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情侣“送单王”爱情在送外卖的路上绽放

来源 :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uq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培1996年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郊县农村。12岁那年,因为一次生病,乡村医生注射错了药物剂量,致使她的双耳完全丧失听力。长大后,因为听力上的缺陷,张培找工作和处男朋友都屡屡不顺。
   2017年7月的一天,张培坐车去青岛市区找工作,看到路上奔波着送外卖的骑手,想着自己可不可以做个外卖骑手呢。下了汽车,张培立刻用手机登录网站,看到李沧配送站正在紧急招聘外卖骑手,便坐车前去应聘。因为配送站外卖骑手严重短缺,所以张培没费什么劲便成了配送站唯一的女外卖骑手。
  然而,做外卖骑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由于身体缺陷导致沟通障碍,张培才干几天便被用户投诉。那天,张培给一位用户送餐,提前10分钟送达,本以为用户会给个好评,不曾想得到的却是投诉。张培不服气,站长电话打过去一问,用户说“我和她说话,她竟然不理我”。还有就是,尽管张培很努力地送单,但她的业绩却是全站最低的。她第一个月的送单量竟然还不足500单,而其他普通外卖骑手送单量都在1000单左右,送单王更是高达1800单左右。
  那天,张培又因用户投诉被站长批评了,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偷偷掉眼泪。这时,一个身材高大的外卖骑手向她走过来,坐在她对面与她打手语。由于同病相怜的缘故,张培很快与这个小伙子亲切地“交谈”起来。原来,这个小伙子叫王正林,15岁时因病丧失语言能力,只比张培早来配送站一个月,他现在的业绩也是马马虎虎,但他没有灰心、气馁,他坚信只要他坚持下去,业绩一定会慢慢提升上来的。
  有了王正林的热心鼓励,张培丧失的信心又“满血复活”了。王正林向张培提议他俩组成“互助小组”,在工作中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共同抵御工作中的风风雨雨。张培也觉得两个人相互帮扶总好过一个人硬扛,于是她点头表示同意。就这样,同病相怜的两个残疾年轻人,怀着惺惺相惜的心态组成了“互助小组”。
  互帮互助,“菜鸟”成为送单王
  组成“互助小组”后,张培和王正林闲下来时就探讨送外卖的技巧。王正林向张培传授他早到一个月所获得的经验:“要想多送单,就必须掌握和熟记周边区域地图,熟记各个小区路线和楼牌号……”张培觉得王正林说得有道理,在休息或者吃饭的时候,时常打开手机看地图并熟记。
  王正林提醒张培:“光看手机里的地图还远远不够,因为手机里的地图是死的,必须亲自去实地考察。”王正林介绍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和心得:他每送完一个小区就把小区的地形图画下来,然后利用空闲时间拿出来熟记。虽然这种方法看上去比较笨,但对熟悉地形路线却非常有效。果然,张培按照王正林教的方法去做,不到一个月她就掌握了周边地域的路线图了。
  在送外卖的过程中,张培和王正林都深深感到与用户沟通的障碍。因为沟通的不畅,张培和王正林经常与用户产生误会,甚至多次被用户投诉。怎样才能突破这个沟通障碍呢?张培苦苦地思索着。一天,张培在给用户送餐时,那个订餐的小姑娘正在给她男朋友发微信。那刻,张培突然有了解决与用户沟通的办法。
  张培在王正林手机里存上各种常用短信。送餐伊始,王正林先给用户发“马上送到,请您稍等”;到了用户家楼下,再发“已到楼下,准备开门”;到了用户家门口,再发“已到门口,麻烦取餐”。由于与用户提前进行了沟通,不但大大节省了送餐时间,还提高了送餐效率和业绩,而且用户的投诉率降到零。
  由于在工作中相互帮助、相互激励、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加之他们非常珍惜这份工作,把所有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这份工作中,无论刮风下雨都坚守在岗位上,每天送单到晚上10点,甚至次日凌晨。张培与王正林的业绩直线提升,三个月之后,他们俩成了配送站里的“送单王”,张培月送单量达到1800单左右,王正林月送单量达到2000单左右,两人的月收入均超了万元。
  友谊升华,爱情来了春暖花开
  两个人在工作中配合默契,在生活上更是相互关心。在炎炎夏日,外卖骑手因為光着臂膀在烈日下跑单,胳膊经常被灼伤。张培便给王正林买了一双护袖,套在胳膊上防晒,又买来一条天蓝色的大毛巾,让王正林用水浸透每天搭在脖子上,路上可以随时撩起来擦擦脸上的热汗。
  别看王正林长得五大三粗、平时做事也大大咧咧,但对张培却体贴入微。张培每次生理期肚子都特别痛,但她一直忍着身体上的不适坚持送单。这时王正林会递过来一杯热乎乎的红糖姜茶,张培饮下去之后腹痛减轻了许多,张培的心也跟着热乎乎的:这个看起来粗糙的男人,心思还真是蛮细密的。
  渐渐地,张培内心的情愫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看王正林时眼睛里多了一份柔情。但真正使两人关系从友谊升华为爱情的,还要从青岛那场大雨说起。2018年7月的一天,雨从早晨开始就一直下。中午的时候,张培和王正林分别去送两个不同小区的单。王正林送完单从小区出来,看雨越来越大、越下越急,马路已被雨水覆盖并积水很深。王正林考虑到张培送单的小区地势低洼,路上积水会更深,担心张培会遇到危险,便骑着电瓶车去迎张培。远远地,王正林就看到张培推着电瓶车在深水里艰难地跋涉着。突然,张培一个重心失衡,连人带车倒在水中。王正林赶紧把电瓶车停在路边,朝着张培冲过去,弯腰把张培从水中拉起,又把电瓶车拽出来。原来,在过一个低洼路段时因为积水太深,放置在底舱的电池进了水,张培的电瓶车中途熄火了。看着已经浑身湿透的张培,王正林心疼地让张培骑上自己的电瓶车先回去,自己去把张培的电瓶车换上一块新电池。看着眼前这个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时时刻刻都关注着自己、关心着自己的大哥哥,张培突然心潮翻滚、感情激荡,她在大雨中对着王正林打手语:“王正林,我想做你女朋友!”王正林先是愣了几秒,然后笑着比划:“我早就等着这一天了!”
  2018年12月,张培和王正林用送外卖积攒的钱交了首付,在青岛市李沧区按揭了一套楼房作为他们的婚房。他们打算今年五一完婚,然后继续做外卖骑手。张培说:“虽然做外卖骑手又苦又累,但我们都喜欢干这一行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俩想做外卖骑手行业的夫妻状元呢。”
  编辑/刘洋
其他文献
生态保护,话题很老,但放在一千年前十分先进。宋代虽没有现代科技,无法做出空气质量报告,但他们在资源开发、尊重自然等方面的经验,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宋代中前期,皇帝总体比较体恤百姓,为避免官府与民争利,曾多次下文开放山泽,官府不得随意插手。到了南宋淳熙十六年五月,户部郎中丰谊向宋光宗上奏,沿江及深海地带,谁去捕鱼,当地豪强要收租,说這一带是自家耕地坍塌变成江海的。我觉得,现在那里是深水区,不再是
期刊
在第50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我们来看看各国环保爱好者是如何保护地球母亲,让和谐走遍世界的吧。  中国:每年制定新主题呼吁环保  世界地球日没有统一的特定主题。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参与世界地球日活动,从此,中国每年都进行地球日的纪念宣传活动,面对日益恶化的地球生态环境,每年提炼一个主题,呼吁每个人都重视起来,用自己的行动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  澳大利亚:环保从娃娃抓起  澳大利亚有8%的国土
期刊
在贝娅·约翰逊的首部作品《零浪费生活》(Zero Waste Home)中,她曾与读者一起分享了她和她的家人如何通过减少垃圾,戏剧性地改善生活的故事。现在,他们不仅有更多时间待在一起,更将年度开销减少到惊人的百分之四十。大家都变得比过去更为健康,无论在精神上还是身体上。   书中介绍了众多简单、可持续的减排秘诀,即使是生活最为繁忙的人也适合使用这些方法。这本书还为读者准备了一些实际引导,为大家
期刊
看网友说过一件很有趣的事:如果是一个人去吃海底捞,服务生会在孤独食客的对面放一只小熊娃娃来陪伴他。说这事有趣,源于海底捞提供的个性服务,但这引发了一个问题:一个人吃饭,真的就孤独吗?一个人独处时,就一定需要有人陪伴吗?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因为孤独,让你的人生丰富而充实。   作家李尚龙有一个朋友,是一个程序员。因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朋友去年辞职,一年没有找工作。因为担心他的状态,李尚龙吃饭的时
期刊
父子俩与母女俩重组家庭  刘之冰1963年出生于黑龙江鹤岗,从省艺校毕业后,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他有过一次失败婚姻,儿子刘思博跟随他生活。  1997年,刘之冰拍摄电视剧《一路风雨一世情》时,认识了茹萍。在戏里,两人扮演一对情侣。茹萍比刘之冰小3岁,是杭州话剧团的当家花旦,主演了《风雨丽人》《武则天》等影视剧。她刚刚与前夫离婚,与女儿奚望一起生活。  《一路风雨一世情》杀青后,刘之冰向茹萍
期刊
爱的礼物开启甜蜜事业  2009年,陈薇过生日前,老公张先生为了给她一个惊喜,打算自己制作生日蛋糕。为此,他还专门买回来书和工具。但是忙碌的工作让他的想法没能实现,怀孕在家待产的陈薇却翻着那些书越看越着迷。  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一直从事绘画设计的陈薇,原本对甜点制作一窍不通,最多就是个甜品吃货。不过,有着艺术功底的陈薇,对于美的一切极为敏感,看到那些美丽的翻糖作品,她开始跃跃欲试想要鼓捣一番
期刊
难忘儿时父爱深深   2015年8月的一天,赵德龙突然接到一位亲戚的电话:“德龙,不好了,你爸爸不知怎么从床上掉了下来,现在连话也说不清了!” 赵德龙听了恨不得立即插上翅膀,飞到父亲身边去……  23岁的赵德龙出生在河南省灵宝市东关村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由于母亲患有精神分裂症,小时候的他一直由父亲赵汉坤悉心照料。  种地的收入难以维系这个贫寒的家庭,赵汉坤自学了草编手艺。农闲的秋后,他彻夜不停
期刊
对门邻居因养狗结梁子  3年前,24岁的北京市民刘军乔迁新居,和父母住进了房山区三室一厅的房子里。搬进来半个月后,对面的房子也迎来新主人,这户三口之家的女主人叫江凤枝。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何况刘军的母亲黄淑英与江凤枝是同龄人。两个老太太起初还相互打招呼,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几句。2017年秋,黄淑英听到江凤枝家里有狗的叫声,此后她看到江凤枝带着一只纯白色的博美犬在小区里遛达。在这之
期刊
85后青年陈驰,清华大学毕业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读MBA,理想是做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管。没想到父亲的一个越洋电话,改变了他理想的轨迹。那天是周末,陈驰正在图书馆里看书,父亲电话中说,奶奶突然患上了中风,卧病在床不能动弹,想让陈驰查查美国有什么照顾半失能老人的好办法。  于是,在休息日和假期,陈驰常常奔走于美国各大社区托老所,观察托老所怎样服务,老人怎么活动……在一个社区养老中心,陈驰看到一个坐
期刊
孤独女孩的残酷青春  1990年,段林希出生在云南省保山市,四岁时父母离异,她跟随父亲生活。支离破碎的家庭,让年幼的段林希变得敏感,倔强。而音乐,是她最好的伙伴。  可父亲是个古板而严肃的人,强烈反对她唱歌。為此她想跟妈妈一起生活。等她到了妈妈家,才发现,再婚的妈妈已经生下弟弟。“我一无所有,只有音乐。”   16岁那年,舅舅在保山市开了一家酒吧。不愿继续上学的段林希到酒吧当了驻唱歌手,还组建了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