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得过瘾,吵得酷

来源 :电影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zqzq7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爱你》是关于年轻人的故事,从内容到形式都十分青春蓬勃。但你很难说它是一部青春片。对于“青春片”,我们看多了日本与韩国(也许还有新加坡)演绎的情深似海又情柔如水的那种,当然多数还少不了添加上三个角四个角的来来回回纠纠葛葛。这样的影视故事,看上去曲折复杂,实际上我们知道它内涵简单、单簿,于是“青春片”常常与简单单薄同义,没有大家都认同都着迷的青春偶像来支撑的话,“青春片”就很难看。国内拍的这类电视剧总是不怎么火,原因或许就是我们的“青春偶像”还没真正获得市场意义的“成熟”。“小燕子”仿佛挺有几分“偶像”味道,但她起家的却不是正宗青春片,是新版琼瑶片加古装剧。《我爱你》便不好说是“青春片”,尽管这部电影的故事,不但青春,还比我们知道的所有“青春片”还更为单纯。本剧要讲的这场爱情本身,也和整个电影故事一样的单纯,两个年轻人,在开始,爱就是爱了,完全如两颗流星相撞,不需要时间,不需要理由,甚至不需要过程;而在后来,他们吵就吵了,翻就翻了,亦如两颗流星,用不着编剧让大家在漫长琐屑的婚姻日程中相互一点点精心磨损,以便耐心地,有严谨步骤有充分逻辑地熬出一地鸡毛的火候,《我爱你》的罗辑直截了当,就是既然撞击了,便难免爆炸,两人的生命都情不自禁疯狂地燃烧一回,无奈那光焰竟然炙烤得自己都无法承受,只好彼此收拾激情的残骸,再各自划向自己的天宇。
  单纯的故事与简单的情节不是不可以构成一部电影,当人间各种各样的故事都被聪明人用各种各样的叙述方式讲得差不多了的时候,后面的聪明人就开始“解构”一切,这一般称为“先锋”或“探索”。一段时期内,除了好莱坞一心琢磨票房的投资商,在真正的“电影艺术”这个层面上,谁还老土固执地死守着“故事”或者说“传统叙事”不放呢?
  总是中介,事情要两全总是比较困难,现代的后现代,纯粹的电影艺术或者说纯粹的艺术电影,在探索中已经走了很远很远,现代的艺术电影与“电影艺术”井,说不定正如同美国的科幻巨片与人类命运,连“未来”的可能性都给提前探索了,给预支了。但电影一说到“艺术”与“探索”,常常就不屑也没法再谈“票房”,说白了,它通常不那么好看。起码对于绝大多数电影观众,“探索片”不好看,没有象样故事的影片不好看。相比之下,大家倒宁可接受故事俗到极点的,比如前些年的《廊桥遗梦》和后来的《泰坦尼克号》。至于《大话西游》和《花样年华》在艺术评价与票房两方面都大获成功,最适宜做特例,前者能风磨靡一代在校大学生,也许主要因为周星驰敢于要闹就闹个彻底,索性把本属市情趣的无厘头推向了极致。结果两极相通,反而与大学生所理解的“后现代”精神构成某种契合;后者则也许是由于大家正对市场经济制造的层出不穷的“时尚”有点腻烦,有点倒胃时,及时精雕细琢地打造了一桩古色古香幽深黯淡的小资情韵,另外,很大程度上,功劳也在两位演员活色生香的个人魅力。
  《我爱你》可以说基本没有故事,张元明显也不想讲故事,这一点上,似乎接近《探索》;但《我爱你》确实十分好看,看它的感觉是影片很短,好像还没演多少时间呢,就收场落幕了。这真是有点奇怪,几十分钟,通篇却无非就是两个演员转来转去,几乎不涉及什么社会痛景,也不正面涉及主人公的生存现实,就是两个人面对面,不管不顾地相爱和同样不管不顾地大吵大闹。何况《我爱你》的材料不是原创,前有王朔的小说,且有电视剧《过把瘾》,两者都有相当地火过,读者、观众众多到普及。现在,张元让看电影的人去面对一段熟悉的老材料不说,并且大幅度削减了原有的故事性,却居然还能让人坐得住,看得来劲,并觉得时间短,张元究竟是凭着什么呢?
  这里,讨论张元在解决“探索”与“可看性”的矛盾关系方面做出了什么探索,会显得太煞有介事。我们这些不是导演的欣赏《我爱你》不必过分深沉了,它最好看的,就是个爱得真够过瘾,吵得真够酷,让人们在激情缺失的年代,对着银幕回忆起生命激情燃烧起来的样子。
其他文献
我们在看电影时往往最不愿看到的就是影片中的生活场景或器物与剧中所规定的不相符合,更甚者也许南辕北辙或风马牛,业内将这种情况称之为穿帮。   一部影片如有穿帮之处,无疑是这部影片的“硬伤”,让观众有如吃米饭吃到一粒石子子,磕瓜子磕出个坏仁儿来的感觉,是很让人倒胃口的事情。   对于艺术水准、影片质量都一般化的影片不看倒也罢了,亦不会觉得有多遗憾,但如果是一部不错的片子就让人做难了,有如口中一粒坚果,
期刊
(一)     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性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是西方思想界的中心话题之一,在后现代的争论中,美国学者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理论无疑占据显要位置。他站在德国和法国思想传统的边界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思想建立了其后现代主义理论。   在杰姆逊看来,后现代主义的“文化逻辑”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第一, 平面感和无深度感。杰姆逊以美国女学者桑塔格的《反对解释》来说明后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资讯的发达,现在感到神秘的事情则越来越少。过去在人们印象中许多高深莫测、高不可攀的事情已逐渐拂去了神秘的面纱,走出了“高贵”的殿堂。过去的电影,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中,令普通百姓望尘莫及,望而却步,电影人则被视为一群“珍稀动物”。而这么多年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利益的驱使以及人们精神追求的多样性,使许多人玩起了电影,尤其是DV摄影,让不少有着电影梦的普通人圆了梦,同时也为电
期刊
改编与重拍     前几年有一部电视剧叫《人间四月天》,之所以叫这样的名字,我想大约因为这人间、世间的四月恐是一年中最为明丽的月份吧。人们熬过了寒冷的冬日,脱去了厚厚的冬装,自然界生机萌动,万象更新,又一个明媚的春天来了。   《人间四月天》我未曾看过,但知道是写徐志摩的,之所以未看大抵也与徐志摩有关,因太喜欢徐志摩的诗文,便对徐的生平有了一些了解,尤其是徐与陆小曼的那场刻骨铭心的罗曼蒂克颇令人感
期刊
任何艺术种类都存在内容与形式的问题,电影亦不例外。电影说到底就是个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形式与内容孰轻孰重历来是艺术创作者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认为形式应服从于内容的需要,内容为主形式为辅,也就是以叙事为主而叙事的方式应在其次,也有人反其道而行之,以形式为主,形式先行,以形式决定内容。以我之见,电影不能没有故事,但也不能缺少形式。因为电影艺术不同于文学作品(其实文学艺术照样存在着内容与形式的问题),
期刊
现代人是越来越苛刻,愈来愈吝啬。吝啬自己的微笑、吝啬自己的赞许,愈来愈不容易被感动,尤其对于国产电影。即使是内心已被感动,也要在鸡蛋里边挑点骨头,否则总怕被怀疑是智商不够或学养不足或不够另类于是现代人说好也罢说坏也罢都显得不是那么由衷和纯粹了。当然,一部好的艺术作品不可能没有瑕疵,不可能无懈可击,期望在一部电影里把每个人所想要的、所想看的、所有的希冀、愿望都予以满足,我看这样的大师现在没有,过去亦
期刊
执迷人间。即便只是刹那芳华,也会因贪看那瞬间的烟火而不忍离去。难忘《春逝》,花开花谢的那一年里,从相遇到结识,到分手,都极自然。不轰轰烈烈,不焦灼缠绵,不爱恨痴怨。来和去,出和入,都是洒然的。  一个人在夜晚里,听Radio里的双城夜色。双城,此地彼地。她方,他方。却有着同一片夜色。电台里女主持人的声音起得极高,真担心她落地时的掷地有声,太过铿锵。然而却不,她顺势而下,一路婉转,恰也温柔如许。她念
期刊
香港回归十周年特别专题(上)    特别策划:  张阿利(西北大学广播电影电视系主任、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陕西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文案执行:  西北大学广播电影电视系2005级电影学研究生    兼收并蓄 百花齐放  文/张阿利       自1997年香港回归至今,已整整十载。在这期间,香港顶住了亚洲金融风暴的严峻考验,经历了新一轮的经济飞跃,而曾经创造过诸多奇迹的香港电影又如何呢? 
期刊
甭看张艺谋、陈凯歌搞出了几部投资过亿元的大片,就盲目乐观起来,以为他们开创了中国大片时代,紧接着国产电影就会欣欣向荣,曾与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亲密合作,见证过中国影坛一度辉煌的剧作家芦苇非常痛心且言词恳切地指出,虽然以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为代表的中国第五代优秀导演,勇携《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无极》、《夜宴》开创了中国前所未有的大片时代,它的重大意义就像中国足球队进入世界杯
期刊
1    昏暗夹杂着灰尘的阳光透过污秽陈旧的老屋,她眼神空洞地看着对面侃侃而谈的固力果。听她讲他们兄妹三人少年时偷渡日本的惨淡岁月:二哥出车祸死亡、大哥刘梁魁失踪;固力果给她取名叫燕尾蝶,是因为固力果胸前有一只叫做燕尾的蝴蝶刺青。  其实在母亲死后,燕尾蝶就开始了一种击鼓传花似的漂泊生活,身边的人像躲瘟疫一样躲避她,直到遇到固力果。她一时冲动下收留了燕尾蝶。毕竟生活是现实的问题,固力果想到了好朋友
期刊