机
期刊
摄影艺术创作中,为照片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有时很难,但对于那些疯狂的摄影师来说,这都不是事儿!为了能拍出好的照片,他们愿意做任何事!正是因为这种献身精神,才会出现那么多好的作品。尤其是拍摄野生动物,摄影师会在野外露宿几个星期,只是为了让动物们能够习惯自己的存在,从而拍摄出难得一见的镜头。  玩命的小小摄影家  守候在水里  林中拍摄  街头抓拍镜頭  高山上取景  冰雪中的守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